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育性偏颌畸形患者的下颌骨三维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一起  丁寅  彭勇  王金锋  吴莹莹  司武俊 《医学争鸣》2008,29(14):1325-1327
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分析发育性下颌偏斜畸形患者下颌骨硬组织的特征性变化.方法:选择成人下颌偏斜畸形患者20人,比较三维重建后下颌骨偏斜侧与对侧在矢状向、侧向及垂直向上的差异.结果:下颌骨双侧在三个方向上的线距测量和角度测量均出现明显的不对称,其中升支长度、升支高度、喙突至下颌平面高度、下颌角点成角、髁突喙突成角、髁突内外径长轴成角及升支侧方倾斜角,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长度、喙突高度、髁突高度、髁突顶点成角、升支矢状向倾斜角及相对下颌平面成角,双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育性偏颌畸形患者的下颌骨出现立体结构的扭转变形,在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患者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 以 2 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患者为试验组 ,2 8例正常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 ,分别拍摄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 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侧关节前间隙减小 ,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 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明显差异 ,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3.
单侧后牙反He对儿童髁突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琳  罗颂椒 《四川医学》2004,25(11):1233-1234
目的 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He患者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 以2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He患者为试验组,28例正常he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拍摄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 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He侧关节前间隙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 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明显差异,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探讨正常咬合时正常下颌骨及3种单侧颞颌关节强直治疗手术模型双侧髁突表面应力分布的特点,为临床颞颌关节强直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正常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及3种单侧颞颌关节强直治疗手术模型,对各模型下颌角区及髁突横嵴中点进行固定约束,以各个模型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为承载面,分别向各模型双侧下颌第一...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殆障碍伴颞下颌颌关节紊乱病(TMD)临床疗效。②方法选择37例青春期儿童错颌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且存在咬殆异常的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颞颌关节弹响、双侧髁突动度、开口型、开口度进行比较分析。③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诉疼痛减轻或消失,颞颌关节弹响明显减轻或消失,双侧髁突动度由原来的不一致变得一致或基本一致,开口型由原来的偏斜状或扭曲状变得正常或基本正常,开口度过大的也变得基本正常。④结论错颌畸形且存在咬殆异常伴颞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以2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为试验组,28例正常(牙合)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拍摄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牙合)侧关节前间隙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明显差异,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一种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以模拟正畸不对称牵引治疗和关节外因素造成的颞下颌关节病,并研究其颢下颌关节盘和髁状突受力后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24只SD大鼠左侧下颌角与同侧颧弓前区置入镍钛拉簧,手术不破坏关节区.对照组8只,在下颌角和颧弓区分别用钢丝结扎,但不放置弹簧.弹簧施加的牵引力分别为120 g和40 g,使下颌骨受到前上方向的持续牵引力,在手术后3、7、14、28 d安乐死法处死动物.关节盘和髁状突进行扫描电镜榆查.结果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下颌骨偏移导致颢下颌关节改变的大鼠动物模型.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加力侧和对照侧颢下颌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关节盘病变较轻,髁状突病变以轻力组对照侧为重.结论 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可以部分模拟关节外不对称因素造成的颞下颌关节改建和病变:包括嚼肌功能紊乱、单侧的颌而肌肉挛缩、疤痕收缩以及正畸不对称牵引治疗等.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髁状突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以恢复患者术后的美观及(he)功能的重建。方法1997年5月以来对3例下颌骨髁状突肿瘤患者应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术前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模型外科,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重建颞下颌关节,正颌外科手术及正畸治疗等,术后依情况对颌骨运动制动2周。结果术后3例患者面容恢复,咬合关系正常,开口度正常,(he)功能得到恢复。结论由于下颌骨髁状突为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解剖外形及功能,故对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治疗应以恢复面形及(he)功能为重点,而多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提高髁状突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横向不调伴TMD(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形态、位置及下颌骨对称性与正常者的区别。  方法  纳入18名不调伴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及18名正常者,治疗前拍摄CBCT(Cone Beam CT,锥形束CT),对比分析2组髁突形态、位置与下颌对称性的特点。  