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族史、BMI、吸烟、饮酒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记录16605例贲门癌患者和26053例非癌就诊者的家族史、吸烟、饮酒情况,并测量其身高和体质量。对贲门癌患者中电话或住址明确的2000例进行电话或入户随访,以死亡或搬迁为随访中止事件。生存分析及死亡风险评估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结果:家族史阳性明显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P<0.001,OR=2.012,95%CI=1.874~2.160);不同BMI患癌风险有较大差异,低体质量组的患癌风险是正常组的近4倍(OR=3.864,95%CI=3.459~4.317),超重组的患癌风险低于正常组(OR=0.323,95%CI=0.293~0.357);吸烟明显提升贲门癌的发病风险(P<0.001,OR=1.979,95%CI=1.785~2.194),而饮酒对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影响较小(P<0.001,OR=0.749,95%CI=0.678~0.827)。家族史阳性患者生存期优于阴性者(P=0.010,RR=0.677,95%CI=0.502~0.912)。结论:家族史阳性、吸烟和低体质量均提示较高的贲门癌发病风险,而饮酒的作用较弱;家族史阳性可能是贲门癌患者预后较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食管/贲门双源癌和单发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家族史、临床病理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家访和问卷调查、住院病理核查以及电话随访等方法,收集整理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食管癌高发区的1 011例双源癌患者、2 095例单发食管癌患者和1 859例单发贲门癌患者的家族史、临床病理资料和部分随访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t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模型等方法分析双源癌和单发食管/贲门癌患者家族史、临床病理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双源癌家族史阳性率比单发贲门癌家族史阳性率高(34%,27%,P<0.05),与单发食管癌相似(34%,31%,P<0.05);双源癌中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患者多于单发食管癌(27%,15%)和单发贲门癌患者(18%,4%,P<0.05);双源癌患者生存率低于单发食管癌和单发贲门癌患者(P<0.05),死亡风险分别为单发食管癌和单发贲门癌患者的2倍(P<0.05,HR=1.976)和3倍(P<0.05,HR=2.652)。结论双源癌患者遗传易感性高于单发贲门癌患者;双源癌中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患者均多于单发食管癌和单发贲门癌患者;双源癌患者生存率低于单发食管和贲门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DM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双微体基因2(MDM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与对照组MDM2各种模型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Egger's检验和Bggerg检验发表偏倚。结果共7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组2 206例,对照组3 32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纯合子(309T/T)基因型个体相比,变异纯合子(309G/G)与杂合子(309G/T)基因型个体中食管癌风险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GG vs.TT:OR=11.64,95%CI10.17~13.31;GT vs.TT:OR=11.07,95%CI10.02~12.22]。在隐性遗传模型中(GG vs.GT/TT)食管癌风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GG vs.GT/TT:OR=1.17,95%CI 1.03~1.32],但在显性遗传模型中(GG/GT vs.TT)发病率风险增高无统计学意义[GG/GT vs.TT:OR=1.02,95%CI0.94~1.11]。在按地区分组的亚组分析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MDM2-309T/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食管癌风险显著相关[GG vs.TT:OR=10.77,95%CI9.35~I2.42,P=0.000;GTvs.TT:OR=10.11,95%CI9.11~11.23,P=0.000;GG vs.GT/TT:OR=7.03,95%CI6.44~7.67,P=0.000;GG/GT vs.TT:OR=5.86,95%CI5.12~6.69,P=0.000]。结论MDM2-309T/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食管癌风险显著相关,MDM2-309G/G基因型个体食管癌患病风险可能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XRCC4、RAD5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包括正常对照61例,食管癌患者123例XRCC4基因启动子区G-1394T(rs6869366)位点,以及RAD51-G135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 结果 XRCC4 rs6869366位点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GT+GG)的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3.022,95%CI=1.487~6.142,P=0.002)。RAD51基因型GC和CC与携带GG的野生型个体相比,携带RAD51变异基因型(GC和CC)的个体具有更高的患癌风险(OR=3.643,95%CI=1.501~8.842,P<0.05)。 结论 DNA损伤修复系统中的基因多态性很可能与食管癌发生的易感性有关,XRCC4 G-1394T,RAD51-G135 C位点多态性改变均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XRCC4、RAD5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包括正常对照61例,食管癌患者123例XRCC4基因启动子区G-1394T(rs6869366)位点,以及RAD51-G135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结果 XRCC4rs6869366位点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GT+GG)的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3.022,95%CI=1.487~6.142,P=0.002)。RAD51基因型GC和CC与携带GG的野生型个体相比,携带RAD51变异基因型(GC和CC)的个体具有更高的患癌风险(OR=3.643,95%CI=1.501~8.842,P<0.05)。结论 DNA损伤修复系统中的基因多态性很可能与食管癌发生的易感性有关,XRCC4G-1394T,RAD51-G135C位点多态性改变均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TNF-α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PCR-RFL方法分析了食管癌病例(n=202)和按性别、年龄频数对照的正常对照者(n=317)TNF-α-308G/A多态,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发生风险、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TNF-α-308G/A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食管癌发生风险无关.