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越  李志荣 《当代医学》2011,17(36):15-17
目的总结单臂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早期经验。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8名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应用单臂铰链外固定支架对患者僵硬肘关节进行松解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24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患者肘关节平均最大屈曲活动度从术前58.9°改善为术后101.7°,平均最大伸直活动度由术前30.8°改善为术后20.6°,总平均活动范围由术前28.1°改善为术后81.1°,Mayo评分从术前42.37分改善为术后76.3分。结论运用单臂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僵硬肘关节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切开松解与关节镜下松解治疗混合型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接受切开松解术(切开组),创伤至松解时间平均13.5个月。另21例采用关节镜下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关节镜组),创伤至松解时间平均12.9个月。根据关节活动度(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比研究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获得18~49个月随访,术后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切开组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关节镜组(P0.01)。结论:切开松解和关节镜下松解治疗混合型肘关节僵硬均安全有效,但切开松解在术后可获得更好的肘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创伤后患者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外侧联合入路松解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术后良好率要高于术前,术后患者肘关节舒展及弯曲程度要优于术前(P<0.05)。结论: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创伤后患者肘关节僵硬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术后肘关节的伸展及弯曲程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20例因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接受改良肘关节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范围是否均大于100°分为预后良好组(78例)和预后不良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手术相关资料,分析改良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的体重指数、受伤至松解时间及男性、患肢为右侧、开放损伤、高能量损伤、制动时间超过2周、术前有创伤后关节炎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存在创伤后关节炎、原始损伤为开放损伤、24.0kg/m2≤体重指数<28.0kg/m2为松解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存在创伤后关节炎、开放损伤、超重是改良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浩瑜 《中外医疗》2014,(13):40-41
目的探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治疗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手术患者51例,对这51例患者采用肘关节松解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后,51例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1%。手术前良好率15.7%,手术后良好率47.1%,患者肘关节的弯曲和伸展程度明显的大于手术之前,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良好率、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肘关节的弯曲和伸展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肘关节松解术进行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2年6月间43例肘部骨折术后继发关节强直僵硬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行肘关节松解术者23例为A组,常规肘关节松解者20例为B组。治疗后随访12∽26个月,以关节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并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12∽26个月,A组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达116.5度,肘关节功能评分85.7分;B组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达75.3度,肘关节功能评分61.5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尺神经损伤B组2例,A组无;术后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切口愈合不良B组3例,A组无。[结论]采用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加僵硬肘关节的活动度及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周平  庞飞  孙新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5):774-776
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单纯松解术与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连续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入绍兴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共82例,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获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松解术,观察组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优良比例及肘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性。 结果 2组患者均获8~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2±2.1)个月。2组患者术后的Mayo评分、关节优良率及活动度均比术前增加,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yo评分:(81.9±5.6)分比(69.3±4.2)分,t=2.615,P=0.017;关节优良率:92.8%比87.5%,χ2=2.678,P=0.035;活动度:(57.8±4.9)°比(42.2±3.6)°,t=3.812,P<0.001。 结论 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单纯松解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肘关节僵硬患者68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和肘关节活动度,统计两组MEPS评分优良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EPS评分、肘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EPS评分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功能性磁刺激可明显改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单纯松解术与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诊断为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松解术,观察组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优良比例及肘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8~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2±2.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的Mayo评分、关节优良率及活动度均比术前增加,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增加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单纯松解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38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行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围手术期采用塞来昔布镇痛(实验组),19例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镇痛(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和活动痛VAS评分、盐酸布桂嗪使用情况、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第6、8、12、24 h和2 d实验组静息痛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36 h和2 d实验组活动痛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能推迟术后第1次肌内注射盐酸布桂嗪的时间,同时能减少其使用总量,胃肠道不适方面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术后14 d肘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有助于减轻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麻醉镇痛剂使用量,且并发症少,有利于肘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1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要点和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2年4月,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手术治疗1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其中创伤后僵硬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退变性关节炎所致肘关节僵硬6例。术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65.1±16.4)分。15例采用后正中入路,2例采用前次手术的原外侧切口。