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泉州市1982-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为乙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2-2011年泉州市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泉州市1982-2011年共报告乙脑951例,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累计死亡70例,年均死亡率为0.033/10万;年均病死率为7.4%.高发季节为6~8月,占病例数的97.0%,发病高峰7月,占病例数的63.0%.发病前3位的地区为南安、安溪和德化,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832/10万、0.61/10万和0.55/10万.男女发病之比1.16∶1;发病散居儿童最多(38.6%),其次为学生(33.3%),发病第3位为农民(10.6%);15岁以下病例占77.3%.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开展防蚊灭蚊,对防控乙脑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流行季节前后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影响人群抗体水平及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值(简称比值)的因素.方法 根据既往乙脑发病率选取发病高、低两个地区,在每个地区采取整群抽样;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在流行季节前乙脑发病高、低两个地区(安康、铜川)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81.32%(1∶27.84)、24.07%(1∶3.04),流行季节后分别为82.78%(1∶36.82)、27.31%(1∶3.28).在乙脑高流行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在低流行区无此趋势,经过一个流行季节两个地区人群抗体的阳性率均无明显升高,但在乙脑高流行区抗体滴度升高;抗体阳性率为98.20%的安康地区的人群中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值为115∶ 111,抗体阳性率为23.40%的铜川地区的人群比值为5∶ 944,随着抗体水平的提高比值迅速提高.结论 自然感染是影响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的重要因素,在乙脑高发地区是主要因素.人群抗体水平是影响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值的重要因素,比值随人群抗体水平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县1981至1986年乙脑流行情况,结合本县流行病学资料,利用回归分析对我县1987年乙脑流行趋势进行了预测。材料与方法1.乙脑疫苗年接种量(x_1)单位万 ml。2.前两年发病率之和(x_2),单位1/万。3.当年5、6月份降雨量之和(x_3)单位毫米。  相似文献   

4.
按颜色来命名的灰色系统源于系统论和控制论。 1982年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首次提出灰色理论 ,仅十多年时间 ,其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灰色理论中较为简单的分析方法之一。近年来偶见于卫生领域的应用。本文介绍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死因分析。1 方法介绍1.1 数列表示及无量纲化处理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首先需要指定参考序列 ,参考序列一般指关键变量的时间序列。参考序列常记为 X0 ,参考序列的第一个时点值记为 X0 ( 1 ) ,第二个时点值记为 X0 ( 2 ) ,… ,第 k个时点值记作 X0 ( k) 。被比较序列常记作 …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山东省乙脑流行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山东省最常见的虫媒传染病,1966年的年发病率高达56.07/10万,且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自1986年以来,我省将乙脑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使该病的发病一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近几年乙脑疫情又有所回升,1990年发病数达2562例(发病率为2.98/10万)。为探讨现阶段我省乙脑的流行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对1994年我省乙脑病例发病及其流行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 ,当观察单位较少或因素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时 ,回归分析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此时可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因素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具有原理简单对数据分布类型和样本量无特殊要求等优点 ,在医药卫生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1,2〕。为此 ,本文应用一种新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3〕分析影响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年收治病人数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 1 资料来源安徽省立儿童医院 1994— 1999年 6月的医院工作报表。2 方法与步骤2 1 计算差序列并找出最大 (小 )绝对差确定参考数列X0 =[x0 (1) ,x0 (2 ) ,… ,x0 (…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光山县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分析乙脑流行现状,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个案调查资料、实验室反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全县共报告乙脑32例,发病率为4.05/10万;病例呈散在分布;(7、8)月份为发病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发病数的100%(32/32)。男女性发病比例为l.46∶1;有免疫史的占31.25%(10/32),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56.25%(18/32)、12.50%(4/32)。实验室检测乙脑IgM抗体阳性率为44.44%(12/27),实验室诊断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37.50%(12/32)。结论建立并提高乙脑监测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水平,提高乙脑疫苗有效接种率,清除蚊虫孳生地,做好宣传教育,搞好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上蔡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控制乙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及统计学方法.