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报通讯员天坛医院匡远深报道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的癫痫发作,单纯通过药物控制效果不佳, 而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对入院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伴有癫痫发作的46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的结果显示,80%患者的癫痫有效控制率达到良好以上。海绵状血管瘤是脑血管畸形中的一种,又被称为“隐匿性血管畸形”,发病年龄以青年居多,约3/4好  相似文献   

2.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 CA )是一种先天性隐匿性血管畸形,分为脑内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以脑内海绵状血管病多见.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手术切除病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脑内海绵状血管瘤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少见,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一种,发生率为0.02% ~0.13%,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9%[1].海绵状血管瘤多位于脑实质内,少数生长在脑外,而发生在室间孔的海绵状血管瘤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室间孔海绵状血管瘤伴脑积水病例.  相似文献   

4.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少见,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一种,发生率为0.02% ~0.13%,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9%[1].海绵状血管瘤多位于脑实质内,少数生长在脑外,而发生在室间孔的海绵状血管瘤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室间孔海绵状血管瘤伴脑积水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VEN_BOLD)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常规磁共振图像及VEN_BOLD图像,通过与T1WI、T2WI以及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等序列对比观察,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信号特点以及VEN_BOLD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数目及范围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5例患者共发现47个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脑海绵状血管瘤在MRI各序列上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有5个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在常规T1WI及T2WI图像上未能显示;而TOF-MRA及VEN_BOLD序列却能显示全部47个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VEN_BOLD对脑海绵状血管瘤最大径的显示较其他各序列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N_BOLD对于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脑海绵状血管瘤(CCA)重要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幕上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幕上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行MRI扫描,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建立肿瘤的三维模型,制定手术入路。术中以导航探针进行病变定位,切除肿瘤。结果:成功切除全部17例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可精确定位海绵状血管瘤,减少功能区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Ms)合并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2例幕上脑内CMs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在显微镜下行全切手术,随访时间1.5~6年,据国际抗癫痫理事会2001年分级法,本组1~2级者9例,3~4级者2例,5~6级者1例。结论脑内CMs合并癫痫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海绵状血管瘤位于幕上12例,幕下脑干6例,18例病灶有出血1例;MRI检查T1加权像病灶显示为短T1高信号,周边为轻度低信号影;T2加权像病灶中央呈高低混杂信号影,周边为低信号环;增强有轻度强化或无强化;CT平扫为斑片状不规则形高0密度影。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综合MRI及CT表现可明确诊断,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9.
导航下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硕  赵继宗  隋大立  张岩  王嵘 《北京医学》2001,23(6):323-325
目的 探讨新一代外科导航系统作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辅助工具 ,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32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 ,应用美国枢法莫 -丹历公司最新一代外科导航系统进行病灶定位。结果 成功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32例 ,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 3.1%。结论 应用导航技术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可以完成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和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 ,降低手术中医源性损伤 ,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脑部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部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4年我院诊断为脑部海绵状血管瘤25例病例的MR资料.采用德国西门子IMPACT 1.0T超导型MR机器,对病变部位进行常规和部分增强扫描,8例做3D-TOFMRA成像,5例做DSA检查,15例做手术.结果:脑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比较特征性MR表现,但病灶周围脑组织无水肿,病灶无占位表现.病灶内未见异常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检查病灶内有轻度的不均匀强化,这点与其它部位海绵状血管瘤不同.结论:MR检查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MR检查能准确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大小、形态、部位和病灶内的出血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对CA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复习确诊的23例CA的MRI图像资料。结果本组均行MRI常规扫描,7例行增强检查,病灶位于幕上18例,幕下5例,病灶在T_1WI上多呈等、高或等高混杂信号,T_2WI多为高低混杂信号,周缘见环状低信号,一般无占位效应。结论诊断脑内CA应把MRI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内血管先天性畸形,占脑血管畸形的5%~16%。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分为脑内型与脑外型两部分,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又称为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于中颅窝底、鞍旁等部位。由于CA易反复出血,导致病灶进行性增大,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随着MRI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C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海绵状血管瘤几乎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且以四肢、躯干、面颈部多见,而发生在肺、肝和胃肠道较少。小肠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所致消化道慢性出血、严重贫血,在临床诊断和处理上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我院曾遇到一例,延误诊断达7年之久,经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脑内型及脑外型,大多为脑内型,只有少数为脑外型.脑内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治疗难度和预后差别均很大.我科自2004年12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各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4例,现结合文献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儿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Xie J  Ma Z  Luo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407-409
目的:探讨儿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990-2000年11年间收治的儿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30例,其中手术27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30例患者以病灶反复出血所致癫痫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症状。MRI显示为以混杂信号或高信号为主,T1像特别是T2像瘤周可见环状低信号影,手术患儿预后良好,结论:MRI是目前诊断和随访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佳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儿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9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和癫痫发作,MRI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MRI是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最敏感的方法,对有症状者施行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鼻腔副鼻窦血管瘤38例分析邱连升,柯渊旋关键词:鼻腔,副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系先天性良性肿瘤,多发于面颊、口腔等部位,较少发生于鼻腔、鼻窦[1,2]。现将我院1984~1991年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海绵状血管瘤38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8.
<正>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是发生于胰腺的一种极其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最佳方式。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现结合1例病例及复习文献,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到目前为止万方数据库收录国内胰腺海绵状血管瘤共9  相似文献   

19.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但有关婴幼儿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报道,特别是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1992年1月~200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婴幼儿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12例,现对其病理及手术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Wu MC  Luo SQ  Xie J  Ma ZY  Zhang YQ  Jia 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5):329-331
目的 探讨儿童幕上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994-2003年收治的25例儿童幕上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术前癫痫病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有14例患儿首发症状为癫痫,全部手术切除,8例术前癫痫病程小于1年者术后癫痫均消失;6例癫痫病程大于1年者术后有3例癫痫消失。11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出血及其所致神经系统功能受累,10例手术切除,术后无原病变部位再出血,无癫痫发作。结论 手术切除儿童幕上CA可很好地控制术后再出血和癫痫的发生,发现癫痫发作后尽早手术可提高术后癫痫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