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E)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急性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保护作用及对血中S100B、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组)、单纯SAH组(SAH组)和 SAH +依达拉奉组(SAH + E组)。应用枕大池二次注入自身动脉血法制作大鼠 SAH后急性 CVS动物模型,C组于术前,其余3组分别于术后 6、24、72 h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量各组基底动脉直径,并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S100B、ET-1水平。结果:术后同一时间点基底动脉直径由小到大依次为:SAH组、SAH+E组、N组、C组,除N、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析因分析提示仅不同处理方法对结果有影响;基底动脉72 h内持续痉挛,时间无影响;术后同一时间点血清S100B 、ET-1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SAH组、SAH+E组、N组、C组,除N、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析因分析提示仅不同处理方法对结果有影响;表达量72 h内持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100B水平和ET-1水平的变化与SAH后急性CVS有关。依达拉奉的应用能够使血清S100B、ET-1水平恢复正常从而起到改善SAH后急性CVS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大鼠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mRNA和蛋白表达、血浆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含量、基底动脉管径和管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探讨SAH后早期大鼠COMT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以视交叉前池单次注血法构建大鼠SAH模型。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SAH后早期各个时相点(SAH后6、12、24、48、72 h)纹状体组织内COMT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相应时相点血浆CA含量。HE染色后测量大鼠相应时相点基底动脉管径和管壁厚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SAH组大鼠在建模后6 h见COMT mRNA和蛋白表达开始增高(P<0.01),12 h时达到高峰(P<0.01),24 h后开始下降(P<0.01),48 h时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应时相点水平(P<0.01),至建模后72 h时接近正常水平(P>0.05)。SAH组大鼠在建模后6 h即见血浆CA含量升高,24 h时达到峰值,24 h后开始下降,至72 h后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应时相点水平。SAH组大鼠在建模后12 h基底动脉的管径明显缩小和管壁明显增厚(P<0.01),至建模后24 h最明显(P<0.01)并持续至建模后48 h(P<0.01);建模后72 h,基底动脉的管径和管壁厚度已接近正常大小(P>0.05)。结论实验性SAH可以诱导SAH后早期大鼠纹状体COMT表达增高;SAH后早期CA含量明显升高并伴有CVS发生;SAH后早期CVS和血浆CA含量增高可能与SAH后早期COMT表达增高不够充分和持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血管痉挛(CVS)急性期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病理改变.方法 对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CVS模型,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3h、12h、1d、2d、3d、7d、14d观察兔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直径和管壁厚度以及血管壁超微结构改变,并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结果 CVS兔子模型制作成功率为51.47%.SAH组兔子后交通动脉及基底动脉直径在SAH 后12h分别缩小了43.60%和52.04%.破裂血管周围脑组织坏死,血管壁细胞凋亡.结论 CVS模型兔急性期出现脑损伤和血管收缩改变,血管收缩在SAH后12h最明显,故早期干预治疗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艳莉  罗祖明 《四川医学》2002,23(6):557-558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空白组);B:痉挛组;C:川芎嗪组;D:尼莫地平组。经自体血红蛋白局部注射法建立SAH后CVS模型。用动态图像分析法监测基底动脉血管直径变化,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的体内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B组血管直径较A组缩小(P<0.001);C组、D组血管与B相比直径增大(P<0.001);MDA水平C组比其余三组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川芎嗪对SAH后CVS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脑血流(CBF)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n=6)A组假手术+盐水;B组假手术+NOC12;C组SAH+盐水;D组SAH+NOC12.模型制成48h后,通过Laser-Doppler血流仪观察NOC12(NO供体)持续静脉注射1h内CBF的变化.结果A、C组CBF无变化,B、D组CBF明显增加,且B组增加幅度高于D组.结论NO能有效增加正常对照及CVS时的CBF,但CVS时脑动脉对NO的反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探讨川芎嗪对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制作SAH模型。