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非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成功手术复位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行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均成功复位的非高度近视RRD患者53例53只眼纳入研究.手术前后所有患者双眼同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取穿过黄斑中心凹横向与纵向的两扫描切面图像进行黄斑中心凹形态分析,并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及脉络膜厚度.分析不同黄斑中心凹形态、CFT、脉络膜厚度与患眼手术后BCVA的相关性.根据手术后患眼的脉络膜厚度分为脉络膜厚度≤150.00 μm组及脉络膜厚度>150.00 μm组,分析两组手术后BCVA提高程度的差异.随访期间观察患眼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及外界膜连接状态,将IS/OS及外界膜中断患眼分为重建及未重建两种状态,对比分析两种状态下手术后BCVA、CFT及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眼平均BCVA为0.52±0.47.频域OCT检查显示,患眼平均CFT为(207.45±63.63) μm,平均脉络膜厚度为(175.46±62.68) μm.患眼手术后BCVA与IS/OS连接形态、脉络膜厚度有明显相关性(r=4.92、4.63,P<0.05);与手术后外界膜连接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视网膜下液、视网膜前膜、黄斑水肿和CFT无相关性(r=0.24、1.20、0.30、0.03、0.14,P>0.05).脉络膜厚度>150.00 μm组手术后2周~3个月BCVA提高程度较脉络膜厚度≤150.00 μm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8,P<0.05).IS/OS重建及未重建患眼比较,平均BCVA、平均脉络膜厚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2.396,P<0.05);平均CF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4,P>0.05).外界膜重建及未重建患眼比较,平均BCVA、平均脉络膜厚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0、3.563,P<0.05);平均CF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7,P>0.05).结论 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非高度近视RRD成功手术复位后BCVA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青少年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眼视光中心就诊和体检的青少年62例111眼,年龄为13~17 (14.34±2.74)岁.分为高度近视组32例57眼,正常对照组30例54眼,高度近视组屈光度(-6.85±1.14)D,眼轴(26.31±1.13)mm.正常对照组屈光度(-0.37±0.85)D,眼轴(23.91 ±0.64) mm.两组间的屈光度、眼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加强深度扫描技术对黄斑部进行0°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和颞侧3000 μm的脉络膜厚度值,共测量13个子午线,每个子午线间隔500 μm,比较两组间脉络膜厚度、屈光度和眼轴,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结果 青少年高度近视组受检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和黄斑部脉络膜平均厚度值分别为(220.4±49.6) μm和(209.9±62.8) μm,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47.4±63.6)μm和(295.1±71.2) μm,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220,P=0.000;t-16.180,P=0.000).青少年高度近视组颞侧脉络膜最厚,中心凹下厚度次之,鼻侧最薄;而正常对照组以黄斑中心凹区域脉络膜最厚,其次为颞侧,鼻侧最薄.高度近视组受检眼各检测点脉络膜均薄于正常对照组.两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黄斑中心凹区域较黄斑周边区域明显(P <0.001).结论 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较青少年正常眼明显变薄,以黄斑中心凹区域的差异显著.提示脉络膜的厚度改变可能在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 高度近视的多种眼底并发症均与眼轴增长引起的眼球壁厚度改变有关,但成年人高度近视眼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量化分析研究较少见. 目的 观察成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并分析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年龄及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成年高度近视患者75例75眼作为高度近视组,纳入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70例7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加强深度扫描(EDI)技术,以6 mm的扫描线对黄斑部进行0±176;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和颞侧2 500 μm的脉络膜厚度值,共测量11个子午线,每个子午线间隔500 μm,比较两个组间脉络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年龄及屈光度的关系.结果 高度近视组受检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和平均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值分别为(146±177;52) μm和(142±177;63) μm,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06±177;60) μm和(271 ±177;71) μm,两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130,P=0.000;t=-15.890,P=0.000).