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可溶性肿瘤抗原和抗CD3 单克隆抗体共同刺激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CD+8 T 细胞为主的杀瘤细胞,称为T- AK 细胞。与LAK细胞、CD3 - AK 细胞比较,T- AK细胞扩增快、低依赖IL- 2,培养14 天细胞数扩增24 倍,比CD3 - AK细胞高8 倍,比LAK细胞高15 倍,并能维持生长21 天。T- AK细胞中含CD+3 89% ,CD+4 21 % ,CD+8 95% ,CD+16 22% ,CD+25 41% ,CD+56 47 % ,CD+38 90 % ,它们是CD+8 T细胞为主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外实验结果表明,T- AK细胞对Fen 的明显的杀伤作用,与LAK、CD3 - AK细胞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001) 。裸鼠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及LAK组全部、CD3 - AK 组1 只裸鼠长出瘤结节,而T- AK组无一例长出瘤结节且生存期明显长  相似文献   

2.
动态观察良恶性脑瘤患手术前后的外周血自然杀细胞活性,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良恶性脑瘤患分为两组,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用^3H-TdR标记靶细胞杀伤释放法测定NK,LAK活性。结果;两组患术后第3天的NK活性,LAK活性的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术前,CD^+8细胞则明显高于术前,相差均非常显,术后第7天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种抗人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用IL-2诱生患者淋巴细胞2周形成的LAK和TIL细胞的表型。结果:LAK细胞中CD_3 ̄+细胞为(85.0±2.53)%,CD_(16)细胞为(8.3±1.0)%,证实LAK细胞是以T细胞为主,包括有NK细胞的混合群体。双标记表型分析CD_8 ̄+Leu7 ̄-的CTL细胞占81.48%,因而推测LAK细细胞中,抗原特异性和MHC限制性的CTL细胞占有很大比例。TIL细胞中CD_3 ̄+细胞为(64.7±9.7)%,CD_(16) ̄+细胞为(1.6±0.2)%,Leu7 ̄+细胞为(6.8±1.1)%。双标记表型分析CD_8 ̄+Leu7 ̄-的CTL细胞占CD_8 ̄+细胞的86.76%,证实TIL细胞主要是T细胞,NK细胞极少。  相似文献   

4.
CD3AK细胞和LAK细胞均为异质细胞群,为了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LAK细胞和CD3AK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表型特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动态观察CD3AK细胞和LAK细胞的CD^+3,CD^=4,CD^+8细胞率。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AK细胞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40例慢乙肝用异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肝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慢乙肝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用LAK细胞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比值比治疗前上升,接近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升高与CD^+4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CD3AK细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莫钦国  梁安民 《广西医学》1998,20(6):1003-1005
为了观察CD3AK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CD3AK细胞治疗65例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T细胞亚群(APAAP法)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FLISA法)。结果CD3AK细胞治疗后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8^+升高,sIL-2R水平下降,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D3AK细胞治疗肝癌对提高  相似文献   

7.
CD3AK细胞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钦国  梁安民  蒙子卿 《广西医学》1999,21(6):1074-1076
目的;观察CD3AK细胞结合中药制剂-消癌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19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采用CD3AK细胞结合消癌胶囊治疗,B组44例单用CDAK细胞治疗,C组45例单用化疗。结果:A,B,C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0%,20.5%,17.75,同时A,B两组患者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CDE^+4,CD^+8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T细胞亚群、mIL-2R等数项免疫检测,以判断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采用SAC花环法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在应用LAK细胞治疗的40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患者中,观察了24例治疗前后免疫状态的变化。CD4^+、CD8^+细胞、CD4^+/CD8^+及mIL-2R细胞的百分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的上述各项结果较正常对照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脐血有核细胞的扩增作用。方法 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中CD34^+、CD38^-、Th(CD4^+、CD8^-、CD3^+)细胞和Ts(CD4^-、CD8^+、CD3^+)细胞;②用液体培养及半固体琼脂培养方法检测不同刺激因子的组合CD34^+、CD38^-、Th、Ts扩增后的变化。结果 在各种造血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脐血中有核细胞数、CD34^+、CD38^-分别  相似文献   

