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LNR)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5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255例患者共计检出淋巴结2 952枚;转移淋巴结490枚;清扫的淋巴结检出数≥12枚与<12枚的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8.7%和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LNR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结检出数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更为明显。LNR是影响Ⅲ期结直肠癌的预后的重要因素,用其评估患者预后有效补充了TNM分期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淋巴结检出数减少与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为直肠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69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84例接受术前放化疗,85例直接手术。根据淋巴结检出数将术前放化疗组患者分成:≥12枚与12枚两组。分析组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并运用Cox生存回归分析寻找肿瘤预后独立风险因素。结果术前放化疗组淋巴结检出数显著少于直接手术组(7.9±2.5 vs14.4±4.6,P0.01)。对术前治疗反应等级越高,淋巴结检出数越少(12),预后也更好(5年OS,81.3%vs 75.0%,P=0.57),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Cox回归分析发现病理分期为T4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36.4%,明显低于非T4患者的86.3%(P0.01)。结论术前放化疗后直肠癌淋巴结检出数减少(12)并没有降低生存率,强侵袭性的ypT4是预后差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远鹤 《医学综述》2014,(6):1143-1144
目的评价Ⅱ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8例Ⅱ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辅助化疗患者62例(化疗组),未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56例(未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并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化疗组与未化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9%和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Ⅱ期患者行辅助化疗比例显著高于低危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检出数、癌胚抗原(CEA)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检出数及CEA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可能使高危Ⅱ期结肠癌患者临床获益,淋巴结检出数及CEA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左志贵  王颢  高显华  于志奇  张畅  柴瑞  傅传刚 《浙江医学》2017,39(13):1048-1052
目的研究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检出数及阳性淋巴结数的影响,探讨肿瘤T分期与放疗灵敏度的关系及淋巴结状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16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手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再手术的10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行新辅助治疗直接手术的1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淋巴结检出情况,同时研究新辅助治疗后肿瘤T分期与放疗灵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生存曲线分析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标本淋巴结检出数[6.5(4.5,15.0)枚]及阳性淋巴结检出数[1.0(0,4.0)枚]均少于对照组[11.0(8.5,17.5)、2.5(1.5,5.0)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1.60、2.05,均P<0.05)。肿瘤T分期与放疗灵敏度相关(r=0.97,P<0.01)。观察组淋巴结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78.0%)高于淋巴结阳性患者(5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4,P<0.01),观察组淋巴结阴性患者中检出淋巴结总数≥12枚患者5年生存率(80.8%)高于<12枚患者(6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64,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使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总淋巴结及阳性淋巴结数减少,肿瘤T分期与放疗灵敏度相关,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不良,增加淋巴结检出数可能提高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阴性患者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晚期结直肠癌的肿瘤部位、临床病理特征影响患者的预后及靶向药物的治疗疗效。但是对于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不同肿瘤部位是否对其预后产生不同影响,尚未有明确定论。目的 探讨不同TNM分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分析肿瘤部位及临床病理特征对不同TNM分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5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2 097例。按照发病部位以脾区为界分为左半结直肠癌组(n=1 711)及右半结直肠癌组(n=386)。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家族史及术前肠梗阻、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脉管瘤栓情况。采用电话、门诊随访、定期复查方式随访患者生存情况,截至2016-01-31。比较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不同TNM分期患者总生存期(OS)(其中Ⅱ~Ⅲ期患者细分为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记录并比较随访满5年的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生存时间≥5年的发生情况。结果 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病理类型、术前肠梗阻、TNM分期、T分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家族史、术前肠梗阻、N分期、M分期是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Ⅰ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χ2=3.843,P=0.049)。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6)。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Ⅱ期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5,P=0.422)。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Ⅱ期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780)。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χ2=7.612,P=0.006)。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Ⅲ期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1,P=0.356)。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Ⅲ期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8,P=0.008)。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478)。2 097例患者中703例患者随访满5年,其中左半结直肠癌组591例(其中直肠癌464例),右半结直肠癌组112例。随访满5年的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组患者生存时间≥5年所占比例〔72.9%(431/591)〕高于右半结直肠癌组〔60.7%(68/112)〕(χ2=6.818,P=0.009)。结论 病理类型、家族史、术前肠梗阻、N分期、M分期是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部位对不同TNM分期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同,其中TNM分期为Ⅰ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较右半结直肠癌患者有明显优势;Ⅲ期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Ⅱ、Ⅳ期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OS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高龄结肠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ang JW  Bai XF  Zhou ZX  Zhao DB  Wang CF  Zhao P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67-1470
