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初步研究转录因子Nkx2.5的基因突变与汉族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为先心病患儿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5例散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55名正常人的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测序技术,对Nkx2.5基因的外显子进行序列检测,分析Nkx2.5基因突变是否与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结果 55例患者中未检测出核苷酸突变.55名正常人也未检测出基因突变.结论 Nkx2.5基因突变与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之间相关性可能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Nkx2.5基因突变筛查及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Nkx2.5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测序技术,对110例CHD患儿及110例正常对照者的Nkx2.5基因外显子1及其侧翼进行突变检测,并对其SNP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是否与CHD有关。结果在Nkx2.5基因外显子1中,CHD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有任何突变位点,仅在CHD组找到1个新的SNPs;这个新的SNPs位于上游63碱基,其基因型频率在VSD组及TOF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21,df=2,P<0.01;χ2=15.233,df=2,P<0.01),等位基因频率在VSD组及TOF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4.813,df=1,P<0.01;χ2=7.146,df=1,P<0.01)。结论Nkx2.5基因突变与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之间无相关,Nkx2.5基因上的SNP与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KX 2.5基因突变与广西壮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CHD)房间隔缺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技术,对30例广西壮族CHD房间隔缺损患者(CHD组)以及30例非CHD患者(对照组)的NKX 2.5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对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单个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CHD房间隔缺损的关系。结果所有CHD房间隔缺损患者NKX 2.5基因均未发现突变,而在基因第二外显子区域发现1个SNP位点,位于上游606位碱基c.606GC,属于同义突变。两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KX 2.5基因突变与广西壮族CHD房间隔缺损患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该基因上的606GC的SNP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kx2-5基因在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方法:应用PCR-SSCP方法和NDA测序技术在58个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核心家系183名成员中检测Nkx2-5基因的突变情况;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对11个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肌标本和2个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对照)心肌标本进行RT-PCR扩增和定量分析,观察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Nkx2-5基因同源结构域中(CCA)三碱基缺失;与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对照)相比,室间隔缺损患者的Nkx2-5基因基因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Nkx2-5基因与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其同源结构域内的基因突变可能是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重要遗传基础。Nkx2-5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形成的另一种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中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TBX1基因突变以探讨TBX1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心脏畸形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7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70例健康人样本的TBX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对照组中均检测到928G→A核苷酸变异和933A→G核苷酸变异,经X2检验,928G→A和933A→G核苷酸变异的频率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非综合征心脏畸形的发病机制中,TBX1基因突变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巨结肠症EDN—3及EDNRB基因结构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否有EDNRB基因和EDN-3基因突变,以探讨EDNRB及EDN-3与HD发生的关系。方法 34例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提取手术组织标本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EDNRB基因第3、4、6外显子和END-3基因第1、2外显子,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上述外显子是否有突变。结果 13例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膜症中,2例有EDNRB基因突变,1例有EDN-3基因。普通型及长段型未见EDNRB基因和END-3基因突变。结论 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短段型有EDNRB基因和EDN-3基因突变,提示EDNRB基因、EDN-3基因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GATA4基因突变谱,以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子病因。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2月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就诊且无血缘关系的1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20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GATA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进行体外扩增,并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借助BLAST软件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对比以识别基因突变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结果:在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GATA-4基因识别出1个杂合错义突变,即第267位的密码子由GTG变为ATG,亦即C.799GA,相应地导致第267位的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蛋氨酸也称为p.V267M突变。结论:此类临床研究可能更好地解释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子病因,以利于其预防。  相似文献   

8.
