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总结高州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235例Ⅰ/Ⅱ期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类型、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生存率。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成功222例,13例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85例,Ⅱ期50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85.7%。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根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安全的,更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Ⅰa~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58例Ⅰa~Ⅱa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类型、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和生存率.结果 58例Ⅰa~Ⅱa期肺癌患者手术成功,术中无延长切口,无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5例,肺膨胀不全3例.术后病理分期Ⅰa期20例,Ⅰb期22例,Ⅱb期16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91.4%(53/58).结论 VAMT遵循手术根治早期肺癌的原则,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微创经济,可以替代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邓波荣  严四军 《重庆医学》2013,42(18):2155-215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03年5月至2008年9月应用VAMT对Ⅰ/Ⅱ期肺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75例,观察其手术类型、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生存率。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成功166例,9例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46例,Ⅱ期29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86.2%。结论 VAMT肺叶切除根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安全的,更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潘和  王德伟  陈民彪  黎亮 《海南医学》2012,23(11):63-6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Ⅰa~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58例Ⅰa-~Ⅱa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类型、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和生存率。结果 58例Ⅰa~Ⅱa期肺癌患者手术成功,术中无延长切口,无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5例,肺膨胀不全3例。术后病理分期Ⅰa期20例,Ⅰb期22例,Ⅱb期16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91.4%(53/58)。结论 VAMT遵循手术根治早期肺癌的原则,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微创经济,可以替代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I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为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126例年龄>70岁的患者分为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组(59例)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75岁患者多选择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0.7%)显著高于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患者(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患者的平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3.3±1.0)d、(8.5±1.5)d]短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4.4±2.0)d、(12.8±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2、3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良好,预后与肺叶切除术相似,可以作为老年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者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Ⅰ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辅助小切口治疗Ⅰ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需行肺叶切除术的Ⅰ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病人按时间顺序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胸腔镜组)应用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对43例肺周围孤立小结节行肿物楔形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施行相应的肺叶切除,系统性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开胸组)43例Ⅰ期非小细胞型肺癌采用后外侧切口进胸,其他处理与胸腔镜组相同,两组术后均未加辅助治疗.结果研究组病人创伤明显减轻,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p<0.05),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无1例复发与转移.结论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对Ⅰ期非小细胞型肺癌行根治性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6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中3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VAMT组),并与32例常规开胸手术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开胸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杜冷丁用量VAMT组少于开胸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结论:在肺癌根治术中,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疗效确切、安全,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Ⅰa期NSCLC患者160例,其中80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80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开胸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3 a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11.3%,胸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2组患者1、2、3 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NSCLC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79例早期(T1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效果,其中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比较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肿瘤的组织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后期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患者的年龄偏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高,肺功能较差;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局部复发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1年生存率相似(胸腔镜组95%,肺叶切除组91%),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胸腔镜组65%,肺叶切除组70%,P<0.05)。提示对有心肺功能损害的早期NSCLC患者,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但由于局部复发率较高,只要患者心肺功能能耐受,仍应首选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性回顾6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将其中28例施行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分为A组,38例施行开胸肺叶切除术分为B组,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胸液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ision analogue score,VAS),切口长度均低于B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更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VATS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TM)手术,并同期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清扫。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作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未见差别,而VATS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VAMT组(P0.05)。所有患者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与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接受肺叶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 OT组);3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 VATS组),对2组患者病例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T组,而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OT组(P〈0.01)。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各40例。分别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VAS评分、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较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肺功能恢复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对预后及术后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MVD。结果①肺癌组织中MVD(60.60±24.22)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11.85±2.72)(P<0.01);②MVD与非小细胞肺癌P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③肺癌组织中MVD高密度组(MVD≥50)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密度组(MVD<50)5年生存率(P<0.01);④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PTNM分期和MVD是判断肺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而MVD更加精确。结论 MVD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检测肺癌中MVD有助于预测肺癌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及传统开胸手术(TO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行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VATS组)及同期行TO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TOS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1年后复发、转移、死亡率的差异。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及引流量较TOS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TOS组相比,VATS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OS组(P〈0.05)。术后1年两组间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无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疼痛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宗亮 《当代医学》2010,16(26):107-108
目的观察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胸腔镜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开胸手术治疗组)各6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实施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比开胸手术创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史健  单保恩  王小玲  田子强  王瑞  姚继方 《疑难病杂志》2009,8(7):394-396,F0003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注射液初始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选取40例临床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IIIB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立即行手术治疗。试验组:术前1个月应用紫杉醇脂质体注射液初始化疗后手术;应用HE染色、电镜方法分别观察2组患者病理学改变。结果(1)2组病理学疗效评价:试验组I、II级共1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例,而III、IV级分别为3例、4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例、14例,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瘤细胞坏死明显,细胞空泡变性增多,核固缩、凝固性坏死显著。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2)2组生存质量、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临床疗效与年龄、性别之间无相关性(r=0.284,P>0.05),与肿瘤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注射液初始化疗后,可获得较好的组织病理学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7月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肺组织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组织中PC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与Ⅲ期患者PCNA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者1年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PCNA阴性患者(P〈0.05)。结论:PCNA高度表达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其异常表达和肺癌发病、进展与转移间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肺癌恶性程度与预后准确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术对于肺叶切除术中发现微小淋巴结转移(N2期)患者的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且术中发现微小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胸腔镜下切除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等的差异。并随访3年比较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与淋巴结转移清扫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不张发生率明显较低( 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86.7%,3年生存率56.7%,平均生存时间(35.43&#177;3.54)个月均高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63.3%,3年生存率30.0%,平均生存时间(32.74&#177;3.25)个月,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N2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可以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探讨VATS在胸部创伤中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其中105例采用VATS进行探查与治疗,95例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愈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保留胸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止痛药应用时间和住院天数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 94.5%和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保留胸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止痛药应用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01.4±25.2)min、(185.2±153.4)ml、(2.2±0.8)d、(158.8±75.2)ml、(3.0±0.5)d、(8.0±2.2)d,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传统开胸手术和VATS手术均有较好疗效,但VATS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治疗胸部外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