目的 探讨影响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治的263例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平均年龄74.9岁,147例(55.9%)为男性.术后发生并发症者38例(14.4%),手术后30 d内死亡3例(1.1%).全组5年生存率为70.5%,Ⅰ、Ⅱ和Ⅲ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8%、71.8%和61.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癌性肠梗阻、ASA评分、术前贫血、术前低自蛋白血症、手术并发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手术并发症、术前低蛋白血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是影响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较好,年龄、合并症、手术并发症、术前低蛋白血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行结肠癌根治术的1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应用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N分期、术前有无肠梗阻或穿孔、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对无瘤生存时间(DFS)有显著影响(P<0.05),TNM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对总生存时间(OS)有显著影响(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P<0.01,HR=2.303)、术前CEA水平(P<0.05,HR=2.630)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TNM分期(P<0.01,HR=3.035)、分化程度(P<0.05,HR=1.798)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Ⅲ期患者辅助化疗对DFS和OS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N分期和术前CEA水平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TNM分期、分化程度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早诊早治、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应加强术后辅助化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CEA检测对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宏智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11-12,26,F0003
目的探讨CEA检测对Ⅰ和Ⅱ期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以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为载体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进行染色的方法,检测I和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共126例,均为胃肠组医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平均随访64.11(64~106)个月,统计临床病理因素及微转移对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每例结直肠癌的淋巴结数平均在10枚以上。在病理因素中,“淋巴管侵犯”和“肿瘤侵袭深度”与淋巴结的CEA表达呈正相关,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对淋巴结CEA表达无明显相关性。10个临床病理因素对5年无瘤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CEA表达阴性、微转移的患者中,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8%和56.1%。MCM与CEA(-)比较,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Ⅰ和Ⅱ期结直肠癌,若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复发率较高,应予以积极的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98倒直肠癌患者中的82例同时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治疗的398例直肠癌患者中,316例无肠梗阻,生存期为(104.494±4.076)个月,5年生存率为61.9%;82例伴有肠梗阻,生存期为(57.583±5.175)个月,5年生产率为34.9%。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均为保护性因素,而肠梗阻、大体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远处转移均为危险因素。结论癌性肠梗阻严重地影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术后化疗能改善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生存率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2002年间诊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88例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血型、原发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治疗方式、T分期(肠壁浸润深度)、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癌胚抗原(CEA)、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等临床因素,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原发灶大小、T分期、N分期等为预后影响因素(按a=0.1水平),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仅治疗方式、T分期为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重要因素。所有病例总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6%、12.9%、0%。单纯外科治疗组(31.8%)、综合治疗组(45.5%)及单纯辅助治疗组(9.1%)与未治组(13.6%)比较,1年、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综合治疗方式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可延长患者生存期;T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T分期越大,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寻找其独立预后因素,探讨辅助化疗在本组胃癌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5例行D2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无淋巴结转移(pTis-4N0M0)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部位、T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行辅助化疗及未行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7.5个月,1年生存率94.9%,3年生存率86.6%,5年生存率79.3%,10年生存率76.9%.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分期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pT2N0M0/pT3N0M0组胃癌患者行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6%和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pT4aN0M0组患者行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6%和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T分期、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辅助化疗未能改善pT2N0M0/pT3N0M0组胃癌患者的预后,pT4aN0M0组胃癌患者辅助化疗则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维持治疗具有高危不良预后因素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生存率。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Ⅱ~Ⅲ期结、直肠癌并具有高危预后不良因素患者,依据高危分数分别选用优福定或希罗达剂量用法,并同时服用中药。