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的优化设计及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复合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聚乳酸、壳聚糖可降解生物材料为载体,明胶为分散剂,span-80和tween-80混合液为微乳液,根据微粒的表面形态、粒径大小、分布、包封率、载药量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制备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结果与结论: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见纳米粒表面圆滑,分布均匀。正交设计效应曲线图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搅拌速度、溶剂挥发温度、聚乳酸与褪黑素投药比、壳聚糖浓度是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在30℃,1000r/min搅拌速度,搅拌时间45min,m(褪黑素):m(聚乳酸)为1:5,V(Tween-80):V(Span-80)为5:1,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条件下,可制备成平均粒径为45.84nm,包封率为38.33%,载药量为8.35%的褪黑素载药纳米粒。  相似文献   

2.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的固相合成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米Cu1.5Mn1.5O4的室温固相合成法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室温固一固合成法制备纳米Cu1.5Mn1.5O4,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试验,探讨影响产物粒径的因素,确定最佳工艺制备条件;通过X一射线衍射分析(XRD)测得产物粒径,并表征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结果:最小粒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加热时间15 m...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为单体,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的聚苯乙烯(PS)微球,然后以PS微球作为种子、丙烯酸(AA)进行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PS/PAA微球。考察了单体、引发剂、分散剂用量,反应介质极性和交链剂等因素对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分散聚合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工艺条件,能够制备粒径为1.0~3.0μm、单分散性很好的PS微球;通过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得到的核壳结构的PS/PAA微球粒径为2.50μm,多分散系数(PI)为0.0325,酸值为10.27mgNaOH/g,其表面带有羧基的特性能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动脉栓塞用磁性流体材料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于动物实验动脉栓塞的磁性流体材料 Fe_3O_4制备方法。方法:观察比较不同制备条件,如碱比 n、Fe~(2+)/Fe~(3+)比、反应温度、分散剂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在反应温度36℃~40℃,Fe~(2+):Fe~(3+):OH~-=1:2:n(n>10),及分散剂存在下制出了粒径0.2~0.8μm、强磁性的 Fe_3O_4材料。结论:控制反应条件是制备合乎要求 Fe_3O_4材料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微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医用壳聚糖 (CS)纳米微粒制备的理想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离子凝胶法 ,以不同浓度 CS溶液与三聚磷酸盐 (TPP)溶液配比反应制备 CS纳米微粒 ,观察了 CS、TPP浓度、CS∶ TPP质量比和反应体系p H值对纳米微粒制备的影响。结果 :反应条件对纳米微粒的制备有重要影响 ,在 CS与 TPP溶液浓度分别为 0 .4~ 2 .5 m g·m l- 1 与 0 .4~ 1.5 m g· ml- 1 时 ,保持质量比在 3∶ 1~ 6∶ 1之间 ,可稳定得到 CS纳米微粒 ;当 p H值为 4 .5~ 6 .0时 CS纳米微粒保持稳定 ,当 p H值 >6 .5则出现沉淀。结论 :离子凝胶法制备 CS纳米微粒简单温和 ,不需使用有机溶剂 ,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制备 ,可以得到满足生物医学应用要求的 CS纳米微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并研究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以纳米混悬剂粒径分布、Pd 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了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影响因素,对制得的纳米混悬剂进行表征,并比较姜黄素纳米混悬剂溶液、固化纳米混悬剂和原料药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结果: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396.4±67.2)nm,Pd I为(0.369±0.061),Zeta电位为(-16.7±3.5)m V;扫描电镜显示纳米混悬剂粒径均一。姜黄素纳米混悬剂溶液和固化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体外累积溶出度明显高于姜黄素原料药。结论: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工艺简单易行,姜黄素纳米混悬剂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半乳糖化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载体(galactosylated-carboxymethyl chitosan-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Gal-CMCS-Fe3O4NP)的制备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分析试验方法 ,以Fe3O4NP与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质量比、pH值和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纳米载体的粒径和磁响应性为考察指标。结果 :Fe3O4NP与CMCS的质量比为1∶2、pH值为7、搅拌时间为1 h时为最佳制备条件,最终所制备的Gal-CMCS-Fe3O4NP的平均粒径为20 nm,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结论:获得较满意的Gal-CMCS-Fe3O4NP的制备条件,纳米载体性状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氟尿嘧啶半乳糖化白蛋白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在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的表面偶联 2 -亚氨基 - 2 -甲氧基乙基 - 1-硫代 - β- D-半乳吡喃糖苷 ,制备了氟尿嘧啶半乳糖化白蛋白微球 ( Fu- GBM)。以糖密度、载药量为指标 ,考察了偶联反应时间、p H、反应比、超声分散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制得的 Fu- GBM多呈规则的球形 ,粒径范围为 0 .35~ 2 .17μm,跨距为 0 .80 ,平均粒径 0 .90μm ,糖密度为 2 3.7,载药量为 4 .86%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以纳米银为模型药物的羧甲基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探索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对粒径、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药纳米微球,测量药物的包封率及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制剂中纳米银释放情况。结果: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其最佳条件是羧甲基壳聚糖浓度4.2 mg/mL,滴速为5 s/滴,纳米银投药量为20 mg(500 μL)。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制备出的载药纳米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14.1 nm,多分散系数0.204,包封率61.67%。