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乳腺癌中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52例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57.7%、53.8%和76.9%,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年龄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P-gp和GST-π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P-gp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GST-π和TopoⅡ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前检测P-gp、GST-π及TOPOⅡ耐药基因蛋白,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8例术前未行化疗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切片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P-gp、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46.2%、73.1%,与年龄、肿瘤大小、ER/PR和HER2状况无关。腋淋巴结阳性组P-gp和GST-π的阳性表达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5.175,2χ=4.614,P<0.05);肿瘤不同分期的P-gp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5.848,P<0.05)而且随分期增高而增高。结论乳腺癌组织的原发多药耐药与P-gp、GST-π、TopoⅡ的表达有关,化疗前对它们进行检测可为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几种多药耐药机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耐药性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和P-糖蛋白在2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GST-π、P-gp均有较高的阳性率,TopoⅡ有近一半的病例不表达。TopoⅡ、GST-π和P-gp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级、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多药耐药与TopoⅡ、GST-π、P-gp的耐药机制有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TopoⅡ、GST-π、P-gp的表达可作为指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的重要指标和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前后P53、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浸润性膀胱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8例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动脉灌注化疗前后血清中的P53、bcl-2、VEGF进行检测.结果灌注前P53的表达率为50%( ~ ),bcl-2的表达率为50%( ~ ),VEGF的表达率为50%( ~ );灌注后P53的表达率为50%( ~ ),bcl-2为阴性,VEGF的表达率为50%( ).结论灌注化疗能降低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检测P53、bcl-2、VEGF对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大肠癌细胞环氧合酶-2(COX-2)、多药耐药相关因子(P-gp、GST-π,TopoⅡα)表达与体外化疗药敏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84例胃癌、大肠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OX-2、P-gp、GST-π、TopoⅡα的表达,进行MTT法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4种因子表达与9种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抑制率的关系.结果 肿瘤COX-2、P-gp、GST-π、TopoⅡα强表达率分别为48.8%、76.2%、78.6%、66.7%;COX-2与P-gp、COX-2与TopoⅡα之间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287,0.256,P均<0.05).在各因子表达程度与药物对肿瘤细胞抑制率的关系中,COX-2强表达时,紫杉醇(PTX)、表阿霉素(eADM)、羟基喜树碱(OPT)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降低(t=2.21、3.11、2.09;P均<0.05);P-gp强表达组PTX、奥沙利铂(OXA)、顺铂(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弱表达组(t=2.54、2.47、2.05,P均<0.05),GST-π强表达与5-氟尿嘧啶(5-Fu)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降低有关(t=2.13,P<0.05),TopoⅡα强表达时,长春新碱(VCR)、PTX、eADM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升高(t=-2.29、-2.12、-2.26;P均<0.05).结论 COX-2在胃、大肠癌多药耐药中起一定的作用;COX-2、P-gp、GST-π、TopoⅡα各自表达程度仅与部分化疗药物耐药性有关;胃、大肠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与多种机制有关,仅检测部分多药耐药相关因子的表达不能准确预测化疗药敏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P-gp、TS、GST-π、Topo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345例大肠癌患者组织中P-gp、TS、GST-π、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TS、GST-π、Topo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4%、66.38%、48.12%、53.91%; P-gp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TS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P<0.05);Topo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P-gp与TS呈正相关(P<0.05);GST-π与TopoⅡ呈负相关(P<0.05).结论:P-gp、TS、GST-π、Topo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为大肠癌治疗中选择敏感化疗药物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4例术前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及TopoⅡ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5%、45.6%和73.9%;2种MDR基因产物共表达率为31.0%,3种MDR基因产物阳性表达率共为67.4%,明显高于单独阳性表达率12.4%(P<0.01)。P-gp、GST-π和TopoⅡ的阳性表达在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间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腋淋巴结有无转移者间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和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种耐药基因产物阳性表达率在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者。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着P-gp、GST-π及TopoⅡ表达水平的变化;单基因和多基因协同作用,以多基因共表达为主;阳性表达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较高。化疗前联合检测P-gp、GST-π及TopoⅡ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upervisionTM法检测6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2%(43/67),59.7%(40/67)和61.2%(41/67)。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的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判断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食管癌活检标本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编码产物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 )、拓扑异构酶(TopoⅡ)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组织学分级的P-gp、GST-π、TopoⅡ表达率不同,高分化的表达率高于中低分化者,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LRP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浸润深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gp的阳性表达率在溃疡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3.