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硫化氢(H 2 S)对新生 SD 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肠道微循环作用。方法 出生12 h 内的新生 SD 大鼠 10 只仅用于检测 H 2 S 合成酶表达,另 80 只随机分为 4 组:正常对照组、NEC 模型组、NEC+GYY4137 组、NEC+AOAA 组。各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PS+ 生理盐水、LPS+GYY4137、LPS+AOAA。通过人工喂养 - 缺氧 - 冷刺激 - 脂多糖(LPS)方法复制新生鼠 NEC 模型。HE 染色、病理评分以及动物显微镜拍实体照片显示肠组织损伤程度,并统计分析各组新生鼠生存时间,采用 FLPI2 激光散斑血流实时成像系统检测各组血流量变化,探讨 H 2 S 对新生鼠 NEC 的肠道微循环保护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当给与 NEC 处理鼠 GYY4137 时其肠组织血流量升高( <0.05),病理评分降低( <0.05);而给予 AOAA 时其病理评分较 NEC 组增加( <0.05),但肠组织血流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NEC 组较正常组病理评分增高,血流量降低。末端回肠与全肠组织血流量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 2 S(7.5 mg/kg·d)可通过提高肠道微循环血流量保护 NEC,提高 NEC 新生鼠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李艳丽  王实  王阳  刘艳侠  王军 《浙江医学》2018,40(19):2101-2104,2105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SB)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鼠肠组织炎症因子IL-10、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64只新生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母鼠喂养并不给予任何干预)、人工喂养组(仅给予人工喂养)、NEC组(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脂多糖灌胃)、NEC+SB组(在NEC模型组基础上加SB干预,剂量为800mg·kg-1·d-1,灌胃1次/d,连用3d)。HE染色、病理评分评估回盲部肠组织损伤程度;Westernblot、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IL-10、TNF-α、i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人工喂养组新生鼠回盲部肠组织病理评分略有升高,NEC组病理评分明显升高,而NEC+SB组病理评分较NEC组降低;人工喂养组和NEC组新生鼠结肠组织IL-10、TNF-α、i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NEC+SB组IL-10、TNF-α、i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人工喂养组和NEC模型组均降低(均P<0.05)。结论SB或通过降低NEC新生鼠肠组织炎症因子IL-10、TNF-α和iNOS的表达水平,减轻肠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调气方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新生大鼠回肠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及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选用3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EC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鼠代乳品人工喂养及缺氧冷刺激的方法,复制新生大鼠NEC模型。治疗组采用鼠乳代用品+清热活血调气方(15 g.kg-1.次-1,3次/d)人工喂养,同时予以缺氧冷刺激;正常对照组鼠乳喂养,不进行任何干预。第4天心脏穿刺采血后处死大鼠取近回盲部末端回肠2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回肠组织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及血标本中细菌16S rRNA进而得出细菌易位发生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细菌易位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热活血调气方可下调NEC模型新生大鼠回肠组织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减少细菌易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三叶因子(ITF)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磷酸化BAD(p-BAD)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ITF对NEC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建立NEC模型,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B组腹腔注射ITF 0.2 mg;C组腹腔内注射渥漫青霉素0.1 mg/kg;D组腹腔内注射ITF 0.2 mg+渥漫青霉素0.1 mg/kg;E组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第4天断头处死大鼠,取近回盲部肠道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肠组织中p-AKT及p-BA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组肠组织中p-AKT及p-BAD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p-AKT、p-BA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4组(P均〈0.05),A组高于E组(P均〈0.05),C组p-AKT最低(P〈0.05)。各组大鼠肠损伤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肠损伤病理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 ITF可减轻新生鼠NEC的肠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使AKT活化为p-AKT,其作用于下游靶点p-BAD,抑制BAD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细胞凋亡率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细胞凋亡率变化及其与肠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出生48 h的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模型组给予鼠乳代用品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 s,4 ℃冷刺激10 min,每天2次,连续3 d,建立NEC模型;对照组与母鼠同笼,鼠乳喂养,未进行缺氧冷刺激.实验结束后24 h处死大鼠,留取十二指肠下端至直肠上端肠道组织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和肠细胞凋亡率检测.每组随机抽取2例回盲部近端小肠进行肠黏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模型组肠组织学改变与NEC时改变一致,透射电镜显示肠黏膜出现大量凋亡细胞,部分形成凋亡小体.模型组和对照组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3.33±0.59)和(0.13±0.17);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0±10.6)%和(4.6±3.9)%;二者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肠细胞凋亡率与肠组织损伤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71,P<0.01).结论NEC时肠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肠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新生鼠NEC肠道进行性损伤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LR12肽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小鼠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18只(雌性6只,雄性12只),8周龄,体重16~23 g.