结果(1)乙脑发病呈严格的季节性,4-11月为流行期,8月为发病高峰,8月份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以上.(2)乙脑病例以小年龄组人群为主,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81.46%.(3)绝大部分病例未注射过乙脑疫苗,仅有6.8%的病例接种过乙脑疫苗.结论应采取包括疫苗接种、个体防护及消灭蚊子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索北京市PM_(10)、SO_2和NO_2长期暴露与居民肺癌发病相关性及其在健康结局研究方面的应用。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市大气PM_(10)、SO_2和NO_2日平均浓度和气象因素日平均值以及北京市肿瘤医院2008—2010年的肺癌患者就诊资料,以北京市肺癌入院人数作为参考数列,以大气污染指标和气象指标作为比较数列,进行大气污染与居民肺癌入院数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不同污染物与北京市肺癌月均入院数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PM_(10)NO_2SO_2;与累积1~3年污染物滑动平均浓度数列相比,累积4年的污染物滑动平均浓度数列与肺癌入院的关联度最大。结论本研究涉及的三种污染物中,对肺癌入院影响最大的是PM_(10)。灰色关联方法在空气污染与肺癌的相关性方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需在进一步研究中补充更为详实和长期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信阳市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病例监测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的血液标本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结果 信阳市2012年乙脑发病率为0.72/10万.发病特点是相对集中,同时又呈高度散发状态.8月为全年的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54.6%.发病主要集中在12岁以下儿童,男女性别比为3.4∶1,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4,P<0.01),散居儿童发病多.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65.9%.2012年实验室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79.6% (35/44).结论 提高乙脑监测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水平,提高乙脑疫苗有效接种率,清除蚊虫孽生地,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86~2010年山东省乙脑报告病例进行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病人早期血清和/或脑脊液乙脑IgM抗体.结果 1986~2010年山东省共报告乙脑病例12 983例,年均发病率为0.61/10万;95.12%的病例集中在7~9月份,8月为发病高峰;59.05%的病例分布于菏泽、临沂、潍坊、济宁4市;15岁以下病例居多,占总病例数的72.53%(9 411例),但≥15岁病例所占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48.79%)、学生(22.67%)、农民(20.26%)为主;共检测1 807例病人血清和/或脑脊液,乙脑IgM抗体阳性1 173例,阳性率为64.91%.结论 山东省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呈低水平流行,但威胁依然存在,仍需加强防控措施;乙脑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应结合各地区成人发病情况制定乙脑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上蔡县1985-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上蔡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控制乙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及统计学方法。结果  (1)乙脑发病呈严格的季节性 ,4- 11月为流行期 ,8月为发病高峰 ,8月份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 6 5 %以上。(2 )乙脑病例以小年龄组人群为主 ,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 81.46 %。 (3)绝大部分病例未注射过乙脑疫苗 ,仅有 6 .8%的病例接种过乙脑疫苗。结论 应采取包括疫苗接种、个体防护及消灭蚊子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 ,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RS/GIS技术探索性研究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的环境因素,为广西乙脑的区域性生态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广西各市县乙脑的病例数据、人口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土地利用类型和高程等资料,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和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生态因素与乙脑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高程、林地构成比与乙脑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而地表温度、耕地面积构成比、建筑用地构成比与乙脑的发病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尚不能认为草地构成比、水域构成比和未利用土地构成比与乙脑的发生有关.反距离加权插值图显示乙脑发病率与环境因素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一致性.结论 广西乙脑流行的空间格局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通过RS/GIS技术可以提取和分析乙脑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而实现乙脑的生态监测,这是对乙脑流行趋势进行早期预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系统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表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1].