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市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2 0 0 0年 10~ 11月 ,上海市杨浦区某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流行 ,采集了 2 5例粪便标本分离病毒 ,用RD细胞分离出肠道病毒 (EV) ,经用标准血清鉴定为EV71型 13株 ,埃可病毒 13型 (ECHO13 ) 1株 ,EV71型分离率为 5 2 %。病人血清与EV71型分离株的中和抗体滴度较高 ,多数 >1∶2 5 6 ,而与柯萨奇病毒A组 16型 (Cox .A16)的中和试验滴度多数 <1∶2。 5例双份血清有 1例EV71型抗体呈 4倍升高 ,而Cox .A16型均无 4倍升高 ,表明本次流行由EV71型引起。  相似文献   

2.
一起由3型腺病毒引起的咽结膜热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2 0 0 4年7月上旬广州市某幼儿园暴发的一起咽结膜热的病原学。方法 采集急性咽结膜热患儿急性期眼或咽拭子标本用Hep 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原始标本及病毒分离物使用PCR方法及序列测定进行检测鉴定。用分离鉴定的毒株作为抗原,测定7例患儿及2名健康儿童(阴性对照)双份血清中病毒的中和抗体。结果 2 2份患儿的咽拭子和眼拭子标本用PCR测定显示12份为腺病毒阳性,2 2份标本中只分离出9株毒株,经鉴定所有病毒株均为3型腺病毒,且与朝鲜分离的3型腺病毒同源性高达97%。以分离到的1株毒株与7例患儿自身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的中和试验显示恢复期中和抗体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2例阴性对照中和抗体无增长。结论 该起急性咽结膜热暴发是由3型腺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oxAl6引起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特征。[方法]对幼儿园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典型病例粪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液标本,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或/和PCR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测定。[结果]发病25例,罹患率9.8%,用RD和Vero细胞自8份患儿和35份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各分离到3株和9株病毒,对3例病例及10例密切接触者中分离株,诊断为柯萨奇病毒A16型,而EV 71型均为阴性。血清中和抗体测定恢复期中和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增长。[结论]CoxAl6肠道病毒是导致本次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今后应加强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监测和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引起无菌性脑炎流行的病原,了解其遗传特征.方法收集部分病例脑脊液及双份血清标本,同时应用传统的病毒分离及中和鉴定、RT-PCR扩增肠道病毒目的基因片段及序列分析和双份血清中和抗体变化3种方法进行病因学诊断;并进一步针对病原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树图构建分析.结果直接从首例及随后送检的18份脑脊液标本中扩增出肠道病毒核酸进行了早期诊断;病毒分离鉴定及双份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为:用RD和Hep-2两种细胞从30份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ECHO 19型16株(阳性分离率为53.33%),检测5例病例双份血清ECHO 19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其中4例双份血清抗体阳转或呈4倍及以上升高,同时也证实了肠道病毒ECHO 19为此次脑炎流行的病因;其中5株病毒VP1区全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其他ECHO 19病毒株进行比对分析,显示:本次分离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9%~100.0%,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与已发表其他毒株间亲缘性较远,差异性为13.0%~22.4%,属于一新的变异福建株.结论此次无菌性脑炎流行的病原为一变异的ECHO 19病毒;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不仅可以达到早期诊断目的,而且可以从分子水平提示病毒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离麻疹流行病毒,与现用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MV)株病毒进行基因比较和交叉中和试验,以分析现行MV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2005年麻疹局部流行时急性期病人的咽拭子标本,用Veto/Slam细胞分离病毒,同时提取分离病毒和疫苗病毒核糖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血凝素蛋白(H)和核蛋白(N)基因,并进行核苷酸测序分析;另用MV免疫者的血清和麻疹病人的恢复期血清与分离野毒株和疫苗株进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 一次成功分离到4株麻疹野病毒,对其中1株(JS/26-05)作基因测序,N基因进化树分析为H1基因型;与疫苗株病毒基因比较,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8%,氨基酸同源性为95.1%;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4%,氨基酸同源性为96.2%,但碳末端150个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0.0%.疫苗免疫者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低于自然感染者,两者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针对野毒株1:9.56和1:22.40,针对疫苗株1:40.05和1:65.41,相差2.9~4.2倍;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中和野毒株的能力平均低于疫苗株4.2倍.结论 2005年江苏省局部地区麻疹流行时分离的病毒为H1基因型,麻疹分离株与现用疫苗株在基因水平上的差异明显,现用MV的免疫保护作用有所减弱,可能已影响到MV的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汕头市区一起麻疹暴发的原因。[方法]收集2005年9月麻疹暴发流行资料,采集病例急性期血清和咽拭子各8份,进行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和中和实验、通过RT-PCR扩增麻疹N基因碳末端589个核苷酸进行测序。[结果]麻疹暴发流行累计发病23例,8份血清的麻疹IgM抗体阳性7份(87.5%),8份咽拭子仅分离出1株麻疹病毒,该流行株不同于S-191疫苗株,鉴定为H1基因型;中和实验表明麻疹疫苗免疫后血清能够中和该野病毒,但其中和滴度比中和疫苗株低2~4倍。[结论]麻疹H1基因型野病毒是此次暴发的病源,人群抗体水平低下是暴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辽宁省2015年首次分离到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所涉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者血清标本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检测;采集患者粪便标本,用L20B和RD细胞进行脊灰病毒分离;对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进行型内鉴定;对病毒VP1区进行基因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该例AFP患者血清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1:4、1:4、1:8;患者的9份粪便标本中,2份标本的脊灰病毒分离阳性;阳性分离物的型内鉴定为PVⅡ-SL-Discordant;与Ⅱ型脊灰疫苗株(Sabin株)相比,两毒株VP1区序列核酸变异数分别为21个(2.3%)和22个(2.4%),鉴定为Ⅱ型VDPV。