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的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海马半脑,用切片机切出400 μm厚度的海马脑片,实验分4组.脂肪乳剂LTP组、依托咪酯LTP组、D-2-氨基-5-磷酸戊酸(D-APV) 脂肪乳剂LTP组、D-APV 依托咪酯LTP组的脑片分别以30 μl脂肪乳剂、30 μl依托咪酯(相当于5 μmol/L)、50 μmol/L D-APV 30 μl脂肪乳剂、50 μmol/L D-APV 5 μmol/L依托咪酯预孵60 min,记录基础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10 min,然后给予高频刺激(HFS),继续记录EPSC 40 min.结果:给予NMD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D-APV后,大鼠海马CA1区HFS不能诱发LTP;脂肪乳剂LTP组给予HFS后,产生LTP,HFS后0~10 min 、11~40 min 的EPSC值分别为基础值的154.2%和150.7 %;依托咪酯LTP组给予HFS后,EPSC值迅速增加,然后逐渐下降,HFS后0~10 min的EPSC值为基础值的127.8%,10 min后达基线水平,HFS后11~40 min的EPSC值与HFS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的实验条件所诱发的LTP是NMDA受体依赖型的,5 μmol/L依托咪酯不影响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LTP的诱导,但损害LTP的维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或丙泊酚复合戊四氮对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海马半脑,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戊四氮 咪唑安定组,戊四氮 脂肪乳剂组,戊四氮 丙泊酚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变化。结果:各组加入10mmol/L戊四氮均使EPSC降至基线值的35.0%左右;10μmol/L咪唑安定使EPSC幅值上升至基线值的86.2%,脂肪乳剂不改变EPSC,100μmol/L丙泊酚使EPSC值上升至基线值的71.7%。结论:戊四氮对正常突触传递具有抑制作用,咪唑安定或丙泊酚拮抗戊四氮抑制突触传递的作用,使已减小的EPSC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药物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 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的电流-电压(I-V)曲线在离子通道层面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断头法分离 Wistar 大鼠海马脑半球,运用切片机制作400μm 厚度的海马脑部切片。切片分别置于60μL 脂肪乳剂和依托咪酯(相当于10μmol/L)乳剂中孵育40 min。在 Schaeffer 侧支/联合纤维处给予单个刺激,同时改变 CA1锥体神经元细胞膜钳制电位(-100~+40 mV 时,变化幅度为20 mV),绘制 I-V 曲线,并且采用膜片钳内面向外式记录技术全程记录外向整流特性的单通道氯电流。结果在保持膜钳制电位-70 mV 的条件下,10μmol/L 的依托咪酯降低反转电位,其电位由-53 mV 左右降低为-60 mV 左右,I-V 曲线左移,相应的单通道氯电流明显增强,通道开放程度增加。结论在静息状态下,依托咪酯主要作用于兴奋性突触后膜 GABAA 受体,通过使其 EPSCs 的离子构成发生变化抑制兴奋性突触活动,此过程中外向的电流分量增加,发生的主要改变可能为氯离子的跨膜转运。  相似文献   

4.
谢玉波  熊文勇  徐林 《广东医学》2006,27(5):654-656
目的观察戊四氮对大鼠海马CA1区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EPSC)的影响以及咪唑安定的拮抗作用。方法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海马半脑,切片机切出400肿厚度的海马脑片,全细胞电流钳记录CA1区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情况,全细胞电压钳记录电刺激Schaeffer侧支/联合纤维诱发的CA1区锥体神经元EPSC的变化。结果戊四氮使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加,EPSC值降低;咪唑安定拮抗戊四氮的作用.使动作电位发放减少甚至消失,EPSC值上升至加入咪唑安定前的2.5倍左右。结论咪唑安定可以部分恢复大鼠海马CA1区戊四氮诱发的动作电位发放和EPSC的改变,从而产生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的影响。方法: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13~19d)海马半脑,用切片机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CA1区锥体神经元sEPSC。20张脑片分为两组:脂肪乳剂组(n=10)和异丙酚组(n=10)。两组细胞稳定10~15min后,加入90μl脂肪乳剂或异丙酚(相当于100μmol/L),记录40min sEPSC。膜钳制电压为-70mV。结果:100μmol/L异丙酚降低sEPSC的频率达68.1%,降低sEPSC的幅值达29.1%,缩短sEPSC的半衰期达49.3%;另外,异丙酚缩短sEPSC的上升时间达29.1%,减少曲线下面积达74.7%。结论:异丙酚通过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和突触后膜受体功能两个因素抑制兴奋性突触活动。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GABSAA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临床血药浓度异丙娄(3-12μg/ml)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失活、最大电流幅值没有影响。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sIPSC)可被GABAA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所阻断。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sIPSC濉有增频作用,但对其幅度没有影响,且其增频作用可被Bic阻断。结论:临床浓度的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sIPSC具有增频作用,说明海马可能是异丙酚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7.