实验组经腹腔给予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和空白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造模后72 h和168 h血浆和脑脊液ET和NO水平,并对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1SAH后,脑脊液中对照组的ET水平较实验组和空白组增加(P<0.05),且168 h水平高于72 h;血浆中对照组ET水平亦高于实验组和空白组(P<0.05),空白组和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SAH后,脑脊液中对照组NO水平较空白组和实验组低(P<0.05),3组的NO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不大;血浆中对照组NO水平亦较空白组和实验组低(P<0.05),空白组和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各时点上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川芎嗪治疗后,血浆和脑脊液中ET水平有所下降或ET上升受到抑制,而NO水平则有所上升或NO下降受到抑制,提示川芎嗪对SAH后CVS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ET-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以及[D-Val22]大ET-1(16-38)对基底动脉壁 ET-1表达的影响和不同用药方式和时机的作用是否相同.方法: 采用枕大池双注血法制备36只兔SAH后CVS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SAH组、脑池给药预防组、静脉给药预防组、脑池给药治疗组和静脉给药治疗组.全部实验动物于首次注血后7 d进行灌注固定,留取基底动脉和脑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ET-1的免疫表达.结果: ET-1免疫阳性标记颗粒在生理盐水对照组散在不规则表达,而在SAH组血管壁各层都有重度表达.用药预防和治疗组免疫染色强度基本一致,血管壁各层的ET-1免疫反应强度介入SAH和对照组之间.结论: [D-Val22]大ET-1(16-38)可明显抑制基底动脉壁ET-1的免疫表达,无论脑池还是静脉给药均能够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治疗SAH后CV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小动物如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模型上经股动脉入路行选择性椎-基底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兔SAH后CVS状况的评价效度。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CVS模型。术前1天和术后3天、5天行选择性椎-基底动脉造影,术前1天及术后1、2、3、4、5、6、7天行连续性的TCD检测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从而判断CVS的变化及程度。结果 SAH组兔基底动脉管径平均值在术后第3天、5天与术前1天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确实有CVS存在。SAH组与对照组相应天数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SAH组术前1天与术后1、2、3、4、5、6、7天相比,P值均小于0.05,表明有CVS存在,制模成功。SAH组内比较得出:术后第1天Vm开始加快,第3天达高峰,直至第5天,以后开始下降。通过TCD与DSA结果比较得出:兔SAH后TCD测得的Vm>33 cm/s则认为出现了CVS,Vm>40 cm/s则肯定发生了CVS,按照以上参考标准运用χ2检验比较TCD与DSA检测SAH后CVS的有效性,两种方法在检测CVS方面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证实经兔股动脉入路行选择性椎-基底动脉造影是完全可行的,TCD可连续监测兔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对兔SAH后CVS状况的评价稳定可靠,TCD与脑血管造影在检测SAH后CVS方面具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浆与脑脊液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含量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 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后CVS兔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1、4、7d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和脑脊液中ADMA含量.结果 (1)SAH后脑脊液中ADMA浓度显著高于注血前正常水平(P<0.05),第4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血浆中ADMA水平在SAH前后变化不明显.(2)SAH后血管痉挛程度逐渐加重,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第4天达到最大值,其后逐渐减慢(P<0.05),与ADMA水平时相表达一致.(3)SAH后脑脊液中ADMA浓度变化趋势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SAH后CVS程度与脑脊液中ADMA表达含量密切相关,与血浆中水平无明显相关性,SAH后脑脊液中ADMA含量能反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兔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CVS模型,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周后存活的兔子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HTK组,尼莫地平(ND)组.除Sham组外,其余3组动物行二次枕大池注血.后两组于第1次注血后第1~5天分别经静脉给HTK或ND.所有动物于第6天处死.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观察各组注血前后基底动脉直径变化,并对比基底动脉病理改变.结果 与SAH组相比,HTK组基底动脉痉挛不明显(P<0.01),光镜见基底动脉病理改变不明显,ND组基底动脉痉挛无明显缓解(P>0.05).结论 SAH后早期应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兔脑血管痉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