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 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离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手工
药敏纸片扩散法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鉴定药敏仪器分析了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了2015 年CLSI 判
定标准,分析了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鉴定了全院临床分离的3788
株细菌,其中G- 菌占74.2%( 2809 /3788) ,G+ 菌占25.8%( 979 /3788) 。前五位的临床分离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
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超光谱β 内酰胺酶的肺炎克
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13.5%和51.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为2%。非
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占比列为27.8%( 781 /1975) ,主要为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
药率分别为27.9%和46.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28.6%( 182 /446) 和
80.7%( 213 /265) ,未检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中屎肠球菌的耐药率远高于粪肠球菌,
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占革兰氏阳性球菌的6.3%( 62 /979) ,其中对红霉素、
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90%。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布兰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
48.7%( 19 /40) 和96.1%( 50 /52) 。结论: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仍然对临床抗感染治疗起着严重威胁,定期进行细菌
的耐药性监测能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有助于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性迁移特征,避免耐药株的扩散
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经颈椎前路Cage植骨融合术与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4例,应用经颈椎前路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术中情况、椎间融合率、术后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颈前路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症状缓解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故其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 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应力变化。 方法:选取1例75岁骨质疏松性L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注入少量骨水泥获得良好疗效,随访2年病椎及邻椎无新发骨折,局部无疼痛。根据其治疗前后的腰椎CT数据,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屈伸、左右侧屈、旋转等运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同一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变化。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腰椎压缩骨折骨水泥注入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生成222 727个单元。骨水泥注入增加了L2椎体(病椎)屈、伸、侧屈各运动时的应力(P < 0.05),对其旋转时的应力无明显影响(P > 0.05);对L1,L3椎体(邻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应力亦无影响(P > 0.05)。提示少量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可增加病椎强度及应力,但不改变相邻椎体应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国内腰椎髓核摘除后有限元模型多是建立在正常椎体模型的基础上,去除了完整的髓核组织,但是没有考虑到实际手术过程中髓核只是部分摘除以及椎板开窗同时对脊柱力学产生的影响。 目的:精确建立腰椎L4/5节段显微镜辅助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模型,比较髓核摘除前后的力学特征。 方法:选择1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取术前CT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再获取术后CT数据并构建显微镜辅助下椎板单纯开窗、开窗+髓核摘除1/3及开窗+髓核全部摘除共4种模型,给予特定加载条件下比较其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征。 结果与结论:精确构建了显微镜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后腰椎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力学特征分析得知,显微镜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后腰椎在屈伸状态下的稳定性明显降低,应力趋向关节突、椎板峡部等后柱结构集中,在屈伸及椎板开窗对侧弯曲活动时影响较大,髓核摘除程度与其影响有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人才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顶尖力量,教育改革是知识社会的志士仁人一直探索的课题。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人才,重点应落在人才素质的提高上。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师资是关键。多年来,第三军医大学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一直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合肥地区青少年不良心理与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茗  邵福泉 《中国校医》2000,14(4):275-276
为了解合肥地区青少年心理与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我们采用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编制的“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调查项目 ,结合我国国情并增加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于 1998年 9~ 10月 ,对我市 (包括三县一郊 )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选取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校点合肥片 (包括三县一郊 )的 6所完全中学 (城、乡各 3所 )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每校随机抽取初一~初三及高一~高三年级各一个班约 5 0名左右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获得有效答卷 2 0 44份 ,其中男生 12 2 4…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泌尿系统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从尿液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968株,对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年间尿液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968株,其中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508株,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5.7%、48.5%、66.0%,3年平均检出率为52.6%。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3年间平均耐药率均大于50.0%,而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分离率居前3位科室依次为肾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分别占40.6%、29.1%和18.0%。结论尿液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常规ESBLs的检测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ESBLs耐药菌株的产生;临床医师应重视药敏结果,合理用药,防止ESBLs菌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2008-03~2011-03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我院院内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之一,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建议加强院感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尼莫地平并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年6月~2001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并甘露醇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8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导式”教学法在细菌学各论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细菌学各论一直是我们教学的老大难。历届同学反映,学习微生物学细菌各论易懂、易混和难记,从而学起来就感到枯燥,缺乏兴趣。而且在一堂课要介绍几个细菌,教师不得不蜻蜒点水,面面俱到。课后同学们常常张冠李戴,泾渭难分,掌握不住每个细菌的个性,不能把细菌的主要特点准确运用到每一种传染病的致病机理和诊防治上去。为此,我们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对细菌学各论课堂教学力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改革,即以学生自学为主,并由老师进行必要指导的“学导式”教学法,它把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培养智能为主的途径上来,作到“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