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分泌一氧化氮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肝癌细胞Bel-7402自分泌的一氧化氮对其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L-精氨酸(L-Arg)及内毒素(LPS)联合L-Arg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在细胞中的表达,TUNEL法观察NO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低浓度L-Arg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抑制细胞增殖。LPS使iNOS表达增强,协同L-Arg抑制细胞增殖。高浓度NO促进细胞凋亡。结论:低浓度NO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NO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前体L-精氨酸在创伤性肺挫伤中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L-精氨酸组,每组20只。采用自制胸部撞击器制备肺挫伤模型。L-精氨酸组模型制备后经股静脉给予L-精氨酸(250 mg/kg),各组建立模型后分别于24 h处死动物并收集标本。取血清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取肺组织测湿/干重比、核因子κB(NF-κB)、内皮素1(ET-1)、凋亡细胞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肺组织测湿/干重比水平与L-精氨酸组比较明显偏高(P<0.05)。L-精氨酸组肺组织细胞的凋亡水平、NO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L-精氨酸组NF-κB、ET-1、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L-精氨酸治疗创伤性肺挫伤,能明显下调肺内NF-κB、ET-1和ICAM-1mRNA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改善肺组织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NIT-1小鼠胰岛β细胞,用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L-arg)处理,6h后采用Griess化学显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内的NO水平,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而后联合应用hemoglobin处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L-arg组;L-arg+hemoglobin组;6h后检测NO的水平和细胞的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arg 4mg/mL处理组的NO水平最高(P〈0.05),细胞凋亡最明显(P〈0.05);hemoglobin干预后,NO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较L-arg单独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提示L—arg组的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emoglobin处理组(P〈0.05)。结论L-arg/NO通路可诱导NIT-1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并呈现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NO可能通过P53的活化诱导NIT-1胰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精氨酸、硝酸甘油、氨基胍在不同浓度情况下对Lewis肺癌(LLC)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LLC细胞增殖活性,检测培养液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结果:L-精氨酸、硝酸甘油、氨基胍三种药物随浓度降低对LLC细胞增殖抑制减弱,L-精氨酸和氨基胍组中细胞培养液中NO2^-水平逐步升高,但硝酸甘油组中NO2^-水平与药物浓度正相关;L-精氨酸和氨基胍在一定浓度出现拮抗作用,而硝酸甘油和氨基胍基本为协同作用。结论:NO双向调节细胞生长,肿瘤细胞自身生成NO水平与增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给予L-精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心肌缺血前后给予含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KH灌注液,再灌注期间测定心脏功能指标及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释放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低浓度L-精氨酸的KH液(10mmol/L)灌注心脏,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前给予含高浓度L-精氨酸的KH液(100mmol/L)灌注心脏明显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同时给予含L-精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000U/L)的KH液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在给予L-精氨酸的基础上再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减少NO的毒性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NO的有益作用,两者合用可以产生协同保护作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N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重作用和SOD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O)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在再灌注过程中加入氧自由基清除酶SOD对其产生的影响. 方法在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不同浓度L-精氨酸(NO的底物)的KH灌注液,再灌注早期给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再灌注期间测定心脏功能指标及冠状动脉流出液心肌酶释放量和一氧化氮含量,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低浓度L-精氨酸的KH液(10 mmol/L)灌注心脏,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前给予含高浓度L-精氨酸的KH液(100 mmol/L) 灌注心脏明显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同时给予含L-精氨酸和SOD(1 000 U/L)的KH液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N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操作中有双重作用,既有有益一面,又有有害一面,和SOD联合应用可以减少NO的毒性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NO的有益作用,两者合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肾一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所有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对照组;高血压对照组(2K1C组);L-精氨酸治疗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给予L-精氨酸200 mg·kg-1·d-1;L-NAME处理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同时给予L-NAME 10 mg·kg-1·d-1及L-精氨酸200 mg·kg-1·d-1.采用标准尾套法间接检测清醒大鼠血压.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用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分离胸主动脉检测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原位耒端标记法).