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后路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比较。方法对55例AO分类为A型及部分B1、B2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后路手术,伤椎置钉;其中一组(A组)以单纯后方轴向撑开复位骨折椎体;另一组(B组)以伤椎椎弓根螺钉按撬拨、矫形原理恢复生理弧度及椎体高度,再适当撑开或不撑开,分别从伤椎前缘压缩比、侧位Cobb角、椎管面积比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压缩比、Cobb角及椎管面积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体前缘压缩比和Cobb角恢复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并且无后方韧带复合结果过撑现象。结论伤椎置钉技术对胸腰爆裂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即时复位效果,但通过伤椎螺钉撬拨复位优于单纯后方轴向撑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单节段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双节段内固定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矫正情况、伤椎相邻椎关节病变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发生率、上节段和下节段间盘退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107.93±2.75) min比(132.68±2.81) min、(198.44±9.17)ml比(314.18±8.73)ml、(8.36±1.15)cm比(12.33±1.08) cm、8.89%(4/45)比26.67%(12/45)、6.67%(3/45)比22.22%(10/45)和4.44%(2/45)比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矫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症状适宜的情况下,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突出,术后患者恢复状况好,术后并发症少,远期不良影响轻微,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阿洛西林是一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疗效确切,同时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多轻微,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陆续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将临床报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后路器械椎弓螺钉固定下对伤椎置钉对下腰椎(L3~L5)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6例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所采用的术式,18例行后路减压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外侧融合,伤椎置钉的患者为置钉组;28例行后路减压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外侧融合,伤椎未置钉的患者为未置钉组.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病历资料,评价各组的脊柱矫形、伤椎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随访4~30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前高、后高、Cobb角随访时丢失率及丢失角度分别为:置钉组(2.3±0.5)%、(1.2±0.5)%、(0.5±0.1)°;未置钉组(7.7±0.5)%、(2.6±0.5)%、(3.1±0.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3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腰椎伤椎置钉组较未置钉组具有脊柱矫正率丢失低,脊柱稳定性好的优点,两组在神经功能恢复进步方面效果相近.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hether or not fixing pedicel screw in injured vertebra.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46 cases of lower lumbar burst fractures during January 2001 and December 2008. All cases were operated with back exposition,reduction and fixed with pedicle screw system. 18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rogressing pedicel screw in injuryed vertebra,which was called the progressing pedicel screw group. 28 cases were not operated with progressing pedicel screw in injuryed vertebra,which was called the non-progressing pedicel screw group. Spina1 colume orthopaedic and Frankel grading were observed. Results Average follow-ups were 18 months. In the progressing pedicel screw group,the losing rate of the front height in vertebra body,the back height in vertebra body and cobb angle was (2.3 ±0.5)% ,(1.2 ±0.5)% ,(0.5 ±0.1)°. In the nonprogressing pedicel screw group,the losing rate of the front height in vertebra body,the back height in vertebra body and cobb angle was (7.7 ± 0.5)%,(2.6 ± 0.5)%,(3.1 ± 0.1) °. Frankel grading was increased with one or three grades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s The progresing pedicel screw group has more merits than the non-progressing group,such as lower losing-rate of spinal colume orthopaedic,more quickly recovery,better stabilization of spina1 co1 umn. The two groups have same effects in terms of Frankel progress.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下胸椎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 12月至 2008年 5月, 应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下胸椎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共 11例。男 10例, 女 1例;年龄 17~56岁, 平均 34岁;T12 5例, T11 4例, T10及 T8各 1例。骨折按 AO分型: A2.2型 4例, A3型 7例。脊髓神经功能按 Frankel分级: A级 5例, C级 2例, D级 2例, E级 2例。术后第 1年随访 3次, 分别是 3、6和 12个月, 其后每 12个月随访一次。随访项目包括症状、体征、X线或 CT检查以及 Frankel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 3.5~8h, 平均(5.2±1.6) h, 术中出血量 600~3800 ml, 平均(1195±576) ml。术后 1例患者出现肋间神经痛, 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 36~65个月, 平均(49.5±5.9)个月。 24个月随访时摄 CT片均证实植骨已获得骨性融合。随访期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 Frankel分级: A级 5例, D级 2例, E级 4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下胸椎椎体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但该方法技术要求高, 具有较长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下腰骶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央突束缢的多重狗马尾束缢模型并致马尾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分析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DRG内感觉神经元损伤中的修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n=18)随机均分成I组(假手术组)、Ⅱ组(对照组)和Ⅲ组(实验组)。Ⅱ组和Ⅲ组动物行多重马尾束缢(multiple cauda equina constrictions,MCEC)48h后解除马尾压缢,同时Ⅲ组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PLGA)的纳米微球BDNF(15mg,内含有活性BDNF2.5mg)。术后1周、2周和4周分别取相应DRG行HE染色及BDNF的免疫组化分析,并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半定量评分。结果MCEC48h后持续观察4周,相比较Ⅱ组、Ⅲ组相应DRG神经元群体内BDNF免疫反应性更强且其神经功能评估、半定量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鞘内注射持续缓慢释放的BDNF纳米粒,在治疗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的狗模型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节段组(采用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33例)和双节段组(采用经伤椎双节段固定,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24个月ODI、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24个月OD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单节段固定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少,双节段固定够有效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矫正丢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美索巴莫在单纯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美索巴莫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盐酸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复位前行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后1 h、2 h、3 h、4 h的疼痛程度及舒适度、复位成功的牵引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疼痛治疗的有效率及舒适度、复位成功的牵引时间及不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美索巴莫是单纯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有效、安全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