对明显屈曲受限的12例患者采用了尺神经前移,对于清除完严重异位骨化后不稳定的2例患者采用了铰链式外固定架。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1个月(6~41个月),17例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7.5±16.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例患者中,优9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23%。主动屈伸活动度范围达到110.6°±27.5°。1例患者术后发生慢性感染,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尺神经症状。结论:应用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只要能松解彻底,又能保证肘关节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松解术后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后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肘关节疼痛、主动屈伸活动度、肘关节稳定性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不如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行肘关节松解术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恢复肘关节功能,改善肘关节功能,保证患者顺利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肘关节僵硬是肘关节创伤及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肘关节僵硬的病因可以分为内在、外在及混合型。药物及放疗可减少异位骨化生成,从而减少肘关节僵硬的发生;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是标准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关节镜下松解术疗效肯定,且损伤小、恢复快;全肘关节置换术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手术指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辅助铰链外固定、持续被动运动、术后疼痛控制有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比较切开松解术、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治疗的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中选取56例作为观察对象,56例患者中采用切开松解术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56例患者中采用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联合应用切开松解术、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可以使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使其肘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切开松解术的单一实施,更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松解联合外支架治疗合并疼痛的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32例合并有疼痛的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39岁.32例中,25例轻中度疼痛患者作单纯肘关节松解术;4例重度疼痛患者合并有肘关节陈旧性脱位,在术中充分松解肘关节后直视下复位肘关节;3例肘关节炎严重,疼痛剧烈患者在作肘关节凇解术同时,作真皮移植间隔式肘关节成形术.共26例患者使用了铰链式外固定架辅助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和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关节功能改善程度:2例极重度僵硬改善为中度僵硬,19例中度以上僵硬患者改善为轻度僵硬,其余11例改善为无僵硬,改善率100%;术后疼痛缓解情况:6例中重度疼痛缓解为轻度疼痛,其余26例疼痛消失,疼痛缓解率100%.肘关节功能评定采用Mayo综合评分.术前评分:优0例,良6例,可14例,差12例.术后评分:优20倒,良8例,可4例,优良率87.5%.术后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松解联合外支架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和恢复肘关节僵硬术后的屈伸功能,对陈旧性脱位或肘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也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姜武  李文利  姜亮 《海南医学》2014,(19):2909-2910
目的评价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治疗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例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患者,均采用肱骨内外髁附着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采用Mayo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肘关节功能。结果 13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疼痛、关节不稳等不良反应,伤口均为Ⅰ期愈合,其中优9例,良2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2%。术后患者的肘关节疼痛、稳定性、日常生活能力、肘关节功能、主动屈伸活动度和功能均优于术前(P〈0.05)。而手术前后的外旋活动范围和内旋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患者实施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曹华佗  赵毅 《吉林医学》2014,(8):1711-1712
目的:探讨肘关节功能障碍行手术松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肘关节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分别采用开放松解术和关节镜松解术治疗。根据Mayo肘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关节活动度差异和康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经术后7~24个月随访,均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松解前后Mayo肘关节功能情况可知,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不同的手术方法松解术对患者肘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对比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肘关节僵硬患者行松解术前及术后生存质量,探讨术后疼痛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2周分别行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术前SCL-90结果与2010年1890人常模作对比.结果 对比常模,肘关节僵硬患者术前SCL-90多个因子分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关节活动改善效果明显,但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及焦虑三项因子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前VAS评分为(2.4±0.73)分,术后2周VAS评分为(5.83±0.36)分,术前与术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尽管在改善肘关节活动方面疗效显著,但术后的疼痛问题较明显,对患者术后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58-61
目的 研究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评估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结果 术后患者活动能力、稳定性、肘关节疼痛等均得到较好改善(t=20.335,P=0.000;t=13.034,P=0.000;t=7.060,P=0.000);外旋活动、内旋活动范围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1,P=0.542;t=0.148,P=0.882)。60 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优秀33例(55.00%)、良 17例(28.33%)、中10例(16.67%),优良率为83.33%(50例)。术前患者精力、睡眠质量、社会融入度、活动度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术后(t=48.392、55.726、74.992、100.918,P<0.05)。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术后半年返院复查时调查对手术结果满意度,结果非常满意49例(81.67%)、一般8例(13.33%)、不满意3例(5.00%),满意度为57例(95.00%)。 结论 针对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导致的肘关节僵硬的患者提供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探究肘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行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6~65岁,平均(45.6±4.3)岁。按照O'Driscoll四步法对肘关节僵硬进行松解,术后肘关节常规冰敷1周,术后第1天佩戴铰链支具,指导下进行屈伸功能锻炼。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患者肘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变化,使用Mayo评分标准评价患肘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9例,失访1例,随访9~12个月,平均(10.6±1.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切口感染、肘关节异位骨化等并发症。肘关节平均最大ROM:术前63.30°±21.20°,术后1周77.82°±13.75°、术后1个月85.52°±11.32°、术后3个月110.19°±10.18°,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平均最大RO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Mayo评分:术前(52.34±14.32)分、术后1周(63.48±10.35)分、术后1个月(73.44±8.77)分、术后3个月(80.43±13.74)分,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肘关节Mayo评分与术前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肘关节僵硬可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早期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