携带有A(G/A or A/A)等位基因的食管癌患者,其肿瘤恶性程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79.8%&56.1%;OR=2.948,95%CI=1.468~5.920;P<0.05),而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性显著增加(54.0% &34.5%:OR=2.223,95%CI=1.212~4.076;p<0.05).结论 TNF-α-308G/A多态性可能在食管癌的发展和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复发、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现状,开展综合防控,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目的 了解辽宁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2018年,通过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6个县区28个行政村/社区≥40岁的9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分别为29.5%(289/980)、63.3%(183/289)、56.4%(163/289)和47.2%(77/1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居住地为城市〔OR=1.818,95%CI(1.317,2.508),P<0.001〕、有糖尿病家族史〔OR=2.790,95%CI(1.922,4.050),P<0.001〕、高血压〔OR=1.813,95%CI(1.160,2.834),P=0.009〕、高三酰甘油〔OR=2.312,95%CI(1...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放疗联合化疗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探讨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以便于临床及时给予营养干预和监测,进而指导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浙江省肿瘤医院符合纳入营养风险筛查的97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患者入院时、放疗第1周至第6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其相关性,评价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 结果 26.8%的患者在放化疗前就存在营养风险,这种风险随着放化疗的进行而逐渐升高,至放疗第6周,达到44.8%;入院时NRS-2002评分≤3分和≥4分的患者,1年总生存分别为91.1%和61.9%(P=0.010),治疗期间NRS-2002评分最高分≤2分和≥3分患者1年总生存分别为94.2%和77.5%(P=0.012),治疗期间NRS-2002评分最低分≤3分和≥4分患者1年总生存分别为93.0%和55.0%(P=0.009);入院时和放疗第1周NRS-2002评分与前白蛋白有关(P<0.001,P=0.002),放疗第3周NRS-2002评分与白蛋白有关(P=0.036)。 结论 食管癌放疗联合化疗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影响患者治疗进程和治疗效果,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营养评估及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某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营养风险筛查风险组(NRS2002≥3分)125例,无风险组(NRS2002<3分)243例,分析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 3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得分(4.12±1.46)分,营养风险发生率33.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血清白蛋白(OR=0.379,95%CI为0.201~0.714)、无糖尿病(OR=0.026,95%CI为0.124~0.376)、营养支持(OR=0.028,95%CI为0.170~0.476)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80岁(OR=3.892,95%CI为1.949~7.771)、肺功能IV级(OR=3.346,95%CI为1.661~6.74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高龄、低血清白蛋白、糖尿病、肺功能Ⅳ级、无营养支持是老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河南省青年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同期2445例青年健康人群与1405例青年食管癌患者人群,比较2组性别、家族史、高低发区、体质指数(BMI)、吸烟喝酒情况的差异,分析危险因素。结果:青年食管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家族史阳性(OR=25.616,95%CI=20.431~32.117)是青年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是高发区(OR=6.440,95%CI=4.791~8.655)和BMI<18.5kg/m2(OR=5.656,95%CI=1.433~22.319),而BMI>24kg/m2为保护因素(OR=0.094,95%CI=0.018~0.493)。结论:高发区家族史阳性的男性更易患食管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癌高/低发区2005年和2010年慢性食管炎与食管癌流行特征的变化,加深对食管癌流行趋势的了解。方法调查2005年和2010年高/低发区医院门诊胃镜检查患者共计15 342例,其中2005年6 436例(慢性食管炎患者874例,食管癌患者746例),2010年8 906例(慢性食管炎患者1 059例,食管癌患者839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高发区2005年和2010年食管癌检出率分别为13%(431/3 401)和9%(484/5 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发区2005年和2010年食管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10%,9%,P>0.05);慢性食管炎的检出率均为12%以上。高/底发区食管癌和慢性食管炎的男女比例为1.4∶1至2.2∶1。食管癌的高发年龄组为50~69岁组,慢性食管炎的高发年龄组为60岁以下组。结论高发区食管癌检出率5年间有下降趋势;低发区食管癌5年间检出率为9%,没有明显变化;高/低发区食管癌和慢性食管炎均为男性多于女性;高/低发区慢性食管炎的高发年龄段较食管癌的高发年龄段平均提前10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5 3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 14例双源癌患者 (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 )p5 3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在 14例双源癌患者中 ,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5 3阳性率分别为 72 % (10 / 14 )和 3 6% (5 / 14 ) ,统计学分析二者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2 2 85 ,P >0 0 5 )。同一个体食管和贲门癌组织p5 3一致性变化发生率占 5 0 % (一致阳性率为 2 9% ,一致阴性率为 2 1% )。