Feng YG  Xiao SX  Li L  Wang JM  Tan SS  Shi YZ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860-1862
目的探讨一迟发型先天性厚甲家系角蛋白17基因突变和临床表现的关系,为先天性厚甲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巢式PCR扩增了迟发型先天性厚甲家系中9例患者、1名正常人及与该家系无关的50名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DNA角蛋白17基因第1外显子热点突变区,对PCR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迟发型先天性厚甲家患者的角蛋白17基因第109位密码子由AAC突变为GAC,结果导致天冬酰胺由天冬氨酸替代(即N109D)。而该家系中的正常人及与该家系无关的50名正常人的DNA测序结果均未发现此突变。结论该家系存在角蛋白17N109D突变,为一新的错义突变。角蛋白17 1A区后半部的突变可表现为迟发型先天性厚甲Ⅱ型。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早老素-1基因的点突变特点。[方法]采用PCR方法,对FAD一家族系中的1例患者,4例散发性AD患者、9例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及10名正常人的早老素-1基因外显子2,3,4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FAD患者早老素-1基因外显子46519nt发现→A杂合性点突变。散发性AD患者、9例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及正常人均未发现突变。[结论]中国人早发性、FAD可能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胡易池 《医学综述》2012,18(13):1986-1989
心脏特异转录因子是指主要在心肌细胞中表达的关键的转录活化因子,调控编码心肌细胞结构蛋白或调节心脏基因蛋白的表达。目前研究较多的心脏特异转录因子有Nkx2.5、MEF2C、Irx4以及TBX5。心脏特异转录因子的突变是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方面的主要病因。研究显示其中Nkx2.5和TBX5为单纯性心脏病中2个主要的致病基因,它们协同作用,调控许多下游基因的正确表达。现对它们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变异引发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93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和9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冠心病对照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E-选择素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两翼的部分内含子进行筛查。结果:发现3个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2号外显子5’非翻译区存在G98→T所致的G98T多态性(G/T等位基因);4号外显子EGF结构域中仔在A561→C所致的Sel128Arg多态性(A/C等位基因);11号外显子膜结构域中存在一个新的A1856→G所致的A1856G多态性(A/G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T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3)。结论:T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中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Xu E  Jia J  Sun W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2):1518-1520
目的:探讨早老素-1基因突变在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变性高效液相(DHPLC)及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技术,对130人的阿尔茨海默病(AD)家系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早老素-1(PS-1)基因第4、5外显子进行了检测。结果:在早老素基因的第5外显子上发现除5例AD患者外,还有4例家系内正常人(Ⅳ-30、37、41、43)PCR-SSCP出现泳动异常。DHPLC检测进一步验证以上9例均表现双峰,提示可能有突变存在。DNA序列分析表明,这9例的早老素-1基因第5外显子的136号密码子发生了GCT→GGT错义突变,使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甘氨酸(Ala136Gly);第4外显子未发现突变。家系内其他人及正常对照组的PS1基因第4、5外显子经以上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结论:PS1基因第5外显子的突变点可能为中国FAD患者早老素基因突变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国山东人群帕金森病患者的葡萄糖脑苷脂酶(Glucocerebrosidase,GBA)基因N370s、V394L和L444P突变位点多态性,探讨GBA基因突变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产物直接DNA4序法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9、10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然后进行测序对比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GBA基因外显子9和外显子10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未发现突变点。结论该研究不支持GBA基因N370S、V394L和L444P突变位点是中国山东人群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中国汉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eNOS)G894T多态性,研究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27例冠心病患者和110例正常人检测eNOS基因多态性。结果:中国汉族人群eNOS基因有GG、GT、TT三种基因型,GT+TT型与GG型和G、T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和冠心患者中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e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无关。  相似文献   

15.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12号外显子突变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WD)基因12号外显子的突变特征,为建立直接基因诊断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对44例无亲缘关系的确诊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WD基因第12号外显子的突变检测,并用DNA测序证实其突变性质和位置。结果 8例患者在12号外显子检测到2种错义突变,占18%(8/44),其中6例为Thr935Met突变,2例为Gly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 PCR)检测DJ 1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的技术平台,并应用该技术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发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 onset Parkinsonism, AREP)DJ 1基因进行外显子重排突变分析。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对22个AREP家系先证者和30个正常对照的DJ 1基因进行外显子重排突变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获得了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均满意的DJ 1基因各编码外显子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及各外显子引物;本组AREP患者未发现DJ 1基因的外显子重排突变。结论:建立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DJ 1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检测的技术平台;中国人群AREP患者DJ 1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可能罕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基因Ⅸ外显子 10 0 6位G→A突变的发生率及该突变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方法分析 ,对 5 3例冠心病患者和 5 3例对照者进行TFPI基因外显子Ⅸ 10 0 6G→A突变分析。结果 :5 3例患者和 5 3例对照者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TFPI基因外显子Ⅸ 10 0 6G→A突变不是中国人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中国人群TFPI基因外显子Ⅸ 10 0 6A等位基因频率极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早老素-1(PS-1)基因第3外显子的突变特点。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对1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13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患者的PS-1基因第3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 VD患者PS-1基因第3外显子未发现突变,SAD患者中有1例PS-1基因第3外显子扩增片段发现1处缺失突变。结论 在SAD中存在PS-1基因第3外显子突变。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IR) and A1166C molecular variant of type 1 angiotensin II receptor(AT1R) gene in Chinese subjec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METHODS: IR was calculated by 1/(fast plasma insulin x fast plasma glucose). The A1166C molecular variant of AT1R gene was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is methods in 9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80 healthy people. RESULTS: The frequency of allele C of group CH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R level among AT1R A1166C AA, AC, CC genotypes in patients with CHD(P > 0.05). CONCLUSION: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A1166C molecular variant of AT1R gen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was found in Chinese with C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