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不同证型与DLC-1基因甲基化表达的相关性。方法:63例肝癌患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从瘀论治分为肝郁(气滞)血瘀证、肝气虚血瘀证、肝瘀痰结(阻)证和肝胆湿热瘀滞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外周静脉血DLC-1基因甲基化表达在肝癌各证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研究发现肝癌患者各证型都有DLC-1甲基化阳性反应,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瘀痰结组>肝郁血瘀组>肝胆湿热组>气虚血瘀组;(2)统计学分析四组证型之间DLC-1甲基化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中医证型的分布可能与DLC-1基因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肝病瘀血舌象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瘀血舌象患者的血液生化物质的变化与不同血瘀证型是否内在联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气虚血瘀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或P<0.01)。结论:肝病瘀血舌不同血瘀证型有其不同的中医生理病理基础,肝病瘀血舌血液流变性与中医不同血瘀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借助FibroScan手段,了解不同中医证型的NALFLD肝脏纤维化病变情况。方法:选取NALFLD患者357例,进行辨证分析后,分为肝郁脾虚、痰湿阻滞证组122例,痰阻血瘀、湿郁化热证组118例,湿郁血瘀,肝阴不足证组117例。三组患者分别进行FibroScan检测,对其中愿意接受肝穿刺的患者进一步进行肝活检。分别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组别间FibroScan测值差异性、肝活检结果的差异性、FibroScan测值与肝活检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痰阻血瘀、湿郁化热证和湿郁血瘀、肝阴不足证与肝郁脾虚、痰湿阻滞证的FibroScan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两组中度以上肝纤维化增加;而三组证型的肝活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roScan与肝活检在诊断三组证型患者轻度、中度以上肝纤维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手段FibroScan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败黄肝宁合剂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分型论治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乙肝肝硬化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证型不同分为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及肝肾阴虚证4组,每组25例,均以败黄肝宁合剂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4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 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变化,随访8周观察长期疗效。结果湿热瘀阻证组总有效率88.0%,气滞血瘀证组总有效率52.0%,肝郁脾虚证组总有效率52.0%,肝肾阴虚证组总有效率48.0%,湿热瘀阻证组疗效最佳(P0.05);4组治疗后TBi L、ALP、TBA及γ-GT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湿热瘀阻证组治疗后TBi L、ALP、TBA及γ-GT水平均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治疗后8周时TBi L、ALP、TBA及γ-GT水平与本组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瘀阻证组治疗后8周时TBi L、ALP、TBA及γ-GT水平均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败黄肝宁合剂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对不同中医证型的乙肝肝硬化黄疸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TBi L、ALP、TBA及γ-GT水平,且长期疗效稳定,但以湿热瘀阻证患者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胃复汤对不同证型消化性溃疡胃泌素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络瘀阻证22例,脾胃湿热证28例和脾胃虚寒证28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泌素水平及血沉、血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胃泌素组间比较,治疗前3个证型组有一定差别,其中胃络瘀阻证组明显高于脾胃虚寒证组(p<0.05),3组治疗后趋于一致。组内比较:治疗6周后3个证型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以胃络瘀阻证患者下降幅度最大;血细胞比容组间比较,治疗前3组大致相近,仅胃络瘀阻证较高于脾胃虚寒证组(p<0.05)。治疗后3组差别较大,其中胃络瘀阻证组均明显低于另外2组(p<0.05)。组内比较,胃络瘀阻证和脾胃湿热证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水平组间比较,治疗前3证型组相近(p>0.05),治疗后(6周)胃络瘀阻证组均明显低于另外2组(p<0.05)。组内比较,仅胃络瘀阻证组下降幅度较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胃复汤联合奥美拉唑可有效减少胃泌素的生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胃络瘀阻证、胃湿热证以及脾胃虚寒证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其中对于胃络瘀阻证胃泌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瘀证与神经元损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76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进行证候调查、证候量化评分、损伤程度(GCS评分)分级,抽取外周血酶免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结果: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型出现频次为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血瘀气虚>瘀阻清窍>规范外的其他证型>肝肾亏虚;轻型患者中气滞血瘀证最为多见,中型患者中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血瘀气虚证较多,重型患者中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瘀阻清窍证位列前三;血瘀相关证型占84.21%。血瘀证患者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均高于非血瘀证患者,NSE含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患者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较轻、中型患者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提示损伤程度与血瘀证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呈正相关(P<0.01)。血瘀证不同证候类型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以血瘀实证为主。血瘀证证候积分越高,颅脑损伤病情越重,NSE含量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67例ACI患者分为痰瘀阻络证组和非痰瘀阻络证组,并在入院第二天检测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ACI痰瘀阻络证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痰瘀阻络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ACI痰瘀阻络证的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证侯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52例病毒性肝炎证侯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1)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2)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痊愈158例,好转386例,仅5例未愈(肝胆湿热证3例、脾虚湿困证和气虚瘀黄证各1例),3例死亡,总体预后良好;3)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组痊愈者多,其他证型组好转者多,不同中医证型组间疾病预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4)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及脾阳虚证预后最好(总有效率均为100.00%),其次是肝胆湿热证、脾虚湿困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8.87%、97.06%),气虚瘀黄证预后相对差一些(总有效率为93.33%)但不同中医证型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51)。结论:四川地区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不同中医证型与疾病预后间可能存在一些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祛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肠溶片,观察2组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体质量指数、肝酶、血糖、血脂、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体质量指数、肝酶、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热祛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祛湿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指标和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和血糖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肝功能、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汤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81-484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中医证型的特点及演变规律,为中医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49例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证候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证型特点。