统计学分析二者呈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证实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p5 3一致性变化 ,提示二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21WAF1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21WAF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7/15),贲门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6/15),免疫反应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和镶嵌型。15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一致性改变率为87%(13/15)。结论: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存在较高的P21WAF1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前病变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一个体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eDYS)和贲门腺上皮不典型增生(gDYS)即食管贲门双源癌前病变(cDYS)的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林州地区临床病理诊断为单发贲门癌(n=3 119)、单发下段食管癌(n=516)和食管贲门双源癌(n=115)手术切除标本的癌旁组织,及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n=4315),采用连续取材、石蜡包埋、切片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cDYS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ESCC组、GCA组、CC组eDYS检出率分别为75.8% (391/516)、22.4% (700/3119)、63.5%(73/115),gDYS检出率分别为21.9%(113/516)、61.4%(1 915/3 119)、37.4%(43/115).4315例无症状居民内镜普查eDYS、gDYS检出率分别为4.8%(206/4315)和5.3%(229/4315).ESCC组、GCA组cDYS检出率分别为19.6%(101/516)、17.6%(548/3119),2组相似(P<0.05),但均低于CC组的29.6%(34/115)(P<0.05).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中cDYS检出率18.2%(683/3750),高于无症状普查人群cDYS的检出率0.7%(29/4315)(P<0.05).手术切除标本cDYS的高发年龄段均为50-69岁,比无症状人群cDYS高发年龄段40~59岁高10岁(P<0.05).结论:食管贲门双源癌前病变是常见的病理变化,是食管贲门双源癌发生的重要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和贲门上皮癌变过程中C-erbB2和c-myc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纤维内镜活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4例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活检组织以及3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0例贲门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erbB2和c-myc的表达变化以及病理学的研究。结果:58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检出16例正常食管上皮,34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和8例间变(DYS);26例贲门活检组织中,共检出7例正常,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3例DYS。食管正常组织,BCH和DYS组织均未发现C-erbB2阳性反应,但鳞状细胞癌(SCC)组织C-erbB2阳性率为50%;食管上皮各级病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myc免疫阳性率均出现明显的升高,其中间变组织阳性率最高,而卉门癌组织中其阳性率略低于间变组织。结论:c-myc过度表达是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并与病变进展密切相关。C-erbB2过度表达与贲门上皮癌变密切相关,并可能是食管癌变晚期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贲门活检组织各级病变的病理诊断结果,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食管癌高发区30岁以上同卵双胞胎进行现场普查.结果:112对双胞胎中,贲门腺癌6例,双发(两个成员均发病)贲门腺癌发生率0.9%(1/1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郑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和遗传度的分析,探讨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抽取郑州市3所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6例作为病例组,抽取同期河南省军区医院部分体检健康的人群(129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级亲属病史,并用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结果:病例组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2.1%,高于对照组的5.5%(χ2=101.807,P<0.001),一级亲属遗传度为39.10%。父母亲糖尿病病史(父:OR=1.501,95%CI=1.088~2.071;母:OR=4.095,95%CI=3.120~5.375),兄弟姐妹脑卒中病史(OR=9.860,95%CI=2.933~33.139)、糖尿病病史(OR=7.029,95%CI=3.952~12.504)为危险因素;而父母亲高血压(父:OR=0.494,95%CI=0.386~0.634;母:OR=0.594,95%CI=0.465~0.759)、父母亲高血脂(父:OR=0.395,95%CI=0.228~0.684;母:OR=0.367,95%CI=0.187~0.722)、母亲冠心病(OR=0.495,95%CI=0.319~0.769)、母亲肥胖(OR=0.385,95%CI=0.191~0.773)、兄弟姐妹肥胖(OR=0.423,95%CI=0.183~0.980)为保护因素。结论: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 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癌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及体重指数与食管/贲门癌关系。方法:对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多家医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10 561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年龄、性别、籍贯、ABO血型及身高、体重等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MI=kg/m^2),并对ABO血型的分布及食管/贲门癌患者各级BMI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均为B〉O〉A〉AB,且不同性别之间无差异(P〉0.05);②该地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正常体重者所占比例均为最多,低体重和超重者次之,肥胖者最少。但是女性食管癌患者中Ⅰ级BMI所占比例低于贲门癌相应BMI所占比例(22%,69/310vs.27%,18/66),Ⅱ级BMI所占比例高于贲门癌相应BMI所占比例(54%,169/310vs.49%,32/66)。结论:B型血者患食管/贲门癌的风险较大,AB型血者患食管/贲门癌的风险较低。体重过低的女性患食管癌的风险较其患贲门癌的风险大,而体重在正常范围的女性患贲门癌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