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外科手术结果对比,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56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A图像与DSA和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结合CTA?DSA和术中所见,在356例患者中的195例患者颅内发现215个动脉瘤?5个动脉瘤CTA漏诊,9个动脉瘤在DSA检查中未能清楚显示,但被CTA发现,其中5个得到手术证实,另外4个未行手术治疗?16层螺旋CTA对于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与DSA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颅内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 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急诊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患者行头部16层螺旋CTA检查,对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 DSA)结果,评估16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56例中DSA检查发现59个动脉瘤,16层螺旋CTA检查发现56个动脉瘤,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95%。结论:16层螺旋CTA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快捷,无创,可代替DSA进行筛查及术前评估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和血管性疾病的患者 CTA 检查结果,以容积再现数字血管减影(3DDSA)、手术或者两者共同作为检验金标准,判定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在金标准中共检查出84个小动脉瘤(71例患者)。按照患者评价,64层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为98.2%,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97.6%,阳性预测值PPV为98.6%和阴性预测值NPV为97.6%。按照动脉瘤评价,64层CTA的诊断准确性为96.8%,敏感性97.6%,特异性95.1%,PPV97.6%和NPV95.1%。2例假阳性和2例假阴性均在微小动脉瘤中(<3mm)。结论:64层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检测,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筛选检查方法。对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且CTA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则容积再现DSA仍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对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55人,其中男21人,女34人,年龄在26岁~67岁,且都接受了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及DSA的检查.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5名患者中,经DSA检查,50人中有52处动脉瘤,5人无动脉瘤.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50例患者中有52处动脉瘤,5例患者无动脉瘤.2处动脉瘤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中被检出,但DSA检查证明为假阳性,2处动脉瘤被漏诊.相应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71%和93%.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上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6排螺旋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DSA)检查,观察对比两者发现瘤体的数目及瘤体最大径、瘤颈/瘤体比。结果:CTA与DSA检出动脉瘤数目及瘤体最大径、瘤颈/瘤体比无显著差异。CTA对长径≥3mm动脉瘤的检出率与DSA-致,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长径〈3mm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1%、92.31%、98.72%。结论:16排螺旋CTA对于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与DSA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可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常规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CTA)与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维CT血管造影和平板DSA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符合率93.75%,DSA诊断符合率9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 mm的动脉瘤,CTA和DSA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 mm动脉瘤,DS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与金标准平板DSA相似,诊断准确率高,CTA容易遗漏少数体积微小的病灶,必要时需CTA和DSA结合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微小病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64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3D)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后处理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行CTA检查发现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合CTA、DSA和术中所见,43例颅内动脉瘤在诊断中CTA漏诊2例,DSA漏诊3例.结论 64排螺旋CT经MIP、VR及3D等成像,均立体、直观地清楚显示动脉瘤体及瘤颈的部位和大小,脑血管CTA3D是一种安全、无创而且有诊断价值的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法,且恰当的后处理方法是更好显示颅内动脉瘤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并采用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所有病例均同DSA和(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CTA共检出动脉瘤39例,占81.25%.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基本相符.结论 64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3D-TOF-MRA的技术特点及对颅内动脉瘤评估的效果。方法:对58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A和MR血管成像(MRA)检查,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估CTA与MRA显示动脉瘤的效果。结果:58例患者经DSA检查,57例阳性,发现动脉瘤73枚,CTA检查54例阳性,发现动脉瘤67枚,MRA检查52例阳性,发现动脉瘤63枚,CTA、MRA检查敏感性分别为91.8%、86.3%。结论:CTA、MRA可作为辅助DSA检查颅内动脉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三维64层螺旋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使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64层螺旋血管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均有良好价值,但是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患者损伤较大,而三维64层螺旋血管造影可凭借微创、价格便宜等因素代替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血管造影(CTA)及3D重建在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颅脑CTA检查,并经手术治疗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对照破裂动脉瘤的3D-CTA影像表现与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所见,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43例患者中,142例手术证实为破裂动脉瘤,1例为假性动脉瘤。