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2K1C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而血浆NO含量明显降低.应用L-精氨酸治疗则明显降低了肾动脉狭窄术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升高了血浆NO含量,同时也使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指数进一步增大.NOS抑制剂L-NAME明显抑制了L-精氨酸的上述作用.结论 长疗程L-精氨酸治疗可刺激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一氧化氮(NO)体内作用的认识始于80年代后期。现已发现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可合成NO,且明确NO在血管、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中起十分重要作用。因此了解NO的生理作用及致病性,对于某些生理现象的解释、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以及影响NO合成药物的开发均具重要意义[1,2]。1NO的生物合成NO是左旋精氨酸(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合成的。反应步骤可以归纳如下:L-精氨酸→N-羟基-L-精氨酸→N-氧化-L-精氨酸→NO+左旋瓜氨酸推测NOS存在全身组织和细胞。已知它存在于肝、脑、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细胞凋亡的意义及精氨酸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腺被膜下多点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AP组及精氨酸治疗组,分别于术后6和12h对各组行血清淀粉酶、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胰腺细胞凋亡TUNEL检测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诱发SAP6和12h,SAP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清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SAP组明显降低,血清NO含量较SAP组明显升高。术后6及12hSAP组镜下见少许凋亡细胞,而治疗组胰腺组织中见大量凋亡细胞,且其凋亡指数(AI)均较同时相点SAP组明显升高,同时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胰腺细胞AI与血清NO含量呈正相关,与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呈负相关。结论SAP病程中胰腺细胞凋亡程度有利于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精氨酸可通过NO途径诱导SAP胰腺细胞凋亡,改善胰腺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及褪黑素的影响。方法利用FeSO4+H2O2产生羟自由基损伤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观察L-精氨酸、L-NAME对模型中NO合成的影响及相应细胞损伤程度的改变,并观察褪黑素对该过程的影响。实验检测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和黏液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MDA和LDH水平增高,CAT、GSHPX、SOD和黏液含量减少,NO水平增高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相关,L-精氨酸和L-NAME通过促进或抑制NO合成,显著加重或减轻这种氧化损伤。褪黑素可逆转羟自由基及NO引起的氧化损伤。结论NO直接参与羟自由基对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褪黑素通过直接清除羟自由基和NO及可能形成的过氧化亚硝基阴离子,对大鼠结肠黏膜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层层自组装修饰磁性二硫化钨(magnetic WS2, mWS2)构建生理条件下稳定的药物负载平台,靶向输送药物并考察光热化疗协同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mWS2,并在水体系中逐层包裹带正电的壳聚糖(chitosan, CS)和带负电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CMC),制备mWS2-CS/CMC复合材料。对所合成材料进行系列结构表征,并研究材料的光热性能以及药物的负载、释放行为。设计体外细胞光热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同时考察其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结果: 合成的 mWS2-CS/CMC具有超顺磁性且稳定性好,载药量高,药物释放表现出对pH和近红外激光的双响应释放曲线。此外,毒性低且可以被充分摄取,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光热化疗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结论: 制备的 mWS2-CS/CMC为一种优异的药物载体,在光热治疗以及光热化疗协同治疗领域有望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评价不同组成多聚糖载体材料对胃肠道上段药物释放的屏障作用。方法制备多聚糖载体材料游离膜,考察处方组成及渗透介质对游离膜的溶胀性和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在pH1.0稀盐酸中,果胶∶壳聚糖∶氯化钙比例为40∶1∶40的游离膜溶胀度最小,其最大溶胀度为1.25。在不加酶的pH7.4缓冲液中,果胶∶壳聚糖∶氯化钙比例为40∶1∶40的游离膜的渗透系数最小,其渗透系数为1.8737×10-5cm/s。在加酶的pH7.4缓冲液中,所考察的游离膜渗透系数都较不加酶的介质中大。结论果胶-钙-壳聚糖三者复合载体材料可增加胃肠道上段药物释放的屏障作用,有利于制剂的结肠靶向释药。  相似文献   

13.
Nitric Oxide (NO) shows a dualism in thepathogenesis of glaucoma:in one side,NO can im-prove outflow facility of aqueous humor and drop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on the other side,ithas direct toxic effect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1] .Our preve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in some ex-tent,pressure could induce 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i NOS) m RNA expression,so to increase NOS synthesis and NO level[2 ] .In this experimentw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NO on the proliferationand apopto…  相似文献   

14.
溶血磷脂酸激活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L-Arg/NOS/NO)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LPA(10-6,10-5和5×10-5 mol/L)与大鼠血小板混悬液共孵育,采用Greiss法测定血小板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血小板NOS活性及L-Arg转运;荧光探针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结果:LPA孵育30和60 min, 血小板NO释放分别增加了35%和56%(P<0.01),LPA(10-6,10-5和5×10-5 mol/L)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了血小板NO的生成,EC50为17.8 μmol/L,95%CI为13.1~24.2 μmol/L(P<0.01).LPA浓度依赖性增加了 NOS活性和血小板L-Arg的转运(P<0.01).LPA(5×10-5 mol/L)孵育30和60 min,显著升高血小板[Ca2 ]i水平(P<0.01).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的血小板,LPA升高[Ca2 ]i的反应分别增强20%和32%(P<0.01);加入NO供体L-Arg预处理,则明显抑制LPA升高[Ca2 ]i,分别减少14%和18%(P<0.01).结论:LPA通过激活血小板L-Arg转运和NOS活性,上调L-Arg/NOS/NO通路,增加血小板NO生成.  相似文献   

15.
