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基因cDNA1311C→T复合 11内含子 93T→C的突变与G6PD缺乏的关系。方法 运用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筛查G6PD患者 ,以定量法确诊 ,运用PCR SSCP筛查 11外显子异常的标本 ,以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RMS)法鉴定 1311C→T突变 ,DNA直接测序 1311突变标本的 11外显子和 11内含子。结果 在 12例 1311突变的标本中 ,在 11内含子的93位均发现有T→C突变。结论 cDNA1311C→T突变同时合并 11内含子的 93位T→C突变可能是G6PD缺乏患者酶活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并分析茚达特罗在中重度激素耐药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 COPD患者,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组以茚达特罗替代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患者用药12周后的肺功能指标、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 使用茚达特罗组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在用药后12周后的FEV1 和 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有差异性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肺活量(FVC)无统计学差异性改变(P>0.05).结论 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改善中重度激素耐药型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能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林群  林雅娥 《海南医学》2015,(3):459-461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在血友病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经治疗好转出院的血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应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其家庭护理进行指导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出血性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性并发症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12±4.16)d及(16.88±4.71)d,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11±2.21)d及(12.63±3.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首次出院时CHO-KLAT评分为(37.51±11.36)分,与观察组的(37.22±11.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CHO-KLAT评分为(42.16±10.27)分,而对照组评分为(35.01±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血友病经住院好转出院患者的家庭护理进行指导干预,可提高出血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带有T型接头的内镜面罩(专利号:201120467717.9)通气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镇静在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清醒气管插管(AFOI)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45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5~60岁,随机分为三组,R1组采用T型接头内镜面罩通气复合瑞芬太尼镇静,R2组鼻导管吸氧复合瑞芬太尼镇静,F组鼻导管吸氧复合芬太尼镇静.记录三组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期间呛咳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F组比较,R1和R2组在FOB操作时和气管插管时MAP降低、HR减慢,AFOI操作时间缩短,操作期间呛咳发生率减低,术后随访患者的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 自行设计的带有T型接头内镜面罩通气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镇静可提供满意的清醒气管插管条件,且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是否可用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门诊、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依据肺功能检查把病情分级为1~4级,患者无呼吸衰竭,无需使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用肺功能仪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FEV1%、FVC%、FEV1/FVC,作为评价病情、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同时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PEF%。观察PEF%是否与肺通气功能一样可以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病情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治疗第3天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病情恶化,治疗效果差。根据肺通气功能调整治疗方案后,于治疗第7天再测定FVC%、FEV1%、FEV1/FVC与PEF%,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提示病情好转,治疗效果良好。60例患者,治疗第3天的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7天的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第3天明显升高(P0.05),提示病情持续好转,治疗效果良好。PEF%变化与FVC%、FEV1%、FEV1/FVC变化是一致的,随病情及治疗效果而变化。结论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测定的PEF%能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是一个可信指标,测定PEF的方法简易、经济,可随时随地进行,患者易耐受,值得在临床,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但需注意PEF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脑膜炎病人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SomeProblemsof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CryptococusMeningitis林群郑雅红LinQun,ZhengYahong(FirstAfiliatedHospital,...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休克抢救20例临床分析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苏玉发,林群感染性休克为内、外、儿科等急重症,其死亡率高,有报道为34.2%[1]。我院1992~1994年共收治20例感染性休克,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年龄6...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7周龄,体重18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40):对照组(C组)和肺动脉高压组(PH组).PH组经左侧开胸行左肺切除术,手术结束后关胸,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2周后颈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制备肺动脉高压模型;C组仅开胸,2周后颈部皮下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野百合碱前1 d(基础值)、注射野百合碱后7、14、21和28 d时,各取8只大鼠,监测肺动脉压(mPAP),计算右心室与左心室+室间隔质量比[RV/( LV+S)],计算肌型肺小动脉血管中膜相对厚度(RWT1和RWT分别表示直径为50~100 μm和100-150μm的血管中膜相对厚度).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HGF mRNA和c-met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HGF蛋白和c-met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PH组注射野百合碱后14、21和28 d时mPAP、RV/ (LV+S)和RWT2升高,HGF蛋白表达下调,注射野百合碱后7、14、21和28 d时RWT1升高,肺组织HGF mRNA表达下调,TGF-β含量升高(P<0.01),c-met 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组织HGF合成不足可能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其机制与肺组织TGF-β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整体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回避评分、屈服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社会支持度评分有所改善(P<0.05),但回避评分、屈服评分、HAMA及H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以上项目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HAMA及HAMD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可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8例需留置导尿管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病房麻醉前导尿,实验组在手术室麻醉成功后导尿,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导尿前、导尿中的血压、心率及一次导尿成功率。结果:导尿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导尿中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一次导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患者导尿时机选择在麻醉成功后进行,可减轻导尿引起的不适,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稳定术中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