结果  (1)双侧升支高度,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下颌骨对称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下颌骨对称性对照组优于试验组。(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后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双侧髁突位置有相关性(P < 0.05),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无相关性(P > 0.05)。(3)试验组双侧髁突轴向角左侧(25.56±8.69)°,右侧(25.88±10.19)°显著大于对照组,左侧(19.77±8.18)°,右侧(19.69±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双侧髁突轴向角均有相关性(P < 0.05)。(4)髁突前后径试验组,左侧(16.47±2.03) mm,右侧(16.62±2.16) mm 与对照组的左侧(17.76±1.93) mm,右侧(17.84±2.09)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髁突中侧径试验组的左侧(7.12±1.3) mm,右侧(6.78±1.47) mm,与对照组的左侧(8±0.88) mm,右侧(7.76±0.9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试验组双侧髁突中心与正中矢状面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双侧髁突中心与正中矢状面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双侧髁突中心前后向,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两侧髁突与正中矢状面距无相关性(P > 0.05),对照组两侧髁突与正中矢状面距有相关性(P < 0.05)。  结论  横向不调伴TMD患者下颌骨对称性、盘突关系、双侧髁突位置相关性较差,髁突小于正常者。对于横向不调患者,临床应积极评估颞下颌关节,以降低正畸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0.
陈峥  林紫燕  王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82-85+89+169
目的观察安氏Ⅱ~1错患者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前后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区域的三维变化,分析Twin-Block矫治器对下颌骨生长发育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间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1错患者20例,拍摄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前后的CBCT,导入Dolphin软件进行下颌骨三维重建后定点测量,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下颌骨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双侧下颌升支长、喙突长以及下颌骨综合长度、髁突内外径长、冠状向的髁突宽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余关于颞下颌关节以及下颌骨的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能刺激安氏Ⅱ~1错患者的下颌体长度、升支高度以及下颌综合长度、髁突内外径、冠状位的髁突宽度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前牙开[牙合]病人的髁突形态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2013年到我科就诊的20例青少年前牙开病人作为试验组,以20例青少年正常[牙合]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第二恒磨牙均萌出,均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利用硫酸纸描记测量,比较髁突形态特点。结果两组髁突上部高度(UH)、升支高度(R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06、6.356,P〈0.05),而髁突高度(H)、髁突颈部宽度(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H/R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67,P〈0.05),而H/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前牙开[牙合]病人与正常[牙合]者UH与RH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李燕 《实用全科医学》2009,7(2):127-128
目的探讨错[牙合]患者第三磨牙发育状况。方法对465名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全颌曲面体层片进行研究。记录第三磨牙缺失数、缺失部位,并测量第三磨牙牙轴与[牙合]平面的夹角;记录牙列缺失数及缺失部位、龋损情况。统计处理为x^2、t检验。结果错[牙合]人群中各种原因造成牙列缺失及龋损情况较为严重;第三磨牙缺失率为28.72%,上下颌两组第三磨牙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以安氏Ⅰ、Ⅲ类缺失第三磨牙居多,下颌以安氏Ⅱ类缺失第三磨牙居多;上下颌两组第三磨牙发育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第三磨牙向远中倾斜,下颌第三磨牙向近中倾斜,其中上颌以安氏Ⅲ类第三磨牙更偏向远中,下颌以安氏Ⅱ类第三磨牙更偏向近中。结论在错猞正畸患者中,上颌第三磨牙缺失较下颌多;下颌第三磨牙比上颌第三磨牙更加倾斜。保留或拔除第三磨牙的矫治方案应针对个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肝脏超声分级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我科4个月内住院的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彩色超声检查后分为三组:A组56例为不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B组46例伴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C组40例伴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平均颈动脉IM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脂、体重指数(BMI),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ALT、BMI及HOMA—IR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不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相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更明显(各组P〈0.05),颈动脉内膜的厚度与NAFLD的分级增加呈正相关。而三组患者TG、TC、LDL—C、HDL—C和HbA1C同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正畸治疗前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结构异常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要求正畸治疗的10~40岁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10~20岁组(84例),21~30岁组(68例),31~40岁组(23例)。