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Xu WG  Wang G  Liu Y  Zou YH  Song JN  Yang XQ  Wang W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2):802-804
目的 观察乳腺良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变化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问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分别检测100例乳腺良性病变(包括乳腺纤维瘤35例、乳腺囊性增生35例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0例)、15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和25例乳腺原位癌患者术后标本中VEGF的表达水平及MVD值.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乳腺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原位癌标本中VEGF阳性率分别为22%、33%和56%,乳腺良性病变组最低,原位癌组最高,3组VEGF表达水平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3组中MVD值分别为14.3±3.5、18.5±3.6和20.1±6.1,良性病变组MVD值最低,原位癌组MVD值最高,3组MVD值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在VEGF阳性组中MVD值高于VEGF阴性组(P<0.05).结论 VEGF在乳腺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VEGF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DOT)综合诊断指数(synthesis diagnostic index,SDI)以及CD1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α,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乳腺癌超声DOT-SDI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VEGF和HIF-1α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DOT系统,研究163例乳腺良性病变(含典型良性病变10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1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4例)和167例乳腺癌(含乳腺导管原位癌37例,乳腺浸润性癌130例),测量超声DOT-SD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乳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CD105标记的MVD、VEGF和HIF-1α的表达强度。分析乳腺癌SDI值、MVD值以及VEGF和HIF-1α表达的关系。结果 经ROC曲线分析得出:SDI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zone,AZ)为0.879,确定SDI值>140.81作为乳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乳腺典型良性疾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癌的SDI值分别为:83.46±37.47、130.46±59.24、142.14±64.33、157.81±31.86、190.43±61.60。乳腺典型良性病变、乳腺浸润性癌与其他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I值与MVD值呈正相关(r= 0.682,P<0.05)。VEGF、HIF-1α表达阴性、阳性、强阳性乳腺癌的SDI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T-SDI与乳腺癌MVD、VEGF和HIF-1α表达密切相关,可以间接反映血管生成活性和组织缺氧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血流动力学参数与VEGF、Flk~(-1)/KD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5例乳腺异常患者和25例乳腺正常志愿者,分为正常组、单纯增生组、非典型增生组、导管内原位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测定血管密度(MVD)及VEGF、Flk~(-1)/KDR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及廓清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各组MVD值分别为(18±5)、(20±5)、(30±4)、(31±8、53±4),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随着患者病情加重,乳腺M V D也不断升高;VEGF、Flk~(-1)/KDR值从正常组到浸润性导管癌组不断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乳腺癌进展过程中伴随心血管形成及VEGF、Flk~(-1)/KDR受体表达,超声造影通过监测血管密度,可为VEGF、Flk~(-1)/KDR受体表达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对8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及C-erbB-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与C-erbB-2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和35.00%,高于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零表达(P均<0.01)。VEGF和C-erbB-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型无关(P>均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0.01),VEGF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乳腺癌中VEGF表达与C-erbB-2表达密切有关(χ2=12.97,P<0.01)。结论VEGF和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VEGF和C-erbB-2可作为临床上判定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0例乳腺癌、12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PCNA蛋白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组织中VEGF评分分别为8(6~9)分和3(2.25~4.00)分,乳腺癌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0);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FLT-1表达阳性率为58.3%,高于良性乳腺组织(25%)(P=0.035),一些乳腺癌细胞也有不同程度FLT-1表达.乳腺癌组织中VEGF与FLT-1表达相关(r=0.311,P=0.016),两者都与MVD相关(r=0.371,P=0.004;r=0.313,P=0.015);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PCNA相关(r=0.353,P=0.006).乳腺癌组织中VEGF、FLT-1表达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分期、雌、孕激素受体状况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FL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与MVD相关,提示它们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PCNA相关,提示高表达VEGF的肿瘤细胞增殖性较强.另外,发现一些乳腺癌细胞也有不同程度FLT-1表达,提示VEGF、FLT-1在乳腺癌生长中起自分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70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8例,乳腺癌患者42例)术后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结果乳腺癌组VEGF高表达比例和MVD值均较乳腺良性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VEGF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HER2相关,与腋淋巴结、临床分期、ER、PR无关,而MVD仅与肿瘤大小和HER2相关。