谭蕾  罗爱林  向强  赵以林  何璇 《医学争鸣》2009,30(5):405-407
目的:探讨氯胺酮、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对大鼠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第5日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用10μmol/L的Ca2+指示剂Fluo-4共孵育30min洗涤后,分别加入150μmol/L氯胺酮,咪达唑仑3μmol/L,丙泊酚10μmol/L,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选定多个细胞分别测定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氯胺酮使体外培养第5日的海马神经元代表钙浓度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987±307)vs(766±226),P〈0.05],咪达唑仑,丙泊酚均使体外培养5d的海马神经元荧光强度明显升高[(1707±514)vs(2663±572),(1057±353)vs(1749±708),P〈0.05].结论:阻滞NMDA受体的氯胺酮降低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浓度,而兴奋GABA。受体的咪达唑仑,丙泊酚则会升高细胞内钙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抑制 (LTD) 的变化.方法 老年雄性Wistar大鼠15只, 随机均分为3组 (n=5) :假手术组 (S组)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 (NP组) 、NP+AP5组 (NA组) .采用结扎L4, L5右侧脊神经的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于模型制备后7 d、14 d和21 d观察大鼠痛行为学及足部形态, 于模型制备前 (基础值) 、制备后7 d、14 d和21 d时测定痛阈;于最后一次痛阈测定结束后3 d记录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 (EPSP) , 以低频刺激 (LFS) 诱发LTD.NA组LFS前20 min经侧脑室给予输注AP5 (NMDA特异性拮抗剂) 6μL (11.8μg) .结果 与S组比较, NP组和NA组各时点痛阈降低, NP组各时段LTD减小 (P<0.05) ;S组与NA组相比L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结扎L4, L5右侧脊神经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易化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LTD;机制可能与NMDA受体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麻醉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140只分为对照组、异丙酚Ⅰ组、异丙酚Ⅱ组、异丙酚Ⅲ组、依托咪酯Ⅰ组、依托咪酯Ⅱ组、依托咪酯Ⅲ组,每组20只。异丙酚Ⅰ组、异丙酚Ⅱ组、异丙酚Ⅲ组腹腔注射异丙酚总量分别为50,100,200mg/kg,依托咪酯Ⅰ组、依托咪酯Ⅱ组、依托咪酯Ⅲ组腹腔注射依托咪酯总量分别为10,30,60mg/kg,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血气分析仪检测大鼠动脉血呼吸和代谢指标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NeuN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BE、氧饱和度(SaO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Ⅰ组、依托咪酯Ⅰ组、异丙酚Ⅱ组、依托咪酯Ⅱ组大鼠海马CA1区NeuN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丙酚Ⅲ组、依托咪酯Ⅲ组大鼠海马CA1区NeuN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减少(P<0.05),异丙酚Ⅲ组和依托咪酯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海马CA3区和齿状回的NeuN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剂量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可降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NeuN的表达,但对CA3区和齿状回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侯俊  杨鹏  汤和青  皮明芳  方为  冯雪刚 《四川医学》2013,(12):1795-1797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缺血再灌注组(IR)和依托咪酯组(Etom),各20只.采用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后1d、3d、7d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和Etomidate组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明显上升(P〈0.01),但Etom组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低于IR组(P〈0.05).组内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PTP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eng CS  Qiu JP  Ma HC  Yue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1):763-767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探讨其影响记忆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断头,取出海马组织,制备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体峰电位(PS),然后施以100Hz的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发LTP产生,观察异丙酚(1~100μmol/L)对大鼠海马脑片LTP的影响及其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予异丙酚1、5μmnol/L,HFS后其PS幅值无明显改变(均P>0.05);给予异丙酚10、30、50、100μmol/L,HFS后其PS幅值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24%±9%、112%±8%、106%±7%、102%±6%(均P<0.01)。