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HFRS的流行规律。方法:1983-1998年间,先后在遵义和石阡县等地设点,对鼠类等小兽进行多种形式不同内容的监测。结果:贵州HFRS疫源地呈多元状态,有姬属型、家鼠型和混合型3种,它在恒定的地理景观和屏障维持下依赖于特定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等大鼠类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当地理地景观明显改变,屏障作用减弱或消失,疫源地演变加速。结论:在绥阳县宽阔水原始森林开发地可能有新的输入型疫源地形成;在开阳县落旺河桥-带出现的姬鼠型疫源地扩大而与相邻的家鼠型疫源地重叠形成混合型疫源地,这一现象可能预示疫源地演变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我省为国内流行性出血热(EHF)重发病区之一,在省内实验室条件下自行分离 EHF病毒,是深入调查研究该病在我省的流行规律,进而拟订有效预防措施所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参考外地资料,应用 Vero E6细胞从出血热患者急性期血液和鼠肺分离EHF 病毒,于1985年获得成功。现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采自绥阳等四县,其中患者早期血液4份,鼠肺标本9份。二.分离方法:参考文献。三.病毒鉴定方法:参考文献。四.试验用 EHF 病毒 A_(16)株(分自黑线姬鼠)细胞抗原片及免疫血清、A_9株单克隆抗体25—1荧光血清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  相似文献   
3.
用病毒唑与胸腺素联合治疗33例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组),并以不用上述两药而其它治疗基本相似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越期率(57.57%)和治愈率(100%)均高于对照组(30%和90%),治疗组无死亡,对照组病死率为10%。本结果提示病毒唑与胸腺素联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从桂黔交界地区中华硬蜱中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桂黔交界地区捕获的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以探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区)和贵州省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方法用BSK-Ⅱ培养基从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用PCR扩增分离菌株的5S~23SrRNA基因间隔区,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后测序,通过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莱姆病螺旋体菌株的5S~23SrRNA基因间隔区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从而鉴定分离株的基因型。结果从捕获的中华硬蜱中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QLT1)。分离株经鉴定为Borrelia valaisiana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结论中华硬蜱很有可能是广西区和贵州省莱姆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冬季 ,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党早片区儿童中发生了一起原因不明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暴发 ,经省、地、县卫生防疫部门联合调查证实为麻疹暴发。1 对象与方法由从事流行病学工作的专职人员入户进行现场和个案调查。采集病人病后 15~ 4 5d静脉血 ,由重庆市卫生防疫站和贵阳市传染病医院检测麻疹IgM抗体。人口资料和患儿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史由当地县卫生防疫站提供。麻疹诊断标准按GB 15 983- 1995。2 结果2 1 发病概况 党早片区系林区山寨 ,交通闭塞 ,经济、文化较为落后 ,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 ,村民居住拥挤。此次疫情波及 3个…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22日22:42,黔西南州疾控中心接普安县疾控中心报告,该县某单位发生“20余例不明原因双下肢浮肿病人”,为了查明原因,省疾控中心于23日由传防所及卫生监测检验所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科等专业人员前往普安县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以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省自1962年在遵义县发现本病以来,疫区不断扩大,病例增加迅速,是国内重发病区之一。疫情资料及血清学调查表明,我省东部、南部及西部边区28县为EHF非疫区。1985~1987年间,我们用直接兔疫荧光技本(DEA)对该28县进行了EHF调查。材料和方法一.标本采集:在人口密集,交通发达村镇采用鼠夹法捕鼠。获鼠后进行鼠种鉴定,剖取鼠肺送实验室待检。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贵州省1962至1987年在50县(市)有EHF病例发生:51县(市)人群血清中查到EHF抗体;高、低发病县(市)及一些未报病县的健康人群中存在有隐性感染;黔北的遵义等地为贵州省EHF高发病地区。全省82县(市)中,76县(市)的鼠类等携带EHF病毒;黔北的遵义等37县(市)主要是黑线姬鼠带病毒,东、南部的石阡等39县(市)则以褐家鼠带病毒为主;从人和鼠中分离到9株病原体。从而认为贵州省存在野鼠型、家鼠型及混合型EHF疫区,为本病防制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ELISA方法对全国12省部分地区人群共760份血清B19IgG水平进行了调查。283份健康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0.2%~90.5%,平均45.6%;病人血清445份,其中表现出与B19感染所致疾病相似症状者(332份)B19IgG阳性率为38.8%,水平高于患其它疾病人群(113份血清,阳性率25.7%,u=2.533,0.02>P>0.01);另外调查孕妇32例,阳性率40.6%。说明微小病毒B19在中国人群中存在着广泛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贵州省大范围检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经定点(1984~1994年,5县)和游动(1990~1995.6,29县市)两种方式监测结果进一步明确: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在省内广泛存在,黑线姬鼠是北纬26度线以北62县市区农田优势鼠种,并有两亚种,即遵义等大片地区是华北亚种,黎平等小片地区是宁波亚种,褐家鼠是全省大部分住宅区优势鼠种;二者分别是不同地区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中、北和东北部是黑线姬鼠,东南部是褐家鼠,它们的密度和(或)携带病毒率呈一定的季节和年度变化;消灭主要宿主动物,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