VEGF高表达组MVD值显著高于VEGF低表达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VEGF和MVD对预测乳腺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不同肿瘤在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表达方面的差异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4、VEGF及其受体Flk-1/KDR在两组肿瘤中的表达特性.结果 恶性组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微血管丰富区位于癌巢边缘.VEGF在乳腺癌性上皮细胞及癌周血管内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Flk-1/KDR在乳腺恶性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VEGF及Flk-1/KDR尤其在癌灶边缘呈强阳性表达,良性组几乎不表达(P<0.05).结论 VEGF是促进乳腺癌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30例前列腺癌组织,按Gleason评分,将≥7分者列为高Gleason评分组(n=16);<7分者列为低Gleason评分组(n=14)。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0例,BPH并高级前列腺上皮内瘤(PIN)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1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PCa、PIN中COX-2、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高于BPH及NP(P均<0.05),高Gleason评分组中COX-2、VEGF的阳性表达率(81.3%、93.8%)及MVD值(63.4±1.80)高于低Gleason评分组(阳性表达率为42.9%、64.3%,MVD值为51.7±1.56,P均<0.05)。COX-2与VEGF之间呈正相关(r=0.630,P<0.05),COX-2阳性组及VEGF阳性组MVD值(69.3±3.91、72.6±3.63)均高于COX-2阴性组及VEGF阴性组(43.9±2.51、40.6±2.84,P<0.05)。结论:COX-2、VEGF在前列腺癌中均为高表达,且与肿瘤的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COX-2与VEGF的表达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增加微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微环境中CD4及CD8阳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间质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中CD4、CD8及CD34的表达,并对其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CD4、CD8及CD4与CD8阳性表达率的比值(CD4/CD8比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CD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63±11.53)%,低于癌旁组织[(34.09±10.41)%](P<0.05),随着乳腺癌组织学级别的升高,CD4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CD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27±9.03)%,高于癌旁组织[(10.51±1.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组织学级别的升高,CD8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1)。在癌旁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CD8比值分别为3.24±1.02和2.16±2.1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组织学级别的升高CD4/CD8比值降低(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MV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并且随乳腺癌组织学级别的升高,MVD值呈递增趋势。相关性分析,MVD与CD4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r=-1.000,P<0.001),与CD8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984,P<0.001),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关系(r=-0.984,P<0.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CD4阳性T淋巴细胞减少,CD8阳性T淋巴细胞增多,CD4/CD8比值下降,提示在乳腺癌微环境中T细胞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癌蛋白(C-erb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Ca的C-erbB-2和VEGF的阳性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28例中有83例(64.84%)C-erbB-2过表达,82例(64.06%)VEGF过表达,C-erbB-2和VEGF同时阳性表达者65例(50.8%).两者阳性率均随组织分级升高而上升.但各级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转移组中,81.5%(44/54)的病例C-erbB-2过表达,70.4%(38/54)VEGF过表达.两者的过表达与转移呈正相关关系(C-erbB-2 P<0.005.VEGF P<0.005).C-erbg-2和VEGF阳性配对分析表明,两者间阳性表达互为正相关(P<0.005,r=0.366).结论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和VEGF的过表达提示转移增加,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3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质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经病理科诊断为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50例)、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5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50例)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0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乳腺间质细胞中CD34和α-SMA的表达.结果 CD34在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78%、48%及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0,P=0.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D34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及乳腺导管原位癌.α-SMA在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46%、62%及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72,P=0.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α-SMA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及乳腺导管原位癌.结论 富含α-SMA阳性表达而缺少CD34阳性表达的乳腺间质细胞更加有利于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乳腺病变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杞英  牛保华  俞智君  王建军 《医学争鸣》2000,21(10):1283-1285