雌鼠受孕后产幼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R12-scr组和LR12组,每组15只.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操作,其余三组建立NEC...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3日龄新生大鼠NEC模型,新生大鼠总共24只,分为正常新生大鼠组(正常组)、正常新生大鼠口服双歧杆菌组(正常口服双歧杆菌组)、NEC组和NEC口服双歧杆菌组,每组6只,在建模72 h后对十二指肠下端至直肠上端肠道组织进行肠道病理评估和肠道γδ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 肠道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正常组及正常口服双歧杆菌组的肠道组织结构正常,NEC口服双歧杆菌组肠道组织损伤较NEC组有所改善.同时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口服双歧杆菌组γδT淋巴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增加,NEC组肠道上皮γδT淋巴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而NEC口服双歧杆菌组γδT淋巴细胞数量较NEC组增加.结论 双歧杆菌可改善NEC新生大鼠肠道上皮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增加肠道上皮yδT淋巴细胞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艳丽  王阳  王实  杨苹  洪倩  刘艳侠   《四川医学》2019,40(4):352-358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SB)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小鼠肠组织中的NOD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40只新生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母乳喂养不予其他干预)、人工喂养组(仅予人工喂养)、NEC组(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脂多糖灌胃)及NEC+SB组在NEC组基础上加SB干预,800mg/kg·d,灌胃1次/d,连用3d。HE染色和病理评分来评估回盲部肠组织的损伤程度; Western blot和RT-qPCR技术分别检测结肠组织NOD1、RIP2和NF-κB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人工喂养组新生鼠回盲部肠组织病理评分较正常对照组略微升高,NEC组病理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而NEC+SB组病理评分较NEC组显著下降;人工喂养组和NEC组新生鼠结肠组织中NOD1、RIP2和NF-κB的蛋白和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NEC+SB组NOD1、RIP2和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人工喂养组和NEC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使用Ad-NOD1(携带NOD1基因的腺病毒)过表达NOD1后,病理评分增加,NOD1、RIP2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SB可能通过抑制NEC新生鼠肠组织中NOD1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OD1、RIP2和NF-κB)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NEC导致的肠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新生1日龄大鼠随机分成三组:EPO干预组(A)、模型组(B)及正常组(C)。A组腹腔注射EPO 300μ/kg.d,隔日一次。B组及C组未予任何药物。第8天A及B组行缺氧复氧冷刺激1次/日,连续2天,建立新生鼠NEC模型。所有动物于造模后24小时断头处死,取近回盲部近端肠管1~2 cm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剩余肠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取上清液检测PAF、IL-8、IL-10的含量。结果 A组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较B组肠壁损伤轻,组织病理学评分低(P<0.05),肠组织PAF、IL-8分别为(18968.78±2548.65 pg/g.pro,40.65±9.24 ng/g.pro),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IL-10为74.34±5.27 pg/g.pro,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可以减轻新生鼠NEC的肠道炎症反应,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产前使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生率及肠道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NE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产前地塞米松干预组(DEX组)、产前生理盐水干预组(normal saline,NS组)3组,于孕16、17、18 d时DEX组孕鼠肌肉注射DEX 0.5 mg/(kg·d),NS组每天注射NS0.3 ml.DEX组及NS组所生新生鼠建立NEC 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于第5天处死新生鼠,观察近回肓部肠组织病理变化并做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其余小肠部分Q-PCR法检测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与NS组相比,DEX组新生鼠NEC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未出现NEC症状,NS组新生鼠出现典型的NEC症状,DEX组NEC症状比NS组出现得更晚、更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EX组和NS组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TLR4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NS组相比,DEX组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TLR4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产前使用DEX对NEC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LR4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分别与A/Brisbane/10/07和A/ShenZhen/406H/06共感染小型香猪,预测甲流病毒在与季流H3N2病毒/甲流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共感染时是否会发生变异.方法 分别将A/California/7/2009(CA7)与A/Brisbane/10/07(H3N2),A/California/7/2009与A/Shenzhen/406H/06(H5N1)对5~6月龄小型猪共感染,小型猪经复方氯胺酮0.1 mL/kg麻醉后进行滴鼻感染,感染后第5天安乐死动物,取动物肺组织作病毒测序分析.结果 A/California/7/2009(CA7)与A/Brisbane/10/07(H3N2)共感染后,A/California/7/2009病毒PB1基因993位G→A突变,PA基因1659位G→A突变,没有氨基酸的变异.A/California/7/2009与A/Shenzhen/406H/06(H5N1)共感染后A/California/7/2009病毒PB2基因1711位T→C突变.碱基的突变未引起氨基酸的变异.结论 A/California/7/2009(CA7)与A/Brisbane/10/07(H3N2),A/California/7/2009与A/Shenzhen/406H/06(H5N1)共感染后在猪的体内没有发生病毒重组、变异.  相似文献   

12.
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恶性疟以及凶险型疟疾的推荐剂量为3天疗程,总量240mg。该剂量具有速效、低毒的优点,但原虫复燃率高达50%左右.试用7天疗程,总量480mg方案治疗恶性疟40例,原虫复燃率降至5.6%,亦未见毒副反应。本文结果提示,适当延长青蒿琥酯注射剂的疗程和增加总剂量,可明显地降低疟原虫的复燃率;延长疗程、增加总剂量而不增加每天量,未见毒副作用出现。  相似文献   

13.
