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年来,有关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的研究,又取得了许多进展,尤其注意到胰腺细胞凋亡"事件"与SAP发病及病程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及其在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技术筛选与受翻译调节的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相互作用的蛋白,以探讨TCTP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PCR法扩增获得TCTP基因,并将其插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中构建获得pDEST32-TCTP;检测pDEST32-TCTP在酵母菌中的表达和自激活情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带有靶蛋白基因的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法验证人肝癌细胞Huh7中TCTP与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2,Skp2)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获得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DEST32-TCTP,pDEST32-TCTP在酵母菌中可以表达,且在3-氨基-1,2,4-三唑(3-amino-1,2,4-triazole,3AT)浓度为20mmol/L时无自激活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共筛选获得6个可与TCTP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包括Smad4、人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60,HSP60)、TAKl、Bcl-xl、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和Skp2。其中Skp2与TCTP蛋白的相互作用在Co-IP中得到验证。结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可筛选获得一组与TCTP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CT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原位肝移植重建肝动脉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微结构及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2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肝移植重建肝动脉组(55对)和未重建肝动脉组(55对).重建肝动脉组和未重建肝动脉组分别于肝脏复流后0.5、3、6、12、24、36、48 h取材,用透射电镜观察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观察术后胆道并发症.结果 两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均有加重,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或消失、微绒毛减少等超微结构改变,至24 h达高峰,以后逐渐恢复.术后两组线粒体平均面积和周径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线粒体数密度随时问延长而减少.在24 h,两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显著,之后均开始缓解.在24、36、48 h,两组线粒体平均面积、平均周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6,-7.780,-4.730,-4.610,-2.599,-5.370,P<0.05);在36、48 h,两组线粒体平均数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9,4.000,P<0.05).重建肝动脉组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重建肝动脉组(x2=4.286,P<0.05).结论 大鼠肝移植重建肝动脉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术后恢复和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原凝胶包埋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PLA-O-CMC)纳米粒子粘附培养猪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ALF)大鼠肝的再生作用。方法: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制作大鼠ALF模型;48h后分别将5mlⅠ型胶原凝胶包埋的PLA-O-CMC纳米粒子粘附培养24h猪的肝细胞、5mlⅠ型胶原凝胶固定培养24h的猪肝细胞、5ml培养24h的猪肝细胞悬液(均含5.0×107个)移植到各组ALF大鼠腹腔内,并以5mlRPMI1640腹腔内注射作为阴性对照。观察大鼠14天存活率和受体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移植后14天ALF大鼠的存活率:单纯肝细胞移植组(Ⅰ组)为56.25%,胶原肝细胞移植组(Ⅱ组)为62.5%,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Ⅲ组)为75%,阴性对照组(Ⅳ组)为18.75%,各移植组14天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移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LF大鼠肝脏再生于ALF后5~7天最为显著;各组肝脏病理变化以Ⅲ组恢复最好,双核细胞最多,肝再生最快。结论:应用PLA-O-CMC纳米粒子和Ⅰ型胶原联合培养猪肝细胞移植于ALF大鼠腹腔内能促进肝脏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细胞凋亡的意义及精氨酸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腺被膜下多点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AP组及精氨酸治疗组,分别于术后6和12h对各组行血清淀粉酶、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胰腺细胞凋亡TUNEL检测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诱发SAP6和12h,SAP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清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SAP组明显降低,血清NO含量较SAP组明显升高。术后6及12hSAP组镜下见少许凋亡细胞,而治疗组胰腺组织中见大量凋亡细胞,且其凋亡指数(AI)均较同时相点SAP组明显升高,同时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胰腺细胞AI与血清NO含量呈正相关,与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呈负相关。结论SAP病程中胰腺细胞凋亡程度有利于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精氨酸可通过NO途径诱导SAP胰腺细胞凋亡,改善胰腺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对判断结节良恶性的作用。方法对385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性别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无明显关系;甲状腺结节单发或多发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亦无明显关系;甲状腺结节大小则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密切关系,结节大者恶性可能性大(P<0.05);甲状腺结节钙化亦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关,恶性结节的钙化发生率(59.3%)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6.8%)。结论对于年龄较轻、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 cm且伴有结节钙化的患者,不论其结节数目多少均宜尽早手术,对于直径小于1 cm且不伴有结节钙化的患者,提倡B超检查随访,强调应重视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改进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 方法 120只大鼠行原位肝移植,在原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切取供肝方法,二针法缝合供、受体肝上下腔静脉,出血点行热止血. 结果 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成功率96.7%,3周存活率94.2%. 结论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