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可博  郑秀华  黄培凤 《新中医》2020,52(2):125-129
目的:探究热补针法结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A(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热补针法针刺治疗,观察组B(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观察组C(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补针法针刺和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治疗时间3个月。通过测定比较4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8和IL-27含量,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和晨僵时间等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C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手平均握力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其他3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晨僵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血清CRP、RF和ER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血清CRP、RF和ERS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血清RF和ER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血清ERS水平低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关节液IL-17A和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关节液IL-17A和IL-18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P<0.05),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联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初次治疗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40例,采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口服治疗6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TGF-β,CTX-β,CRP及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IL-1,CTX-β浓度明显降低,TGF-β浓度明显升高,WOMAC评分,CRP浓度均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可明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修复性细胞因子活性。结论: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可显著缓解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障碍,且作用于多种细胞因子,更能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3.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痹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痹病患者 300 例,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试验组 200 例,追风透骨丸对照组100 例,从临床疼痛、功能障碍改善等方面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在疼痛、功能障碍改善和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总有效率为 91.5% ,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见毒副反应。结论: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是治疗痹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症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5(IL-15)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和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每组10只,对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建立CIA模型,于初次免疫后10 d开始,给各组大鼠进行相应药物灌胃处理以延缓炎症进展,并每隔7 d评定一次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AI),给药21 d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IFN-γ和IL-15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关节正常,而模型组关节红肿较为明显,AI指数评分较高(P0.001),雷公藤多苷片组和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大鼠AI均较模型组有所缓解(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FN-γ、IL-15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P0.01),雷公藤多苷片组及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大鼠IL-1β、IFN-γ、IL-15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IA大鼠促炎因子分泌,缓解关节炎症,可作为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追风活络饮合复方乌头微乳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疗效及对相关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1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给予美洛昔康(7.5 mg/次,1次/d)、来氟米特(2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追风活络饮合复方乌头微乳剂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疾病活动程度(DAS28)评分、简化疾病活动性指数(SDAI)、健康评价问卷评分(HAQ)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水平变化,同时统计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DAS28评分、SDAI评分、HAQ评分及ESR、RF、CRP、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风活络饮合复方乌头微乳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证可有效缓解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控制病情进展,抑制机体急慢性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8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度、双手握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追风除痹胶囊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参研条件的对象60名,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追风除痹胶囊配合低周波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周波及口服祖师麻片治疗,10d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4d,共3个疗程。根据临床观察评分(包括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等进行系统对比,量化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治愈16例,好转1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中,治愈8例,好转15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76.7%。结论:追风除痹胶囊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是一种市售抗风湿成药,本研究旨在初步评价该药对斑马鱼的发育毒性。方法:空白对照组斑马鱼予生理盐水干预,另拆解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将内容物溶于生理盐水,配置成100μg/ml、200μg/ml、400μg/ml、800μg/ml、1000μg/ml共5个浓度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内容物培养液(HZHC)干预试验组斑马鱼,进行以下两步试验:1)成年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初步观察:将180条雌雄各半的成年斑马鱼简单数字化随机分配到6个组别,每组30条,记录空白对照组和5个浓度HZHC试验组斑马鱼5个时点(24h,48h,72h,96h,120h)的死亡率。2)斑马鱼发育毒性观察:选取正常发育6h的斑马鱼受精卵分6组,每组30枚,干预措施同前,记录各组斑马鱼3个时点(72h,96h,120h)的孵化数,死亡数和120h后的畸变数并拍下典型畸形照片,同时记录120h后各组存活斑马鱼的身长、身宽和体重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干预24~120h期间,与对照组相比,浓度≤400μg/ml的药物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干预组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的死亡率,发育畸形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在干预48h,96h,120h后,800μg/ml和1000μg/ml两个浓度组的斑马鱼的死亡率和畸形率、体重、身宽较之其余各组显著增高(P0.05),畸变以心脏水肿为主。结论: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发现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内容物培养液在800μg/ml,1000μg/ml浓度时干预72h即有明显的发育毒性和致死毒性,影响斑马鱼的生存安全,畸变表现为心脏水肿,但在400μg/ml以内的浓度范围内干预120h未见明显死亡和发育毒性,可能相对安全,这对完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的用药安全认识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痛宁胶囊(JTN)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为祛风通络活血法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0只雄性Wistar大鼠,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2次在大鼠背部、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连续刺激14 d复制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大鼠模型。设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0.02 g·kg~(-1))和脊痛宁低、中、高剂量组(0.2,0.4,0.8 g·kg~(-1)),ig给药,连续28 d。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关节肿胀和多发关节炎指数的影响,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情况,并对病理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长较慢,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后肢关节严重肿胀,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踝关节可见严重滑膜炎症、软骨侵蚀及骨破坏。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各治疗组可改善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体重,降低关节肿胀率、关节炎指数(P0.05,P0.01),明显降低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P0.05)。病理结果显示,脊痛宁和雷公藤组较模型组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软骨及骨破坏减弱,病理评分降低(P0.05,P0.01)。