结果毒副作用可耐受,1,3,5年生存状况分别为:无病生存率1年100%,3年55.5%,5年45.5%,总生存率1年100%,3年63.6%,5年54.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高危预后不良因素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口腔鳞癌中的疗效,分析影响局部晚期口腔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口腔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64.8%,完全缓解率为5.6%,部分缓解率为59.2%;肿瘤T分期降低者83例,降低2期者25例,降低1期者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可手术组30个月,不可手术组21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游离皮瓣修复、手术切缘为局部口腔癌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新辅助化疗降低局部晚期口腔癌的分期,提高手术率,使患者生存获益。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游离皮瓣修复、手术切缘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初诊且未见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及其远期疗效,为临床治疗初诊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初诊且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淋巴结清扫数量与1年、3年、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越多,其5年生存率越高。T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其5年生存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淋巴结清扫数量、清扫站数、T分期是影响患者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T分期相同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越多,其5年生存率越高;T1-T2期淋巴结清扫数量≤10枚的患者其预后显著不如清扫数量〉10枚的患者(P〈0.05);T3期淋巴结清扫数量≤15枚的患者其预后显著不如清扫数量〉15枚的患者(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初诊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其远期疗效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Ⅲ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比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收治的305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淋巴结转移比率(MLR)分为3组,分别为A组(≤0.25)、B组(>0.25~0.46)、C组(≥0.46),比较各组患者年龄分布、临床病理表现差异和生存率,讨论分析淋巴结转移比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组中高中度分化的癌细胞所占比例为59.73%,明显高于低度分化癌细胞占的比例(21.43%)(P<0.05);病检淋巴数<12枚的A组患者所占比例为31.13%,明显低于病检淋巴数≥12枚的A组患者所占比例(58.79%)(P<0.05).A、B、C 3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29.1%、5.9%(P<0.05),所有患者总生存率为43.0%.结论 Ⅲ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比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转移比率越高,患者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微超声探头(UMP)检查在结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及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53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接受12 MHz UMP检查,以手术探查和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和局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6%,诊断早期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100%.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1%、77%、84%.结论 UMP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有效方法,诊断早期结直肠癌T分期及肿瘤狭窄患者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尤为突出,尤其适用于肿瘤狭窄患者的分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肝切除术的3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Kaplane-Meier法分析生存率.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法.结果 全组总的1、3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5%、68.5%和39.9%.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瘤最大直径、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类型及转移瘤病理分化程度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最大直径(P=0.012)、手术切缘(P=0.027)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大转移瘤直径小于5.0cm、手术切缘阴性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超声探头(UMP)检查在结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及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53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接受12 MHz UMP检查,以手术探查和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和局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6%,诊断早期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100%。UMP检查诊断结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1%、77%、84%。结论UMP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的有效方法,诊断早期结直肠癌T分期及肿瘤狭窄患者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尤为突出,尤其适用于肿瘤狭窄患者的分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N0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寻找其独立预后因素,探讨辅助化疗在本组胃癌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5例行D2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无淋巴结转移(pTis-4N0M0)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部位、T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行辅助化疗及未行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7.5个月,1年生存率94.9%,3年生存率86.6%,5年生存率79.3%,10年生存率76.9%。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病理类型(P=0.001)、肿瘤大小(P=0.000)、T分期(P=0.000)和清扫淋巴结数目(P=0.01)是独立预后因素。pT2N0M0/pT3N0M0组胃癌患者行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6%、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71);pT4aN0M0组患者行辅助化疗与未行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6%、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分期、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辅助化疗未能改善pT2N0M0/pT3N0M0组胃癌患者的预后, pT4aN0M0组胃癌患者辅助化疗则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中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及T分期是影响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低位及T4分期是影响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T4、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作环周切缘检测,并对切缘阳性者积极给予化疗及放射治疗,以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