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1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完全复位151例,复位90%以上17例。平均随访80.7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140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总结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回顾分析 59例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 ,全部病例均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及齿状突开口位片 ,2 5例摄断层 ,2 8例摄屈 /伸侧位片。 2 1例行CT扫描 ,2 6例行MRI检查。上颈椎损伤 4 6例 ,其中寰椎椎弓骨折 9例 ,枢椎骨折 7例 ,齿状突骨折 2 1例 ,寰椎椎弓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 1例 ,寰椎横韧带断裂 8例 ;下颈椎损伤 1 1例 ,其中椎体骨折 3例 ,脱位 2例 ,骨折脱位 6例 ;多节段间隔性颈椎损伤 2例 ,无X线异常的脊髓损伤 (SCIWORA) 3例。认为影像学检查对于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对怀疑有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小儿患者应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及齿状突开口位片 ,小儿颈椎SCIWORA应常规行颈椎MRI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生原因、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2月,借助椎体间撑开器经颈前路整复脱位椎体、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以及颈后路整复脱位椎体联合应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伴脱位42例患者。其中,18例患者单纯经颈前路完成脱位颈椎椎体复位,24例前路整复失败病例联合颈后路整复脱位椎体并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解剖复位,颈椎生理弧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术中无神经损害加重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性。经6~48个月随访,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螺钉无松动、退出或断裂,颈椎脱位矫正度无丢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应先行前路整复,如失败再行后路手术整复脱位椎体并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颈椎陈旧性骨折脱位仍强调恢复颈椎解剖对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8~78岁,平均56.4岁.术前伴脊髓损伤22例,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9例,C级6例,D级2例.根据患者骨折类型、椎间盘突出及压迫脊髓程度、小关节交锁情况、颈椎损伤程度等因素选择手术方案,其中21例椎体骨折但不伴有椎间小关节绞锁的病例采用单纯前路于术治疗(单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4例颈椎脱位伴有小关节绞锁但不伴有明显的椎体骨折、MRI示脊髓前方无明显受压,或屈曲牵张型双侧关节突骨折/绞锁者行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7例有椎体骨折和椎间盘损伤,并存在椎体脱位、椎间小关节绞锁,或椎板骨折、骨块脱入椎管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气管和食管损伤等并发症.4例术中发现硬脊髓破损,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术后佩戴颈托3个月.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6个月22例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除1例B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2级.术后复查X线片示颈椎序列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植骨均在6个月内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椎体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随访期间无钢板螺钉脱出、断裂.结论:术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损伤类型、损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位置及受伤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够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髓损伤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2005年1月~ 2009年12月,共收治陈旧性下颈椎损伤并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的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为伤后1个月以上.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与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0例患者获得解剖复位,19例患者复位达到80%以上,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植骨完全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术后ASIA的感觉及运动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所有患者术中无神经损害加重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引起的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应按照脱位程度及脊髓损伤程度选择不同手术方案,手术治疗能够恢复颈椎的序列和高度、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三柱”均遭破坏的严重颈脊椎损伤。传统的方法是闭合大重量牵引复位,前路或后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术。但对一些未能复位或合并椎间盘损伤压迫脊髓不适合闭合复位,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模式。单纯的后路或前路手术,不能达到既减压充分又恢复脊柱序列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临床上对于颈椎骨折、脱位,颈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的复杂损伤患,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无定式。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颈椎骨折脱位患12例,采用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合并椎体爆裂型骨折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2004年间收治的17例合并椎体爆裂型骨折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损伤原因、机制,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类型、程度以及手术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合并椎体爆裂型骨折的颈椎过伸性损伤常因高速撞击伤所致,损伤过程中发生了过伸性损伤转变为屈曲损伤,脊髓损伤严重。积极地行椎体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合并椎体爆裂型骨折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是由于过伸应力转变为屈曲应力。及早解除机械性压迫因素,重建和保持颈椎稳定性是手术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本院近3年下颈椎创伤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评估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所有患者行常规X线摄片、CT、MRI检查,确定损伤节段、对4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患者分别采用前方、后方和前后联合入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 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颈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植骨3-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9例,D级15例,E级12例。结论对于下颈椎创伤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病例行手术治疗,均可使损伤脱位颈椎恢复解剖位置及稳定性,使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此,不同类型的下颈椎脱位需要根据其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前路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上,外伤导致颈椎骨折脱位者常见,大多发生脊髓损伤而致四肢瘫痪。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脊髓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可获一定疗效。总结1988年以来应用颈前路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216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以解除脊髓压迫,增加受损椎体稳定性,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方法 前路手术去除椎间盘和骨赘,。扩大椎间孔,植入髂骨块。后路手术可去除椎板减压并行钢丝固定。结果 15例患者随访1-4年,JOA评分术前4-12分,术后提高到8-17分,恢复率约60%-100%。结论早期手术可使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得到满意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