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天生 《吉林医学》2014,(26):5835-5836
目的:比较患者腹膜透析(PD)≥4年与4年内死亡或改为血液透析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不同。方法:收集腹膜透析有关的感染和转归的病历资料,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持续性循环腹膜透析(CCPD)为4年或以上患者组(43例,简称≥4年组)与进行CAPD、CCPD不到4年死亡或改为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比较(213例,简称<4年组)。主要观察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两组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膜炎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研究。结果:<4年组腹膜透析患者与≥4年组患者相比,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2次/年与0.8次/年(P<0.001),由于表皮葡萄球菌导致<4年组与≥4年组腹膜炎感染差异为0.32次/年与0.20次/年(P=0.0001),由于除外铜绿假单胞菌的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4年组与≥4年组腹膜炎感染差异为0.15次/年与0.06次/年(P<0.001)。42%的≥4年组患者后继转为血液透析,最常见原因是感染,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结论:感染率在≥4年及以上腹膜透析患者较低,但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占的比重较高,临床需要改良透析技术预防感染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混合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发生和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2019年期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腹膜透析(PD)中心随访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混合菌PDA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混合菌PDAP发生和当次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814例次PDAP,分为混合菌PDAP组(79例次PDAP)和对照组(735例次PDAP)。与对照组相比,混合菌PDAP组老年人(>65岁)和难治性PDAP占比更高,第1天透出液白细胞计数更多,抗生素治疗天数更长(P<0.05)。混合菌PDAP组拔管和发生治疗失败(拔 管+PDAP相关性死亡)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972倍(OR=2.972,95% CI 1.634~5.407,P<0.001)和2.692倍(OR=2.692, 95%CI1.578~4.591,P<0.001)。老年人(>65岁)发生混合菌PDAP的风险是中青年人的1.937倍(OR=1.937,1.207~3.109,P=0.006);合并糖尿病(OR=5.554,95% CI 1.021~30.201,P=0.047)、致病菌类型为混合真菌(OR=343.687,95%CI 21.554~5480.144,P< 0.001)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OR=11.518,95% CI 1.632~81.310,P=0.014)分别可使混合菌PDAP患者治疗失败(拔管+PDAP相关性死亡)的风险增加4.554倍、342.687倍、10.518倍。结论 本地区近3年混合菌PDAP在整体PDAP中的占比较以往升高,混合菌感染是当次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是发生混合菌PDAP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与致病菌混合真菌感染或混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混合菌PDAP当次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治疗结果、预后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为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4个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比较肺炎克雷伯菌PDAP与大肠埃希菌PDAP,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技术失败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克雷伯菌PAD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4个腹膜透析中心586例患者发生1034例次PDAP,其中肺炎克雷伯菌PDAP 21例次,大肠埃希菌PDAP 98例次。肺炎克雷伯菌PDAP发生率为0.0048次/患者年。2014至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PDAP发生率在0.0024~0.0124次/患者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后显示,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技术失败率较大肠埃希菌PDAP更高(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透析龄是肺炎克雷伯菌PDAP当次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95%CI=1.011~1.158,P=0.023)。对肺炎克...  相似文献   

4.
《吉林医学》2014,(25):5621-5622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104 0,P<0.05);且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802 6,P<0.0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和透析龄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随访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首次接受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根据随访过程中PDAP是否发生及发生频率分为非腹膜炎组、单发腹膜炎组(1年内仅发生1次PDAP)和频发腹膜炎组(1年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PDAP)。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随访半年时体质指数和CONUT评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PDAP的危险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ONUT评分和透析龄对PD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患者324例, 男188例(58.0%), 女136例(42.0%), 年龄[M(Q1, Q3)]48(37, 60)岁, 随访33(19, 56)个月。112例(34.6%)患者发生了PDAP, 其中单发腹膜炎组63例(19.4%), 频发腹膜炎组49例(15.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半年CONUT评分(HR=1.159, 95%CI:1.047~1.283, P=0.004)是PDAP的危...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对某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 14 6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 12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 ,实验采用K B法按NCCLS标准进行。结果 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 ( >70 %) ,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 ( 86 3 %)。抗菌作用较差的抗生素为头孢噻肟 ( 6 8%)、头孢曲松 ( 11 0 %)。