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测定62例温病患者受累经络的五喻穴温与30例正常人相应穴温对比,发现温病卫气营血阶段五腧穴温有规律性改变:卫分穴温>气分>营血分,井穴温<荣<输<经<合,卫分温差<气分,井穴温差>荣>输>经>合,五腧穴温差<大椎<膻中,五腧穴温差>大椎>膻中。提示温病虽尚未进入热厥证,五腧穴即已存在穴温下降,温差增高的客观改变,且随卫气营血层次不同而表现出“厥深者热亦深的倾向。初步认为测定五腧穴温有助于预测温病的发展趋势和轻重。  相似文献   

2.
<正>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分部依线厘定了349穴,为历代医家所遵循,其以四肢分经、躯干分部法排列穴位,今人很少应用,而以全部归经代之。本文将从头面躯干经脉循行特点,讨论《甲乙经》以部列穴的合理性。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直接归属经络。《素问·九针十二原》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灵枢·小针解》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素问·气府论》更明确指出了腧穴与经脉的关系.即为“脉  相似文献   

3.
<正>承淡安先生是近现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教育家,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留存后世的著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先生毕生学术贡献的凝结。其一生著作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共有11部,据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未载的著作尚有15部,其中译著5部。笔者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先生对经络腧穴学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4.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部、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相似文献   

5.
<正> 脉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实现脉诊定量化、定性化,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近10年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兹综述如下。脉象客观化指标的基本内容要使脉诊客观化,首先必须对中医切脉  相似文献   

6.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经气相交通的八个腧穴.笔者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中的"八脉交会八穴歌"追本溯源,从腧穴主治作用、所属经脉循行和病候及与奇经八脉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提炼,为临床应用八脉交会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五腧穴即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井、荥、腧、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五腧穴配属五行,阴经的五行属性为木、火、土、金、水;阳经的五行属性为金、水、木、火、土,五腧穴表达出了脏腑经络之气从小到大,阳气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五腧穴的脉气流注则主要说明五腧穴的位置和作用,说明每一类穴位因位置不同,深浅不同,治疗作用也不同。另外五腧穴的分布排列与卫气在四肢的运行有关,但五腧穴具有以四肢末端作为经脉之气的根本,以头面躯干为根结的向心性流注特点。  相似文献   

