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大豆苷元-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制备难溶性药物大豆苷元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提高其水溶性。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并对包合物进行差示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最后测定了包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在选定条件下制备的包合物中药物含量为6.76%,溶解度为13.68 mg·mL-1,3种鉴定方法的结果证实形成了包合物。结论:大豆苷元-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达到了增加药物溶解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和鉴定淫羊藿苷/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了淫羊藿苷与β-环糊精之间的构成摩尔质量比,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淫羊藿苷/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Ray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用HPLC法测定包合物的含药量及其体外释放。结果:证实淫羊藿苷/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主、客分子的摩尔比为1∶1,包合常数为39.62M-1,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均有所增大。结论:淫羊藿苷/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增大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虎杖苷/甲基-β-环糊精(虎杖苷/Me-β-CD)的包合物,以达到提高药物的水溶性、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目的。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利用相溶解法测定包合作用对虎杖苷溶解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XRD)、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证实包合物的形成。此外,通过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测定了虎杖苷及其包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虎杖苷和Me-β-CD形成了化学计量比为1∶1的包合物,缔合常数为1106 M-1;包合作用提高了虎杖苷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包合后的虎杖苷抗氧化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虎杖苷包合物可以达到提高药物水溶性、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目的,这为虎杖苷在药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鸦胆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均质法制备包合物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投料比(β-环糊精-鸦胆子油)、包合温度、均质时间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法优化制备工艺。然后,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考察所得包合物安全性。结果鸦胆子油可进入β-环糊精空腔中,包合物制备成功。最佳条件为投料比8.22∶1;包合温度55℃;均质时间5.5 min;包合物包封率62%。在15.60 g/kg剂量下,包合物无明显毒性。结论将鸦胆子油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可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吴妮  于洁  张峡  曾敏  张亚军  郑晓晖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4611-4617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_A(Tan-Ⅱ_A)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β-环糊精与丹参酮Ⅱ_A的配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自变量,包合物的收率、包封率和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使用Box-Ben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酮Ⅱ_A的包合工艺;采用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法(NM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为: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7,包合温度为48℃,包合时间为3 h;采用优选的工艺条件制备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的包封率为84.75%。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包合物可以明显提高丹参酮Ⅱ_A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人参皂苷Rg3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东海  侯茂奇  陈继永  李金明  刘珂 《中草药》2006,37(9):1328-133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_3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测定人参皂苷Rg_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在水溶液中人参皂苷Rg_3与HP-β-CD均可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人参皂苷Rg3的苷元部分可能嵌入HP-β-CD分子的疏水性空穴中,两个葡萄糖裸露在环糊精腔外。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和确证,表明人参皂苷Rg_3与羟丙基-β-环糊精已经形成包合物。人参皂苷Rg_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G<0),且为放热反应(△H<0),同时也是熵减过程(△S<0)。结论人参皂苷Rg_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可自发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从而增加溶解度。选择适宜的包合温度将有利于包合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并鉴定α-常春藤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BD-HP-β-CD).方法:采取饱和水溶液法制备BD-HP-β-CD,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温度、时间和搅拌速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鉴定包合物物相,相溶解度法考察HP-β-CD对α-常春藤皂苷(BD)的增溶效果.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37℃,搅拌速度300 r·min-1,包合时间2h,包合物平均得率93.3%,包封率70.7%.BD-HP-β-CD在pH8.5,1.2,6.8介质中表观溶解度较BD分别约提高了4,60,200倍,XRD和DSC中BD的特征峰消失证实包合物已形成.结论:HP-β-CD对BD具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并鉴定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白藜芦醇与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的摩尔质量比,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Ray衍射分析(XRD)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包合物的载药量及其体外释放.[结果] 证实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主、客分子的摩尔比为1:1,包合常数为1621M-1,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均有所增大.[结论] 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增大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9.
羟丙基-β-环糊精对黄芪甲苷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研究其包合作用及增溶效果。方法利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运用旋光度增量法测定包合比;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溶解度及溶出度,以考察其增溶作用。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与黄芪甲苷可形成摩尔比1∶1的包合物,包合后黄芪甲苷的溶解度由原来的22.2μg.m l-1提高到286.8μg.ml-1,溶出度由26.4%提高到71.2%。结论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及溶出度。  相似文献   

10.
四味土木香散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四味土木香散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为影响因素,包合率、收率、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正交实验优化包合工艺。TLC、差示扫描量热(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考察包合物在强光[(4 500±500)lx]、高湿(RH 90%,25℃)、高温(60℃)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4∶1,包合温度50℃,搅拌时间2 h,包合率、收率、包封率分别为74.12%、83.12%、78.16%。挥发油包入β-环糊精空腔中,表明包合物制备成功。包合物在上述条件下的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包合四味土木香散挥发油。  相似文献   

