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免疫指标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小光  史树毅 《铁道医学》1999,27(4):227-229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免疫状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对术前及术后1、2、3、4周胃癌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IgG、IgA进行检测,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胃癌病人术前CD3、CD4^+、CD4^+/CD8^+之值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1周CD3^+、CD4^+、CD8^+、NNK细胞活性与均降低,切除组术后2周开始CD3^+  相似文献   

2.
采用3HTdR释放法测定了20例肝癌患者的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活性,同时用ABC法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显示,肝癌患者的外周血NK和LAK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T细胞亚群CD3及CD4细胞减少(P<0.01),CD8细胞增多(P<0.01),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且出现倒置。上述结果提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及免疫活性细胞功能有缺陷。  相似文献   

3.
系统探讨柯萨奇病毒B感染血症的机体免疫特征及干扰素应用的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CVB-Ag和CVB-IgM,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的间接ABC免疫组化法测定T细胞亚群;^3H-TdR标记法测定,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结果:1.CVB感染机体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机体NK和LAK细胞活性轻中度降低,CVB-Ag可自然清除或应用α干扰素清除.若NK和L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AK细胞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40例慢乙肝用异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肝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慢乙肝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用LAK细胞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比值比治疗前上升,接近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升高与CD^+4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隔姜灸神阙治疗慢性腹泻治疗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隔姜灸神阙治疗慢性腹泻30例,总有效率93.33%。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以及NK杀伤细胞等含量均有相应变化。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初步提示临床疗效与T细胞亚群含量变化及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可溶性肿瘤抗原和抗CD3单克隆抗体共同刺激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CD8^+T细胞为主的杀瘤细胞,称为^-AK细胞。与LAK细胞、CD3=AK细胞比较,T-AK细胞扩增快、低依赖IL-2,培养14天细胞数扩增24倍,比CD3=AK细胞中,比LAK细胞高15天,并能给持生长21天。T-AK细胞中含CD3^+89%,CD4^+21%,CD8^+95%,CD316^1622%,CD25^+41%  相似文献   

7.
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伯  朱正钢 《上海医学》1994,17(6):315-318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70例患者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1)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相比,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及脾细胞的NK细胞性,CD^+5,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增多,致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下降;(2)从进展期贲门癌患者PBL、SVL与SC三者之间比较结果可见,后二者的NK细  相似文献   

8.
用^3H-TdR掺入抑制法及APAAP法对22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的NKC活性、T细胞亚群进行动态测定。结果显示,术前NKC活性、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下降,且与Dukes分期无关;术后第1天,NKC活性及CD4/CD8比值较术前更为下降;术后5天此两项指标均见升高;术后10天恢复到术前水平,但仍较正常对照为低。说明结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并与肿瘤负荷有关,根治术  相似文献   

9.
研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TNF,以APAAP法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冠心病CHF患者血清TNF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CD3AK细胞和LAK细胞均为异质细胞群,为了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LAK细胞和CD3AK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表型特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动态观察CD3AK细胞和LAK细胞的CD^+3,CD^=4,CD^+8细胞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及MTT法检测5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Tlymphocyte,TC)亚群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并与38例正常对照进行了比较。结果 术前患者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增高(P<0.01);术后20天,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Bormann Ⅰ、Ⅱ型与Ⅲ、Ⅳ型比较,淋巴结未转移与淋巴结转移者比较,术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CD3^+、CD4^ 、CD4^+/CD8^+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消长有密切关系,TC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可作为疗效和判定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陈农 《浙江医学》2002,24(10):579-580,583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及MTT法检测45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细胞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 ,并与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手术前NK细胞活性、CD3 +和CD4+细胞阳性率及CD4+/CD 8+比值均明显下降(均P<0.01) ,CD8+细胞阳性率升高(P<0.01)。术后28d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与手术前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消长有密切关系。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可作为疗效评定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李琼珍  朱涛  唐亮 《重庆医学》2012,41(6):564-56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联合吗啡术后静脉镇痛对胃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联合吗啡镇痛组(PM组,n=20)和吗啡镇痛组(M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麻醉方法。术毕分别用帕瑞昔布联合吗啡和单纯吗啡行静脉术后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24h及术后48h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CD16+、CD56+/CD45+)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3+、CD4+淋巴细胞在术毕、术后24h及48h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NK细胞(CD16+、CD56+/CD45+)、CD4+/CD8+在术毕及术后24h也低于麻醉前(P<0.05)。CD8+在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相比,PM组在术后24hNK细胞(CD16+、CD56+/CD45+)、CD3+、CD4+、CD4+/CD8+明显增高(P<0.05);PM组在术后48hNK细胞(CD16+、CD56+/CD45+)、CD4+/CD8+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而M组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结论帕瑞昔布联合吗啡和单纯吗啡术后镇痛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腹腔镜及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100例,其中腹腔镜组49例,小切口组5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3天外周血中CD3、CD4+、CD8+及NK细胞表达变化,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 患者术后第1天、腹腔镜组和小切口组CD3、CD4+、CD8+及NK细胞同术前相比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第3天腹腔镜和小切口组CD3、CD4+、CD8+及NK细胞同术前相比均基本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腹腔镜组比较,小切口组术前及术后CD3、CD4+、CD8+及NK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0年5月至2002年7月因子宫肌瘤行LH的患者4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32例。术前24h、术后24h、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CD3^ (T细胞总数)、CD4^ (T辅助/诱导细胞)、CD8^ (T抑制/杀伤细胞)、CD16^ (NK细胞)的数量。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 CD3^ 、CD4^ 、CD8^ 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CD3AK细胞的诱导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梁安民  谢裕安 《广西医学》1997,19(5):725-728
本研究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辅以少量的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植物血凝素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抗瘤活性的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  相似文献   

17.
罗云  汪宏梅 《中外医疗》2016,(4):106-107
目的:研究自体及异体输血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整群抽选2012年6月-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自体组(n=48﹚和异体组(n=48﹚,异体组术中输注异体全血,自体组输入自体血,比较术前、后两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白介素-2(IL-2﹚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结果术后当天两组患者NK细胞、IL-2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异体组术后当天IL-2较自体组显著较低(P<0.05﹚;异体组术后7 d NK细胞较自体组显著较低(P<0.05﹚;术后当天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7 d异体组CD3+、CD4+、CD4+/CD8+水平较自体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输注自体血对免疫功能抑制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多病毒感染时T细胞亚群、NK与LAK细胞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多病毒感染时细胞免疫和NK,LAK细胞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种或多种病毒抗原,或IgM抗体阳性的住院患儿61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单病毒组38例,多病毒组23例,另设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柯萨奇病毒(CVB)抗原和IgM抗体、EB病毒(EBV)IgM,巨细胞病毒(CVM)IgM、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5项,单克隆抗体的间接ABC免疫组化法测定T细胞亚群;^3H-Td  相似文献   

19.
李俊龙  阎家骏  陈炜 《浙江医学》2011,33(3):312-315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PL)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61例,ESWL组31例,URS-PL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毕30min、术后1d以及术后4d抽取肘静脉血,分析比较其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T细胞亚群及其增殖活性、NK细胞含量以及杀伤活性.结果 URS-PL组患者术后1d CD3、CD4、CD4/CD8较之术前1d及ESWL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术毕30min及术后1d NK细胞比例及杀伤活性较之术前1d及ESWL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术毕30min及术后1、4d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较之术前1d及ESWL组亦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 相对于URS-PL,ESWL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抑制更细微.免疫因素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选择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