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前以气滞血瘀证(60例,40.3%)最为常见,气虚血瘀证27例(18.1%),脾虚湿瘀证24例(16.1%),肾虚血瘀证23例(15.4%),气血亏虚证15例(10.1%);术后以气虚血瘀证(54例,36.2%)最为常见,肾虚血瘀证28例(18.8%),气滞血瘀证20例(13.4%),脾虚湿瘀证24例(16.1%),气血亏虚证23例(15.4%);术前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统计,肾虚血瘀证的年龄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以气滞血瘀证(标实)为主,术后以气虚血瘀证(本虚标实)为主,总体上术后较术前有从实转虚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疗对于胃癌病人的中医证候的影响,为中医治疗胃癌化疗病人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的胃癌化疗住院病人70例,观察经过2个疗程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化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特点,并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加以评分及分类为单一证候,运用统计学分析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差异。结果:①化疗前胃癌病人以血虚、气虚、气滞和血瘀为主要表现,舌苔以舌淡苔薄及舌淡紫苔厚为主。②化疗后阴虚、脾虚和痰湿表现明显增加(P0.05),舌象转变为红舌厚腻苔为主(P0.05)。脉象在化疗前后以细脉为多见,化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病人经过化疗后血瘀和气滞表现减少,但阴虚、脾虚和痰湿表现明显增加,根据临床观察的结果提示对于胃癌化疗后患者中医治疗上应该将养阴及健脾化湿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中化萎汤治疗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浓缩丸,治疗组给予温中化萎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脘胀满、饮食减少、胃脘疼痛、疲乏无力、嗳气、反酸嘈杂及舌象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化萎汤治疗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收集151例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指标相关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研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阳虚血瘀型与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的年龄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阳虚血瘀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证型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临床客观检查指标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91-793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证型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给予患者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然后对其介入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的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患者术后1个月的标实证中血瘀证比例与术前、术后1 d、1周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1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的气滞证比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浊证比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的本虚证中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比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气滞证和血瘀证冠心病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补脾肾、化瘀利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湿瘀型糖尿病肾病水肿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脾肾阳虚夹湿瘀型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降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补脾肾、化瘀利水法治疗,口服中药汤剂,以金匮肾气丸、大黄虫丸为基础方加减。结果数据经统计分析显示,治疗后治疗组24 h UTP、Cr、BUN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LB、尿量均较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 UTP、Cr、BUN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LB、尿量均较前减少,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脾肾、化瘀利水法能减轻脾肾阳虚夹湿瘀型糖尿病肾病水肿,延缓进入血液透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四种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辨证应用中药注射液的意义。方法2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辨证分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湿热血瘀证、阳虚血瘀证四型,随机分为治疗组148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500μg、维生素B1100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滴,2组疗程共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四种证型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综合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气虚血瘀证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综合疗效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种证型(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四种证型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对照组;治疗气虚血瘀证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糖皮质激素抵抗、血小板计数、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成人初治ITP患者58例,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P-糖蛋白表达水平。按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脾肾阳虚、瘀血内阻辨证分型,4周后分成激素敏感组和激素抵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不同证型与性别、血小板计数、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1)不同性别的ITP患者同一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成人初治ITP患者中医证型以气不摄血型最多见,其次为阴虚火旺型。(3)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及证型有明显变化,激素敏感组以气不摄血最多见,激素抵抗组以阴虚火旺最多见。(4)血小板计数及P-糖蛋白表达水平在激素敏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与激素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不同证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P-糖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ITP中医辨证分型及糖皮质激素抵抗与多项临床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对ITP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服用中药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289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术后第1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术后第4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术后第7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结论: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有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早期证候以虚为主,逐渐演变为虚中夹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MS)常见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的关系,为MS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MS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经中医辨证分为气滞湿阻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4种证型,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及研究组各型患者颈动脉IMT、血浆Lp-PLA2水平。结果研究组颈动脉IMT、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4种证型颈动脉IMT、血浆Lp-PLA2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气滞湿阻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颈动脉IMT高于脾肾气虚型、气滞湿阻型(P<0.05)。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气滞湿阻型血浆Lp-PLA2水平均低于痰瘀互结型(P<0.05);脾肾气虚型、气滞湿阻型血浆Lp-PLA2水平均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结论MS患者痰瘀互结型颈动脉IMT和血浆Lp-PLA2水平较高,颈动脉IMT、血浆LP-PLA2可以作为M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