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职工824名职业健康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企业职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3家企业824名职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职业卫生相关问题调查.结果 75.1%的职丁知晓职业病防治法,80.2%的职工知晓职业危害因素,77.1%的职工知晓个人防护措施,24.4%的职工知晓替代等防护措施;92.0%的职工对职业病症状及其防治知识有需求.结论 职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知识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2.
马改红  张湘明  齐新宇  黄容 《中国校医》2020,34(11):805-808
目的 疫情期间通过对学校学生进行疫情防护认知、心理和思想动态及教育服务需求的调研,为学校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精准施策依据。方法 疫情严峻期采用快速问卷调查法,有效问卷10906份,资料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10 906名大学生关注疫情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高年级学生关注疫情度高;女生较男生更加关注疫情信息;非医药类专业学生关注度低于其他专业学生。69.27%的学生对新冠肺炎的基础知识了解,65.66%的学生对新冠肺炎主要症状了解;97.5%的学生知晓并做到主动防护。女生比男生的恐慌、焦虑、盲从、无助等心理感受更加明显,护理专业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均明显;面对疫情98.05%的同学可以做到理性对待,80%以上的同学可以做到学好专业知识、传播正能量。对学校的需求主要有完善网课、严格消毒公共场所和设施、加强疫情防护教育、生命教育等。结论 学校是疫情高发地,学生防护情况良好,可以理性应对并传播正能量,但对低年级学生加强知识健康教育,对女生、护理专业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医护类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受疫情影响,要做到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骨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疫情防控知识的认知现状,为提升大众个人防护意识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问卷星方式对2019-06-01/2020-02-15骨科住院患者、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措施的认知线上调查,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各组知晓情况和行为习惯的差异。结果 342人参与调查,其中335人(97.95%)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6.0%,洗手行为总体正确率为78.9%。高年龄组调查对象口罩选择和吐痰习惯的正确率较低(P0.05);低学历组,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哪种口罩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哪种消毒液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等问题的正确率较低(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大众知识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部分关键问题仍然需要更加专业和科学的普及,尤其是对高年龄、低学历的重点人群,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手段提高防护知识知晓率,促进更好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口罩使用和认知情况及疫情基本防护意识,为今后疫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法,在“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问卷,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做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口罩使用情况及防护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别对公众口罩使用情况及新冠疫情防护意识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213份,97.0%调查对象在本次疫情期间佩戴口罩,96.5%调查对象在公共场所使用口罩,89.8%调查对象使用一次性医用普通或外科口罩,94.5%调查对象1~3 d更换1次口罩;80.6%调查对象认同口罩的防护作用,58.5%调查对象有较强防护意识,女性(OR=1.792)和≥60岁年龄组(OR=4.245)的调查对象防护意识较强。结论 疫情期间公众的口罩使用率和基本防护意识较高,性别和年龄是防护意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7,(5):641-643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认知状况,为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和防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7所基层综合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一般情况、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认知、护士对职业危险预防与处理的认知和护士职业防护培训情况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41.88%完全了解、54.64%部分了解、3.48%不了解,得分8.31±1.72;对职业危险预防与处理知识40.58%完全了解、54.30%部分了解、5.12%不了解,得分12.23±2.01;护士职业的防护培训情况:45.22%培训到位、51.30%部分到位、3.48%不到位,得分9.22±1.81。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认知水平较低,职业防护能力不足,需要得到全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肿瘤科护士对职业防护相关认知水平及护士自我防护现状的调查,有效落实职业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在编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及防护行为的调查,观察职业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对肿瘤科护士进行培训,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加以落实。结果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100%,培训后较培训前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晓度情况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实施情况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加强肿瘤专科各层级护士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可提高护士职业防护的意识;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规范,可有效落实各种防护措施,降低病人之间的辐射和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四川省居民对口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口罩使用的相关因素,为疫情期间政府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于2020年2月21日通过问卷星自行设计问卷,对四川省社区居民针对其口罩防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1 097人,99.27%的调查对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外出佩戴口罩,53.87%的调查对象会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46.76%的调查对象对口罩佩戴方法熟悉;45.31%的研究对象佩戴口罩使用时长4 h;76.58%的调查对象会把口罩取下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56.20%的调查对象会把口罩丢弃在口罩回收废弃桶内;66.73%的调查对象口罩来源于自行购买。性别、年龄、职业与口罩佩戴方法的知晓情况、使用时长存在负相关(P 0.05);男性、低年龄段、公共服务人员更熟悉口罩佩戴方法,且每个口罩的使用时长更长;年龄与口罩保存方式及处理方式存在负相关(P 0.05);女性、31~60岁人群、企事业单位人员更倾向于将口罩挂在洁净、干燥的通风处;男性、老年人群更倾向于将废弃口罩放进回收桶内。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四川省居民高度关注口罩防护并积极了解口罩相关知识;不同人群对口罩防护及口罩使用的相关防护知识均缺乏足够了解,因此,政府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适宜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校大学生个人防护行为现况及认知,为制定和完善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匿名网络调查方式,于2020年4月9—13日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校居家学习的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疫情前后比较分析。 