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足细胞的数量及nephrin、VEGF 在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ADR诱导的大鼠肾病模型,于不同实验时间点检测血尿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数量、nephrin、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 肾病模型组大鼠在第2次注射ADR后1周末足细胞nephrin表达减弱(P<0.05);8周末肾小球VEGF表达增强(P<0.05)、足细胞数量减少(P<0.05);nephrin、足细胞数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VEGF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结论 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减少和分布方式改变可能是大量蛋白尿发生的重要因素,VEGF既参与蛋白尿的产生,又参与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对阿霉素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及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肾病模型组(12只)和普罗布考干预模型组(12只),采用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4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Westem blot技术检测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结果 肾病模型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普罗布考干预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肾病模型组(P<0.05).肾病模型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肾小球nephrin、podocin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普罗布考干预组高于肾病模型组(P<0.05).结论 普罗布考可能通过减轻足细胞损伤实现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霉素肾病模型不同时相中肾病蛋白(neph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间隔2周2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实验分对照组(正常大鼠28只)和模型组(阿霉素肾病大鼠28只),观察2、4、8、12周各项指标的变化,包括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总胆固醇的检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肾皮质部nephrin的蛋白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α-SM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的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组蛋白尿持续增加,12周末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节段性硬化。Nephrin蛋白的表达2周时已出现减少,8周时明显减少,持续至12周时仍未见恢复,与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α-SMA mRNA的表达2周时开始增加,呈时间相关性递增,其表达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血清中MMP-9的表达2周时出现显著减少,呈时间相关性递减,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结论通过间隔2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阿霉素肾病动态进展模型,nephrin、α-SMA、MMP-9在各不同时相均参与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动态观察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72只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36只和对照组36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5。7。14。28。42 d各杀检6只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CD2AP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7 d时nephrin mRNA表达增加,14 d时其蛋白表达(9.44 ± 0.49)亦显著增加;CD2AP表达增加时间较晚,28 d时其mRNA和蛋白表达(7.88 ± 1.01)才显著增加。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CD2AP出现分布异常,从沿着毛细血管袢线样分布逐渐转变为不连续性颗粒样或斑片状分布。③肾小球nephrin mRNA。CD2AP mRNA表达量与24 h尿蛋白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878, P < 0.01; r = 0.945, P < 0.01)。【结论】 ①nephrin早期出现表达增加及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及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CD2AP在后期出现表达增加,可能是足细胞抵抗损伤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5.
大鼠阿霉素肾病超微结构转变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肾切除加重复注射阿霉素制作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过程,为采用阿霉素肾病模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2个月龄雌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阿霉素肾病组(ADR组,20只)。ADR组大鼠先行右肾切除,其后第1周和第2周分别给予阿霉素5mg/kg和3mg/kg尾静脉注射,对照组行假手术和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在切肾后第4、8、16周收集血标本测定血肌酐(Scr)和尿液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各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取其残肾行光镜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ADR组Scr和尿蛋白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DR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害进行性发展,在第16周时形成FSGS改变;电镜下早期以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融合为主,在第8周时有少部分修复,16周时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表现为大量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变损伤。结论单侧肾切除加重复注射阿霉素可成功诱导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动物模型,其超微结构变化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双重损伤,若干预需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观察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2只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36只和对照组36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5、7、14、28、42d各杀检6只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CD2AP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①模型组大鼠7d时nephrinmRNA表达增加,14d时其蛋白表达(9.44&#177;0.49)亦显著增加;CD2AP表达增加时间较晚,28d时其mRNA和蛋白表达(7.88&#177;1.01)才显著增加。