高度近视组颞侧脉络膜最厚,中心凹下厚度次之,鼻侧最薄,而正常对照组以中心凹旁脉络膜最厚,其次为颞侧,鼻侧最薄.高度近视组受检眼各检测点脉络膜均薄于正常对照组.高度近视组患者脉络膜厚度值与眼轴长度呈明显负相关(r=-0.580,P=0.000),眼轴长度每增加l mm,脉络膜厚度值平均减少17.943 μm. 结论 SD-OCT检测显示,成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较健康人明显变薄,且与眼轴长度的变化关系密切,提示脉络膜的病理改变可能在高度近视眼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8月在莒县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92例(184只眼)远视性屈光不正组(远视组)儿童,同龄段48名(96只眼)视力正常(正常组)儿童,将其双眼黄斑中心凹水平和垂直方位进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增强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DI-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两组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按眼别、性别、远视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远视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与性别、年龄、logMAR BCVA、等效球镜、平均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远视组儿童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正常组儿童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097,P<0.05).远视组按右左眼别,男女性别统计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比正常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38,5.184,4.647,5.235,P<0.05).远视组按男女性别的右左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比正常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76、4.098,3.601、3.592,P<0.05).轻、中、重度远视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亦均比正常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三组组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儿童弱视组、非弱视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比正常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组性别、年龄、logMAR BCVA、等效球镜、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43、-0.044、0.189、0.199、0.018,P>0.05).结论 EDI-OCT检测到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同年龄段正常视力儿童厚,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眼和对侧健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并与正常人群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09/2012-09共26例26眼门诊就诊的单眼发病的CSC患者,分为CSC患眼组(A组)26眼,CSC对侧健眼组(B组)26眼,正常对照组(C组)26眼。采用海德堡频域OCT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距中心凹1和3mm处鼻颞上下四方位脉络膜厚度。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CSC患眼SFCT值较对侧健眼明显增厚(t=5.57,P<0.01)。三组间比较,SFCT均值分别为(528.31±91.24)μm,(413.71±79.35)μm和(301.31±52.46)μm,A组较B组增厚,A组较C组明显增厚,B组较C组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C患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较对侧健眼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提示脉络膜血管呈高灌注状态,可能是CSC发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84眼),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为3组:轻度组(注射后9 ~ 10 min渗漏)26例,中度组(注射后5~8 min渗漏)37例,重度组(注射后5 min内渗漏)21例,利用OCTA技术确定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利用EDI-OCT测量3组患者以及脉络膜毛细血管不同扩张程度下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脉络膜毛细血管重度扩张比例依次升高(7.69%、13.52%、23.81%),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依次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络膜毛细血管轻度、中度、重度扩张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306.59±74.18)μm、(367.21±85.04) μm、(416.27±104.56)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患侧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程度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明显正相关(r =0.812,P=0.037).结论 随着病情的加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明显增加,且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背景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是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有效方法,了解IVR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脉络膜产生的可能影响有助于临床上更好地选择重复注射次数和时机.