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通过对医疗服务供方支付方式的变革,积极引导、规范供方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上涨,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安全是一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采用焦点小组讨论法、多维度组合评价法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分段、定额"付费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支付方式改革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的增长,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充分了解参合农民疾病谱是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本研究抽样分析了参合患者住院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医疗费用水平,并与按病种付费试点中的常见病种进行比较,为完善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住院单病种付费的基线调查、病种选择、定额制定、有效监督和运行过程等5个关键环节,以期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病种付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广西合浦县按病种付费试点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按病种付费方式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运行的效果,探讨其实行的可行性和条件.方法:选取广西合浦县实行按病种付费和按项目付费下合作医疗开展情况做对照分析.结果:病种选择较为合理,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总体有所下降,部分病种费用降低.讨论:按病种付费对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有一定效果,但在执行过程当中,应该让医院也承担费用风险,同时合管办既应加强对医疗服务的审查,又应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三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3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作出分析。分别介绍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淮安市实行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镇江市实行的“总额预算、弹性结算、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南京市实行的部分病种定额指标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结算、连云港实行的问题控制结算办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上,积极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等,并对支付方式改革取得的效果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医疗机构由于技术力量有限、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一直没有将按病种付费真正引入和实施。相比之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村医疗机构能够为粗犷式的按病种付费提供适合的发展条件,而实施按病种付费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具有控制不合理费用、保障基金安全性的作用。所以,按病种付费在我国的发展策略可以尝试先从农村医疗机构的粗犷模式开始,然后,完成由简到繁、从农村到城市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规模不断扩大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农民就医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刺激和释放,使医疗费用上涨速度过快.如何调整医、保、惠三方利益,将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潜江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在加强供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监管的同时,通过实行总额预算、按病种付费等综合改革,促进了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自律管理,将住院例均费用增长控制在9%以内,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运行,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疗服务提供方对按病种定额付费政策的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对9家医院38名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各级医院积极执行按病种定额付费政策,并制定了相应的费用控制和管理措施,但各医院按病种定额结算的病例比例较低,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对病例纳入依据认识不一致、医疗服务提供方认为费用标准制定较为笼统等问题。结论:成都市按病种定额付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根据病种费用信息测算标准费用,完善按病种定额付费结算方式;进一步明确按病种定额付费病例的纳入依据和原则;逐步增加按病种定额付费疾病的种类;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监管力度;引导医疗服务提供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混合支付方式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新老合作医疗不同付费方式对费用控制效果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实施混合支付方式的构想:乡级医疗机构实行总额+定额付费;县级医疗机构实行总额+按人头付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方法:研究介绍潍坊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定额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施背景、原理和做法,监测分析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的,验证改革的成效。结果:试点县医疗费用增长率比非试点县低17个百分点;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由实施前的38.9%(2008年)提高到71.7%(2011年),提高了32.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基金使用率波动幅度由实施前的90%~130%,稳定到实施后的90%~95%。结论:总额定额付费支付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效率,确保基金平衡。  相似文献   

11.
