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建林 《华夏医学》2004,17(4):522-52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心房颤动 (Af)的相关因素及其近期预后。方法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 ,对比分析并发心房颤动的 2 3例与同期不并发心房颤动 1 1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衰、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在年龄、梗死时间和梗死部位有显著差异 (P<0 .0 5 ) ;并发房颤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及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并发房颤患者 (P<0 .0 5 )。结论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 Af的相关因素是高龄、梗死时间和梗死相关动脉 ,AMI并发 Af患者近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分析706例AMI住院患者,经确诊为AMI并房颤者91例,比较非房颤组与房颤组患者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的差异;比较心肌梗死部位与房颤发生率的差异;根据房颤发生时间比较房颤早发亚组和房颤晚发亚组间心肌梗死部位的差异;对房颤组死亡患者AMI部位进行比较。结果:AMI并房颤的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冠脉病变严重(P<0.05);AMI并房颤早发亚组中下壁心肌梗死明显增多(P<0.05),房颤晚发亚组中前壁心肌梗死明显增多(P<0.05);AMI中前壁心肌梗死房颤发生率最高,死亡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AMI并房颤患者的病情严重,而AMI并房颤中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最高,近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有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钧乐  岳瑞华  张红  史若飞  徐幸 《重庆医学》2004,33(9):1358-1359
目的探讨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3例首次穿壁性AMI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阐明梗死之前心绞痛引起的缺血预适应效应对AMI的面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肌保护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梗死前48h有心绞痛的94例AMI患者(A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梗死前无心绞痛的39例患者(B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学分数(LVEF),梗死后4周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24周后LVEF,A组有提高,B组则降低(P<0.05);住院病死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AMI前有心绞痛的患者,心梗后梗死面积缩小,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的改善,与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心脏的保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 (CCU)住院的初发AMI患者 346例 ,依据AMI发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有心绞痛和无心绞痛组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主要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有心绞痛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 9.13%、1.94 %、3.88% ,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组的 4 0 .33% ,8.6 4 % ,11.5 2 %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AMI患者近期预后较无心绞痛患者佳。  相似文献   

5.
黄飞雄  邓兴臣 《河北医学》2005,11(5):416-418
目的:评价初次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发生的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梗死面积和左室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4例AMI患者按发病前24h内有无心绞痛分为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48例)及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组(NIP组,46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梗死面积、左室功能指标、心源性休克例数、住院死亡例数及出院时6min步行距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组的心肌酶CK及CK—MB峰值、心电图估测的梗死面积、心源性休克例数、住院死亡例数均低于NIP组,IP组梗死后左室功能亦优于NIP组。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具有保护心肌,减少梗死面积,减轻梗死后左室功能的损害及改善近期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虹  王风  林英忠  王虹  覃丽萍 《医学综述》2006,12(21):F0002-F0002,F0003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将135例AMI患者按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53例、非休克组82例,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病死率。结果休克组有高血压病、年龄>70岁患者显著增多;冠脉多支病变明显高于非休克组;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多于非休克组;并发急性肺水肿、肺炎、早期急性肾衰竭多;但两组近期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以高龄、高血压患者及冠脉多支病变多见,易并发急性肺水肿、肺炎、早期急性肾衰竭,尽早应用IABP及血运重建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两种常见临床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并发心脏破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衰而死亡.特别是无心绞痛病史的以AMI起病的冠心病患者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在AMI发病后连续3~7天心电监护中,18例新出现房颤(房颤组),20例无房颤出现(非房颤组)。根据房颤发生的时间将房颤组又分为房颤早发亚组(8例,房颤发生于AMI发病24 h内)和房颤迟发亚组(10例,房颤发生于AMI发病24 h后),比较两组间及两亚组间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房颤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0.05)。房颤早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为主,而房颤迟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为多(P<0.05)。结论: AMI并发房颤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房颤出现的时间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关。  相似文献   