结论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株和耐药率逐年上升 ,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本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耐药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基础疾病、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及细菌药敏耐药情况。结果 247例患者中共分离出803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主要分离自痰液;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高,其次为老年病房、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且患者常行吸痰、气管插管、导尿等侵入性操作;患者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多,其次为美罗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本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最高,其次为阿米卡星;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比率分别为88.43%和10.7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痰中分离最多,老年患者多见,主要集中在ICU,与患者病情重、合并较多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有关。临床上应限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减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CU肺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4—2006年于本院ICU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的13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较敏感的药物主要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75.2%)、亚胺培南(71.4%)、头孢吡肟(70.7%)、头孢哌酮/舒巴坦(69.9%),耐药的药物主要有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头孢噻肟(93.2%)、复方新诺明(91.0%)。结论本院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严峻,建议临床医生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院2010年1-12月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从2010年1-12月老年住院患者的痰液、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102株铜绿假单胞菌,统计其样本来源、科室分布、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检出的10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58株来自呼吸内科,占56.86%;其次为神经外科,占13.73%,比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是多粘菌素(100%)、亚胺培南(82.3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4.5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中的假单胞菌属,很容易造成机会性感染,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过快增长,同时应不断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分离出的1 19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1 19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79.4%来自痰及咽拭子,9.5%来自尿液,3.6%来自血液;病区分布中呼吸内科占46.7%,重症监护病房占20.8%,外科占7.9%。3 a间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来自于痰及咽拭子标本和呼吸内科。及时准确地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能尽早发现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单中心儿童专科医院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室期间早期感染特征,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9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肝移植术后患儿,统计术后早期病原体检出率、种类、感染部位及耐药情况。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将患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对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70例肝移植术后患儿。根据相关诊断标准,肝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病例为31例(44.3%),其中27例(87.1%)微生物培养阳性。共分离出病原菌131株,来源分别为下呼吸道(深部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61株(46.6%)、腹腔引流液39株(29.8%)、血液及中心导管21株(16.0%)、尿路10株(7.6%)。多部位感染常见,同一病例2个部位及以上感染率为45.0%。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占67.1%,革兰阳性菌占11.5%,真菌占27.4%。前3位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3株(25.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株(6.9%)及铜绿假单胞菌8株(6.1%),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株;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26株,19.9%),对氟康唑敏感。按照感染部位排列下呼吸道及血流感染最主要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腹腔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假单胞菌,尿路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9 h (P=0.038)、PICU住院时间中位数为7天(P=0.017)、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中位数为8天(P=0.013),他克莫司最高浓度为15.9 ng/mL(P=0.014),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于1岁(OR=4.37,95%CI:1.03~18.6,P=0.046)与术后感染有关。结论 儿科医院近年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患儿早期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为呼吸道及腹腔感染;病原体主要是G-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其中G-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特点;移植后早期感染可能与患儿的年龄(小于1岁)、手术时间长、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PICU住院时间长以及他克莫司浓度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术后桡动脉无鞘区(non-sheathed radial artery,NSRA)急慢性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有162例患者在OCT指导下完成TRI后对NSRA进行OCT检查,根据患者有无TRI史分为重复TRI组(n=31)和首次TRI组(n=131),对比两组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和慢性损伤指标差异,包括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率(percentage of lumen narrowing,% LN)、血管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intima-media ratio,IMR)和内膜厚度指数(intimal thickness index,ITI)。