目的 观察 Bcl- 2 ,p5 3蛋白在浸润前系列乳腺病变(包括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小叶增生、导管原位癌 )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18例导管增生、10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10例小叶增生 ,45例导管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 Bcl- 2和 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Bcl-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ADH、小叶增生组织中均阳性 ,而 p5 3蛋白染色阴性 .DCIS病例中 ,Bcl- 2蛋白表达阳性 34例 (76 % ) ,而 p5 3蛋白阳性 11例(2 4% ) .Bcl- 2蛋白表达与 DCIS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P<0 .0 1) ,6 7% DICS病例表现为 Bcl- 2 + / p5 3-表达表型 ,还有33%不同于正常的表型 (包括所有 Bcl- 2 - / p5 3+表型 )多代表差分化病例 .结论  Bcl-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ADH、小叶增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高于乳腺 DCIS.大部分DCIS病例表现为 Bcl- 2 + / p5 3-表型 ,与正常乳腺上皮、良性增生病变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im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普通导管增生组织、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织、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组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1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im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Bim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Bim蛋白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组间、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im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但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Bim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p63、P504S、Ki67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63、P504S、Ki67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4例乳腺良恶性疾病中p63、P504S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乳腺良性病变组中p63阳性率是100%,P504S和Ki67均阴性;在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中p63均呈阴性;在良恶性病变组之间,Ki67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导管癌P504S表达阳性,而小叶癌P504S则表达阴性。结论p63蛋白表达强度在良性肿瘤较强,恶性肿瘤最弱。P504S的染色有助于小叶癌与导管癌的鉴别诊断。Ki67的检测可作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CA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凋亡指数及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AS蛋白的表达,用ki-67标记细胞增殖指数,用TUNEL法测定凋亡指数。 结果:CAS在正常乳腺、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4.3%、25.0%、40%、75.5%(P=0.000);CAS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无明显关系,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核分裂像数、淋巴结转移有关;CAS评分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439,P=0.003),而与凋亡指数无显著相关性(r=0.248,P=0.083)。结论:乳腺癌组织中,相比较于细胞凋亡,CAS蛋白与细胞增生更加相关,并且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周彩虹  曾亚琴 《中外医疗》2016,(20):183-185
目的:对比超声与钼靶检查对乳腺疾病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门诊体检中心、乳腺科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X线钼靶、超声诊断,以手术、活检、随访诊断确诊。结果恶性82例,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钼靶、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钼靶一致性系数k=0.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属于中度一致;浸润型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不典型增生X线钼靶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表现良恶性形态学、边缘特点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良性病变SR(0.89±0.45)、SWV(2.78±1.10)m/s,恶性者(0.48±0.20)、(4.11±2.43)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使用超声与钼靶检查对乳腺疾病良恶性诊断效用并无显著差异,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潜在的价值较高,应进一步挖掘,两者定性诊断互补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间质中CD34、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乳腺肿瘤患者400例,其中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患者100例(A组),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患者100例(B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100例(C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0例(D组),4组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治疗,术后取病变组织制备标本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组患乳腺肿瘤组织间质细胞中CD34、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CD34阳性率显著低于A、B、C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MA阳性率明显高于A、B、C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间CD34、α-SM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瘤组织间质中CD34表达的丢失及α-SMA表达的增强在乳腺肿瘤从良性到恶性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erbB-2表达与ER、pS2、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的标本;瘤组织采用Envision法对上述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参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的标准对每例患者进行肿瘤的TNM分期和临床分期;均清扫同侧腋淋巴结作石蜡切片检查,了解有无肿瘤转移;并对比上述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ER阴性组c-erbB-2的阳性率80.65%(25/30)高于ER阳性组53.5%(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2阳性组c-erbB-2的阳性率76.92%(20/25)高于pS2阴性组66.6%(2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随临床分期的增高,c-erbB-2的表达阳性率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有腋淋巴结转移的一组c-erbB-2的表达阳性率(73.08%)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66.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将癌组织对c-erbB-2、ER、PR、pS2的表达结果,结合每例病人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理检查情况,作为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