8 h内累计释放量达80%以上,方程拟合以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制备出包封率高、粒径适宜的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葛根素纳米晶的制剂处方、制备工艺及其对粒径的影响,并对葛根素纳米晶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葛根素纳米晶,以粒径为指标,考察稳定剂、药辅比、投料量、制备温度等参数对纳米晶制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干燥工艺对葛根素纳米晶固化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进行葛根素及纳米结晶形态学的观察.结果 采用聚维酮K30作为稳定剂、药辅比为1:2、制备温度43℃以上时,可制得粒径为20~50 nm的葛根素纳米晶.投药量对纳米晶粒径没有显著性影响,投药量为10%(w/v)时,采用700 bar 5次的高压均质条件即可制得所需的纳米晶.冷冻干燥可以用于纳米晶的干燥.将葛根素制成纳米结晶之后,其外观由不规则状态变为圆整的球形.结论 所确定的葛根素纳米晶制剂处方与制备工艺条件可行,可有效地制备100 nm以下的葛根素纳米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正交设计法优选聚乙烯醇-海藻酸钙复合膜的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设计试验,以ω(戊二醛)、m(PVA)∶m(SA)、ω(CaCl2)和t(戊二醛与聚乙烯醇的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含水率和拉断伸长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聚乙烯醇-海藻酸钙复合膜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是:ω(戊二醛)为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包载尿激酶的水溶性壳聚糖(WSC)纳米粒子,观察纳米尿激酶的活性。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包载尿激酶的WSC纳米粒子;检测尿激酶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分析WSC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尿激酶浓度、磁力搅拌速度和时间、超声时间和功率等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获得包封率最高的制备条件;粒径仪测量尿激酶纳米粒子粒径;超滤离心法纯化尿激酶纳米粒子,注入新西兰兔体内(纳米尿激酶组),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尿激酶活性,以注射单纯尿激酶的动物作为对照组。结果室温下,将三聚磷酸钠溶液(0.6 g/L)滴加入包含尿激酶(1 mg/10 mL)的WSC溶液(1.0 g/L),磁力搅拌速度800 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60 min,冰浴条件下超声30 s(功率10 W),成功制备出包封率为94.8%的尿激酶纳米粒子;对照组血尿激酶活性达到峰值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纳米尿激酶组血尿激酶活性达到峰值后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成功制备了包载尿激酶的WSC纳米粒子,纳米尿激酶具有缓释功能并保持了尿激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处方并制备法舒地尔复乳。方法:以离心药物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法舒地尔复乳处方;并对其形态、粒径、电导率、载药量进行考察。结果:复乳的最优处方为蓖麻油5.47 g,内相水2.73 g,乳化剂Ⅰ中司班80(Span 80)∶吐温(Tween 80)=7∶3,外相水8.3 g,乳化剂Ⅱ中Tween 80∶卵磷脂=2∶1,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占2%,法舒地尔复乳的离心保留率为99.46%,形态圆整,粒径为382.3 nm,电导率为428μs/cm,载药量为0.48%。结论:成功制备了法舒地尔复乳,为后续口服制剂开发提供制剂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N乙烯基咪唑(NVI)为主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制备了吸附材料PNVISt交联微球。重点考察了分散剂用量、搅拌速率、油水两相体积比、交联剂用量、NaCl用量对交联微球的成球性能及粒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该微球对二氯苯酚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分散剂用量、搅拌速率与油水两相体积比是影响交联微球制备的主要因素,在水相中加入电解质NaCl有助于成球过程,控制悬浮聚合的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球形度好、粒径在100~200 μm可调控的交联微球PNVISt。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凭借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微球表面的咪唑基团对二氯苯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饱和吸附量可达143 mg/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利多卡因载药微球,研究制备工艺参数对微球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以利多卡因(lidocaine, LID)为模型药物,以药物包封率、微球粒径为评价指标,基材及其用量为因素和水平进行U8(85)的实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结果 制备LID-PLGA-Ns的优选条件为:主药与包材基质的质量比为1:6、内水相的体积比为8:2、分散剂浓度PVA为3.0%、超声乳化时间为6 min、搅拌速度为2 200(r/min),此时能得到包封率高、平均粒径小的载药微球.结论 应用均匀试验设计建立的多元二次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药微球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以水玻璃为原料制备了3种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液,滴加入锆酸四正丁酯异丙醇溶液,使水解的锆酸定向吸附至二氧化硅表面并缩聚为氧化锆从而形成氧化锆包覆的二氧化硅水溶胶。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分析和不同微粒表面ζ电位与Gouy-Chapman模型计算表明:二氧化硅表面氧化锆的包覆率为57%。紫外可见光研究表明:该纳米微粒紫外吸收随粒径的增大有所下降,可见光的透过性也略有下降。经喷雾干燥成粉后,复合微粉的比表面积为135m2/g。XRD分析表明:有少量的ZrO2单斜晶型存在,600℃煅烧后,粉体比表面积100.5 m2/g,呈单斜晶型;1 300℃煅烧后,粉体比表面积为67.3 m2/g,为四方晶型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微米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苯乙烯共聚物微球,研究了分散介质组成、单体组成、引发剂浓度、分散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聚合产物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M-PLGA-PAO-NP)的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子进行评价.方法:运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微粒形态,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确证纳米微粒磁性的存在,并对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等进行评价.结果:纳米微粒外观呈规则球形,粒径在140~500 nm占总数的80%,载药量为3.2%,包封率为34.2%,药物磁性较好.结论:获得了较满意的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制备工艺,其过程简单,粒子性状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无模板的情况下,以钼粉和双氧水为原料,采用90℃水浴的方法制备三氧化钼纳米带.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产物均为三氧化钼纳米带,且纳米带尺寸均匀,宽度为80~100nm,厚度为20nm,长度为5~30μm.研究还发现,合成条件如反应时间,反应介质对产物的形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维生素K3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比较反应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2-甲基-1,4-荼醌(2-MNQ)与NaHSO3的物质的量比为1:1.5;m(2-MNQ):V水/(g/ml)=1.5;m(2-MNQ):V乙醇/(g/ml)=4.0;反应温度为52~55℃;反应时间为1h),维生素K3的收率稳定在75%以上.结论:本研究为维生素K3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