9.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辉  王邦宁  宋兵  程源 《安徽医学》2012,33(4):391-39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3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死亡与否分成两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记录其一般情况、病史特征、心电图特征及诊断、化验结果、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比较两组间差异及其原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加、入院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较低、合并房颤、感染及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增加;急诊PCI术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应用阿司匹林、替罗非班和ACEI药物治疗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CKMB明显升高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CKMB升高程度越高及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对预测的近期预后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纤颤(AF)患者病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0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3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3例并发心房纤颤的患者作为房颤组,将其他291例未发生房颤的患者作为非房颤组(将房颤组患者中23例在发生心肌梗死24h内发生房颤的患者作为房颤1组,将30例在发生心肌梗死24h后发生房颤的患者作为房颤2组),比较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并比较房颤1组、房颤2组与非房颤组患者发生梗死部位的差异性。结果:房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几率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吸烟史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房颤组患者相比,房颤组患者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死亡的几率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CK-MB峰值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房颤1组患者发生下壁心肌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房颤2组患者及非房颤组患者,房颤2组患者发生前壁心肌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房颤1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房纤颤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与发生心房纤颤的几率有直接的关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预后较差。在临床上,我们应对此病患者在早期进行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开通其相关梗死冠脉,并密切观察其心功能的变化,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纤颤(AF)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410例AMI住院患者中,52例有新出现的AF(AF组),358例无AF出现(非AF组),根据AF发生的时间将AF组又分为AF早发亚组(AF发生于AMI24小时内)和AF迟发亚组(AF发生于AMI发病24小时后),比较两组及两亚组间的年龄、肌酸磷酸肌酶(CPK)峰值、心功能、梗死部位等,分析并发AF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比较,AF组年龄较大,CPK峰值高,心功能差(P<0.05)。两亚组间比较,AF早发亚组以下壁梗死为主(P<0.05),而AF迟发亚组以前壁梗死为主(P<0.01)。结论AMI并发AF与高龄、CPK峰值高、心功能差等有关,AMI后AF出现时间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高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256例≥60岁的老年AMI患者依入院次晨血糖水平分为FBG≥7.0mmol/L组(136例)和FBG<7.0mmol/L组(120例).记录入院后3d、7d空腹血糖值.7d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记录住院期间病死率,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年龄、既往病史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别,FBG≥7.0mmol/L组中女性多,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多,7d后21%患者血糖未回到正常.本组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病变血管支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住院期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FBG<7.0mmol/L组[50%vs40%,(2.12±0.83)vs(1.88±0.53),12%vs0%,12%vs4%,61%vs34%].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潜在糖尿病多,伴高血糖者预后差,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0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Selvester梗塞范围评分,并分析、探论QRS记分与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住院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并发症者的QRS记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均<0.01)。QRS记分10分以上者,有可能发生心源性休克;QRS记分7分以上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较7分以下组明显增高(P<0.01、P<0.01、P<0.05)。认为QRS记分7分以上可做为判定AMI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差异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忠民  刘海波 《吉林医学》2000,21(4):230-231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 5例青年组 (年龄≤ 40岁 )与 1 4 3例老年组 (年龄≥ 6 5岁 ) AMI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组 AMI吸烟者占 73.3% ,明显高于老年组 (P<0 .0 1 )。老年组 AMI发病率 38.9% ,无心绞痛者占 37.8% ,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分别为 2 9.4%、2 2 .4%及 2 7.3% ,均明显高于青年组 (P<0 .0 5 )。结论 :青年组 AMI吸烟者明显高于老年组 ,老年组 AMI发病率、无心绞痛者、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青年组  相似文献   

15.
刘洁 《中外医疗》2016,(18):13-15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与否将患者分为并发组32例和未并发组60例,回顾性分析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将32例老年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既往有脑梗死、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动过速均是老年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可能危险因素除心肌梗死相关面积、部位及病变支数外,包括既往有脑梗死史、心肌梗死史、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内科保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中期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206例ST抬高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心衰和/或休克90例。对心衰或/和心源性休克患者行PCI58例(PCI组:急诊PCI41例,外院转入行补救性PCI17例),药物溶栓20例(溶栓组),一般治疗12例(未行再灌注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PCI组及溶栓组的住院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恢复情况,观察PCI组血管开通时间、TIMI血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CI组、溶栓组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8.3%和65.0%(P<0.0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3±3.5)d和(20.5±4.4)d,住院及随访期间死亡率PCI组6.9%,溶栓组25%(P<0.05)。PCI组两亚组术后心功能恢复均好于溶栓组(P<0.01和P<0.05)。结论 对于ST段抬高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PCI与溶栓相比,能及时开通血管且开通率高,术后近期及中期心功能恢复较好,不良心血管事件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C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确诊的1438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脏破裂分为心脏破裂组(n=25)和对照组(n=1413),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MI患者并发CR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心脏破裂组患者年龄、女性发生率、前壁梗死率、初发AMI发生率、收缩压、血肌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早期成功灌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前壁梗死、合并高血压、贫血、早期未成功灌注、低红细胞压积是AMI患者发生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并发CR预后极差,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高龄、女性、前壁梗死、合并高血压、贫血、早期未成功灌注、低红细胞压积等,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成功再灌注治疗以减少C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EE检测非瓣膜性房颤左心耳的大小及功能与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及指导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TEE对41例非瓣膜性房颤伴有或不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左心耳检测,根据左心耳的形态特点,测量出左心耳入口的宽度、左心耳顶部到入口的长度,同样用描记法测出左心耳舒张末容积,运用脉冲多普勒测出左心耳血流充盈与排空速度,检测左心耳内透声情况及有无血栓。结果41例房颤患者中左心耳血栓7例,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的左心耳的大小、容积无显著性差异,而左心耳的峰值血流排空速度差异具有显著性;随房颤病程变化,左心耳容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伴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上述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心耳大小、形态的改变,功能的减低,血流速度的减慢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左心耳大小、形态及功能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以及指导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