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应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开展宽颈动脉瘤的12例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后采取病情监测、精心护理措施。结果 1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且出再次出血、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应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采取精心护理干预后,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3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宽度2.0~6.5 mm,体/颈比≤2)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GDC对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并与30例传统方法栓塞的宽颈动脉瘤患者做对比。 结果:25例患者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GDC使动脉瘤成功栓塞;5例患者仅行支架封堵动脉瘤开口,其中1例于术后2周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29例临床随访3~20个月,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对照组30例患者中10例因动脉瘤颈过于宽阔,弹簧圈无法在瘤腔内停留而致栓塞失败;另20例患者术后6个月,5例动脉瘤颈部复发,1例因动脉瘤再次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优于传统方法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6例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16例该介入手术的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10倒致密栓塞,6例大部份栓塞,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及邻近主要血管分支通畅,14例临床随访3~24个月均无再出血或血栓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对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抗凝治疗的护理、防止动脉瘤再出血及防止血管痉挛等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使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方法:治疗14例颅内段梭形动脉瘤及60例宽颈动脉瘤,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支架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填入GDC,5例患术中出现支架移位,1例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发生大脑中动脉穿支出血,1例发生支架塌陷,10例发生血管痉挛,分别进行对症处理。结果:经积极处理,并发症消除,载瘤动脉及毗邻动脉通畅,预后良好。结论:在支架植入过程中,联合采用多种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支架和GDC联合应用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徐丽娟 《吉林医学》2014,(6):1308-1308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术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通过股动脉途径,采用将血管内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其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后填塞GDC的技术治疗6例椎动脉颅内段宽颈动脉瘤。结果:1例支架置入术失败,其余5例支架均准确到位。4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1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1例采用弹簧圈同时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无手术并发症,患均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联合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仍需要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李昕宇  孙二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3,(8):F0003-F0003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月我院12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采用GDC(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后,再介入栓塞治疗,12例患者的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结果 12例患者均栓塞成功,成功率达100%,无死亡及偏瘫病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27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颅内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并发症的防治及该技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用NeuroformΠ支架配合可控性GDC栓塞1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随访.结果 14例宽颈动脉瘤致密栓塞,2例宽颈动脉瘤不全栓塞.6个月临床随访无再出血及脑梗塞并发症.9例造影随访1例有轻度血管狭窄,其远端血流丰富.结论 血管内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19例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结果,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和安全性。方法 19例患者中1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隙出血,均为急性期;2例表现为搏动性头痛经CTA检查发现,2例表现为共济障碍,后组颅神经症状。其中10例采用GDC栓塞治疗,7例采用Neuform支架结合GDC治疗,2例椎动脉小宽颈动脉瘤采用单纯Neuform支架瘤颈成形术。结果本组无并发症及死亡患者。100%栓塞12例9,0%栓塞5例2,例椎动脉小宽颈动脉瘤单纯行支架成形术,7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无复发,2例单纯支架成形患者两个月后复查动脉瘤消失。结论血管内治疗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措施,对于宽颈动脉瘤应采用球囊辅助或支架成形栓塞以提高栓塞率。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其中的4例宽颈假性动脉瘤先植入冠脉孔支架覆盖动脉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另1例窄颈假性动脉瘤单纯行GDC填塞。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治疗,动脉瘤填塞均在95%以上,1例宽颈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治疗后复发,经再次填塞GDC后治愈,1随访5-18个月,载瘤动脉通畅,临床效果优良。结论:从本组资料看,窄颈和宽颈假性动脉瘤可分别采用GDC栓塞和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32例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观察。结果 32例该介入手术的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24例完全栓塞,8例大部分(〉95%)栓塞。有14例随访6个月~1年,均未发生出血或血栓栓塞的症状。结论 在栓塞宽颈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使弹簧圈无法突入载瘤动脉,提高了宽颈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165例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的体会,探讨颅内复杂性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16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139例为破裂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I级49例,Ⅱ级55例,Ⅲ级48例,Ⅳ级13例。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及篮外填塞等方法治疗101例,瘤颈重塑形技术2例,血管内支架结合GDC62例。结果 栓塞程度:致密栓塞139例(84.2%),90%以上20例(12.1%),90%以下7例(4.2%)。术中出血3例(1.8%),死亡2例(1.2%)。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篮外填塞及Remodelling技术等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是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支架覆盖的主要分支血管血流不受支架影响,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电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千里 《安徽医学》2004,25(6):509-510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是安全、可靠的.电解可脱弹簧圈(GDC)在熔断前具有可回收性,操作简便、更加安全;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微创,近十年来发展迅速[1-3].近年来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梭形动脉瘤用GDC栓塞治疗,或用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给予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中无出血,术后12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死亡病例,无再发出血,一般情况良好。2例动脉血栓形成,2例支架内狭窄,1例动脉瘤于术后12个月复发。结论: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55例62枚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55例颅内动脉瘤患中49例为破裂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8例,Ⅳ级7例。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及篮外填塞等方法治疗51例,瘤颈重塑形技术2例,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3例。结果:栓塞程度:致密栓塞50个(80.6%),90%以上8枚(12.9%),90%以下4枚(6.5%)。术中出血2例(3.6%),死亡2例(3.6%)。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篮外填塞及重塑形(remodelling)技术等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血管内支架结合GDC可能成为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对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患者15例均采用自膨式Enterprise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支架到位均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动脉瘤完全闭塞9例,闭塞90%以上6例。术后3~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造影复查,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8个动脉瘤),其中43例行单纯GDC栓塞术,3例宽颈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栓塞,1例宽颈动脉瘤应用球囊瘤颈塑型GDC栓塞术.术前、术后造影对比,术后随访1~58个月。结果 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栓塞47个,其中36个100%栓塞(76.5%),6个90%柃塞(12.8%),2个80%栓塞(4.3%),1个50%栓塞(2.1%),2个栓塞失败(4.3%),1个多发动脉瘤未作处理,4例应用瘤颈辅助技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结论 GDC适合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复杂情况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l5例在血管内治疗中发生的复杂问题的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法:窄颈动脉瘤直接采用GDC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先用支架成形后再应用GDC栓塞治疗、巨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采用可脱式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3例窄颈动脉瘤采用GDC栓塞治疗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经继续栓塞后全部治愈;3例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成形后应用GDC栓塞治愈;9例巨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采用可脱式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后,8例治愈,l例因严重贫血发生脑梗塞而遗留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结论:采用GDC或微支架辅助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贫血在行载瘤动脉闭塞时确定脑血流代偿能力的诸因素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颅内动脉瘤和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例椎动脉颅内段梭形动脉瘤及45例宽颈动脉瘤,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支架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填入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39例颅内动脉狭窄采用球囊扩张型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血管内支架均成功植入。42例动脉瘤致密填塞,7例大部填塞,3例疏松填塞;39例颅内狭窄患中36例血管直径恢复80%以上,3例残余狭窄20%以上,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临床恢复良好,影像学随访无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无支架内狭窄和血栓形成。结论:联合使用支架及微弹簧圈可能成为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