给予印防己毒素50μmol/L+异丙酚50μmnol/L、荷包牡丹碱10μmol/L+异丙酚50μmol/L,HFS后其平均PS幅值分别为150%±11%、147%±11%,与HFS前比较,其PS的增幅明显增加(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PS的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异丙酚50μmol/L组比较,其PS增幅明显增加(均P<0.01)。给予CGP353485μmol/L+异丙酚50μmol/L,HFS后PS的幅值无明显改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PS的幅值明显降低(P<0.01),与异丙酚50μmol/L组比较,其PS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能够抑制海马LTP的形成而影响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活化大鼠海马GABAA受体有关,而与GABAB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12.
依托咪酯易化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抑制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Eto)对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和长时程抑制(LTD)影响。 方法 利用场电位技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1区fEPSP。 结果 10 μmol/LEto可显著抑制fEPSP的基础传递,加药后35minfEPSP的幅值为基线值的(71.7±3) % ,与基线相比差异显著(P <0 .0 5 ) ;1μmol/LEto对基础传递无影响,但可易化LTD的诱导。对照组低频后35minfEPSP幅值为基线值的(85±3) % ,而1μmol/LEto组低频后35minfEPSP幅值为基线值的(6 9±2 )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AP 5可以阻断对照组和Eto组LTD的诱导。 结论 Eto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海马CA1区fEPSP ,并且易化LTD的诱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 区锥体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GABA A)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临床血药浓度异丙酚(3~12 μg/ml)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失活、最大电流幅值没有影响.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sIPSC)可被GABA A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所阻断.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sIPSC具有增频作用,但对其幅度没有影响,且其增频作用可被Bic阻断.结论:临床浓度的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sIPSC具有增频作用,说明海马可能是异丙酚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4.
李延海  王珏  张广军 《医学争鸣》2009,(20):2098-2101
目的:观察在发育大鼠视皮层脑片标本上D-丝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NMDA受体功能是否具有调制作用.方法: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13~15dSD大鼠视皮层Ⅱ-Ⅲ层椎体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观察D-丝氨酸对mEPSCs的调制作用.结果:mEPSCs包含两种受体电流成分,即AMPA受体与NMDA受体电流成分;应用外源性D-丝氨酸(1,10和100μmol/L)均增强了mEPSCs的NMDA受体电流成分(P〈0.01),并呈现浓度依赖性,而应用NMDA受体阻断剂D—APV(50μmol/L)完全阻断这种增强效应.此外,D-丝氨酸没有影响mEPSCs的AMPA受体电流成分.结论:在大鼠视皮层Ⅱ-Ⅲ层锥体神经元上,突触后NMDA受体的甘氨酸结合位点是不饱和的,应用外源性D-丝氨酸可以增强NMDA受体功能,本研究为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γ 氨基丁酸A型 (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临床血药浓度异丙酚 (3~ 12 μg ml)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失活、最大电流幅值没有影响。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sIP SC)可被GABAA 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 (Bic)所阻断。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sIPSC具有增频作用 ,但对其幅度没有影响 ,且其增频作用可被Bic阻断。结论 :临床浓度的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sIPSC具有增频作用 ,说明海马可能是异丙酚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神经元和海马脑片缺氧缺糖(OGD)及N-甲基-D-门冬氨酸(NMDA)损伤模型,观察抗炎药米诺环素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特点.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以OGD和NMDA(50 μmol/L)处理,观察损伤前后神经元形态变化,并以MTT检测神经元活性;以透光法检测OGD和NMDA处理引起的大鼠海马脑片透光度(LT)改变;在上述模型中同时观察米诺环素及NMDA受体拮抗剂MK-801的作用.