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汤春菊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3):101-101
当意外事故和急性病发生时,往往因事发现场缺少急救人员,致使伤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现场救护,因而延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增加了伤员的痛苦,严重的甚至造成伤残或死亡。因此,提高公民应对突发灾难、紧急事故造成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技能,普及救护知识,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客车坠江事故的特点和现场救援措施,以提高救援水平。方法对3起客车坠江事故的伤害特点及救援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起客车坠江事故均发生在夜晚,均由司机人为因素引起,经现场快速评估和反应、及时营救落水人员、迅速分类救治及安全转运岸上伤员,108名乘客中死亡66名,存活42名。幸存者均为从卧铺大客车车窗甩出的乘客。结论客车坠江事故具有不可预见性,时间、地点不确定性和伤亡突然性、大量性的特点,需武警、消防、海事及医疗等部门的分工协作。减灾措施要着手解决夜间照明、运输工具及工程抢险救援问题。建议建立水上应急救护队,客车装配救生设备。  相似文献   

3.
从地震医疗救援的角度看应急医疗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方法对应急救援医疗队的工作作观察性的研究。结果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了地震重灾区北川的伤员转运、临时救治和临时病房的伤员治疗,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结论以医疗机构为单位、分工明确的常备应急救援医疗队,在详细灾难医疗救援预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关系到灾难医疗救援工作的成败;应该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分类,危重伤员现场抢救,大多数伤员应该在充分补充液体、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疏散至邻近或远离灾区的医院;医疗队可以在灾区附近的医护力量较弱的中小医院组建临时病房,扩大伤员的收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难伤员检伤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渝  李初民  王放 《重庆医学》2008,37(21):2403-2404
目的 根据地震灾难伤员救援特点,利用信息化检伤分类,加快地震伤员救援.方法 从实际地震伤员检伤分类标准和分类方式出发,设计PDA地震灾难检伤分类系统.结果 地震灾难检伤分类系统加快了治疗进程,更多地挽救了伤员生命.结论 地震灾难检伤分类系统能有效提高地震救治工作效率,为重大灾难信息化检伤分类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事故危害评估系统开展化学中毒应急救援演练的作用.方法:模拟某大型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应用《广东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危害评估与医学应急救援系统》开展卫生应急救援演练,演练内容包括信息报告与核实、建立演练指挥部、事故危害评估、现场区域划分、现场检测调查、现场医疗救援以及应急响应终止等环节.结果:模拟某化工厂氯气泄漏事故造成20名员工急性中毒,按照有关应急预案,从接报核实、启动预案到实战演练过程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应用中毒事故危害评估系统开展应急演练,对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化学中毒应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鄢涛  王森  姜伟  赵鲁平  张标  潭鸿  刘建英  胡壮俐  邓艳华 《海南医学》2013,24(19):2853-2854
目的 分析“4.20”芦山地震中德阳地区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和救治过程,探讨灾难救援中应急预案应用和防范地震伤害的措施.方法 收集了本院在2013年4月20~23日收治的25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他们各部位伤发生率和各年龄组受伤情况,回顾早期救治分类和救治方法.结果 25例伤员中,皮肤软组织损伤多于其他部位损伤(P<0.05);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5).伤员发生在在震后第1天最多;20~45岁年龄组伤员明显多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 科学的急救指挥体系和灾害应急预案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高效的指挥作用,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提升了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规培医师的灾难应答响应能力,我们参考国内外经验,设计了中西医灾难医学课程,该课程由8个模块组成,共26学时。分别介绍了灾难的定义和分类,中医药在灾难医学中的位置;灾难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灾难伤员的检伤分类;特种伤害中烧伤、爆炸伤等大规模创伤的管理及中西医治疗;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策略;中医药在灾后心理救援中的应用;化学、生物、放射性/核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程序;未来救援医生的角色。这项研究评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急创中心在2021-2022年期间开展的中西医灾难医学课程。共有84名规培医师完成了课程,其中女性44名,男性40名。培训前后客观成绩正确率从45%上升到76%(t [83] =6.30708,P< 0.001)。培训后主观成绩也显著增加(t [83] =1.28738,P< 0.001)。这项研究表明,规培医师的理论知识、技能、灾难救援中的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课程可作为中西医灾难医学教育的基本模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及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各种情况导致的四肢动脉损伤均可能因大量出血而危及性命,而及时有效地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稳定伤情及后续治疗十分重要.止血带是常见急救器材之一,在四肢止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由于救援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在救援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对所有器械设备反复消毒,因此具有快速、  相似文献   