结果 共有3 056人应答,97.19%的被调查大学生意识到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咳嗽打喷嚏时遮口鼻的方式在疫情发生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98.4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疫情后需要推广呼吸道卫生礼仪;84.13%的被调查大学生能做到良好的洗手行为,但正确洗手率仅为41.10%。 结论 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认知水平较高,健康行为素养存在差异,学校有必要通过多渠道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针对性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某大专院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观点知晓情况调查,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抽取的某大专院校调查问卷,用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预防艾滋病行为知晓方面,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知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显示,大专院校学生在艾滋病防治行为的认知有一定的水平,但还相对不足,应尽快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大专院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艾滋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国驻刚果(金)维和二级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的认知水平,为维和官兵应对高危传染病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1月选取联合国驻刚果(金)维和二级医院43名维和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包括临床特征、传染源、发病机制、流行地区、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等)。结果联合国驻刚果(金)维和二级医院维和队员对埃博拉出血热认知水平较好。95.34%的官兵知晓埃博拉出血热消毒知识;93.02%的官兵知晓穿脱防护用品流程、护理知识、标本采集知晓情况;90.69%的官兵知晓埃博拉出血热出院标准;88.37%的官兵知晓病例管理;81.39%的官兵知晓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随着学历升高认知度呈增加特征,维和次数、性别对认知结果无明显影响。100.00%的调查对象通过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获取有关埃博拉出血热的知识;95.34%通过亲朋好友获取相关知识;34.88%通过阅读报纸获取相关知识,93.02%通过专门的培训、会议获得相关知识。结论中国二级医院维和部队官兵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教育知晓率较高,应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加强低学历维和官兵防护知识的普及与落实。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自发生以来在全球多点暴发,疫情快速蔓延。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国外依然比较严重。全国中小学生即将陆续复学,因此做好儿童疫情防控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态势和科学研究进展,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明晰儿童新冠肺炎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现状,以便提高读者对儿童新冠肺炎的认识,提醒广大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相关组织共同做好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以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方式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疫情期间徐州市部分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防控的认知、态度、行为(简称知信行,KAP)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徐州市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大学生对COVID-19的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查的2 842名大学生新冠肺炎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85%,高认知占比为70.8%,87.7%的大学生呈积极态度,97.2%在疫情期间采取良好防护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对疫情的关注程度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年级、专业、疫情期间居住地、以往是否关注过传染病防控、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疫情期间健康情况、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认知情况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年级、有无亲属从事医学相关工作、以往是否关注过传染病防控、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疫情期间健康情况、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认知情况、态度情况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 842名大学生在 COVID-19 的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高校应当采取多策略的健康教育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知信行情况及返校后需求,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2月29日至2020年3月5日对甘肃省7 731名在籍高校学生发放网络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7 705份,有效率99.7%。男女生比例为1∶3,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为1∶10∶6,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为4∶1。调查对象的COVID-19认知标准平均分为(58.15±13.67)分,认知及格率为40.0%,传染源、传播途径、症状、防护的及格率分别为93.9%、66.4%、35.7%、22.2%。本科生在COVID-19传染源、症状和防护方面的及格率均高于专科生和研究生(P<0.05);医学生的认知及格率在COVID-19传染源和症状方面均高于非医学生(P<0.01);但研究生更加关注疫情变化,而本科及以上学生相对于专科生对COVID-19的治愈持乐观态度(P<0.01)。调查对象出门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捂住口鼻、不聚会或不去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以及经常房间通风的行为形成率均达到了90.0%以上;78.8%的学生对COVID-19疫情非常关注。调查对象返校后需求主要是提供COVID-19防控知识、错峰就餐时间、每日测量体温,占比分别为98.0%、96.7%、94.9%。结论 不同特征高校学生的COVID-19认知和态度水平差距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薄弱点,应结合个人及学校管控,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做好学校COVID-19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医学生COVID-19知信行现状,为高校开展COVID-19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4—5月从某医科大学随机抽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合计84个班级全部学生,采用结构式自编问卷进行线上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245份,其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临床药学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分别为805人(35.8%)、435人(19.4%)、667人(29.7%)、132人(5.9%)和206人(9.2%)。COVID-19知识综合得分为(9.42±1.47)分,知晓率为91.2%。