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应用棋盘法设计,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双黄连与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0株临床分离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为指标判定中西药联合抑菌作用。结果双黄连联合阿米卡星FIC结果显示:FIC≤0.5为0%,FIC>0.5~1为16.7%,FIC>1~2为70.0%,FIC>2为13.3%;双黄连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FIC结果显示:FIC≤0.5为23.3%,FIC>0.5~1为73.3%,FIC>1~2为3.3%,FIC>2为0%。结论双黄连联合阿米卡星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数表现为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体外联合抑菌作用较差;而双黄连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表现出的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比例较高,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抑菌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大蒜素与头孢哌酮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2组抗菌药物,分别对15株敏感ABA和15株耐头孢哌酮ABA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结果大蒜素与头孢哌酮联合应用后,其MIC50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FIC≤0.5占40.8%-65.1%;0.5〈FIC〈1占34.9%-41.8%;1〈FIC〈2占0-17.3%;FIC〉2为0。结论大蒜素与头孢哌酮联用后,对鲍曼不动杆菌基本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特别是能显著提高头孢哌酮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
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50株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
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结果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联用后,其MIC50显著下降,FIC指数分布:FIC≤
0.5 占38%,0.52 为0。美罗培南与环丙沙星联用后,其MIC50下降不明显,FIC 指数分布:
FIC≤0.5 为0,0.52 为0。美罗培南与舒巴坦联用后,其MIC50明显下降,FIC指数分布:
FIC≤0.5为26%,0.52为0。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后,其MIC50有所下降,FIC指
数分布:FIC≤0.5为10%,0.52为0。结论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舒巴坦或者头孢哌酮/舒巴
坦联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没有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而美罗培南与
环丙沙星联合表现出的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比例相当,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48例,应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 ml+美罗培南2 g静脉滴注,1次/8 h,60 min滴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 ml+头孢哌酮/舒巴坦3 g静脉滴注,1次/8 h,60 min滴入;米诺环素0.1 g鼻饲,3次/d;联合治疗10~14 d。观察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常规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抗菌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治愈率62.50%,有效率75.00%,细菌清除率62.50%;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院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微生物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对多重耐药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联合药敏实验.结果 通过MIC的测定,从9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到了25株多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菌株多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和呼吸科.8种常用抗生素中仅亚胺培南耐药率<30%.体外联合药敏实验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显示协同或累加作用的16例.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院内感染的最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科室的高度重视;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对MDR-Ab引起的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 临床上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上升.以往研究表明舒巴坦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仅对部分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CRAB)有协同作用,这种疗效差异是否与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有关,尚待阐明.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对舒巴坦联合碳青霉烯抗生素协同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这一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对源自全国13家教学医院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102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棋盘法分别检测舒巴坦+美罗培南和舒巴坦+亚胺培南两种联合方案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协同抗菌活性.应用等电聚焦电泳、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的情况.结果 美罗培南+舒巴坦、亚胺培南+舒巴坦两种联合方案协同效应[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index,FICI)?≤?0.5]的比例分别为21.57%和12.75%、相加效应(FICI>0.5,≤?1)的比例分别为71.57%和84.31%,无关效应(FICI>1,≤?4)的比例分别为6.86%和2.94%,没有菌株出现拮抗效应(FICI>4).102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全部产生OXA-23和OXA-51型碳青霉烯酶;其中19株同时产生OXA-58型碳青霉烯酶、13株同时产生GES-5型碳青霉烯酶;同时产生OXA-23、OXA-51和OXA-58碳青霉烯酶的CRAB中,舒巴坦和碳青霉烯抗生素联用产生协同效应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6.25%(9/16);在产GES-5型碳青霉烯酶的CRAB菌株中,舒巴坦与碳青霉烯抗生素联合未发现体外协同效应.结论 舒巴坦?+?碳青霉烯两种联合方案对部分产OXA型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可以产生体外协同抗菌效应,对产酶模式为OXA-23?+?OXA-51?+?OXA-58的CRAB的协同抗菌比例较高,但对产GES-5型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未见协同抗菌效应.  相似文献   

7.