9.
楼婷  江智霞  李昌秀  胡汝均  李玉 《重庆医学》2015,(10):1426-1429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增高,学会自救互救,避免不必要伤亡,维护健康与生命,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创伤现场救护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时间就是生命的宗旨。及时、正确的创伤现场救护对伤员的伤情恢复程度以及能否存活至关重要。学生是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极易发生意外事故[1-2]。在青壮年人群中,创伤位居死因的首位[3]。因此须重视青少年学生创伤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的普及,让其成为培训的优先人群,从而使其学会基本的自救互救本领,增强应对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本研究从分析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水平切入,立足于培训的实施效果,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培训,以期为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能力培养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震常是突发产生伤员量最大的灾害,地震伤员的现场急救是震区整个抢救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人员脱险、伤员获救的基本保证.现就地震的伤员分类、现场救治以及自救等方面加以阐述,希望能为地震现场的急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河南省5次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组织管理。方法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紧急救援中心,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人员共同参加现场急救,使通讯和道路通畅,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急救和顺利转运伤员到医院。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专家迅速赶赴现场和救治伤员的医院,指导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结果5次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共死亡259例,181例伤员送入院治疗,其中危重伤员26例。仅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179例康复出院。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需要消防、警察、医疗急救等多系统的协调合作,急诊医学专家指导大批伤员的分类急救和重症监护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我国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体系的现状和特点,为构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下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循证分析.结果 概述了我国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体系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5大问题,提出了"构建统一的防灾救援领导机构、完善灾害医学救援法律框架、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与自救能力、加大投入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3.
灾害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救援的主要特点及救护原则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主要特点和现场救护原则。方法 结合有关研究和101例爆炸伤伤员及167例中毒伤员的临床成功救治的体会,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著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善于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可使灾害事故现场的医学应对预案和救护原则更趋合理,个人的防护技术更完善,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结论 灾害现场的医学应急救援的主要特点是组织机构的临时性,工作条件艰苦,需要紧急赴救,大量伤员同时需要救治并且伤情复杂。灾害事故现场救护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应在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中,体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救治原则,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检伤分类在印尼海啸危重伤员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伤分类在地震、海啸灾区转运危重伤员中的作用。方法在印尼亚齐地震海啸灾区救援中,运用检伤分类筛选危重伤员并航空转运到亚齐机场,机场多国联合转运中心对危重伤员采取急救医疗措施并依据检伤分类结果确定后送次序。结果共计对217名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快速处置并转运后送。结论检伤分类可有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救治危重伤员。  相似文献   

15.
以唯一标识突发事件伤病员为目的,概述身份标识研究现状,确定突发事件急救现场伤病员身份标识所需采集的信息以及具体流程.这对于伤病员的救治和康复以及提高应急医疗卫生救援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总结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后急救过程中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经验,探讨消毒灭茵检测与效果评价在此次救援过程中的作用,为将来制定相应的灾后应急预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从院前急救初期对伤员进行感染控制,加强急诊手术室等相关手术物品消毒灭菌与效果评估等方法来指导消毒、隔离以及抗生素应用。结果在加强管理的医疗机构中没有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伤员伤口普遍愈合良好。结论灾后急救所采取的卫生防疫措施及时、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外地医疗队陆路转运地震山区大量伤病员的工作经验。方法对连续1周时间在彝良地震灾区应用医疗急救技能转运36名伤病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36名伤病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标医院;我队完成救援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自救,顺利返回。结论以能力较强的神经外科和骨科医生、护士以及120急救专职驾驶员组成的外地医疗队赶赴地震灾区,能够正确运用急救转运的医疗技能,及时、安全地完成大量伤病员的陆路转运救援任务。紧急组建的外地医疗队应尽可能更全面地快速了解灾区情况,增强在恶劣环境下的自救能力,力求提供更为充分的后勤补充保障。  相似文献   

18.
E A Pretto  P Safar 《JAMA》1991,266(9):1259-1262
Preparing for a resuscitation response to mass disasters, such as major earthquakes or industrial disasters, requires revisions of present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isaster plans. These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life-supporting first aid and basic rescue capability of the lay public; (2)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nd advanced (heavy) rescue capability brought quickly to the scene from local and surrounding (region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s; and (3) trauma hospitals sending medical resuscitation teams to, and receiving casualties from, the disaster scene for resuscitative surgery and definitive care. Local and regional everyday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s would respond first. The armed forces should help, at least for transport and security. We propose that the National Disaster Medical System replace its civil defense model with a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model, designed to mobilize rapid support for loc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s from regional, state, and national resources. Coordination should be by one federal agency, such as th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which, however, needs to focus more on resuscitation through physician inp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