11.
任科  张志荣  鞠静红  刘阳  龚涛 《中草药》2008,39(4):518-521
目的 制备和鉴定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穿心莲内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通过表观溶解度法考察包合物中主客分子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结果 25、35、45 C下穿心莲内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能形成1:1摩尔比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L型,包合过程为放热反应.结论 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2.
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紫外吸收法、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载药量和包合率.结果:苯环壬酯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质量比1:2,包合物载药量33.30%,包合率80.20%.结论:可采用研磨法制备载药量和包合率较高的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β-环糊精(β-CD)对金丝桃苷(Hyp)进行包合,并对包合物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Hyp-β-CD包合物,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以差示热分析研究Hyp-β-CD特征吸收峰,并考察其溶出度与原药粉的区别。结果:Hyp-β-CD主、客分子比为1∶1,平均载药量为26.39%±0.24%,平均包合率为82.11%±0.01%,包合物10min内药物已溶出88.9%,是原药粉(12.3%)的7.2倍。结论:Hyp-β-CD包合物可显著提高Hyp的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14.
吴梅君  叶晓莉  张珏 《中药材》2023,(6):1513-1518
目的:探讨鸢尾苷元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以Aβ1-42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元损伤模型,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试剂盒检测LDH、Caspase-3、氧化应激和GSK-3β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4-HNE表达;PDB数据库和分子对接预测鸢尾苷元和GSK-3β的结合;Western Blot分析凋亡和GSK-3β/Nrf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鸢尾苷元可呈浓度依赖性缓解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活力损伤、凋亡及氧化应激,并可通过靶向GSK-3β从而调控GSK-3β/Nrf2信号。结论:鸢尾苷元可通过调控GSK-3β/Nrf2通路进而抑制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密封控温技术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采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制备工艺中的影响因素及包合后药物的释药性能。方法:将主、客分子密封于容器内,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时间等因素使主、客分子间形成包合物。采用红外扫描、粉末X-射线衍射等方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加热温度、时间及β-环糊精的晶型等因素都会对包合产生影响。形成包合物后可抑制药物的升华,增加药物的溶出度。结论:采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中药包合物简便易行,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16.
司奇  吴丹  曹青日  崔京浩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309-2313
该研究以提高缬草挥发油的稳定性并掩盖其不良气味为目的,制备和评价了缬草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考察包合物得率和缬草挥发油包合率,确定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后,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处方。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验证缬草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并考察其稳定性。饱和水溶液-超声细胞粉碎法显示较好的包合物得率与包合率。在优化条件下,所制包合物得率(84.78±3.23)%,挥发油的包合率(86.23±2.48)%,DSC和X-RD结果表明包合物的形成、β-环糊精包合物明显提高了缬草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淫羊藿苷-羟丙基-β-环糊精对淫羊藿苷的包合工艺。[结果]以包合物的溶解度为指标,筛选出最佳包合条件: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为40%,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4h。[结论]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淫羊苷的溶解度由0.02g/L增加到4.46g/L。  相似文献   

18.
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β-环糊精的包合,寻找改善阿莫西林制剂性能的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和相溶解度法研究水溶液中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作用。采用研磨法制备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差示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验证包合物的形成。比较了阿莫西林和包合物的体外溶出速率。结果阿莫西林和β-环糊精能够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当体系中β-环糊精的浓度为6.16×10-3mol·L-1时,阿莫西林的溶解度提高2.89倍。包舍物在10min内的体外溶出速率上升7.2倍。结论环糊精包合技术显著提高了阿莫西林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蛇床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不饱和水溶液-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以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设计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结果确定最佳包合工艺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比例为4.5∶1,电动搅拌机35℃,恒温水浴搅拌210 min,进行包封。结论所确定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朱士龙  陈迪钊  李勇  林红卫  段友构 《中草药》2012,43(7):1328-1332
目的研究青藤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性质。方法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青藤碱-β-环糊精包合物,纯化后利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各包合物的结晶形态,并通过红外光谱(IR)、差热分析(DSC)、X射线粉末衍射(XRD)、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对青藤碱-β-CD包合物,XRD检测到一组新的特征衍射峰,2θ分别为6.98°、8.48°、9.74°、9.92°、18.50°;DSC能观察到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存在明显不同;IR检测到青藤碱的部分特征吸收峰,受包合物形成的影响其强度降低,峰形变宽,发生位移或消失等现象;1H-NMR能检测到β-CD空腔内壁的两个质子H-3和H-5受包合物形成的影响其化学位移减小。这些表征试验均证实,青藤碱-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结论青藤碱与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β-环糊精可显著增加青藤碱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