环丙沙星/壳聚糖植入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制备植入微球的工艺、确定调控微球缓释速率的途径.方法:以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CMC)作为缓释辅料,以环丙沙星(CPX)为模型药物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CPX/CMC微球;应用扫描电镜等方法考察其理化特性;建立持续流动释放系统,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微球的理化特性受工艺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载药量比例量等因素影响;CPX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与微球交联度、粒径呈负相关,与载药量呈正相关,与酶的降解无关.结论:CMC可作为缓释微球辅料;乳化交联的制备工艺简单且稳定;微球的释放速率可控.CMC微球是一种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6.
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可植入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工艺,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进一步用转篮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各因素对所制微球综合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乳化转速>交联度,用优化后工艺制得微球平均粒径64.55μm,载药量21.69%,包封率58.07%,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T 50为47.01 h,7 d累计释放量72.02%.结论:本法所制缓释微球工艺稳定,微球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型合成三肽[Arg(NO3)-Lys(OCH3)-Arg(NO3)]对巨噬细胞株(RAW264.7)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 (L-Arg/NO)途径的影响。方法培养的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含L-Arg 0.5 mmol/L)加入脂多糖(LPS,1μg/L)随机分为3组 (每组n=6),分别加入双蒸水、三肽(1×10-4mol/L)、NG甲基-L-精氨酸(L-NMMA,1×10-4mol/L),对照组只含L-Arg (n=6),作用24 h后,检测亚硝酸盐(NO2-)、3H-L-Arg转运量;培养的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含L-Arg(0-2 mmol/L)]加入 LPS(1 μg/L)24 h后,检测NO2-;培养的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含L-Arg 0.5mmol/L)加入LPS(1μg/L)后分别加三肽[ (0-10)×10-4 mol/L]24 h后,检测NO2-、3H-L-Arg转运量。结果 LPS刺激细胞产生NO的量和L-Arg率转运分别为非刺激组的50倍和2.7倍,三肽(1×10-4mol/L)即可明显降低NO的生成及抑制L-Arg的转运(分别降低71%、67%),较 L-NMMA(1×10-4 mol/L)作用要强(P<0.05);NO的生成依赖于细胞外L-Arg,并成浓度依赖性,其米氏常数(Km):(0.162± 0.015) mmol/L、最大转运速率(Vmax):(91.2±2.3)μmol/(24 h·106cells);三肽成浓度依赖性的降低细胞L-Arg转运和 NO的生成,半数有效抑制剂量(EC50)分别为0.21×10-4mol/L、1.27×104mol/L。结论 LPS作用于巨噬细胞引起L-Arg转运增加:三肽通过抑制细胞L-Arg转运及与L-Arg竞争性结合一氧化氮合酶作用位点,影响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NO)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效应分子,有细胞保护和细胞毒性双重作用。生理浓度下NO以细胞保护作用为主,但其产生不足或过量都会导致不良反应。在许多生理、病理状态中NO具有递质、信使和细胞功能调节因子等作用,特别是在心血管和胃肠道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NO在心血管和胃肠道疾病中的作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胃肠道内的分布和释药情况。方法:将大黄结肠靶向微丸通过自制大鼠开口器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将大鼠处死,剖取胃肠道,观察微丸外观性状并计数,计算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微丸在大鼠各胃肠道内的分布率;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剩余微丸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和大鼠各胃肠道组织及内容物中大黄素的含量,计算累积释放度,并绘制药物在各胃肠道中的药-时曲线,评价其释药特性。结果:微丸能完整地运动至大鼠结肠,具有明显迟释效应,给药10~12 h后结肠分布率达最高,为52.7%;药物于8~16 h在盲肠和结肠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最终释药量可达88.99%。结论: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特色化的中心复合设计,以香豆素-6为模型药物,通过控制特定的因素和指标,制备粒径不同而其他性质相同的纳米脂质载体(NLCs),并对其形态、Zeta电位和包封率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通过体外稳定性实验考察NLCs在K-R液和PBS缓冲液中的稳定性,同时以透析法研究制剂的体外释药行为特性。采用MTT法研究空白NLCs和载药NLCs的细胞毒性,活体成像技术考察NLCs在小鼠胃肠道中的滞留时间。结果显示:制备所得的粒径分别为100,200及300 nm的香豆素-6纳米脂质载体,分散性良好,在K-R液和PBS缓冲液中可以稳定存在,并且体外24 h香豆素-6的累积释放量均不超过总量的7%。MTT实验表明:空白NLCs和载药NLCs对Caco-2毒性较小。小鼠肠内滞留试验显示:NLCs在灌胃给药6 h后仍然能够在胃肠道中检测到。因此,制备得到的不同粒径NLCs可以作为模型制剂,用于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上研究NLCs粒径对口服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