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构建基于三级网络管理模式下的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实践,并对其成效开展效果评价。方法 2018年以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积极借鉴网格化管理理念,构建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划分感控网格、明确感控网格管理人员职责、多维度、多层面量化履职考核、开展系统化感控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比较网格化体系实践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指标变化趋势,评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结果 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体系实践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23%下降至0.9%,医院感染现患率由2.45%下降至2.01%,医院感染漏报率由5.72%下降至1.74%,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56.18%提高至89.24%,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由69.58%提高至86.3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0.40%下降至39.91%,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由48.95%提高至59.44%,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由1.63‰下降至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由14.03%降至10.66%,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管理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全院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护士,明确其职责与工作内容,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训及督导,观察其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结果全院临床科室共设立67名感染管理护士,26个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有明显提升,4月份与12月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93,单侧P=0.014)。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4月份的83.35%(1 817/2 180),上升至12月份的89.53%(2 002/2 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3,P0.01)。2015年4—12月共监测56 670例入院患者,总住院日数为411 164 d,三管使用率为27.18%,三管相关感染率为0.7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督导评分的中位数从5月份的95.30分上升至9月份的97.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感染管理护士,对夯实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监控队伍建设,发挥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赋能医院感染防控高质量发展。方法:完善医院感染监控队伍人才结构,明确不同岗位职责,按岗位进行“1+X”培训;增加年度评优考核和职称晋升指标等激励措施,强化医院感染监控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比较强化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监控队伍建设和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指标情况,评价管理成效。结果:监控医护人员队伍逐渐稳定,从事3年以上人员占比和中、高级职称占比以及主动开展医院感染活动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漏报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落实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下降。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控队伍的人才建设,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量化考核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加强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将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考核指标量化,制定全院和部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标准并实施,每月考核评分1次,及时反馈考核结果。结果实施量化考核后无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事件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由7.44%下降至4.35%;医院感染漏报率由实施前19.16%下降至3.88%;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规范要求。结论量化考核标准客观、公平公正、可操作性强,对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力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7年来推行紫外线消毒杀菌设备专人专职管理,由医院感染办公室及器械科共同管理掌握全院紫外线消毒杀菌设备的数量、质量及其设备进行使用前、使用中的质量监控、紫外线强度的监控。根据POCA的管理模式及时总结、监控、维修、定措施,形成良性循环并逐步提高监控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三级网络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管理模式研究,探讨ASD早期发现的网络筛查程序及管理流程,为ASD儿童获得早期干预提供有利的条件。方法成立市级ASD早期诊断管理中心,建立基层社区筛查一级网络及管理流程,进行社区筛查管理技术的指导及培训,再结合二、三级的筛查与诊断给予确诊。结果 1)社区一级网络ASD初筛率由2013年的20.19%上升到2014年的33.68%,呈逐年提高趋势,阳性率维持在4‰~6.0‰;确诊率由0.41‰上升到0.95‰。2)ASD早期诊断中心2年干预疑似患儿38例。结论三级网络ASD早期筛查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社区儿保医生对ASD的初筛率,有利于ASD儿童的早期发现,为ASD儿童早期干预提供了最佳时期,是切实可行的ASD早期筛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医院如何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如何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充分利用专家的作用指导医院感染监控小组顺利开展工作;摆正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位置,培养具有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在业务上具有管理能力和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结果三级网络能协调好与所有科室的关系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组织保证. 结论在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带动全院人员全面、全程地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军卫一号”工程的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了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终端、局域网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一套功能强大的基于"军卫一号"工程的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结果:基本上实现了全院范围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医院感染病例网络报告和实时监控。提高了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统计及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轻了临床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系统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引用综合目标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目标化、规范化。方法执行医院感染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并反馈,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医院感染综合目标管理后,医院感染病例监控率由78.1%提升至100.0%,漏报率由16.1%降至3.7%,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由49.7%提高至62.5%,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率由68.1%提高至93.2%。结论医院感染综合目标管理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可使感染预防控制工作逐项达到卫生部规范性文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发挥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医院感染管理作用的方法。方法 设立人员组成合理的监控小组,制定相应的职责、控制目标和考评标准,重视监控小组人员的培训教育与管理指导。结果 提高了科室监控小组的水平和感染监控工作的质量,使感染控制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结论 加强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使预防感染的各项措施处于良好的惯性运行状态,是提高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20年12月对该院ICU开展医院感染连续目标性监测,分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结果。结果 11年共收治患者4 901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00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16%,调整后的患者日感染率为4.14‰。不同年份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P<0.01)。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6.08%),器械相关感染160例次,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占66.25%。VAP发病率为8.64‰,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2.3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为1.51‰,不同年份器械使用率有所降低,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随年份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共检出病原菌2 1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61%)。结论 器械相关感染仍是ICU医院感染的重点,应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要医院感染指标现状及趋势。方法 采用"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机构组调查的医院自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142所样本三级公立医院,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分别为1.91%、1.86%、1.65%, 医院感染漏报率分别为2.39%、1.23%、1.44%,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72‰、2.68‰、1.82‰,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48‰、0.35‰、0.31‰,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71‰、0.66‰、0.53‰, 中部地区医院各指标下降明显。样本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逐年上升, 分别为74.66%、78.60%、83.55%(P<0.05)。2019、2020年样本医院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数较2018年平均增加1人。结论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要医院感染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 医院感染管理防控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获得一定的成效。