结果 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重复TRI组患者NSRA总体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48.4% vs 27.5%,P=0.032),内膜撕裂(6.5% vs 5.3%,P=1.000)、夹层(9.7% vs 1.5%,P=0.075)、穿孔(3.2% vs 1.5%,P=1.000)、血栓(12.9% vs 6.9%,P=0.457)及痉挛(29.0% vs 16.0%,P=0.094)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内膜面积(0.59 mm2 vs 0.46 mm2,P=0.011)、IMR(0.40 vs 0.28,P=0.001)和ITI(0.27 vs 0.22,P=0.012)明显大于首次TRI组,而% 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70% vs 30.81%,P=0.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2,95%CI:1.053~7.301,P=0.039)。结论 TRI术后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与首次TRI组相比,重复TRI组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更高且慢性内膜增生显著,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和验证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吉林省3个腹膜透析中心发生PDAP的腹膜透析(PD)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收集入选者基线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治疗失败。根据腹膜透析中心地域的不同,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和验证集(吉林市中心医院)。采用Logistic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PDA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用Stata建立预测模型;用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并以DCA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共纳入977例次PDAP,训练集中625例次,其中78例治疗失败,验证集中352例次,其中35例治疗失败。建模队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第5天腹透液白细胞计数、透析龄和致病微生物类型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训练集中的C统计量为0.827(95% CI:0.784–0.871)。在验证集中,C统计量为0.825(95%CI:0.743-0.908)。预测模型在训练和验证集的校准方面都表现良好。结论 基于血清白蛋白、第5天腹透液白细胞计数、透析龄和致病微生物类型构建了预测模型,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金标准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中双能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关节滑液偏振光分析尿酸晶体阳性诊断为急性或慢性痛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液或痛风石分析和DECT扫描。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及t检验,分析DECT结果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的关系。结果: 共29例患者入组本研究,22例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7例未检出,根据是否检出尿酸盐晶体分为两组,与DECT阴性组相比较,DECT阳性组年龄更高[(47±12)岁vs.(39±11)岁,P=0.15], 体重指数(body bass index,BMI)更高[(27.9±3.7) kg/m2vs.(22.8±2.1) kg/m2,P=0.002],痛风病程更长[(135±102)个月vs.(45±53)个月, P=0.035];阳性组既往血尿酸最高值亦高于DECT阴性组[(643±121) μmol/L vs.(543±103) μmol/L,P=0.043];阳性组患者DECT时血清尿酸值虽然高于DECT阴性组[(558±150) μmol/L vs.(513±88.9) μmol/L,P=0.497],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CT检查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检查时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分别为18例(81.8%) vs.4例(57%), P=0.311;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5例(71%), P=0.052;反复典型发作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6例(85%), P=0.241。各关节症状与DECT发现尿酸盐结晶一致性比较,右膝关节最高(Kappa=0.627), 其后依次为左第一跖趾(metatarsophalangeal 1, MTP1, Kappa=0.58)、右MTP1(Kappa=0.551)、左膝(Kappa=0.494),均具统计学意义,踝关节症一致性较低(右踝:Kappa=0.19,左踝:Kappa=0.256),均无统计学意义。与DECT尿酸盐晶体检出率有关的变量分别为BMI[2.307(1.139~4.670) kg/m2, P=0.02]、痛风病程 [ 0.306(0.906~4.881)年,P=0.186]、既往尿酸最高值 [0.023(0.981~2.764) mg/dL, P=0.137]。结论: BMI较大、既往最高尿酸值较高、痛风病程较长的痛风患者DECT检出的敏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行TRI及桡动脉OCT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患者既往是否经同侧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分为首次TRI组(n=87)和重复TRI组(n=27)。TRI结束后将鞘管回撤至距穿刺点2 cm处并对桡动脉近段、中段和远段行O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及慢性损伤(内膜增生)。结果 114例患者桡动脉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及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31.6%、14.0%、1.8%、26.3%和50.0%。首次TRI组与重复TRI组患者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撕裂:28.7%vs 40.7%,P=0.680;夹层:13.8%vs 14.8%,P=0.782;穿孔:2.8%vs 0.0%,P=0.965;血栓:26.4%vs 25.9%,P=0.958;痉挛:51.7%vs 44.4%,P=0.509)。两组患者桡动脉各段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重复TRI组管腔狭窄率、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和内膜厚度指数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P值均<0.05)。结论 重复TRI组与首次TRI组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桡动脉内膜增生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多重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分子诊断方法对细菌培养阳性和阴性的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定量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同时使用传统培养方法和多重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检测12种目标病原菌,比较在PCR阳性病例中培养阳性组和培养阴性组细菌定量水平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到12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呼吸道标本,其中多重定量PCR阳性101例。