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延  刘刚  张北平 《光明中医》2022,37(1):165-167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对提高本科生中医思维、加强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缺少对学生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影响了学生中医辨证的准确性,也影响了临床实习质量.三段式分析法是指将教材中各中医证型的症状部分分为主要症状、证候特点以及舌脉3个段落进行讲授和分析的教学法,此教学法是以《中医内科学》教材为基础,以临床需要为导向所创立的一种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三段式分析法在不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分析、综合、判断及推理,符合辨证思维的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中医辨证思维的水平,为建立正确的诊治思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庆国  刘敏 《中医教育》2012,31(3):70-72
结合学科特色,贯彻“三基五性原则”,将《伤寒论》教材名称厘定为《伤寒论讲义》,修订“坏病”“博碁子”和“脚挛急”定义,将蓄水证和蓄血证归入太阳腑证,取消合病并病、阳虚兼水气独立成节等方面.该教材既承前突出传统特色,又启后收纳最新研究成果,有望成为切实提高学生六经辨证实际能力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3.
“痛泻要方”源于《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取名曰“白术芍药散”,因主治痛泻,《医方考》称之为“痛泻要方”。该方的主治证是什么呢?三版、四版、1985年版大专函授教材《方剂学》,均认为是肝郁脾虚证:一版、二版、五版教材虽未提及证型而只写症状,但对病机的分析也认为是脾虚木乘。历版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沿袭《医方考》”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来归纳分析该方的治证和病机。对此笔者认为。该方主治以不提脾虚、归纳为  相似文献   

4.
分型论治是近年来中医临床工作者喜用的一种方法,为许多中医临床书籍及大中专中医教材所普遍采用。分型论治不仅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医学诊断之中,而且也广泛地反映于中医病名的提法上和中医证型的分析和诊治之中。这是千百年来无数医家摸清疾病规律、反复实践的宝贵经验的结晶,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及临证参考。分型论治对医疗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将一病或一证所出现的各种情况,症状、体征,一一列出,分为若干个证型,使我们对某个病或证的认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以模糊地看出一个病或证的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择处于缓解期BA患儿210例,根据临床表格观察各症状及证型的分布情况。结果症状中以易感冒、食少等多见;不同证型中以肺脾气虚型多见。结论小儿哮喘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缓解期以肺脾气虚多见,治疗小儿哮喘应以健脾补肺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03~2012年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资料,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文献信息调研,论述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常见证型分布及常见证型的主要临床症状。结果:分析得出湿热瘀结证和气滞血瘀证为慢性盆腔炎主要证型,各证型均可见到下腹痛、腰骶痛、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等症状。结论: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基础证型有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血瘀肾虚证、寒湿瘀滞证、气虚血瘀证等,为本虚标实之证,这些证型的分布规律体现了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机;各证型临床症状均有"瘀"的临床表现,说明瘀血内阻贯穿疾病的始终,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7.
4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45例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辨证方法采用虚实辨证;虚证分为气虚、阴虚、阳虚,实证分为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并对证型分布,证型相兼,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分别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在证型分布,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中,均表现为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证为主,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之证;临床上本虚以气虚,标实以血瘀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致死性肺疾病,预后极差。不同的IPF患者往往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根据其不同临床症状进行IPF分型,可以了解不同症状所代表的IPF人群的特征,以帮助临床更好的进行诊疗。方法 利用5574例IPF住院患者的中医临床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EMRs),根据相似症状构建患者相似性网络(Patient Similarity Network,PSN),采用BGLL的社团划分方法将IPF划分为不同模块(即亚型),并对典型模块的表型特征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将纳入的IPF患者划分为337个不同模块,发现IPF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各模块内的症状、诊断、证型及中药具有一致性。如M90中的人群多以口渴、咽干、口干等阴虚症状为其特异性症状,症候方面则以气阴两虚证为其典型证型,在诊断方面也以乳房恶性肿瘤、贫血等易出现气虚、阴虚的疾病为主,同时在中药的使用方面也多使用沙参、桑寄生等补益药。结论 通过症状划分所得的各模块同时具有与该模块代表症状相符的中医证型,且各模块的症状、诊断、证型和中药具有一致性,侧面反映了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说明我们通过症状对IPF人群进行划分是合理的,其结果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的分型。方法: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评定,并将中医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进行聚类研究。结果:初步拟订6个中医证型,即:心胆气虚型、气虚血瘀型、心肾不交型、脾肾两亏型、肾虚肝郁型、气郁化火型。结论:本研究制定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0.
胆道感染、胆石症 ,是临床常见病。两者可视作胆系疾病的典型代表 ,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疗效。有关胆病证候的临床研究 ,已取得一定成绩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大样本病例分析 ,探索其证型及症状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胆道感染、胆石症临床证型往往是多种病机相兼出现的复合证型(兼夹证 ) 。经过证型的拆分 ,把复合证型拆分为两个或多个只包括一个单纯病机的基本证型 ,结果 ,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是肝胆气郁证与肝胆湿热证 ,分别是 4 4 .4 %和 38.8% ,此外依次是血瘀证、肝胆实热证(肝胆蕴热证 ) 、脾失健运证、阴虚证、脾阳虚证、热毒证、胃气不和证、胃肠热结证等。经单因素方法分析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结果与传统中医证候理论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1.