未来仍需持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探索多系统信息化协同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陕西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10个地市的17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16年5—6月。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医院感染管理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相关监测情况等。结果共获取165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有效问卷资料,其中三级医院43所,二级医院122所。165所医院中90%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职责基本健全,但医院风险管理方面亟待加强,目前仅63.03%的医院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66.06%的医院进行了风险评估。医院感染相关培训及效果反馈较好,分别为99.09%和88.41%。人员配置方面:88.48%的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备符合规范要求,但仅有34.55%的医院有人才培养计划。仅33.94%的医院有医院感染专项经费。医院感染监测方面:仅21.21%的医院已安装使用医院感染监测软件;监测项目开展情况: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医院占90%左右;但开展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目标性监测的仅占34.55%和23.64%。结论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基本建立,基础监测项目普及;但风险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并存在专职人员配备及专业素质发展不均衡,信息化监测力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咸阳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现状,探讨影响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的原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医院级别分为二级和三级医院,对不同级别医院分别编号,随机抽取调查医院,抽取咸阳市29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52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一般情况、专业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的原因等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以女性为主,占89.13%;年龄30~50岁最多,占54.35%;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占47.83%;职称以中级为主,占41.30%;专业以护理为主,占65.22%;从事医院感染工作年限9年比率最高,占91.30%;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从事医院感染工作前岗位以护理为主,占63.04%;从事医院感染工作主要原因为领导安排(占63.04%)。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不稳定居前3位的原因依次为工作压力大(91.30%)、领导不够重视(78.26%)和待遇低(63.04%)。结论咸阳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结构不合理,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工作压力大、领导重视不足以及待遇低是影响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比较医疗机构在贵州省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平台上报的过程类数据和结果类数据,了解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真实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分别采集加入贵州省医院感染监测平台的医疗机构上报的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过程类数据和结果类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贵州省12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过程类数据和结果类数据,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03%、1.15%,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37%、2.31%,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0.33%、48.6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13.90%、37.70%,Ⅰ类切口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13%、0.29%,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日发病率分别为0.06‰、0.5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日发病率分别为1.11‰、1.60‰。12所医疗机构的CRPA和CRKP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过程类数据较结果类数据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院感染监测过程类数据比结果类数据更准确,各地区应积极推动过程类数据的上报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真实性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对39所上海市市级公立医院的分管副院长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专家访谈。专家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才配备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以及亮点等。结果 39所市级公立医院中有37所(94.9%)设置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完备的市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并开展相应工作职责。30所(76.9%)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部门成员构成符合要求,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医疗副院长担任的有38所(97.4%)。有37所(94.9%)市级公立医院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31所(79.5%)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由医疗副院长直接管理,28所(71.8%)定位为职能部门。39所市级公立医院平均每239张床位配备1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符合规范要求,但在不同医院间存在差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专业方向主要为临床医学(59.0%),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专业方向主要为护理学(41.9%)。39所市级公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亮点主要是能够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100.0%)、建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预警机制(89.7%)、实行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和MDT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87.2%)等;建设难点主要集中在员工发展前景受限及晋升难(41.0%)、医院经费投入不够(33.3%)、岗位人员待遇低(23.1%)等问题。结论 市级医院需要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优化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培养机制,落实人员晋升激励措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经费投入,保障科学规范资源配置,不断推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集束化干预措施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 2017年1—6月对某院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的基线调查(干预前期),7—12月结合PDCA (plan-do-check-act)工具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过渡期),2018年1—6月落实干预措施(干预后期),对比干预前后导尿管使用率、人均留置导尿管日数、日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防控措施执行率、防控措施知晓率分别为81.94%、95.37%、97.98%,高于干预前的64.66%、66.31%、65.02%,干预后每日评估执行率达96.15%。CAUTI日发病率从干预前的1.71‰降至干预后的1.22‰,导尿管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2%降至干预后的7.69%,内科系统CAUTI日发病率从干预前的3.73‰降至干预后的1.56‰,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开展CAUTI目标性监测,结合PDCA工具能发现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为制定专项防控措施提供循证依据,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CAUTI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应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暴发的效果。方法 成立多学科项目实施小组,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0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HFMEA模式对MDRO医院感染暴发防控进行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并于2021年1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穿脱隔离衣情况及患者MDRO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HFMEA实施后,ICU MDRO医院感染暴发潜在失效模式风险系数明显下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实施前提升了10.98%~14.12%;接触MDRO患者及床单位时工作人员使用隔离衣的依从率较实施前提升了8.61%~15.21%;穿脱隔离衣正确率较实施前提升了10.73%~18.43%;ICU医院感染率、MDRO日医院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与实施前比较均有下降。结论 应用HFMEA前瞻性评估并对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MDRO医院感染率,从而预防MDRO医院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设置感染控制(感控)小组专职督导各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措施的实行,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入住本院ICU并行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480例。分为对照组:2011年1—6月入住ICU的233例患者,采用预防VAP集束化管理,但无感控小组督导;干预组:2011年7—12月入住ICU的247例患者,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由感控小组监督各项预防VAP措施的执行。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床头抬高率为93.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χ2=703.43,P<0.001);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患者为(5.56±4.43)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7±6.76)d(t=2.49,P=0.013);VAP发生率,干预组为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2‰(χ2=6.87,P=0.009);病死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7%、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142)。结论在ICU,通过设置感控小组专职严格督导,能有效落实VAP预防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