目前对nAMD患者接受IVR后RPE萎缩面积和脉络膜厚度变化的定量研究较少见. 目的 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探讨IVR对nAMD患眼RPE萎缩面积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nAMD患者41例41眼.所有患眼均接受0.05 ml雷珠单抗(10 mg/ml)玻璃体腔注射,每个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12个月.分别于IVR前及IVR后3、6、12个月采用频域OCT仪中RPE高级定量分析软件测量患眼黄斑区RPE萎缩面积,采用加强深度扫描OCT(EDI-OCT)技术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对比分析IVR前后RPE萎缩面积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评估RPE萎缩面积和脉络膜厚度变化与IVR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配合完成治疗和随访.IVR后患眼视力较IVR前均明显改善,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平均视力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1,P<0.001).患眼IVR注射前平均脉络膜厚度值为(264.55±100.95) μm,IVR后3、6、12个月分别为(247.42±105.46)、(246.81± 99.85)和(253.97±101.15) μm,注射前后患眼平均脉络膜厚度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0,P<0.05),注射后各时间点患眼平均脉络膜厚度较注射前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眼IVR前与IVR后各时间点平均RPE萎缩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6,P=0.951).患眼RPE萎缩面积减小值与脉络膜厚度降低值呈微弱负相关(r=-0.185),注射次数>6次组和注射次数≤6次组患眼的RPE萎缩面积减小值和脉络膜厚度降低值间分别呈微弱正相关和负相关(r=0.297、-0.327),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8、0.282、0.103).随访12个月,RPE萎缩面积减小值和脉络膜厚度降低值与IVR次数均呈微弱的线性相关(rs=-0.266、0.342),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8、0.060).结论 IVR可使AMD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萎缩变薄,但未发现引起明显的RPE萎缩.多次IVR并不加速RPE或脉络膜萎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患眼和对侧健眼的黄斑部脉络膜厚度.[方法]连续的慢性CSC患者4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单眼39例,双眼6例.平均年龄(46.18±8.20)岁;平均病程(16.34±7.23)个月.散瞳后前置镜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分为CSC患眼组(A组)、单眼CSC患者对侧健眼组(B组),分别为51、39只眼.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屈光度匹配的正常人50名5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所有受检者行加强深度扫描,测定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距中心凹3 mm处鼻侧(NCT3mm)、颞侧(TCT3mm)、上方(SCT3mm)和下方脉络膜厚度(ICT3mm).[结果]A、B、C组平均SFCT值分别为(436.76±87.01)、(394.71±61.63)、(294.86±75.30)μm.A、B组平均SFCT值均较C组平均SFCT值明显增加,三组间平均SF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91,P<0.00l).三组间NCT3mm (F=15.816)、TCT3mm(F=22.823)、SCT3mm(F=15.147)和ICT3mm(F=11.527)平均脉络膜厚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眼者患眼平均SFCT值为(416.34±79.44) μm,较对侧健眼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P=0.007).[结论]CSC患眼脉络膜厚度明显增加,对侧健眼脉络膜厚度亦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增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时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与频域OCT形态学特征及定量测量的异同。方法 收集确诊为单眼初发CSC连续患者26例26只眼。对所有患眼及其对侧正常眼行时域OCT及频域 OCT检查。时域OCT行黄斑中心凹的水平及垂直线性扫描及放射6线扫描;频域 OCT行黄斑部立体扫描、经黄斑中心凹的水平及垂直5线高清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扫描的图像特征、视网膜分层、定量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频域OCT可以分别显示视网膜内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全视网膜厚度的三维地形图。CSC眼及对侧正常眼的视网膜外界膜在频域OCT图像中均能清晰显示,而时域OCT图像中大部分不能显示。对侧正常眼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结构两种OCT图像均能显示,频域OCT图像中CSC眼 65.4% IS/OS结构不清,时域OCT图像中73.4%不清。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8, P=0.914)。频域 OCT图像中,视网膜外界为RPE高反射带之前,黄斑中心凹厚度对侧正常眼为(180.50±12.69)μm, CSC眼为(158.41±34.20)μm,CSC眼黄斑脱离高度为(245.84±154.61)μm。时域OCT图像中,视网膜外界为IS/OS高反射带之前,黄斑中心凹厚度对侧正常眼为(141.16±12.75)μm,正常眼为(146.40±36.28)μm,CSC眼黄斑脱离高度为(240.32±156.82)μm。两种OCT测量值比较,CSC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71,P=0.000),CSC眼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6~1.517,P=0.144~0.980)。