结论该AFP病例未持续排毒,其Ⅱ型VDPV分离株未引起循环。灭活脊灰病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需加强脊灰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oxA16引起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特征。[方法]对幼儿园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典型病例粪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液标本,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或/和PCR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测定。[结果]发病25例,罹患率9.8%,用RD和Vero细胞自8份患儿和35份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各分离到3株和9株病毒,对3例病例及10例密切接触者中分离株,诊断为柯萨奇病毒A16型,而EV 71型均为阴性。血清中和抗体测定恢复期中和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增长。[结论]CoxA16肠道病毒是导致本次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今后应加强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监测和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应用预防医学》2005,11(2):i001-i002
1979年7-8月南宁市儿童中上呼吸感染流行,从患儿鼻咽部采集标本后接种鸡胚和组织培养细胞(Hela细胞和原代人胚肾细胞)分离出二株致细胞融合病变的病毒,经理化性状检测和用标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和R6株作中和试验证实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即桂R-1、桂R-2株)。用新分离株对南宁市不同年龄人群血清作中和抗体测定的结果表明RSA在南宁广泛传播,感染大多发生在生命的早期。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离和人群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抗体的测定为我区的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输入性新型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血清对D9基因型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探讨正常健康人群对感染新型麻疹病毒的抵抗力。方法采集D9基因型输入病例接触者血清和选择2008年四川省健康人群血清,分别用D9基因型输入病毒和本土流行株H1基因型病毒进行中和抗体滴度测定。结果 D9基因型输入病例接触者和四川健康人群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较高,对D9基因型输入病毒的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以下简称GMT)分别为44.02和54.57,对四川本土流行株H1基因型病毒中和抗体的GMT分别为39.12和41.36,抗体滴度均达到保护水平(≥16)。结论无论四川省本土流行株感染产生的抗体和疫苗免疫诱生的抗体对D9基因型输入病毒都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1.
2002年福建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查明2002年我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流行的病原。[方法]采集福州和漳州市临床诊断为AHC的患者眼拭子57份、双份血清7份。分别用Hep-2和Vero细胞对标本进行病原分离;用免疫血清微量中和试验对分离出的毒株进行鉴定;用诊断血清鉴定的4株病毒,对7例患者的双份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从57份眼拭子标本中分离出47株(阳性率82.5%);经诊断血清微量中和试验鉴定,均为柯萨奇病毒24变异株(CA24v);7例患者双份血清经微量中和试验测定,中和抗体均呈≥4倍增长。[结论]CA24v是引起2002年我省AHC流行的病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福建省目前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型别与抗原性。[方法]细胞培养分离病毒;PT-PCR扩增病毒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并对其产物测定基因序列以定型;细胞中和试验进行抗原性分析。[结果]B95a细胞分离到了2株麻疹野病毒,Vero细胞未分离到,表明B95a细胞敏感性较高;分离到的病毒经PT-PCR及基因序列测定证实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中国流行的优势株);分离的野病毒株与疫苗株同时进行血清中和试验显示:目前使用的疫苗产生的抗体对流行的野病毒仍具有中和作用,但中和滴度低于疫苗株。[结论]在保证生物安全的前提下,B95a细胞是目前分离麻疹病毒的首选细胞;新变异来的麻疹H1基因型也在我省流行,且目前使用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在体外中和野毒株的滴度低于疫苗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龙岩市2011年病毒性脑炎病例埃可病毒[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ECHO)Virus]30型(ECHO30型)特征。方法对龙岩市2011年某医院病毒性脑炎住院病例采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进行病毒分离、血清中和试验定型;选取4株ECHO30型分离株,测定VP1编码区序列,与国内外其他病毒株进行比较。结果从142份患者CSF标本中分离到ECHO30型20株、ECHO11型7株、ECHO6型10株。4株ECHO30型VP1编码区序列长度为606个核苷酸,编码202个氨基酸。4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100%和88%~100%。与2000年Bastianni原型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1%~82%和81%~93%。与2010年山东省、2011和2012年福州市流行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100%和87%~10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4株龙岩分离株同属基因型(Genotype)Ⅱ。结论龙岩市2011年病毒性脑炎病例的ECHO_(30)型为GenotypeⅡ。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局部地区 2 0 0 2~ 2 0 0 3年多次出现无菌性脑膜脑炎的流行。为对疫情进行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采集了临床标本 ,采用HEp 2、RD、Vero等细胞分离病毒 ,并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进行特异性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结果显示 :5 1份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埃可病毒 30型 (ECHO3 0 ) 5株 ,柯萨奇病毒B组 5型 (Coxsack ievirusB5,Cox B5) 1株 ;6 8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出ECHO3 0 34株 ,Cox B51株。RT PCR的结果与上述病毒分离结果相一致。此外 ,对采集的 1 5例患者的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了特异性中和抗体 ,其中 1 3例患者抗体呈≥ 4倍增长。