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短时、简单、经济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以纯净水灌胃,模型组以改良高脂乳剂灌胃,10d后用毛细管法测定2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性并进行比较;模型组大鼠按两次给药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ALX)诱发高血糖症,连续9周监测T2DM模型大鼠空腹血糖(FBG)的动态变化,比较2组大鼠FBG的差异。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KITT)分别为5.8±0.5和2.8±0.9,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T2DM模型大鼠FBG的动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第1周FBG开始升高,第3周降至最低(仍>11.1mmol/L),第4~9周FBG继续上升并保持在17.0~20.9mmol/L,1~9周FBG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改良高脂乳剂给Wistar大鼠灌胃,结合两次给药法腹腔注射ALX,15d即可造模成功,该方法耗时短、操作简便、经济可靠,可作为研究T2DM及其并发症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4年间的45例小儿肥胖症病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45例健康的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以及空腹血糖受损(IFG),葡萄糖耐量异常(IGT)以及糖尿病(DM)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儿童FBG、2h PG分别为(5.6±1.3)mmol/L和(8.7±1.7)mmol/L,对照组儿童FBG、2h PG分别为(4.7±1.1)mmol/L和(7.4±1.8)mmol/L,观察组FBG、2h P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GT、DM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症儿童罹患糖尿病几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与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治疗针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T_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组和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两组的年龄、BMI、FPG、2h PG、Hb 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FPG、2 h PG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泵(CSII)强化组能够更有效控制空腹血糖,且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风险均低于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P<0.05)。结论:针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胰岛素泵降糖治疗组30例(A组),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降糖组30例(B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及最终胰岛素用量、低糖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的FPG、2 h P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B组2 h PG较A组降低(P<0.05),2 h C肽较A组升高(P<0.05),Hb A1c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最终胰岛素用量少于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提升胰岛功能,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胰岛素使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柏龄  李素霞  张晓凡 《吉林医学》2013,(25):5181-5182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T2DM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OAD)但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d>7.5%),随即分为两组:甘精组30例,预混组28例。分别采用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口服阿卡波糖和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目标空腹血糖(FPG)<6.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0.0 mmol/L,治疗12周。结果: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均低于治疗前,但甘精组FPG较预混组下降明显(P<0.05),达到FPG<6.0 mmol/L(63%vs50%,P<0.05)和HbA1C<7.0%(60%vs46%,P<0.05)的更多。低血糖的比例低(P<0.05)。结论:每晚1次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及餐前口服阿卡波糖治疗T2DM,使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 (Repaglinide.诺和龙 )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 6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 (31例 )和糖适平 (33例 )组进行治疗和比较。结果 :治疗 4周后 ,两组患者 ,空腹血糖 (FBG)及餐后 2 h血糖 (2 h PG)均有显著下降 ,瑞格列奈治疗组 FBG及 2 h PG分别平均下降 2 .0 6 mmol/ L和 7.0 3mmol/ L (P<0 .0 5 ) ,糖适平治疗组 FBG及 2 h PG分别平均下降1.94 mmol/ L和 7.0 5 mmol/ L (P<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 (P>0 .0 5 ) ;瑞格列奈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为 3.2 % ,而糖适平治疗组为 12 .1%。结论 :瑞格列奈对 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与糖适平效果相同 ,但低血糖发生率较糖适平治疗组为低 ,故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有效降糖药物 ,并可改善患者的医从性  相似文献   

7.
66例口服隆糖药(OAD)但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Glargine)治疗组(n=33)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n=33),分别采用每晚10点注射Glargine和NPH,均加用瑞格列奈,日3次,口服治疗,根据空腹血糖(FBO)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口服瑞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PPG).治疗目标值FBG<6.1mmol/L,PPG<8.0mmol/L,共12周.结果 2组患者平均FBG、PPG和HbA,c无明显差异,但Glargine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NPH组.结论 每日注射1次长、中效胰岛索联合瑞格列奈的方案可使OAD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血糖获得理想控制,Glargine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振腹法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实验型T2DM大鼠模型,根据振动频率分为低频治疗组(300次/min)和高频治疗组(600次/min),进行6周振腹干预,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水平(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餐后2 h血糖(2h PG)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ISI并与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振腹干预6周后高频治疗组、低频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SI值上升,FBG、INS、2h PG、F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治疗组与高频治疗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对照组、低频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法可降低T2DM大鼠血清INS含量、提高ISI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FFA含量有关;对正常大鼠无此效应,认为振腹效应的产生与机体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75g葡萄糖口服1h后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吴红  王红漫  杜玲 《重庆医学》2004,33(2):269-270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口服后1h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OGTT结果将受试者分为3组:耐量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组(IGT组)、糖尿病组(DM组).结果 54例IGT组中有17%的人2hPBG≥7.8mmol/L<11.1 mmol/L, 而口服后1h血糖(1hPBG)已经>11.1mmol/L.IGT组的FBG、1hPBG、2hPBG均较DM组明显低(P>0.05).1hPBG却较NGT组明显升高(P<0.05),2hPBG虽较NGT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IGT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NGT组稍有降低,1h胰岛素已明显低于NGT(P<0.05),但2h水平却较之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 IGT组患者,由于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使 OGTT中的1hPBG明显升高达到11.1mmol/L.因而应该重视餐后1h血糖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T2DM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及负性情绪[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HAMA、HAMD评分及Hb Alc、FBG、2 h 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及Hb Alc、FBG、2 h 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T2DM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并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对血糖控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独立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实验室建设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合医科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以期探索一种既实现资源共享,又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实验室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大鼠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肝去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法。方法:用胶原酶IV消化肝脏组织后经洗涤、过滤、离心等步骤分离出大鼠肝细胞,然后置于培养基内进行纯化、培养后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肝窦内皮细胞置于培养基内纯化、培养后行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经循环灌注去细胞处理制备成大鼠肝细胞去细胞支架后经扫描电镜证实。结果:分离出的大鼠肝细胞在显微镜下呈光亮圆形,饱满,胞核清晰。肝细胞细胞角蛋白1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见胞浆内存在棕黄色颗粒。肝窦内皮细胞呈梭形,细胞核位于中央。内皮素-1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表面呈红色信号。制备成的大鼠肝脏去细胞支架在扫描电镜下显示细胞外基质保留,无细胞核及细胞质成分。结论:成功分离出了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并成功制备了肝去细胞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