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CD2AP出现分布异常,从沿着毛细血管袢线样分布逐渐转变为不连续性颗粒样或斑片状分布。③肾小球nephrinmRNA、CD2APmRNA表达量与24h尿蛋白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878,P〈0.01;r=0.945,P〈0.01)。【结论】①nephrin早期出现表达增加及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及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CD2AP在后期出现表达增加,可能是足细胞抵抗损伤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并观察模型的动态变化。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3只)和空白组(13只),模型组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2mg/kg,空白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检测连续10周12h尿蛋白定量、终末血生化指标,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12h尿蛋白定量造模后1周与空白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5周达到高峰;血总蛋白、白蛋白均低于空白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尿素氮均高于空白组(均P <0.05),血肌酐无统计学差异(P=0.64)。肾脏病理改变:第5周为微小病变型,第10周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 单次尾静脉注射6.2mg/kg阿霉素,可以成功建立渐进性的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大鼠阿霉素肾病肾组织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的表达及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探讨甘草甜素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发生、发展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甘草甜素治疗组。模型组和甘草甜素治疗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甘草甜素治疗组予以甘草甜素灌胃8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肾功能指标。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LN的表达水平。结果甘草甜素治疗组于用药第4、8周24h尿蛋白定量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甘草甜素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肾组织LN的表达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甜素对大鼠阿霉素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及减轻肾小球硬化的病理学改变。甘草甜素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可能与降低肾组织L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积聚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内的表达,探讨其变化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阿霉素(浓度2mg/ml,剂量7.5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生化检测白蛋白变化,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MMP-9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组大鼠第4周时出现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电镜下可见肾小球足突广泛融合;第8周部分肾小球发生局灶性硬化;MMP-9在肾小球足细胞的表达随着肾小球病变的加重先增加后减少;FN在肾小球内的表达随着肾小球病变的加重而逐渐增加。24h尿蛋白定量与MMP-9表达呈负相关,与FN表达成正相关,肾小球MMP-9与F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肾小球MMP-9和FN在不同阶段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建立,观察泼尼松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阿霉素组(A)、泼尼松组(B)、对照组(C)。前两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5mg/kg),各组于两周末监测血清、尿白蛋白,模型制作成功后B组给予泼尼松9mg/kg.d灌胃治疗,同时A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于2、6周和12周末监测血清、尿白蛋白、HE染色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2周末A、B组大鼠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伴高胆固醇血症,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A组第6周肾小球可见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第12周时肾小球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肾间质内有明显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并见纤维化;B组第6周部分肾小球正常,部分系膜增生;第12周见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结论阿霉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2周末成功制作了微小病变型肾病模型;应用泼尼松干预治疗,可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少蛋白尿,进一步证明造模成功,同时说明泼尼松对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信息专业课程交叉学科的特点,提出基于实践的学习扩展模式PnBL模型,具体定义该模式内涵并介绍其在医学信息学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建立大鼠泌乳素瘤动物模型,并鉴定肿瘤模型的稳定性?【方法】 取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用药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周组(B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2周组(C组)和撤除苯甲酸雌二醇4周组(D组),每组10只?每隔15 d记录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并在相应的时间处死大鼠称量垂体质量并观察成瘤情况质量?取各组垂体进行HE染色和泌乳素免疫组化来鉴定泌乳素瘤?选取1只大鼠做标记,分别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12周以及撤除苯甲酸雌二醇4周后做MRI,通过动态观察垂体大小的变化来鉴定泌乳素瘤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苯甲酸雌二醇诱导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长缓慢,并且在2周左右开始出现脱毛现象,B?C和D组致瘤率分别为70%?100%和100%?苯甲酸雌二醇诱导组HE染色细胞排列紊乱,出现核深染细胞,血管丰富?免疫组化鉴定为泌乳素瘤,泌乳素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MRI显示随着苯甲酸雌二醇诱导时间的增长,垂体体积逐渐增加,且在撤除苯甲酸雌二醇后垂体体积并未缩小,证明泌乳素瘤模型的稳定性? 【结论】 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诱导大鼠泌乳素瘤不仅诱导率高,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博弈是人类最古老的社会活动之一 ,它构成了一个科学研究的理想对象。因为中西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质 ,中西学者对这一对象的研究的角度和方法都有明显的差别。