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切削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治疗近视术后使用非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的准确性。方法:于LASIK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非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不同程度(等值球镜-2.00 D~-26.63 D)近视的 1005只眼的眼压,并进行比较。同时,将术后眼压变化结果与术后角膜厚度及曲率变化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LASIK术后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近视矫治程度越高,即术后角膜越薄、角膜曲率越小,则眼压降低越明显。结论:LASIK术后使用非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较实际值偏低,其原因可能是术后角膜变薄、曲率变小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Fura-2做为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指示剂,在大白鼠胰腺分离细胞观察缩胆囊素和乙酰胆碱对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nmol/L缩胆囊素和lmmol/L乙酰胆碱分别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基础水平的122±8nmol/L增高至360±32nmol/L和380±20nmol/L,半最大有效浓度分别为0.45nmol/L及54μmol/L。不同剂量的缩胆囊素和乙酰胆碱彼此不同程度抑制对方的作用,后加入的试剂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幅度与先加入的试剂所引起的增加幅度成反比,加入各自相应的受体拮抗剂可使细胞恢复对另一激素(蛙皮素)刺激的反应。说明了缩胆囊素受体和胆碱能受体的相互调节影响细胞内钙离子的活动.加入受体拮抗剂后,细胞恢复反应过程中的时间动力学改变可能与受体阻滞后钙离子通道关闭的程度和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甲型H1N1 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感染BALB/c小鼠,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性肺炎发病机制.方法 4~6 周龄雌性BALB/c 小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CA7 流感病毒滴鼻制备甲流病毒感染小鼠模型.攻毒后第5天解剖实验和对照组小鼠,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中IL-2,IL-6,TNF-α含量.结果 结果实验组肺组织中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6、TNF-α、IL-2这3种细胞因子在感染甲流病毒后的显著性变化与病毒感染后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增生型外阴白色病变43例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生型外阴白色病变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改变。方法:选择43例临床诊断为增生型外阴白色病变的女性患者,取活检,其病变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部分标本制作电镜样品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病变皮肤角质层细胞角化不完全,颗粒层细胞减少,棘细胞间隙增宽,桥粒连接减少,细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细胞间淋巴细胞浸润,基底细胞钉脚增多、紊乱,细胞内黑色素颗粒减少,15例患者皮肤组织的细胞超微结构呈瘤细胞样改变。结论:外阴白色病变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可为临床预测病变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测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及正常人球、胃粘膜内肥大细胞和组胺的实验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前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的肥大细胞病理形态改变与正常人有差别,与慢性胃炎患者也有程度上的不同;而且脱粒细胞数量高于正常人和慢性胃炎患者(P<0.001)。说明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球、胃粘膜内肥大细胞处于高度活化脱粒状态.治疗后溃汤愈合,肥大细胞由脱粒型转变为接近正常人的静止型细胞,脱粒细胞数量下降(P<0.001),部分组胺值高的患者治疗后组胺值下降(P<0.05).提示肥大细胞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可能是球部溃疡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同时部分球部溃疡患者的发病及愈合过程也可能与局部组胺含量增高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 1 8例颅底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 ,探讨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采用相应恰当的手术入路 ,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 ,妥善处理肿瘤与血管、神经、静脉窦及脑干的关系 ,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全切肿瘤 1 6例 ,近全切除 2例 ,术后附以放疗。治愈 1 6例 ,占 88.89% ,术前脑疝术后肢体偏瘫未恢复 1例 ,1例术后 1 8d因气管黏膜脱落呼吸衰竭死亡 ,病死率 5 .5 6%。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底脑膜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暴露充分 ,严密止血 ,正确处理肿瘤与重要组织的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镉对大鼠胚胎损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镉对大鼠胚胎的毒性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雌雄性 SD大鼠按 2∶ 1同笼交配获取 38只孕鼠 ,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低镉组 ,中镉组 ,高镉组 )。分别在妊第7、1 0、1 3天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氯化镉 ( Cd Cl2 ) ,妊 2 1 d,剖宫取胎鼠 ,活杀取出胎鼠的肝、脑组织称重后测定 Cd、Zn、Ach、AKP、DNA含量。结果 :1高镉组未见存活胎鼠 ;2染镉组胎鼠肝中镉增加 ( P<0 .0 5 ) ,脑中锌有下降趋势 ;3染镉组胎鼠肝组织中的AKP活性 ,脑组织中的 Ach、DNA含量较对照组减低。结论 :1高剂量的镉可使孕鼠胚胎发育异常 ;2母鼠染镉可致胎鼠肝中 AKP酶活性降低及脑组织中 Ach、DNA含量减少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0.
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慢波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海马CA1区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A)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进行海马微量注射,通过多导睡眠描记(PSG)观察大鼠睡眠的变化。结果NA引起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加,NA的B型受体阻断剂普奈洛尔减少SWS和TST,并可阻断NA的促睡眠效应;NA的仅型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睡眠无影响,亦不能阻断NA的促睡眠效应。结论海马CA1区参与睡眠一觉醒的调节,海马中的NA通过B受体发挥其促进慢波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