不同专业、年级、年龄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学生COVID-19知识综合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是医学生COVID-19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获取COVID-19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87.5%)和电视广播(82.1%)。学生“关注COVID-19疫情”态度持有率为96.1%,“积极预防COVID-19”态度持有率为99.7%,仅10.0%的学生感到恐惧焦虑。消毒、洗手和戴口罩等健康行为增加的医学生分别占73.1%、83.8%和90.7%,46.3%的医学生减少了“体育锻炼”健康行为。结论 医学生COVID-19知信行情况良好,年级是医学生COVID-19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高校与相关部门应根据学生不同特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降低校园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流行期间焦虑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安徽省2所医学院校6 276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制作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在COVID-19流行期间对被试的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匿名调查。  结果  医学生焦虑得分为(38.52±7.76)分,焦虑情绪检出率为8.9%。医学生在性别、辅导员在COVID-19流行期提醒注意防护频次、本/专科生、户籍所在地、自评近期健康状况、所居住小区是否有COVID-19确诊患者、关注度、盲目消毒、自评自己被感染的风险、恐慌程度等方面焦虑情绪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OR=1.25)、自评自己感染COVID-19的风险高(OR=1.71)、特别恐慌(OR=2.75)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女生(OR=0.62)、来自农村(OR=0.80)、自评近期健康状况一般(OR=0.06)、健康状况较好(OR=0.11)、健康状况很好(OR=0.30)、所居住小区无COVID-19确诊患者(OR=0.67),对COVID-19疫情每天关注一两次(OR=0.47)、频繁关注(OR=0.38)、盲目消毒行为一般(OR=0.53)、盲目消毒行为较少(OR=0.32)与焦虑情绪呈负相关。  结论  COVID-19流行期间,医学生焦虑得分较高,不同性别、本专科层次医学生存在差别。医学生应做好心理调适,适度关注相关信息,正确认识疫情;学校辅导员应多关心学生,并进行多方式的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于2020年2月16—20日对高校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新冠肺炎基本知识、个人防护行为情况、新冠肺炎相关影响态度、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结果 共有效调查1 100名高校学生,平均年龄(22.5 ± 2.5)岁,以华南地区学生为主(占37.8%)。焦虑情绪检出率为 38.4%,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情绪检出率分别为22.5%、10.5%、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担心从疫情重点地区返校受歧视(OR=2.535)、担心学业进度落后(OR=2.304)、担心返校后与疫情重点地区学生同宿舍(OR=1.531)、对本校应急管理工作不满意(OR=1.793)、毕业班学生(OR=1.452)、文科类学生(OR=1.876)产生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更高。 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学生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状况。学校应重视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防范校园的地域歧视问题,科学、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返校与复课,最大程度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依据目前的认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应选择有效消毒处理方法,使用合格的消毒产品,对隔离场所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或可能污染的空气、环境物体表面实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以切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降低其感染发生率,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大学生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和2021年底常态化防控阶段对疫情防控的认知、态度、行为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为做好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在2021年11—12月面向上海市12所普通高等本专科学校,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913名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  结果  疫情发生初期大学生对于防控政策的了解度为(2.93±0.94)分,信息判断力为(3.10±0.89)分,对于疫情防控的满意度为(4.11±1.09)分,配合度为(4.31±0.96)分,传播意愿为(3.91±1.15)分;至2021年底,防控政策了解度为(2.95±0.98)分,信息判断力为(3.77±0.94)分,疫情防控满意度为(4.22±1.10)分,配合度为(4.36±0.99)分,传播意愿为(3.97±1.20)分,不同阶段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科门类为社科类(OR=0.62)、理科类(OR=0.62),健康状况自评为较好(OR=0.62)、一般(OR=0.28)与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态度改变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根据合理的健康信息改变健康行为”中选择“比较符合”(OR=3.31)与大学生对新冠疫情的认知、态度改变呈正相关(P<0.05)。上海大学生疫情防控相关健康素养普遍较高,测评“较高”(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健康素养得分>80)者占79.4%,对新冠肺炎防护知识了解程度自评“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82.6%。  结论  上海大学生群体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至常态化防控阶段对疫情防控的知信行改变较高,新冠肺炎防控相关健康素养普遍较高;需针对不同特点开展更加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传播,筑牢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屏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大学生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3日-2021年3月15日上海市四所不同学科类别院校的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分析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结果 4462名被调查者接种意愿率为78.04%,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流行期间中国大学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 为高校开展科学防控及公共卫生精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0年1月31日―2月5日, 选取4所高校共计56 99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32条目自编结构化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开展线上现况调查。   结果   共收集到44 456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 应答率为78.0%(44 456/56 997)。94.1%大学生认为COVID-19能通过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感染, 知晓主要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者达76.4%~98.9%, 但知晓预后情况者仅占52.9%。53.0%的大学生认为疫情严峻, 出现恐慌和焦虑的大学生占28.5%。采取规范洗手、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和聚会等防护行为的大学生占86.9%~94.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高年龄组、教育程度高者及城市大学生知识和行为水平较高(均有P < 0.05)。   结论   本次COVID-19疫情期间, 大学生认识、态度和行为评分较高, 但知识缺口依然存在, 部分大学生出现恐慌和焦虑情绪。因此, 应针对大学生防疫意识薄弱点进行精准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