10.
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免疫指标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小光  史树毅 《铁道医学》1999,27(4):227-229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免疫状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对术前及术后1、2、3、4周胃癌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IgG、IgA进行检测,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胃癌病人术前CD3、CD4^+、CD4^+/CD8^+之值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1周CD3^+、CD4^+、CD8^+、NNK细胞活性与均降低,切除组术后2周开始CD3^+  相似文献   

11.
用自建体外快速扩增人γδT细胞法,对正常人γδT细胞和常规IL-2诱导的LA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γδT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生存时间、细胞毒活性明显优于C-LAK;免疫表型分析;γδT细胞高表达CD3、CD8、CD25分化原,不表达或低表达CD16、CD56,而C-LAK细胞则以CD16、CD56表型为主;γδT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后,上述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变化。表明,γδT细胞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12.
用培养7d以上的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加rIL-2静注治疗晚期肝癌21例,其中CR1例,PR5例,临床有效率以CR+PR计为28.9%,明显高于LAK细胞抗肝癌疗效。治疗后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外周血CD3+、CD4+升高,CD8+下降,CD4+/CD8+升高,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差异。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果提示:静脉注射CD3AK细胞可以降低肝癌患者机体瘤负荷,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对晚期肝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许荣  李培成 《华夏医学》1999,12(4):CD56
观察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以了解患者细胞免疫调节紊乱的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CD3+、CD4+、CD8+、NK等细胞表面标志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sIL-2R。结果表明,SLE患者血中CD8+细胞增加,而CD4+细胞和NK细胞均减少,CD3+细胞无明显变化。血浆中sIL-2R明显增高。结论:SLE发病与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4.
3种T细胞系细胞毒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细胞的杀伤机制。方法 采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了3种T细胞系(OE4,4Q11,BK1)对瘤细胞TA3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CD4^+T细胞系BK1,4Q11也具有特异的杀伤作用。结论 除CD8^+ CTL外,还存在CD4^+,CTL,其杀伤作用依赖于Fas/FasL途径。  相似文献   

15.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认识T大颗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性,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利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及免疫发型检查分析3例T-LGLL。结果:3例有朋颗粒淋巴细胞(LGL)明显升高。细胞化学染色:POX(-),PAS阳性率100%,ANAE:T样酶型(+),ACP(+),TRAP(-),免疫表型CD2(+),CD3(+),CD4(-),CD8(+),CD57(+),TCRαβ(  相似文献   

16.
朱芝玲  黄敏丽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3):201-203,207,F003
目的 探讨卵巢癌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与肿瘤微环境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关系,了解机体肿瘤微环境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用流式 细胞仪检测卵巢癌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微环境中LCA^+、CD3^+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卵巢癌细胞MHC-Ⅰ类分了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缺如,且与肿瘤微环境中LCA^+、CD3^+细胞分布呈正相关,前者r=0.846,P=0.0001,后者r=0  相似文献   

17.
系统探讨柯萨奇病毒B感染血症的机体免疫特征及干扰素应用的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CVB-Ag和CVB-IgM,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的间接ABC免疫组化法测定T细胞亚群;^3H-TdR标记法测定,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结果:1.CVB感染机体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机体NK和LAK细胞活性轻中度降低,CVB-Ag可自然清除或应用α干扰素清除.若NK和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法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L患者血清IL-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细胞亚群中CD^+3,CD^+4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CD^+8高于对照组水平(P〉  相似文献   

19.
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宿主CD4^+和CD8^+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TG-β在转录水平上的变化。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作原位杂交,观察促凋亡基因TGF-β在CD4^+和CD8^+细胞的TGF-βmRNA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感染后10周起CD4^+T细胞TGF-β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CD8^+细胞,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CD4^+细胞凋亡比率超过CD8^+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HLA-DR和CD45Ro抗原法在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患皮损细胞上的表达。方法:ACD患18例,正常对照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ACD皮损单一核细胞以T细胞为多,角朊细胞(KC)在ACD中可异常表达HLA-DR,且在表皮损害严重部位有HLA-DR,KC数增多,HLA-DR,KC数与对应对真皮中HLA-DR^+T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1)HLA-DR^+KC数增多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