结论 与时域OCT相比,频域 OCT可更清楚地显示视网膜的细微结构,对视网膜的外界界定更准确,测量厚度更精确,可以更全面、直观地观察CSC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和病变层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近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区域性厚度分析,比较首诊发现近视的儿童与OK镜戴镜1 a以上儿童脉络膜厚度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低至中度近视(-1.00~-6.00 D)近视儿童,对其中进行OCT脉络膜图像采集的68位儿童进行研究,其中首诊发现近视并以框架眼镜矫正的34人,持续配戴用OK镜1 a以上的34人,仅分析右眼数据.以自行编制的软件以500 μm为间隔分析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共3.5 mm范围内的脉络膜图像,分为7区进行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每组各区域间的脉络膜厚度差异,以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脉络膜厚度差异.结果 OK镜组年龄为(12.3±1.8)岁,框架镜组年龄(11.8±1.4)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K镜组各区域脉络膜厚度分别为:颞侧3区(296.7±61.8) μm,颞侧2区(290.7±58.9) μm,颞侧1区(285.7±57.4) μm,黄斑中心凹区(278.5±57.7) μm,鼻侧1区:(262.2±57.9) μm,鼻侧2区(239.8±59.7) μm,鼻侧3区(214.7±59.0) μm;框架镜组分别为:颞侧3区(294.2±45.4) μm,颞侧2区(292.0±44.0)μm,颞侧1区(283.6±45.5) μm,黄斑中心凹区(272.0±51.6) μm,鼻侧1区(255.2±56.3) μm,鼻侧2区(236.5±58.1)μm,鼻侧3区(212.8±57.7)μm.两组都是颞侧脉络膜比鼻侧更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间在各个区域上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近视儿童的脉络膜厚度呈区域性差异分布,在水平方向上颞侧脉络膜最厚,鼻侧最薄.干预时间超过1 a的OK镜组儿童与近视屈光度匹配的初次戴框架镜儿童之间脉络膜厚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角膜曲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荣照  吴正秀  王骞  刘晓瑞  叶梅 《眼科》2002,11(4):207-210
目的:探讨我国人角膜曲率半径的正常值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角膜曲率半径差异。方法:对10998只眼的角膜曲率进行检测,并按男、女10岁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K1为7.65mm,K2为7.71mm,平均K值为7.67mm。较眼科学正常值K:7.77mm短0.1mm。(2)K的平均值男性较女性的长0.1155mm。且女性各年龄段角膜曲率半径均男性的有不同程度的减短。(3)男女均随年龄的增长,角膜曲率半径大致呈递减趋势,即:角膜曲率半径与年龄成反比关系。(4)男女K1,K2之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即K1逐渐增长而增长,即 K1值逐渐增长,K2逐渐减短。结论:本文测定的角膜曲率较眼科文献中的提供的正常值短0.1mm,并且存在着年龄、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其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尽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为探索ROP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特异性较差,与人类ROP临床本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或建立新动物模型。通过更新观念、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求突破,融合更多ROP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完善模型评价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研究平台,为更好地开展ROP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I型(阈值期和阈值前期)和A-ROP(急进性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系列病例中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的ROP患者34例67眼。再活化是指急性期特征的复发,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无论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结果:患儿34例的平均胎龄为28.82±2.32wk。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155.18±398.22g。19例37眼的病变区域为Ⅰ区。10例2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5例1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后部。一次IVC治疗的ROP患儿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3.1%(49/67),且Ⅱ区血管化均完成。患者在Ⅲ区的血管化完成率出现差异。在接受过一次治疗且未再复发的患者中,Ⅰ型ROP血管化时间平均为9.11±2.49wk,A-ROP为13.40±4.04wk。A-ROP的血管化完成时间明显比Ⅰ型ROP的时间长,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VC治疗后的病变为Ⅱ区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血管完成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不同转归一自然退行与阈值病变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3例确诊ROP的早产儿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83例不同程度ROP患儿中(166只眼),自然退行51例(102只眼,占ROP患儿61.45%),阈值病变32例(64只眼,占ROP患儿38.55%).