西方从赌博数学中产生出了概率论这一数学分支 ,而在中国由于没有较好地研究偶然事件发生的概率 ,造成在概率计算上水平很低的结果 ,所取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将问题分解成简单的子问题 ,然后把这些子问题理想化。但另一方面 ,中国积累了大量博弈理论方面的文献 ,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对当前的博弈论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科学史事例表明 ,多元文化是当代科学进步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豚鼠高脂血症模型,探讨模型形成机制并与大鼠模型进行比较.方法 豚鼠模型和大鼠模型1组用低胆固醇(0.1%)饲料诱导,大鼠模型2组用高胆固醇(1%)饲料诱导,连续诱导4周.第3、4周分别取血测定血清脂质水平及CETP表达,4周末剖取肝脏检测肝脏FC、TG、ACAT、CYP7A1等指标.动态观察两种动物形成高脂血症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豚鼠模型组于第3周血清TC、LDL-C、TG分别升高3.92倍、3.75倍和1.24倍,4周末血清CETP表达、肝脏ACAT活性明显增加,但肝CYP7A1水平变化不大.大鼠模型1组经低胆固醇饲料诱导4周,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模型2组经高胆固醇饲料诱导于第3周血清TC、LDL-C分别升高1.24倍和1.54倍,明显低于同期豚鼠模型组,4周末大鼠两个模型组肝CYP7A1活性显著增强,血清TG、CETP水平、肝ACAT活性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豚鼠对高脂饲料较大鼠敏感,是一种比大鼠更理想的高血脂模型动物,模型形成机制与血清CETP表达、肝ACAT及 CYP7A1活性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从生理学自身教学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C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效果.用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将CBL与LBL教学模式的生理学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优劣性,得出结论,为C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直立负重法与Hulth模型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方法及效果,探讨两模型的使用条件。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两个模型组,甲组为直立负重法模型组,乙组为Hulth模型组,在建立模型后第1、3、5周取兔后肢股骨髁部,比较两模型组骨关节大体形态及病理变化。结果进行Mankin’s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两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模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立负重组与直立假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立负重模型能更早的建立OA中期软骨缺损的模型,并且有较高的造模成功率。实验也证实关节受到创伤等造成关节不稳的情况,不仅仅在机械运动下能加重关节软骨退变,在直立负重状态下也能使关节内部的组织结构,特别是软骨组织在短期发生退变。  相似文献   

17.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can be known as a class of diseases which affec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such as the heart or blood vessels. Hemodynamic signals are an important tool used by doctors to diagnose the type of CVD occurred in a patient. Diagnosing the correct type of CVD in a patient early will allow the patient to have the suitable medical treatment. Some examples of CVDs includ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 human cardiovascular model is developed in order to simulate different hemodynamic signal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e hemodynamic signals include the blood pressures, flow rates and volumes in various part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which is able to simulate hemodynamic signals and they are able to represent the hum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ccurately. Hence this model can also be used to simulate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order to design control systems for regu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Signal verific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odel is being investigated. Applications of the human cardiovascular model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用自然辩证法指导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它着重研究的是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学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和系统科学方法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旧的医学模式、生命观、疾病观、医疗观、保健观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报》2013,(12):1846-1848
目的:探讨失眠动物模型的制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中医理论指导建立的失眠模型的方法主要是多因素造模法和单因素造模法。西医理论指导建立的失眠模型的方法主要是有物理法造模法(强迫运动法、水平台环境法、人为物理因素刺激法),化学制剂刺激法等。结果: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在其机制及防治方法研究过程中,通常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以验证实验及临床假说,进而有效地认识疾病的预防及发生、发展规律。结论:笔者从指导复制模型的不同理论体系(中医、西医)出发,对失眠模型的起源,动物选择,常用动物失眠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的回顾,并展望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失眠症及催眠药物研究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建立了脉络瘀滞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为现代中医药探明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及合理用药提供符合中医理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脂肪乳灌胃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制作脉络瘀滞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脑内AchE活性及MDA的含量,观察比较该模型与单纯的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同正常动物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灌服脂肪乳合并脑缺血再灌注所造的模型较单纯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可造成更加明显学习记忆障碍,且脑组织中AchE及MDA的含量明显增高。结论:该模型更符合中医理论,可作为今后中医药研究血管性痴呆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