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右心漂浮导管检测了20例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体动脉和肺动脉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显示:体动脉血浆ET-1水平(57.00±8.89)pg/ml小于肺动脉血浆ET-1水平(75.92±17.36)pg/ml(P<0.001):COPD并PAH组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的(83.90±17.12)pg/ml明显高于COPD非PAH组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62.73±4.43)pg/ml(P<0.05);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与肺动脉平均压(PAPm)及肺血管阻力(PVR)呈显著的正相关(r=0.88,P<0.001;r=0.081,P<0.001),与心输出量(CO)、氧饱和度(SAT%)呈显著的负相关(r=-0.47,P<0.05:r=-0.79,P<0.001)。提示ET-1在COPD并PAH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筛选出针对内皮素-1(ET-1)前体基因反义硫代寡核苷酸片断(ETASODN),已证明ETASODN能显著抑制培养细胞ET-1的生成(P〈0.05),通过实验观察侧脑室注射该片断对常氧和常压缺氧大鼠的作用,发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下丘脑ET-1含量显著高于常氧大鼠(P〈0.05);侧脑室内注ETASODN能显著降低常氧和缺氧大鼠下丘脑ET-1水平(P〈0.05)、降低常氧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pa)  相似文献   

3.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e J  Cheng X  Xiong C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2):105-106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量-效关系。方法用右心导管检查术测定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指标,观察吸入20、40、60和80ppm不同浓度NO对1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作用。结果吸入20、40、60和80ppmNO均有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阻力的作用。吸入20ppmNO即达到最大扩血管效应,肺动脉平均压和肺血管阻力分别降低26.5%和40.3%(P<0.0001);增加吸入NO的浓度,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不再进一步降低。结论患者吸入NO的最佳浓度以不超过20ppm为宜。  相似文献   

4.
筛选出针对内皮素 1 (ET 1) 前体基因反义硫代寡核苷酸片断(ETASODN), 已证明ETASODN能显著抑制培养细胞ET 1的生成(P< 0.05)。通过实验观察侧脑室注射该片断对常氧和常压缺氧大鼠的作用, 发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下丘脑ET 1含量显著高于常氧大鼠(P< 0.05); 侧脑室内注ETASODN 能显著降低常氧和缺氧大鼠下丘脑ET 1水平(P< 0.05)、降低常氧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pa) (P< 0.05) 和降低缺氧大鼠的Ppa和肺血管阻力(PVR) (P< 0.01), 而且缺氧组大鼠下丘脑ET 1 及Ppa下降的幅度均显著大于常氧组大鼠, 尤以两组Ppa与PVR降幅差最为显著 (P< 0.01)。结果表明: ET 1 作为中枢神经介质, 参与肺血管张力的调节和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ETASODN颅内注射能舒张肺血管和降低肺动脉压, 有可能用于肺动脉高压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5.
观察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的作用,发现ET-1可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DNA合成,其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O供应剂SNP则起抑制作用,NO的抑制增殖作用主要由cGMP介导。在此基础上观察到缺氧可促进PASMC对ET-1的增殖反应,同时可抑制PASMC胞浆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活性而降低PASMC对NO等舒血管药物的反应性。提示ET-1和NO及缺氧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杜军保  李万镇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4):263-265,T00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内皮素-1(ET-1)mRNA表达的影响,全面了解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对经L-精氨酸(L-Arg)及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的慢性缺氧大鼠(40只)肺组织,以ET-1c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缺氧1周及缺氧2周大鼠大部分肺动脉(75%±3%及71%±6%)其1%~50%的内皮细胞显示ET-1mRNA杂交阳性信号。L-Arg使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ET-1mRNA表达明显抑制,而L-NAME使其表达明显增强。缺氧1周及缺氧2周大鼠大部分肺动脉(85%±6%及98%±2%)的平滑肌细胞无ET-1mRNA表达,但L-NAME使其表达增强。结论一氧化氮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ET-1-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吸入0.004%的一氧化氮(NO)对急、慢性缺氧大鼠血流动力学、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血气及高铁血红蛋白(MetHb)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氧吸入NO时能明显降低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pa)和肺血管阻力(PVR),但对正常大鼠的Ppa和PVR无明显影响;(2)慢性缺氧大鼠急性缺氧时HPV较正常大鼠弱,吸入NO不但降低两者的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且完全逆转两者的HPV;(3)吸入NO对急、慢性缺氧大鼠体循环血流动力学、血气及MetHb含量无明显影响。提示吸入NO能选择性降低,急、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血压,且逆转HPV。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合成抑制剂对犬体内外内皮素-1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氧化氮在整体动物及培养的内皮细胞对内皮素-1分泌的影响。用药前缺氧时麻醉犬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及股动脉血浆内皮素-1(ET一1)分别为3.3±0.4kPa(1mmHg=0.133kPa)、68.7±10.2kPa·s/L、47.2±17.4ng/L。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可使急性缺氧时的mPAP和PVR增加到4.9±0.6kPa和160.9±34.6kPa·s/L(P均<0.01),其作用维持3小时,用药后60、120、180分钟缺氧时的ET一1分别升高到68.2±20.6、72.8±20.9、75.8±22.7ng/L,P均<0.05。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研究结果显示,10-11mol/L及10-7mol/LL-NAME均可显著增加培养基中的Er-1浓度(P<0.05)。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可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ET-1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窒息缺氧后的变化及其与1分钟Apgar评分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ET;硝酸根还原酶法结合Griess试剂测定NO的稳定代谢产物NO^-2/NO^-3含量。对15例窒息新生儿和24例正常孕妇的正常新生儿进行了测定。结果 窒息组脐血ET含量明显高于及NO^-2/NO^-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T含量与1分钟Apgar评分无明显相  相似文献   

10.