邓健康  郭晓兰 《重庆医学》2016,(11):1556-155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体液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2014年从患者体液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获得100株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以外科系统多见,占94.0%(94/100);主要分离自脑脊液标本,占35.0%(35/100);50岁以上患者占66.0%(66/100)。该菌对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9.2%和34.4%;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4.0%、73.1%;对其他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3.0%。结论分离自体液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临床应提高药敏试验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省11个地区20家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同源性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省11个地区20家医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分离的27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分析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同源性;采用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27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11.8%),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55.4%和68.6%,米诺环素耐药率75.6%,其余抗茵药物耐药率均大于90.O%;PFGE分型发现27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235株属于3个克隆株。在多个城市的医院内流行,另有13株属于2个克隆株。分别在一个城市的医院内播散;27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OXA-51组基因,258株携带OXA-23组基因,未检测到金属酶基因。结论克隆播散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OXA-23和OXA-66D类β-内酰胺酶基因是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清开灵注射液单用及其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清开灵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对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联合用药后对该菌株的MIC,计算分级抑菌浓度(FIC)。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的MIC分别为12 500μg/ml、31.25μg/ml、0.5μg/ml,0.5μg/ml,对清开灵注射液的MIC为注射液稀释到原浓度的1/32,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的FIC范围为0.31~0.56。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单药对鲍曼不动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可产生较好的相加或协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常规抗菌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舒巴坦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10月-2009年4月在我科确诊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quired Pneumonia,HAP)17例患者,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舒巴坦治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g静滴1/6h或美洛培南0.5g静滴1/6h+舒巴坦lg静滴1/8h),记录患者发病时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终点的临床反应及30d病死率.结果 17例患者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全部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4.1%,70.6%;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舒巴坦治疗3日临床好转14例,治疗终点(End 0fTherapy,EOT)治愈好转11例,30d归因死亡3例.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舒巴坦治疗策略的临床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联合对鲍氏不动杆菌(ABA)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探索多药耐药的ABA临床用药新途径。方法40株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琼脂稀释法按棋盘法设计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联用或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联用的MIC值。应用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计算及判读两种抗菌素联用的效果。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各自的MIC值,分别有63%、51%的菌株表现协同作用,33%、36%的菌株表现相加作用,没有发现拮抗现象。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或与米诺环素联合应用是治疗多药耐药的ABA感染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31例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A组),6例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5例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C组),10例采取多粘菌素治疗(D组)。结果:D组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更高,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A组, A组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B组、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粘菌素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更高,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  相似文献   

13.
赵素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382-3383
目的:探讨我院综合 ICU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综合 ICU并发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药敏试验分析其对2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耐药率较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 B、左氧氟沙星,三者耐药率均为0.0%,米诺环素耐药率为7.7%,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 ICU 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可形成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以大剂量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或)联用米诺环素作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设计法测定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0.5为协同作用,0.52.0为拮抗作用。结果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联用后,药物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均显著降低,FIC指数在0-0.5、0.5-1的百分率为:50%、40%。结论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为主,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某院分离所得226株鲍曼不动杆菌为对象,对其感染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 MiCroscan 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来源以痰液标本为主(占74.8%),科室分布主要在呼吸内科(占38.6%);在16种常用抗生素中,该菌对多黏菌素E、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依次为6.8、17.3和21.2%;但对以往较敏感的碳青霉烯类药物出现了耐药,除了阿米卡星耐药率为67.9%以外,该菌对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且耐药谱存在地区、医院之间差异,应当加强药敏检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6.
鲍曼不动杆菌能在医院的环境中广泛分布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心血管危重症监护室(CCU)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患者威胁很大,且易于发生耐药菌的传播和扩散,特别是产β-内酰胺酶菌株常造成感染的流行与暴发,近几年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也已成为国际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对PDR-Ab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临床可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与本地区用药特点相结合,为临床合理治疗PDR-Ab感染提供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的VITEK-2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临床各科送检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采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的8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分离率居前3位科室依次为呼吸内科、ICU(重症监护室)、普通外科,分别占40.6%、29.1%、18.0%。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低的是米诺环素35.0%,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43.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1.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大于90.0%。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十分严重,临床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多为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菌株。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仍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临床应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致病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的标本,结果经鉴定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0株,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分别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保持敏感性100%,对多粘菌素B中介敏感性为6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3%。结论:替加环素、多粘菌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是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最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52例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26例)和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的差异。结果: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照组(均P<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方案可作为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新有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烧伤科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年间烧伤科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特点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4年间烧伤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64株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80%。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从0%升至92%。另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此4年间有也有明显提高(P<0.05),对米诺环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60%),对多黏菌素B未发现耐药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率2010年较2009年出现降低,从95%分别降至88%、64%、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