常规拍摄头颅正侧位片,口腔全景片及双侧颞下颌关节开、闭口位核磁共振片,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错类别及颞下颌关节结构异常的发生率,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75例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结构异常者114例(65.14%),其中10~20岁组71例(84.52%);21~30岁组32例(47.06%);31~40岁组11例(47.83%)。10~20岁组的关节结构异常率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错的类型分析安氏Ⅱ类的异常率为92.68%,安氏Ⅰ类的异常率为37.25%,安氏Ⅲ类的异常率为40.48%,其中安氏Ⅱ类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安氏Ⅰ类及Ⅲ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性别分析:女性异常率为90.27%,男性异常率为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175例正畸前的求治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占比很高,而且该类患者中往往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略。特别是10~20岁的安氏Ⅱ类畸形的女性患者,应该引起正畸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E-cadherin和ENA-78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VE-cadherin和ENA-78的含量。结果 VE-cadherin和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VE-cadher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VE-cadherin和ENA-78含量呈正相关(r=0.60,P〈0.01)。VE-cadherin和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cadher-in和ENA-78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VE-cadherin和ENA-78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光照的不均匀性对正常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体重60-80g的SD大鼠80只,适应饲养一周后,进行实验饲养模拟,饲养笼位从上到下分为A、B、c、D层,测定笼位内不同点的光照度及其所占面积,每2周测采食量和体重,8周后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1)笼位内侧光照度A、B、c、D层无显著差异(P〉0.05),各层笼位外侧和中部的光照度及其所占笼位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2)A—D层大鼠的采食量和体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3)A至D层雌性大鼠WBC、MCHC、HDW、MPV、NEUT、EOS、BASO和Retic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P〈0.05,P〈0.01);(4)A至D层雌性大鼠AsT、TBIL、UA、TG、CK、CK—MB有明显降低,ALP、GLu明显升高(P〈0.05,P〈0.01):而雄性大鼠只有TBIL、CK-MB有明显降低,GLU、BUN有明显升高(JP〈0.05,P〈0.01)。(5)同层大鼠雌性与雄性相比,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不同层的笼位光照具有不均匀性,且对SD大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尤对雌性大鼠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中间横带(MTB)面积百分比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48例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FD组和大剂量组,进行核素胃排空检查,采用感兴趣区技术获得全胃及分胃区时间-放射性计数比曲线,由曲线可知全胃半排时间(GET1/2)及不同测试点全胃、分胃区面积,计算不同胃区与全胃面积百分比。对GET1/2和MTB面积百分比分别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FD组、大剂量组GET1/2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但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FD组MTB面积比显著性均增加(P〈0.05),大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时相MTB区面积百分比与GET1/2有相关性(P〈0.05)。结论FD患者MTB面积百分比增加、GET1/2延长,MTB起到“闸门”的作用,对胃内食物分布及排空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与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的发生率及焦虑、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0例FGIDs患者进行性别、年龄、FD症状、IBS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问卷调查。结果①在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②在年龄段中,发病高峰以青年组、中年组常见;③重叠症状:FD组与IBS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IBS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④焦虑、抑郁状态评分:FD组与IBS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FD组与IBS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FD、IBS患者容易发生症状重叠,重叠症状越多,焦虑、抑郁状态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磨除单侧后牙造成单侧咀嚼的大鼠三叉神经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信使核糖核酸(CGRPmRNA)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颞颌关节病的发病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包括3个实验组及相应的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磨除右侧上、下颌磨牙.人为造成单侧咀嚼。双侧三叉神经节(TG)切片行CGRP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反应。光镜观察拍片,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对照,用SPSS10.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每一实验组咀嚼侧和非咀嚼侧TG内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各自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其非咀嚼侧明显低于咀嚼侧(P〈0.01,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每一实验组咀嚼侧与非咀嚼侧TG中CGRP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各自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其非咀嚼侧明显高于咀嚼侧(P〈0.01)。结论三叉神经节内CGRP和CGRPmRNA参与了单侧咀嚼引起的颞颌关节病的病理过程,且两侧TG内CGRP释放量、CGRPmRNA合成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