使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OP阈值病变组的胎龄较ROP自然退行组小,产次较ROP自然退行组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男性、机械呼吸及发生败血症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胎龄、多产次,男性、使用机械呼吸、发生败血症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ROP发病率及其特点.结果 接受筛查的早产儿共126例,发生ROP病变的21例,均为双眼发病,发病率16.67%,未到阈值前病变的19例,发病率15.08...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登封市妇幼保健院ROP筛查并诊断为 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阈值期ROP或阈值前期1型ROP的患儿26例(52眼)。其中Ⅰ区病变17例,Ⅱ区病变9例。所有患儿在确诊后24 h内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康柏西普0.025 ml (含康柏西普0.25 mg)。随访时间为21~49(31.2±12.5)周。病情复发或对康柏西普治疗无反应者,给予重复康柏西普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随访期间观察患儿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以及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2眼中,经单次康柏西普治疗有效为46眼(88%),病变完全消退,视网膜血管发育至Ⅲ区。重复康柏西普注射治疗2眼,占4%;经补充激光光凝治疗4眼,占8%,其中3眼病变复发行玻璃体切割术,占所有患眼的6%,纤维增生膜持续加重,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术后视网膜部分复位,包括AP-ROP 1眼,阈值期ROP 2眼,均为Ⅱ区病变,复发时间为10~17(13.2±1.8)周。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治疗ROP患儿安全有效。部分治疗无反应者,需手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和大小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本中心1997年7月至2006年11月的眼睑分裂痣病例共30例(30只眼),按不同部位,侵犯范围的大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分裂痣切除后直接缝合3例;分裂痣切除后Ⅰ期行游离皮肤移植术5例;分裂痣切除后皮瓣转移术,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行上睑或下睑手术,3个月后Ⅱ期行另一眼睑手术,共22例,其中对侵及泪小点的分裂痣将色素痣和受侵犯的泪小点一起切除后行泪小管口再造和睑成形术8例.结果 30例患者随访2~11年,平均随访时间60个月.有1例术后2年复发,随诊5年再次手术,术后病理发现有恶变,经再次行Mohs眼睑恶性肿瘤组织学控制性切除术,术后未见复发.其余病例未见复发和恶变.结论 眼睑分裂痣切除术采用分期手术转移皮瓣法修复眼睑比游离植皮法疗效更满意.对分裂痣切除术后的病例需密切观察,以便早期发现恶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分析对临床筛查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756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记录其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吸氧浓度、APgar评分(1分钟in)、APgar评分(5 min)、败血症、呼吸暂停、机械通气、输血等。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重症ROP与孕周(GA)、出生体重(BW)、吸氧时间、吸氧浓度、APgar评分(1 min)、APgar评分(5 min)、败血症、呼吸暂停、机械通气、输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756例早产儿,严重ROP发生3.3%。各因素中,孕周较少、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高浓度吸氧、APgar评分(5 min)<4分,机械通气、输血是重症ROP的高危因素,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严重ROP的发生受孕周较少、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高浓度吸氧、APgar评分(5 min)<4分,机械通气、输血影响。特别是GA≤28周或BW≤1000 g早产儿患严重ROP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建议重点对此类早产儿进行及时筛查。  相似文献   

19.
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有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虹  黎晓新 《眼科研究》2006,24(6):643-646
目的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自然退行组与ROP阈值病变组及视网膜脱离组的早产儿生后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找可能与ROP自然退行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检查的125例具有ROP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然退行组的平均出生体重及胎龄(1689.3g.31.7周)较ROP阈值病变组(1487g,30.6周)及视网膜脱离组(1418g,29.7周)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OP阈值病变组与视网膜脱离组之间的m生体重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退行组矫正胎龄(37.1周)、阈值病变组(41.9周)及视网膜脱离组(74.6周)三者的诊断时间明显不同(P〈0.01)。i组中性别(,分别为0.16、0.00004、0.2)无显著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胎龄是ROP退行的影响因素。结论小胎龄可能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ROP预后与发现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0.
苏楠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573-57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