如何找出一种既科学又合理、且便于操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的付费方式非常重要。基于权重系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付费方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对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基金的运行风险,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起到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中有关支付方式选择、支付标准的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认为在支付制度改革时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包括费用控制与质量保证、服务监管与激励机制、费用控制与需求调节等,以保证支付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运行效果。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对湖北省A县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就医费用及补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际补偿比低于新农合全体患者,患者负担沉重;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了费用增长,定额支付标准能够引导供方诊疗行为:支付方式改革可能出现了人为加重诊断的负面效应。结论逐步扩大重大疾病保障的病种覆盖范围,采用混合式的补偿模式,科学进行疾病分类,制定和调整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针对支付方式改革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针对性地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管理》2004,(5):47-50
目的:通过对不同付费方式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与疾病构成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为评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提供基线数据。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内调取2012-2015年住院患者费用与疾病数据。疾病数据按ICD-10国际疾病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012-2015年各年度不同付费方式住院患者人均费用、人均药费、人均检查费、人均化验费与人均材料费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均位列不同付费方式住院患者疾病构成顺位前五位;结论:加强合理用药、合理用材的监督力度,促进分级诊疗工作实施,从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证分析陕西省单病种定额付费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陕西省镇安和旬邑两县作为研究对象。资料主要包括两县2008—2011年的新农合报表;同时对两县164名县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单病种定额付费的认知。定性资料主要采用焦点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共访谈32人。利用SPSS13.0和EXCEL2007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病种定额付费改革后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增速减缓,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尚不确定,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产生一定影响,提高了参合农民住院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有助于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促进卫生资源有效利用;实施单病种定额付费患者的疾病负担缓解程度更加明显,也有助于降低新农合基金的风险。建议:科学制定支付标准,为顺利实施单病种定额付费改革奠定基础;建立健全针对供方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单病种定额付费对医疗服务质量影响的研究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不同时期对参合农民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支出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国5省25个县(市)2000户、8000多人进行长期追踪调查,形成了2004、2007和2011年三期的面板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农合显著增加了参合农民患病后就诊的可能性和农民的医疗总支出;参合患者年度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显著下降,参合住院患者的自付医疗费用在2011年首次低于未参合住院患者;参合住院患者的受益面也逐年上升,2011年已经达到81.8%。但是,新农合对参合患者的大病保障作用有限,参合住院患者年度自付医疗费用仍然超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结论:新农合在实现“广覆盖”的目标后,在“深度保障”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新医改三年来我国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安徽、河南和陕西作为样本省市,抽取四省市2008—2011年的新农合报表数据,以2008年的数据作为基数,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分析四省市新农合运行情况。结果:新农合的人群覆盖率逐年提高,2011年四省市的参合率均在96%以上;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补偿水平逐年提升,2011年住院实际补偿比在45%以上,但参合农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未见明显减轻。新农合基金筹集和支出水平增长速度较快,收支趋于平衡;经办管理资源不足,监管仍需加强;新农合异地结算和即时结报取得进展,但新农合制度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有待解决。结论:医改三年新农合制度建设和运行取得明显成效,覆盖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均有所改善;参合农民的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新农合自身的制度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新农合仍面临挑战,可持续的筹资增长机制尚未建立,支付方式改革亟需突破,经办能力和管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制度与其他医保制度的转移接续问题有待解决。建议:抓紧落实稳定的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加强新农合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基金监管能力;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减轻参合农民疾病负担;探索新农合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农合住院支付方式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农合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住院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并形成了三种主要方式:单病种限额管理、单病种定额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目前的支付方式改革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控费效果不明显、医疗质量监管和评估体系设计不足、付费标准制定不科学,医疗机构补偿不到位等。对此,提出建立住院混合支付方式、加强质量监管、探索科学的付费标准制定方法、完善补偿机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概括介绍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的主要结果:(1)形成了一套新农合方案研制、评价与修正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包括人群的分类、就医经济风险的测量、因病致贫人群的界定与测量、消除特定风险筹资额和新农合筹资总额的测算、方案研制、评价与修正;(2)研制了新农合决策平台,包括信息填报、方案评价、方案推荐、方案调整和系统管理功能;(3)依据样本地区的报销补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方法学思路、步骤与方法及信息平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分析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策略与医疗费用控制之间的关系。指出支付方式改革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安徽省参合农民因病致贫情况,分析安徽省新农合制度抗疾病风险能力的变化,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建议。方法:在安徽省随机抽取3个县,结合新农合制度在参合率、筹资水平和补偿比方面的变化,从因病致贫率、因病致贫解决程度、因病致贫缓解程度等方面入手,分析2013—2014年新农合制度的抗疾病风险能力。结果:2013—2014年安徽省新农合制度抗疾病风险能力有所提高,但提升有限。结论:应通过改革支付方式、控制病人外流、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等手段,逐渐减少农民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