结果:在OGD过程中米诺环素1、10 μmol/L能浓度依赖地提高神经元的活性,改善神经元形态改变;米诺环素10、100 μmol/L对NMDA损伤有保护作用;MK-801 1 μmol/L对两种损伤模型均有保护作用.米诺环素1或10 μmol/L对OGD和NMDA引起的海马脑片LT增加无明显影响;MK-801 1 μmol/L则能显著抑制LT增加.结论:米诺环素对神经元OGD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对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毒性的间接抑制;但对海马脑片OGD和NMDA即刻损伤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脑片研究花萼海绵诱癌素(CA)诱导骨架蛋白tau过度磷酸化,以及褪黑素(MT)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前脑脑片,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0.1μmol/L CA组,C组:10μmol/L MT 0.1μmol/L CA组,D组:40μmol/L MT 0.1μmol/L CA组,E组:80μmol/L MT 0.1μmol/L CA组。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au的磷酸化程度,同时检测脑片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0.1μmol/L CA使tau蛋白在Ser396/404、Serl98/199/202位点的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脑片的MDA含量及SOD活性显著升高;MT能使tau蛋白在Ser396/404、Serl98/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显著降低CA处理增高的脑片MDA水平,提高SOD活性。结论 CA能够诱导前脑脑片tau蛋白发生过度磷酸化;MT对CA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具有保护作用。为深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强迫大鼠游泳4周建立抑郁模型。用Nid染色观察海马CA1和CA3区锥体神经元的形态。结果:用药4周(Ⅵ)组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计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在CA3区,模型组、用药1次组和用药1周组海马锥体神经元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Ⅰ)组(P〈O.05),用药2周组与Ⅰ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Ⅵ组CA3区神经元计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长期用药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海马锥体神经元的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 SF)对Aβ25-35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SF(50,100,250mg/kg)三周,脑室内注射凝聚态Aβ25-35(5μl, 2 mmol/L),2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连续训练五天,第六天开始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脑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尼氏(Nissl)染色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浸润情况.结果 脑室内注射Aβ25-35可引起大鼠学习和记忆的障碍,表现为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较对照组降低,这些行为学改变伴随着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浸润和锥体神经元的损伤.SF(50,100,250mg/kg)治疗组能剂量依赖的减轻Aβ25-35所致的学习记忆损伤,SF也能明显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浸润.结论 阿魏酸钠能对抗Aβ25-35引起的海马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浸润,从而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异丙酚、咪达唑仑分别复合芬太尼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作用,探讨复合麻醉的机制。方法采用酶-机械法急性分离出生3~10日龄SD大鼠的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锥体神经元GABAA受体介导的Cl-电流(GABA电流,IGABA)。实验分为单纯异丙酚组(组Ⅰ)、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组Ⅱ)、单纯咪达唑仑组(组Ⅲ)及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组Ⅳ)。结果0.3~30.0μmol/L异丙酚(组Ⅰ、组Ⅱ)、0.03~100.0μmol/L咪达唑仑(组Ⅲ、组Ⅳ)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IGABA,两药的作用曲线呈钟形,3.0μmol/L时作用最强,与其他浓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μmol/L芬太尼抑制IGABA后,组Ⅱ3.0μmol/L异丙酚增强IGABA的作用较组Ⅰ更明显[电流增强率:组Ⅰ为(127.2±11.2)%,组Ⅱ为(212.5±14.9)%,P<0.05],组Ⅳ3.0μmol/L咪达唑仑的作用较组Ⅲ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芬太尼能够增强异丙酚对海马锥体神经元GABAA受体的作用,对咪唑安定的作用无影响。异丙酚、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可能减轻芬太尼的神经兴奋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