曾玉兰  张珍祥 《医学文选》2001,20(5):588-591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一氧化氮(NO)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毒副反应。方法:从54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中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常压缺氧两周复制成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后分为:缺氧组:每日继续缺氧6小时,吸入NO组:继续缺氧同时每日吸入40ppm(40/10^6)NO 1小时,于第8,15,22,29天分别观察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肥厚指标,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升高,右心室肥厚显著(P均<0.01),而吸入NO组肺动脉压降低,右心室肥厚减轻;(2)吸入NO不同时间组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与缺氧组同时间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且吸入NO各时段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均>0.05);(3)光镜下,缺氧组腺泡内肌型肺动脉增多,无肌肺动脉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及吸入NO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吸入NO组明显改善三型血管比例失调,阻抑慢性缺氧所造成的腺泡内肺动脉肌化和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未见明显肺泡水肿,渗出,细胞浸润等NO损伤性改变。结论:长期吸入40ppmNO可以减轻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以及肺小血管肌化程度,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 精氨酸(L Arg)对低氧状态下大鼠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厚的预防作用。方法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L -Arg和L -精氨酸甲酯(L- NAME)进行预防处理,检测动物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之比[RV/(LV+S) ],并测定血浆中的NO含量。结果L- Arg预处理组,平均肺动脉压及RV/(LV+S)明显低于单纯低氧组(P<0. 05),血浆NO含量则明显高于单纯缺氧组(P<0. 01),L- NAME组与单纯低氧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则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L -Arg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厚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Tostudytheinterelationbetweennitricoxide(NO)andendothelin1(ET1)inexperimentalacutehypoxicrats,andtoevaluatethemec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1-50(ADM1-50)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6)和低氧 ADM1-50组(n=7).对于低氧 ADMi-50组大鼠,通过皮下埋放微量渗透泵持续给予ADM1-50(300ng/h).低氧饲养2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检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比值[RV/(LV S)],观测肺血管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以敏感硫电极法测量大鼠血浆中硫化氢(H2S)含量.结果:低氧2周后大鼠mPA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4.9±6.8)mmHg vs(14.3±2.4)mmHg,P<0.01,1 mmHg=0.133 kPa];RV/(LV S)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0.318±0.054)vs(0.182±0.007],P<0.01).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低氧组大鼠血浆NO和H2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低氧 ADM1-50组大鼠mPAP明显低于低氧组大鼠[(14.9±3.0)mmHg vs(24.9±6.8)mmHg,P<0.01];RV/(LV S)也明显低于低氧组[(0.185±0.011)vs(0.318±0.054),P<0.01].ADMi-50使低氧大鼠血浆NO和H2S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ADM1-50可能通过促进低氧大鼠体内NO和H2S的生成,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应用灯盏花素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大鼠不同低氧时间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的影响,并与单纯低氧组对照。结果显示单纯低氧组大鼠mPAP和血清内皮素-1含量在低氧5、14和28d均明显增高(P<0.01),血清一氧化氮明显降低(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和血清内皮素-1含量在低氧5、14和28d均较单纯低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P<0.01)。灯盏花素明显降低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NO、降低ET-1含量发挥其作用的,可用于慢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ho激酶(ROCKⅠ和ROCKⅡ)在慢性低氧大鼠肺小动脉产生和表达的变化及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低氧1d、3d、1周、2周和3周组,每组6只。低氧处理为常压间断低氧,每天8h,各低氧组分别低氧1d、3d、1周、2周和3周。采用微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离和称量大鼠右心室(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计算出RV/(LV+S)。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肺组织Rho激酶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Rho激酶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mPAP、RV/(LV+S)随低氧时间延长出现升高趋势(P〈0.05)。正常组与各低氧组的肺小动脉壁的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均随低氧时间的延长出现升高趋势,低氧3周组大鼠的WT%和WA%均高于正常组(P〈0.05)。ROCKⅠ、ROCK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强度和ROCKⅠ mRNA、ROCKⅡ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强度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均出现升高趋势,低氧3周组ROCKⅠ、ROCK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和ROCKⅠmRNA、ROCKⅡ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ROCKI免疫组化、ROCKⅠmRNA原位杂交、ROCKⅡ免疫组化及ROCKⅠ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强度均与mPAP、wA%和wT%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4、0.267和0.263;0.500、0.263和0.260;0.490、0.295和0.286;0.579、0.251和0.254,P均〈0.05)。结论低氧可导致Rho激酶产生和表达增加。Rho激酶可能通过促进肺小动脉收缩和肺小动脉重构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是否通过抑制肺动脉RhoA/Rho激酶通路的激活而逆转低氧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方法:32只成年雄性We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组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自低氧干预第1天起C组每日给予1 mg/mL阿托伐他汀溶液10 mg/kg灌胃,D组以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7.