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DR1、 LRP 、GST-π、TopoⅡ基因存在先天性高表达;分化越高,表达率越高;肿瘤浸润越深,LRP阳性表达率越高.开展这些检测对临床化疗药物选择可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 Ⅱ)的表达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大肠癌组织Topo Ⅱ的表达。结果:95例大肠癌患者中,Topo Ⅱ阳性表达率为57.9%(55/95)。大肠癌Topo Ⅱ的表达与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年龄有关,≥60岁者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60岁者(P<0.01)。结论:大肠癌中Topo Ⅱ的表达与年龄有关,检测大肠癌Topo Ⅱ的表达对选择化疗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E 钙粘素的表达与膀胱移性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索近 10年来有关E 钙粘素与膀胱肿瘤的研究文献 ,加以复习与综述。结果 体内和体外的一系列实验显示 ,E cd不仅与膀胱肿瘤细胞活动能力和浸润行为有关 ,而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病人预后有关。结论 E 钙粘素异常表达与膀胱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可以作为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分期、分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膀胱肿瘤保留膀胱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保留膀胱的策略.方法 分析249例保留膀胱的膀胱肿瘤患者的复发率、复发时间和近远期存活率与手术方式、灌注药物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手术方式和灌注药物种类对膀胱肿瘤首次复发时间的影响不明显,但随临床分期的增高首次复发时间明显缩短.3种手术方式后膀胱肿瘤的总复发率、3年和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而10年生存率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最高(77.3%).4种药物灌注后总复发率、3、5年及10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以卡介苗灌注后的复发率最低(28.2%)、近远期存活率最高(3年为100%,10年为81.7%).4个临床分期组的3、5和10年生存率组间两两比较,Tis、Ta、T1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T2-4组与其他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总复发率在Tis、Ta、T2-43组间无显著差异(52.5%~60.4%).结论 对于未侵及膀胱壁肌层的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结合卡介苗灌注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而对于已侵及膀胱壁肌层者,不适宜采用保留膀胱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 (TVBt)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的疗效。方法 对3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TVBt术 ,其中 4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 (BPH)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结果  3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均一次性切除 ,平均手术时间TVBt为 35分钟 ,TVBt TVP为 75分钟。 1例术中膀胱穿孔 ,全部病例无输血 ,术后平均留置尿管 5 0小时。 36例随访 2 - 2 4个月 ,复发 4例 (11.1% )。结论TVBt具有止血和电汽化效果可靠 ,膀胱穿孔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100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体会。方法: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100例,并定期随访1~10年。结果: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 min,术中无严重出血,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抗原(B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6例膀胱癌、35例泌尿系良性疾病、10例健康者尿液,同时做尿脱落细胞学及BTA检测。结果  ①BTA检测的敏感性为86.9%,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8%(95%CI:0.759,0.924);尿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为34.7%,特异性为97.8%,假阳性率为2.2%(95%CI:0.550,0.775);②BTA表达水平和敏感性与肿瘤分级分期、有无肉眼血尿有关(P <0.05),与复发或初发无关(P >0.05);BTA对各级、各期的膀胱癌的敏感性均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P <0.05);③BTA在早期膀胱癌(Ta~T1期)中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疾病组、健康组(P <0.05)。结论  BTA对膀胱癌的诊断、早期筛查及跟踪随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注意血尿影响BTA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0X-2)在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肿瘤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行TURBT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COX-2的阳性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 52例标本中COX-2阳性表达30例,术后平均随访28.6个月,复发9例。COX-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T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G分级、单/多发病灶之间没有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与临床T分期(P0.01)、单/多发病灶(P0.05)密切相关,而与COX-2阳性表达率、肿瘤G分级、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 COX-2作为TURBT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因子及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PK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应用PK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3例。结果43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20~45)min,术中无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3例单个肿瘤复发,1例术后5个月复发,二次行PKRBT,12个月再次复发行膀胱全切。结论PKRBt加术后膀胱灌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切口种植转移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 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15例Ta~T_2期膀胱肿瘤患者。结果 1例术中因闭孔神经反射出现膀胱穿孔改为开放手术,14例经尿道电切手术成功。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汽化术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V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1例,术后定期使用吡柔比星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结果31例患者成功实施TVBt.手术时间单发肿瘤9~30 min,多发肿瘤30~90 min,平均40 min.31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肿瘤复发8例.结论经尿道电汽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R-TURBt)治疗膀胱肿瘤73例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开放手术组)治疗膀胱肿瘤67例的临床资料,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TURBt+R-TURB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结论:TURBt+R-TURBt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多次操作、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