结论:脊痛宁胶囊可明显减轻风寒湿痹大鼠关节炎症和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示脊痛宁胶囊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及甲氨蝶呤10mg/周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10mg/周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的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临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草药封包疗法在治疗活动期和病情较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治疗活动期和病情较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白芍总苷胶囊、洛索洛芬钠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草药封包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满意率、关节压痛数、肿胀数、DAS28和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临床症状、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部分患者骨质破坏较轻或已经僵直的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中草药封包疗法治疗活动期和病情较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且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化瘀通痹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瘀通痹方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对照组为76.92%(40/5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NF-α、IL-1β、CR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血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β、CRP、GPI、RF、TL1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AS28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痹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TNF-α、IL-1β、CRP、GPI的表达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肾俞"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miR-155/Toll样受体4 (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拮抗剂组、艾灸组,每组12只。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弗氏完全佐剂复合造模方法复制AA模型。艾灸组于大鼠"足三里""肾俞"给予艾灸治疗,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21 d;拮抗剂组经尾静脉注射TLR4拮抗剂,1次/d,连续注射21 d;正常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JSD)、关节炎指数(AI),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miR-155/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iR-155及TLR4、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白细胞介素(IL)1受体相关酶(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及拮抗剂组大鼠JSD、AI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中miR-155及TLR4、NF-κB、MyD88、IRAK1、TRAF6、IL-1β、TNF-α、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拮抗剂组大鼠JSD、AI明显降低(P<0.01),滑膜组织中miR-155及TLR4、NF-κB、MyD88、IRAK1、TRAF6、IL-1β、TNF-α、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艾灸组大鼠JSD、AI及滑膜组织中miR-155 mRNA及NF-κB、MyD88、IRAK1、TRAF6、IL-1β、TNF-α、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拮抗剂组(P<0.01),滑膜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拮抗剂组(P<0.01)。结论:艾灸"足三里""肾俞"能够明显改善AA大鼠滑膜炎性反应,可能与艾灸抑制miR-155/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袁慧  吴茜  楚曼  徐军建  白艳荣 《陕西中医》2021,(12):1684-1687
目的:观察虎威通痹汤对佐剂关节炎大鼠IL-23/IL-17炎症轴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虎威通痹汤组、甲氨蝶呤组,每组10只。虎威通痹汤组、甲氨蝶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干预28 d后,比较各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形态及血清IL-23、IL-17、IL-6、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增加,关节滑膜损伤明显,血清IL-23、IL-17、IL-6、TNF-α水平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虎威通痹汤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减轻,滑膜损伤改善,血清IL-6、TNF-α、IL-17、IL-23水平下调。与甲氨蝶呤组比较,虎威通痹汤组血清IL-23、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虎威通痹汤可减轻佐剂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改善滑膜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23/IL-17炎症轴有关。  相似文献   

15.
寒痹康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6 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血清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寒痹康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牛II型胶原蛋白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以甲氨蝶呤作对照,观察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NO水平。结果:寒痹康汤能显著减轻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降低大鼠血清IL-6、NO水平。结论:寒痹康汤能下调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6、NO的水平,其作用与甲氨蝶呤相当,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活络方内服及丁香膏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110例PHN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针灸治疗,疗程10 d。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片,20 mg/次,3次/d,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 mg/次,1次/d。必要时口服氨酚曲马多片。疗程8周。观察组采用活络方内服,及丁香膏外用,疗程8周。采用(VAS)法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并计算疼痛下降指数;记录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记录治疗期间氨酚曲马多用量;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 观察组疼痛下降指数总有效率为95.54%,优于对照组的78.18%(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在第2、4、8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下降(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IL-2水平上升,观察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氨酚曲马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活络方内服联合丁香膏外用能快速减轻(PHN)疼痛症状,减少氨酚曲马多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西药加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TNF-α、IL-1及PGE2水平,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晨僵时间评分、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水平,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晨僵时间评分均降低,PGE2水平均升高(P<0.05);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水平,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晨僵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G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活血通络汤可显著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炎症及免疫水平,临床疗效满意,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风湿宁胶囊(FSN)对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新西兰大白兔血清和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7、IL-4、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风湿宁胶囊低剂量组、风湿宁胶囊中剂量组、风湿宁胶囊高剂量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制备RA风寒湿痹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风湿宁胶囊溶液、甲氨蝶呤悬浮液,正常对照组灌生理盐水。用药7天后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及关节滑液中IL-6、IL-17、IL-4、IL-10的水平。结果FSN中、高剂量组和MTX治疗组血清及关节滑液的IL-6、IL-17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而FSN低剂量组IL-6、IL-17水平的下降不明显(P0.05)。FSN各剂量组和MTX组中IL-4、IL-10水平较模型组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宁胶囊不仅能下调新西兰RA大白兔血清及关节滑液中过高的IL-6、IL-17水平,而且能上调血清及关节滑液中IL-4、IL-10的水平,提示风湿宁胶囊治疗RA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平衡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效应进而散寒通络,降低关节滑膜炎症,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清热排毒胶囊对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清热排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戴芬组)、模型组、空白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于第5天灌胃给药1h后予尿酸钠晶体局部关节腔注射形成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量大鼠踝关节关节肿胀度,应用ELISA法测定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和戴芬组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明显,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低于戴芬组(P〉0.05)。结论:清热排毒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发挥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滑膜组织中IL-1β、IL-8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