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冉清智  张娟 《河北中医》2021,43(1):84-86
目的观察升陷汤加减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气虚下陷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升陷汤加减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4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瘙痒、皮损面积及皮损形态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及自觉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4.0%(32/50),对照组愈显率35.4%(17/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瘙痒、皮损面积及皮损形态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LQI评分及自觉症状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升陷汤加减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湿疹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促进皮损消退,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揿针联合石膏外敷治疗肺胃湿热型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肺胃湿热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耳穴揿针和石膏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illsbury分级、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acne-QOL)评分和皮损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皮损症状评分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illsbury分级和Acne-QOL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与对照组的0%(0/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揿针联合石膏外敷治疗肺胃湿热型寻常型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放血拔罐联合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方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放血拔罐疗法,2组均治疗4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变化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及各项目积分、DLQI总分及各个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放血拔罐联合清热解毒凉血法能够调节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痤疮2号颗粒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痤疮2号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一清胶囊口服,两组均给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皮损积分及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评定,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4周治疗,治疗组皮损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总积分也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痤疮2号颗粒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药物外敷对上热下寒型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上热下寒型的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药面膜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10天为一疗程,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两组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积分及皮损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外敷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法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疏肝理气为治法的方剂加味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共治疗8周。以皮损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安全性为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8.57%(31/35),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5.71%(2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积分、DLQI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皮损积分、DLQI及HAMD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疏肝理气法辨证加减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疗效确切,同时改善生活质量,缓解抑郁,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蒙药联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34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药联合蒙医放血疗法治疗,每周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皮损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63/67),对照组为82.09%(5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联合蒙医放血疗法治疗痤疮效果显著,皮损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瘢痕瘤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瘢痕瘤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 例针刺得气后进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皮损的变化及炎症、体质的改善程度,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皮损及炎症、患者体质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治疗瘢痕瘤性痤疮具有改善体质、见效快、复发率低、无毒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联合银翘散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符合研究标准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用放血疗法联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消炎痛、强的松等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进行疗效、不良反应评定,随访1年后评定复发率。结果:经过1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3例由于放血治疗而导致局部皮下瘀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对照组胃肠道不适8例,1例患者由于使用激素而导致面部痤疮,2例患者由于使用激素而导致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1年随访,观察组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7%;对照组有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放血疗法联合银翘散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囊肿结节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囊肿结节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针刺得气后,于主穴处温针灸;对照组针刺同样穴位,并施以补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各种面部皮损的变化、炎症和患者体质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痤疮皮损的压痛、潮红、囊肿、结节的作用及炎症、患者体质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的皮损也较对照组少,形态破坏小。结论温针疗法治疗囊肿结节型痤疮具有改善体质、整体效果较好、见效快、复发率低、无毒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张新普  薛丹  李敏  傅杰英 《针刺研究》2013,38(3):241-244
目的:观察悬灸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阴虚内热型痤疮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取风门、肺俞、膏肓俞、膈俞等穴悬灸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对照组针刺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每周治疗3次,治疗12周后,对痤疮皮损和阴虚体质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皮损积分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积分下降得更明显(P<0.05)。结论:悬灸不仅可以较明显改善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皮损情况,也可以对患者阴虚体质状态进行较好的调整,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刺、火针、艾灸等不同针灸疗法对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 AC)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CBM)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 Database),搜集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均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分析使用Stata16.0软件。结果 纳入42项RCT,共3911例寻常痤疮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艾灸、放血、放血+穴位注射、放血+针刺、火针优于西药(P<0.05),放血、放血+穴位注射、放血+针刺、火针、穴位埋线优于针刺疗法(P<0.05),放血+针刺疗法优于自血疗法(P<0.05),累计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SUCRA)显示放血+针刺治疗寻常痤疮总有效率最高;复发率:放血疗法+穴位注射优于电针(P<0.05),SUCRA结果显示针刺+自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复发率最低。结论 放血联合针刺疗法在提高总有效率上具有最好的疗效,针刺联合自血疗法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受纳入研究所限,以上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00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观察组应用火针疗法+308 nm准分子光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5(IL-25)水平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8周后2组皮损面积均呈现明显缩小趋势(P均<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皮损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GF-β、IL-17、IL-25水平以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不仅可明显缩小皮损面积,还可有效下调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对比针灸和药物治疗顺铂类化疗患者的疗效及进一步探索针灸改善恶心呕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隔姜灸组、温针灸组、对照组(格拉斯琼),然后根据组别进行对应治疗。在治疗期间记录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并根据严重程度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及观察评分后统计分析。结果胃肠不良反应方面,化疗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积分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5);在第3天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对照组积分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针刺组胃肠不良反应积分高于温针灸组及隔姜灸组(P<0.05),温针灸组与隔姜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疼痛方面,化疗后第1、3天3组分别与对照组积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针刺组及温针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及隔姜灸组。在患者体质状态及畏寒怕冷方面,从第1天的各组无差异(P>0.05),到第3、7天随着治疗量的增加,3组患者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艾灸及隔姜灸均能改善顺铂类化疗患者胃肠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体质状态及畏寒症状,但是其效果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针灸调体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阴虚内热型痤疮患者标准病例66例,随机分为艾灸方案组33例,针刺方案组33例,艾灸方案组采用隔物灸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针刺方案组采用针刺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每周2次,治疗12周后,对痤疮皮损和阴虚体质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方案均有一定的疗效,艾灸方案组总疗效高于针刺方案组,两组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优于针刺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在痤疮皮损改善方面,艾灸方案组患者皮损积分的下降情况,与针刺方案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艾灸方案组对患者皮损的改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的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艾灸方案组更明显,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艾灸方案组对患者体质状态的改善优于针刺方案组;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两组治愈和显效患者皮损和体质积分均有所下降并未达到复发诊断标准,可认为针灸调理能调动机体的自我调节、抗病能力,远期疗效客观。结论:针灸不仅可改善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皮损情况,且对患者阴虚体质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同时对于阴虚体质的痤疮艾灸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于"未病先防"理论脐针结合面部走罐治疗湿热体质面部痤疮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用LED光波治疗仪混合光治疗,观察组用脐针结合面部走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1.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疗效轻度多于对照组,而中度、重度、极重度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炎、局部红肿、痤疮复发、疼痛发痒症状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针结合面部走罐治疗湿热体质面部痤疮能获得良好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基于玄府理论的刺络拔罐结合耳穴贴压与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86例CS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43例,脱落3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穴取大椎、肺俞、膈俞、脾俞)结合耳穴贴压(穴取肺、肾、神门、心等)治疗,隔日治疗1次;对照组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每次10 mL,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4、8、12周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AS7、DLQI量表评分及血清IgE、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5/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8、12周,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1.1%(...  相似文献   

18.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振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705-706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针刺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放血对照组采用刺络放血治疗。三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和放血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与单纯采用针刺或刺络放血法相比,能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孙晓辉  刘洋  崔明星  赵斌 《新中医》2021,53(4):152-155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ROM)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ROM、膝关节评分表(KS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ROM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K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ROM大于对照组(P<0.05),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P、N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CRP、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CRP、NO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