为了解海南省乙脑的流行现状,揭示热带地区乙脑流行规律,为控制乙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从2003年开始建立了乙脑监测系统,进行乙脑疑似病例、宿主和媒介监测,以了解乙脑在自然界的流行动态,探讨媒介、宿主与人发病的关系,为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5~2007年监测系统运行和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与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及高发地区预防接种的实施,分析乙脑流行状况,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在4个乙脑高发地区,对≤10岁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4年共报告乙脑1 230例,≤10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6.59%(1 065/1 230)。男女性发病比例为1.58∶1;全年除1月外均有报告病例,主要集中7~9月;遵义市、毕节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乙脑病例数占全省总病例数的65.85%(810/1 230)。有免疫史的占6.90%(26/377),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93.10%(351/377)。实验室检测乙脑IgM抗体阳性率为74.90%(188/251),实验室诊断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15.28%。与2003年比较乙脑发病下降29.80%。结论建立并提高乙脑监测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水平,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尤其对高发地区的≤10岁儿童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湖北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流行特征 ,探讨其防制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湖北省1961~ 2 0 0 0年乙脑发病数、病死数、发病率、病死率等资料 ,并利用个案调查和实验方法调查乙脑流行与发病特点及三间分布。结果 湖北省各地区均有乙脑发病 ,其中 <6岁年龄组乙脑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 68.74% ,6~ 10岁年龄组占2 7.93 % ;7~ 8月份乙脑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 74.3 3 %。结论 湖北省乙脑发病率呈波动性的下降趋势 ,但由于该病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广泛存在 ,应采取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控制儿童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1951~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大连市 195 1~ 2 0 0 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 ,掌握其流行规律 ,制定防制对策。方法 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结果  195 1~ 2 0 0 2年全市共发生乙脑 790 2例 ,年平均发病率 3 .49/10万 ,先后出现 5次流行高峰 ;疫情呈散在分布且相对集中的特点 ,庄河、普兰店、瓦房店发病率最高 ,占全市总病例数的 68.43 %;8、9月份发病最多 ,占病例总数的 94.0 1%;乙脑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大连市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结论 接种乙脑灭活疫苗 ,清除蚊虫孳生地 ,可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时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不同时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952年以来乙脑疫情资料,按照乙脑自然流行期(1952-1978年)、推广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79-1986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87-1990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1991-2007年)四期分析乙脑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乙脑疫苗接种率、病例免疫史、病例及媒介监测等资料,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海南省不同时期中以乙脑自然流行期年均发病率最高为7.12/10万,死亡率0.89/10万;推广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年均发病率最低为0.11/10万,死亡率0.01/10万.海南省于2002年开始建立乙脑监测系统以来,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标本采集率达到92.8%,确诊病例发病率波动在0.05/10万~0.2/10万之间,确诊病例中86%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2004-2007年乙脑疫苗年均保护率为95.69%.海南省媒介密度高,宿主动物中猪乙脑感染率从4月持续到10月呈上升趋势,个别监测点感染率高达99.3%,媒介密度和宿主动物感染呈反向曲线分布.结论 海南省应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保护易感儿童,降低乙脑发病率.控制流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长期变异的生态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上海市乙脑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分析上海市历年来的生态因素,如气象条件、水田种植面积、猪饲养数,猪饲养数,蚊虫密度、猪群和人群的抗体水平等与近50年来乙醇.脑发病率长期变异关系。结果:水田种植面积和猪饲养数的增多可能是1965-1967年乙脑流行的原因,但对1968年以后乙脑发病率下降影响不大。1968年以后乙脑发病率的大幅度下降可能与乙脑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有关。结论: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乙脑起重要作用,乙脑疫苗接种仍需持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重庆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危险因素,为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在4个乙脑高发县调查乙脑病例和同性别、年龄、县的对照各51例,分析乙脑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JEV)接种情况和其它危险因素.结果 17%的病例接种了JEV,未接种JEV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亲拒绝(27%)和未接到通知(20%).病家养猪数(4.7只)比对照家多(2.3只).居住在山上[匹配比值比(Matched Odds Ratio,MOR)=11]、高密度的蚊虫骚扰(MOR=2.5)是危险因素.结论 需对村民加强接种JEV的宣传,提高免疫覆盖率,以降低发病率,重点人群是居住在山区、养猪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