粉防己碱对大鼠肺动脉高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亓峰  吴乃石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37-741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左全肺切除及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应用粉防己碱灌胃干预治疗组。测定大鼠血液中NO的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指数;光镜下,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力降低,血液NO含量增高,右心指数降低。结论粉防己碱能够逆转大鼠肺血管重建,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8.
内源性硫化氢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观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时 ,内源性硫化氢生成的变化以及应用外源性硫化氢处理对HPH的影响 ,探讨气体分子硫化氢在HP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低氧组 (n =7)和低氧 +NaHS组 (n =6 )。低氧处理采用吸入氧浓度为 10 % (体积分数 )的气体 ,每天低氧 6h ,共持续 3周。低氧 +NaHS组大鼠每天低氧前腹腔注射NaHS (0 78mg·kg-1)。低氧结束后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 ,测定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 [RV/ (LV +SP) ]比值 ,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肺小动脉显微结构改变 ,透射电镜观察肺小动脉超微结构 ,酶促反应法测定肺动脉和肺组织中硫化氢合酶活性 ,定量RT PCR方法测定肺组织中胱硫醚 γ 裂解酶(CSE)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升高 4 5 .6 % (P <0 .0 1) ,RV/ (LV +SP)比值增加 4 1% (P <0 .0 1) ;光镜下肺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 (RMT)和相对中膜面积 (RMA)分别增加 4 1%和 39% (P <0 .0 1) ;电镜下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 ,平滑肌细胞呈合成表型改变 ;硫化氢合酶活性在肺动脉和肺组织中分别降低 5 2 %和 5 4 % (P <0 .0 1) ,而且与平均肺动脉压均呈明显负相关 ;肺组织中硫化氢合酶基因表达水平下调 5 3%(P <0 .0 1)。与低氧组相比 ,低氧 +  相似文献   

19.
持续应用腺苷对大鼠低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皮下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腺苷14d,观察腺苷对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成常氧组、低氧组和腺苷处理组,于低氧[氧浓度(10.0±0.5)%]第7天皮下植人胶囊渗透压泵.腺苷组在低氧处理同时注射腺苷(100μg·kg-1·min-1);另两组泵内含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4 do测尾动脉压力和肺动脉压力,取血浆检测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NO水平.取肺动脉作免疫组化检测iNOS蛋白表达.结果 (1)低氧致肺动脉压力高于常氧组(P(0.01),而腺苷处理后肺动脉压力低于低氧组(P<0.01);(2)低氧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P<0.01),腺苷治疗组低于低氧组(P<0.01);低氧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常氧组(P<0.01).腺苷治疗组高于低氧组(P<0.01);低氧组肺动脉血管iNOS蛋白表达高于常氧组,腺苷处理组肺动脉血管iNO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低氧组和常氧组(P<0.01);(3)低氧组血浆RA和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P<0.01),腺苷治疗组则明显低于低氧组(P<0.01).结论 外周持续腺苷给药可降低慢性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其机制与抑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水平,促进肺动脉iNOS表达和增高血浆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研究外源性L-精氨酸(L-Arg)对急性缺氧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生化Griess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肺血管内膜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血浆NO、ET和环腺苷酸(cGMP)含量水平。结果 (1)急性缺氧1h后血浆NO和cGMP含量水平下降,血浆ET含量水平上升,肺血管内膜NOS活性下降。(2)L-Arg干预后血浆NO和cGMP 含量水平较缺氧组明显增加,血浆ET含量水平则明显下降,而局部肺血管内膜NOS活性较缺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缺氧能导致血浆NO含量水平下降,血浆ET水平升高,肺血管内膜NOS活性下降。应用外源性L-Arg干预急性缺氧可使下降NO水平升高。血浆ET水平下降,从而推测L-Arg有缓解缺氧毒性及缓解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故临床上运用L-Arg可望对某些疾病具有有益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