脑血辨证是针对中医脑病所创制的一种新的辨证体系。该理论基于当代病因学的特点,为脑病的临床证治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对中医脑病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旨在通过脑血辨证脑病证候与不寐病证候的比较,验证脑血辨证脑病证候对不寐病证候的适用性。结果:脑血辨证之脑病证候对不寐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运用此证候分类能准确实现对不寐病的证候判别,其辨证思路清晰,规范化强,易于掌握,错诊率低。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论治技能的培养,是中医学教育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虽然有多种辨证方法,但六经辨证依然是最简洁、最容易上手的辨证方法。本研究以六经辨证为纲,从六经病特征开始,融汇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融汇伤寒温病理论,一步一步启发中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使中医学生易于掌握,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急性脑梗死(ACI)病因病机的研究较少,其辨证分型多是参照“中风”分型进行的,大体上可分为教材、标准、临床分型3类,针对ACI的临床分型又多是参照标准分型进行的,这些分型差异较大。辨证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查等的相关性方面,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其结果也有待进一步论证。当前,需要对ACI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其辨证相关研究,有可能实现ACI的宏/主观辨证与微/客观辨证的有机统一,为中医辨证走向微观化、客观化打开一扇窗,使中、西医在这一点上衔接起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辨证论治、辨证分期、固定专方、中成药、单味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针灸推拿等方面概述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概况;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按辨证论治思维,据其发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的特点进行辨证分型,确立方药,内外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多种给药途径结合、多剂型结合进行个性化治疗,体现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多样性;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毒副作用亦小,易于被患者接受。未来期望①统一辨证分型、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严格按照对照双盲要求进行观察。②强化流行病学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学(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突破以往教材的模式,将中药分为辨证治本、祛因治病、对症指标3类,辨病与辨证结合,对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理解、教、学及研发应用都有着积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辨证标准的建立必须对辨证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辨证的依据是医师收集的辨证信息,包括症状、体征、精神状态和发病时间、发病诱因、病史等其他信息。症状包括单一性症状、复合性症状、概括性症状,以及反映症状的相互关系、特点、程度、病程等。这些症状所含的辨证信息和意义是不同的,不等价的。正确分解这些症状,准确界定,对于辨证论治规范化、标准化是必须的。症状具有辨证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单一的、多维的,或不明显的(潜值),一些具有潜值的症状共同出现时,可以形成具有明显辨证意义的“新值”。辨证主要由辨病邪、辨病性、辨病位等三个要素构成,辨证还要求辨标本缓急、辨病势和辨真伪。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是一种具有广泛传染、较强致病性的外感疫病,对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2]。由于病邪侵入人体后传变迅速,疫毒易于弥漫三焦、充斥表里转为危重症,处于危重症时现代医学目前只能对症支持治疗,为恢复危重症患者脏器机能、改善危重症状,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值得深入思考。现以中医整体辨证的视角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危重病症辨证梳理,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依据的重要性,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向全国30名专家发出调查问卷,通过描述统计、Kendall系数分析、权重系数计算,对局部症状、全身其他症状、舌象、脉象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依据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局部症状作为专家集中程度最大、协调程度最大、权重系数最大的一组指标在辨证中应作为主证,舌象的贡献度次之。脉象和全身症状专家集中程度小,协调程度小,权重系数小,在实际临床辨证中应该如何掌握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本研究专家权威程度、集中程度较好,但专家对于局部症状、全身其他症状、舌象、脉象在辨证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性认识协调性尚欠佳,应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继续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客观化的研究方法,从认知角度更好地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了解其认知特点。方法:利用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的研究思路,采用心理学问卷测量方法编制测量工具,随机选取了104名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医研究生,针对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症状表征、治疗立法、处方用药3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症状表征环节,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和"风性动摇"特征分别在诊断外感病和内伤病时最具指导意义;倾向从八纲辨证(寒热、表里、虚实)和六经辨证角度进行症状的综合表征;在判断某个证候的典型症状时具有较一致的倾向;当症状与舌象的寒热、虚实属性发生矛盾时,倾向"取症舍舌"。治疗立法环节,大多数被试者倾向选择"先表后里"、"先实后虚"、"先急后缓"的治疗策略。处方用药环节,大多数被试者倾向选择某首或两首以上的方剂作为治疗方案。结论:首先,问卷结果呈现大多数的一致性,说明被调查的研究生具有较良好的中医药知识架构,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呈现出某种学科的规律性。其次,问卷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说明辨证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表征方式具有差异性,客观上反映了中医辨证模式的多样性、治疗用药的灵活性等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20.
规范的症状是规范辨证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多渠道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描述,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症状名词。依据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要求和科技术语的内涵界定规则,结合专家咨询论证,明确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症状间的概念体系,形成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术语表,确定各症状术语在中医学领域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