8.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经气相交通的八个腧穴。笔者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中的"八脉交会八穴歌"追本溯源,从腧穴主治作用、所属经脉循行和病候及与奇经八脉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提炼,为临床应用八脉交会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吞咽障碍文献的用穴规律和分布特点。方法:文献资料全部来源于2006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结果:共纳入文献200篇,选用腧穴84个,腧穴使用总频次1121次。腧穴频次的分析以风池位居第一、廉泉紧随其后、翳风位居第三;腧穴的位置分布以颈项部为主,占49.87%;治疗方式的分析,共包含了38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以针刺联合吞咽训练为主,占21%。结论:多用局部腧穴,重视颈项部相关穴;配合远端腧穴,重视醒脑开窍法;针药并用,注重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大成》中针灸治疗头痛的取穴规律。方法确立头痛的相关检索词,依据《针灸大成》中的文献条目构建数据库,并运用频数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和经脉的使用频次、腧穴间配伍规律、特定穴使用情况及腧穴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头痛以近部取穴为主,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腧穴为合谷、风池、列缺、百会、上星,使用频次靠前的经脉为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腧穴间配伍形式以远近结合配穴、局部配穴为主,选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选用腧穴多位于头项部和上肢部。结论针灸治疗头痛注重近部选穴,多取循经头部经脉上的腧穴,腧穴间配伍以远近配穴、局部配穴为主,多使用交会穴、五输穴、原穴,所选腧穴多分布于头项部和上肢远端部,可为针灸治疗头痛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动物实验是针灸基础研究的方法之一,而目前在实验中,动物穴位的定位方法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从针灸的学科发展、国际化以及穴位定位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手段3个方面阐述研制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定位国家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研制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定位国家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针灸学》中篇提前讲授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针灸学教学改革中,将中篇提前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针灸基本操作,同时学习经络、腧穴,这样解决了因腧穴内容集中学习而难以记忆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对经络腧穴学习的兴趣,同时给其更多动手操作机会,弥补中篇针灸技术实训课时偏少的缺点。为了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中篇提前教学中,应把握住何时提前、提前内容取舍、针具准备和实训课内容设计几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刺丰隆单穴及其配穴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针刺丰隆单穴和其配穴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丰隆单穴组和丰隆配穴组(丰隆、关元、内关),每组10只。空白组每天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三组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周后断尾取血测血脂。之后,给予丰隆单穴组、丰隆配穴组针刺治疗5周。治疗结束后,所有大鼠腹腔静脉取血检测血脂。结果丰隆单穴组及配穴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降低差值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丰隆配穴组治疗前后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差值、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差值均较模型组和丰隆单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丰隆单穴和其配穴(丰隆、关元、内关)均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TC水平。但针刺丰隆配穴在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LDL水平、及升高HDL水平方面,较针刺丰隆单穴有明显优势,说明针刺丰隆、内关和关元三穴在调节血脂方面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从穴位结构的空间布局、危险穴位针刺深度的研究、穴位形态立体构筑、穴位内含物——多种酶的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经穴CT扫描图像解剖学、经络弱发光径路的研究、穴位结构、穴位针刺原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针灸穴位医学工程学以及创立具有中医特色系列解剖新学科十个方面的总结,以期对针灸教学及科研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腧穴解剖学》是以严振国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设的课程,主要研究腧穴的层次结构、毗邻结构以及针刺意外预防与处理,是《腧穴学》与《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以严振国教授《腧穴解剖学》"绪论"教案为例,从腧穴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腧穴解剖学的学习方法、腧穴解剖学的发展历程、常用解剖器械及其使用方法、腧穴的着色方法、解剖操作的基本技术、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等方面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常规基础治疗之上,足部穴位按摩对具有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患者的下肢血流状态、神经传导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20例予糖尿病基础治疗+足部穴位按摩,对照组20例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足部感觉异常(VAS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测、踝肱动脉压比值(ABI)改善情况的变化。结果:足穴按摩组在改善肢端麻木感、疼痛感、冷感、感觉减退诸症和神经传导速度及诱发电位波幅、踝肱比指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3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足部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早期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的血流状态及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足溃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针刺效应产生的规律性。方法以28例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辰时内电针14例、巳时内电针14例。电针主穴为减肥穴、梁丘。每天电针1次,每次30 min,每周电针5次,连续电针4 W。分析电针前后胰岛素的变化幅度与其针前基础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电针治疗4 W后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其下降的幅度与针刺之前胰岛素的基础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直线数量关系(P〈0.01)。结论再次从数量关系角度证实了针刺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讨太溪与特定穴的配伍规律,拓展临床选穴应用思维和方法。[方法]查阅大量临床文献,选取太溪和特定穴配伍的相关文章,提取并归纳选穴思路,总结配伍规律。[结果]太溪治疗作用广泛,其中太溪多与心包经、心经、肝经的原穴相配,体现心肾相交、肝肾同源,与络穴合用则多采用异经原络配穴来加强气血流畅,与膀胱经经穴相配常常用于止痛。[结论]在太溪与特定穴的配伍应用中,医家选穴少但注重针感,灵活运用诸如原络配穴的方法,综合考虑五行生克、经脉表里、脏腑虚实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整体观,配伍选穴即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针灸临床上,要在明辨病位、病因、病性、病机、证候等基础上,才能依据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对症选穴的原则确定腧穴;要在辨明表里虚实寒热等病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相应的针灸方法和刺灸技术。而各种不同的辨证方法对这些辨证要素的辨别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因此从"治"谈"辨",各种辨证方法均适宜于针灸临床。在各种辨证方法中,经络辨证至关重要,辨病位是核心,并可以兼辨病性。经络辨证适合于几乎所有的病症甚至是一些疑难病、复杂病的辨治,尤其对肢节、官窍、皮外科病等病位较明显、局限的疾患最为适宜。脏腑辨证不可或缺,在确定脏腑病位基础上辨证候是关键,脏腑辨证适合于以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脏腑病、无明显局限病变部位的疑难病,以及一些官窍病等。八纲辨证执简驭繁,辨病性是根本,对于表里、寒热、虚实证错综复杂者,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使用范围较广。另外,病因辨证在针灸临床中对于辨病位、辨病性、选穴和选择刺灸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气血津液辨证常与辨经络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指导针灸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因此,从"辨"谈"治",诸种辨证方法各有所长,针灸临床要择宜而用,针灸临床中虽然以经络辨证为基本辨证施治的方法,但应与其他多种辨证方法相互补充、相互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