证实引起浙江省局部地区 2 0 0 2~ 2 0 0 3年无菌性脑膜脑炎的主要病原为ECHO3 0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鸡胚分离法,并用病毒分离株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 用SPF鸡胚接种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呼吸道标本,培养72 h后收获羊水和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HA)。用2株病毒分离株检测福建省首例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结果 经鸡胚盲传2代后,5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均分离出该病毒。第2代分离物HA滴度(1∶32~1∶256)较第1代(1∶8~1∶32)明显提高。2株病毒分离株检测感染者血清,恢复期血清HI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16倍,且2株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用鸡胚分离法分离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敏感性高,感染者在短期内可产生高滴度的HI抗体。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麻疹病毒基因分型及疫苗免疫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平  司源  关蓉晖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122-1124
目的确定引起陕西省麻疹流行的病原毒株,探讨相关的疫苗免疫因素。方法采集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碳末端的核苷酸450个(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健康人群麻疹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和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从82份咽拭子中分离出19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麻疹疫苗免疫血清和有免疫史麻疹急性期病人血清对麻疹野毒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6.36和26.90,明显低于疫苗株,GMT分别为49.30和56.18。结论陕西省近年麻疹流行是由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引起,不排除疫苗对目前流行株保护性不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广西大化县疫苗相关的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对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进行跟踪监测,并对儿童人群进行免疫力评价。方法粪便标本用RDa和L20B细胞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和中和试验鉴定分型,然后进行VP1区序列测定。儿童血清分别用ELISA及中和试验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结果从10050病例分离到Ⅰ型VDPV,VP1区变异率为1.4%;从周围6名健康儿童分离到6株VDPVs,VP1区变异率为1.6%~2.2%。周围儿童血清脊髓灰质炎病毒IgG阳性率为77.4%,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活性显著高于Ⅰ、Ⅲ型。结论VDPV发生在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缺失儿童,VDPVs发生了短暂的循环。当地儿童Ⅰ、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血清中和抗体活性较低,应提高儿童OPV免疫覆盖率以防止VDPVs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年初江西省南昌市人群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71,HEV71)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在人群中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西省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快速血清学调查的1144份血清标本,采用中和试验检测血清HEV71中和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74.74%(855/1144),2岁~组儿童抗体阳性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升高,3岁以下儿童中和抗体阳性率仅为52.01%;HEV71中和抗体阳性标本的几何平均滴度为1︰22.34,以0岁~组GMT最低,3岁~组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月龄婴儿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0~月龄最高,之后逐月下降,至4~月龄组阳性率最低,之后开始升高,EV71阳性标本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0~月龄组GMT与1~月龄组基本持平,之后逐月下降,5~月龄组最低,6~月龄组急剧升高;在HEV71中和抗体阳性人群中,各年龄组中中和抗体滴度1︰8~1︰32构成比均为显著高于其他滴度组构成比(P﹤0.05),滴度≥1︰256的标本从6~月龄组开始,各年龄组均有出现。结论南昌市人群HEV71中和抗体水平较高,各年龄组人群近期均有感染,3岁以下儿童是HEV71感染引起HFMD流行的最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是HFMD流行防控的重点,成人也应预防HEV71的感染;胎儿具有母传抗体,但抗体水平降低较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2005—2006年流行性感冒(流感)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布并确定当年的流感病毒优势株。方法采集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标本87份,分别经传代犬肾(MDCK)细胞分离病毒和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流感病毒型别;并于2005年10月和2006年3月(流感流行前、后期)采集415份非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及部分成年人血清标本进行了流感HI抗体检测。结果从87份流感样患儿血清标本中分离出甲1型流感病毒7株,阳性率8.04%。415份血清标本中0~岁、3~岁及7~18岁组甲1型流感HI抗体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流感流行后期均明显高于流行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05—2006年冬春太原地区儿童流感流行以甲1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埃可病毒30型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章丘市≤15岁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人群感染情况。方法用中和抗体检测技术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章丘市存在ECHO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的爆发,≤15岁健康人群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3.08,非常显著地高于非流行区的GMT(1∶32.45)。流行区中和抗体滴度集中分布在1∶64~1∶256(36.52%),年龄别抗体水平有差异,≥3岁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非流行区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无年龄别差异。结论ECHO30所致疾病流行后,人群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非流行区未出现该毒株所致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