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夹闭125个破裂动脉瘤,17例行DSA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分布情况: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60个,占40.54%,前交通动脉瘤及大脑前动脉瘤43个,占29.05%,大脑中动脉瘤37个,占25%,椎-基底动脉瘤8个,占5.41%。14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影像所见大小、形态及位置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结论 64排容积CT血管造影及3D重建在急诊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中具有准确、简便、快速及无创的优点,CTA-VR、MPR显示瘤体及载瘤动脉的三维立体图像,对临床确定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78例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及3D TOF MRA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动脉瘤诊断的符合率.结果:78例DSA诊断颅内动脉瘤91个,CTA检出76例,共89个动脉瘤;3DTOF MRA检出71例,共82个动脉瘤,灵敏度分别为97.8%、90.1%,CTA对3 mm以下动脉瘤的检出优于3D TOF MRA(P<0.05).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总体上优于3D TOF MRA,但3D TOF MRA具有无对比剂副作用、无辐射及经济的优点,这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作为筛选内动脉瘤的首选,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科64排螺旋CT在脑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44例,由诊断医师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进行图像综合评价.结果 64例患者中,60例图像显示成功,脑动脉狭窄38例(伴脑梗死12例),脑动脉瘤14例(脑动脉 狭窄伴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8例.与DSA相比,CT血管造影(CT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100%.结论 CTA与DSA的敏感性与特 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普查、筛查上可以选用CTA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4.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6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脑血管病变的16排CTA检查资料,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脑血管影像表现进行评价。2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与CTA检查的结果进行对照。69例手术所见与CTA结果对照。结果 86例患者中诊断为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AVM)18例。86例16排CTA的VR、MIP和MPR重建图像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100%,大脑中动脉5级分支显示96%(83/86)。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颈及载瘤动脉关系。也清晰显示了18例AV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由于它安全、方便、快速,重建图像质量高,辐射量明显减少,定性、定位明确,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为手术计划提供详实的影像资料,可作为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变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铃  刘进康 《湖南医学》2014,(2):326-32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SCTA,应用容积重建(VR)技术、多平面重组(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等后处理软件诊断对本院自2010至2012年43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结果】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应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38例发现动脉瘤,包括后交通动脉瘤21例,前交通动脉瘤12例,颈内动脉虹吸部3例;其中2例位于动脉分叉部位动脉瘤可疑,38例患者行DSA追踪随访,最终35例确诊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动脉瘤,准确率达92.1%。【结论】SCTA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筛选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后处理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跟踪随访,影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三维容积再现(VR)。结果:70例患者检出动脉瘤85个,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动脉瘤76个,9个较小动脉瘤未行手术治疗,3个动脉瘤漏诊。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性较高,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安全、快速、无创的方法,对临床及时采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动态CT血管造影(320-CTA)技术在出血性颅内动脉瘤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64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急诊320排CTA检查,并在48小时内进行DSA检查的病例,评估320排CTA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320排CTA检查发现71个动脉瘤,DSA检查发现69个动脉瘤,以DSA作为标准,320排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7.2%(69/71),假阴性率为2.8%(2/71).结论:320排CTA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可将其作为出血性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检查,其结果为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具有选择性能谱纯化技术(SPS)的双能量扫描技术(DE)在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先后行CT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CT扫描采用SPS-DE技术,对SPS-DE-CTA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对两种方法显示的动脉瘤部位、数目、瘤颈显示程度以及瘤长径、短径和瘤颈宽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SPS-DE.CTA的图像质量均在4分以上,能满足诊断要求;以3D-DSA为诊断标准,SPS-DE-CTA检测动脉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为100%。SPS-DE-CTA共检出63个动脉瘤,瘤长径、短径和瘤颈宽度分别为(4.96±1.47)mm、(4.01±1.59)mm和(3.02±0.75)mm。3D-DSA共检出63个动脉瘤,瘤长径、短径和瘤颈宽度分别为(4.89±1.52)ml/l、(3.89±1.56)mm和(2.91±0.73)ram。以313.DSA为诊断标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动脉瘤部位、数目及测量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检查方法测得的瘤长径(r=0.963)、瘤短径(r=0.968)和瘤颈宽度(r=0.856)有很好的相关性(P:0.000)。结论SPS-DE-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常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