在101例多重定量PCR阳性样本中,细菌培养阳性31例,细菌培养阴性70例,多重定量PCR在培养阳性组检出目标病原菌33次,在培养阴性组检出目标病原菌144次,检出次数最多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菌定量中位值在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为1.44×108 copies/mL vs 1.22×107 copies/mL、7.10×108 copies/mL vs 4.83×106 copies/mL和4.28×107 copies/mL vs 5.77×104 copies/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重定量PCR能对检测的病原体进行准确定量,且在培养阳性组的细菌定量中位值高于阴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食管下段菌群变化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规范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食管下段黏膜样本,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采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比较治疗前、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构成变化。结果 对愈合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丰度进行比较发现:乳杆菌科、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螺杆菌属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1.5%~3.2%)vs 4.8%(3.0%~10.7%)、2.7%(1.5%~(P=0.001、P=0.001、P=0.042、P=0.049)。同时对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治疗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丰度进行比较发现:双歧杆菌属、螺杆菌属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0%~2.2%)vs 0.7%(0.4%~1.1%)、0.12%(0.08%~0.21%)vs 0.07%(0.03%~0.09%)](P=0.003、P=0.014)。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构成变化相关,愈合组有益菌丰度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角膜溃疡(ulcerative keratitis,UK)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RA患者4 773例,筛选出合并UK的患者16例(UK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 选取无UK的对照组患者72例。对PSM后的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RA合并UK表现为单纯边缘性UK 8例、边缘性UK伴穿孔5例、边缘性UK伴葡萄膜炎2例、中央性UK伴穿孔1例。UK组肿胀关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6.0(2.5,23.0) vs. 3.0(1.0, 9.8),Z=-2.047,P=0.041],UK组继发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的比例(37.5% vs. 6.9%, χ2=11.175,P=0.004)及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37.5% vs. 8.3%, χ2=9.456,P=0.008)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柳氮磺吡啶(12.5% vs. 48.6%, χ2=7.006,P=0.008)、来氟米特(31.3% vs. 63.9%, χ2=5.723,P=0.017)及金制剂(6.3% vs. 33.8%, χ2=4.841,P=0.032)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肿胀关节数(OR=1.148)、继发SS(OR=79.118)、合并ILD(OR=6.596)及柳氮磺吡啶的使用(OR=0.037)与RA合并UK的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UK为RA的少见并发症,多为边缘性UK。肿胀关节数、继发SS、合并ILD及柳氮磺吡啶的使用与RA合并UK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血栓栓塞的肌炎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9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390例肌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皮肤、肌肉表现、脏器受累、实验室指标(肌酶、白蛋白、凝血功能、炎性指标、肌炎特异性/相关性抗体)、治疗方案,并根据有无合并血栓栓塞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肌炎合并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肌炎患者平均起病年龄(49.6±13.4)岁,男女比例为0.31:1,血栓栓塞发生率为4.62%(18/390),其中,55.6%(10/18)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为脑梗塞(22.2%,4/18)、肺栓塞(11.1%,2/18)、肾动脉栓塞(5.6%,1/18)、上肢静脉血栓形成(5.6 %,1/18)。血栓栓塞发生时间方面,38.9%(7/18)发生在肌炎诊断的前后6个月内,50%(9/18)发生在肌炎确诊后。合并血栓栓塞的肌炎患者起病年龄偏大,平均(58.3±11.7)岁,合并糖尿病(44.4% vs. 16.4%,P=0.006)、冠心病(22.2% vs. 3.0%,P=0.003)、 90 d内手术史(16.7% vs. 3.5%,P=0.032)等并发症均高于无血栓栓塞组。实验室检查方面,合并血栓栓塞的肌炎患者C-反应蛋白(12.2 mg/L vs. 4.1 mg/L,P<0.001)、血清铁蛋白(20 085.5 μg/L vs. 216.6 μg/L,P<0.001)、血清白蛋白水平(32.4 g/L vs. 36.5 g/L,P=0.002)、D-二聚体(529.0 μg/L vs. 268.0 μg/L,P=0.002)均明显升高,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6.9 s vs. 28.7 s,P=0.049)显著低于无血栓栓塞组。肌炎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白蛋白水平降低(OR=0.831,95%CI:0.736~0.939,P=0.003)、合并糖尿病(OR=4.468,95%CI:1.382~14.448,P=0.012)、合并冠心病(OR=22.079,95%CI:3.589~135.837,P=0.001)。未见肌炎特异性抗体与血栓栓塞发生的相关性。结论:肌炎患者可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合并白蛋白水平降低、糖尿病、冠心病的肌炎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高,临床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分娩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孕妇246例,根据子宫肌瘤类型不同分为浆膜下子宫肌瘤组(135例)和肌壁间子宫肌瘤组(11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结局。结果 ①肌壁间子宫肌瘤组中,孕妇年龄、子宫肌瘤≥ 5 cm的比例和多发子宫肌瘤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浆膜下子宫肌瘤组(37岁 vs 34岁, χ2 =-3.640, P=0.000;50.5% vs 25.9%, χ2 =15.719, P=0.000; 55.0% vs 23.0%, χ2 =26.630, P=0.000)。②肌壁间子宫肌瘤组的手术时间以及常规应用缩宫素20 U的基础上额外应用缩宫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浆膜下子宫肌瘤组(50 min vs 45 min, Z=-3.349, P=0.001; 49.5% vs 29.6%, χ2 =10.197, P=0.001),产后出血≥ 500 mL的比例和出血量也明显增加(47.7% vs 33.3%, χ2 =5.281, P=0.022; 530 mL vs 400 mL, Z=-3.247, P=0.001)。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额外应用缩宫素的比例和出血量均明显增加,但不增加严重产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