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2004年6月-2009年6月,对92例重症膝关节疾病(106膝)使用后稳定型TKA。其中9例(10膝)为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3膝)为创伤性关节炎,80例(93膝)为晚期严重骨性关节炎,5例(5膝)合并外翻畸形,50例(60膝)合并内翻畸形。所有患者进行10个月.5年(平均30个月)的随访,并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优良率为94.34%,患者术后在膝关节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严格适应证的选择、正确进行TKA的手术操作、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和积极术后康复锻炼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6年1月,对92例重症膝关节疾病(106膝)使用后稳定型TKA。其中10例(11膝)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2膝)为创伤性关节炎,80例(93膝)为严重骨性关节炎,5例(5膝)合并外翻畸形,40例(50膝)并内翻畸形。所有患者进行10个月~6年(平均30个月)的随访,并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优良率为94.2%,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TKA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严重膝内翻伴屈曲畸形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行 TKA 治疗的25例(36膝)严重膝内翻伴屈曲挛缩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18例,平均70.5岁(55~80岁)。原发疾病为骨性关节炎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术前术后均采用 HSS 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评价 TKA 的临床疗效。结果25例36膝均获得随访,平均术后随访6年(4~9年)。屈曲挛缩度由术前的(21±63)°减小到(1.1±2.3)°;内翻畸形由术前(35±4.8)°减小到(3±2.1)°;膝关节的活动度由术前(70.5±20.5)°增加到(115.1±5.3)°;膝评分平均为由(33.2±10.5)分提高到(90.7±8.5)分,功能评分平均为(35.5±14.2)分提高到(85.6±10.5)分,其中优21例(28膝),良2例(3膝),一般2例(3膝);优良率为86%。多数病例术后膝关节力线正常,2例残留5°~10°的内翻畸形。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膝内翻伴屈曲畸形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血友病膝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奋勇  杨凤娥  陈琪 《中国骨伤》2011,24(12):1001-1004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血友病膝关节病变的疗效、手术特点、假体选择及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男性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10例(12膝),年龄17~49岁,平均33.6岁,其中8例为甲型血友病,2例为乙型血友病。根据Arnold和Hilgartner影像学分级:7膝为Ⅳ级,5膝为V级。Ⅷ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为手术当天补充至80%以上,术后3d内60%以上,术后3d~2周40%以上。Ⅸ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为手术当天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PCC)使FⅨ活性水平〉40%,术后3d内FⅨ活性水平〉30%,术后3d~2周FⅨ因子活性水平〉20%。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各单项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结果:10例(12膝)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HSS(44.9±12.5)分(29~62分)改善为术后(84.4±10.2)分(72~96分);各单项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同时发现在疼痛方面由术前平均(8.5±4.1)分改善为术后(24.5±4.4)分,TKA缓解疼痛作用明显。结论:在严格围手术期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下,TKA已成为血友病性膝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标准型股骨髁、胫骨托与高切迹胫骨聚乙烯垫组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型股骨髁、胫骨托与高切迹胫骨聚乙烯垫组合TKA治疗20例(25膝)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外翻畸形,其中2例保留后交叉韧带,18例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结果本组20例术后获得平均12(5~60)个月随访。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15°~85°,术后0°~130°。膝内、外翻畸形得到矫正。术前KSS评分(11.50±1.61)分,术后(91.35±1.23)分。结论采用标准型股骨髁、胫骨托与高切迹胫骨聚乙烯垫组合TKA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外翻畸形术中通过软组织平衡技术的应用,操作方便,假体稳定性及关节活动度好。早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背景:成人膝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混合畸形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很难奏效,常需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应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成人膝KBD混合畸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有待探讨。目的:探讨后稳定型TKA治疗成人膝KBD混合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KA治疗成人膝KBD混合畸形23例(27膝),男14例(17膝),女9例(10膝);年龄54~79岁,平均63.2岁;病程3.8~27年,平均13.5年。膝内翻畸形5°~20°,平均11.5°;膝外翻畸形10°~35°,平均18.5°;术前屈曲挛缩畸形5°~40°,平均12.4°。应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及畸形矫治角度进行效果评价,膝关节HSS评分术前33.4~75.6分,平均43.5分,良3膝(11.1%),可15膝(55.6%),差9膝(33.3%)。混合畸形包括内翻内旋、外翻外旋和屈曲挛缩畸形。结果:随访时间为2个月~6年,平均28个月。1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术后6个月时髌前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疼痛消失。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假体周围透明带、假体下沉或松动、植骨块移位、骨折、骨吸收、骨不愈合及胫骨平台塌陷。终末随访HSS评分为63.7~89.4分,平均82.6分,优18膝(66.67%),良7膝(25.93%),可2膝(7.40%)。各种混合畸形角度得到很大程度矫治。结论:应用后稳定型TKA治疗成人膝KBD混合畸形,可有效矫治内外翻、屈曲、旋转畸形,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些膝关节不同程度畸形的特殊类型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特殊类型膝关节畸形行TKA的15例18膝患者资料。其中膝关节陈旧性骨折2例,骨关节炎8例10膝,类风湿关节炎5例6膝。根据畸形的不同类型大致分为:膝关节周围骨缺损2例,膝外翻畸形4例5膝,膝内翻畸形6例8膝,膝关节屈曲挛缩3例(其中--N为较重程度的屈膝屈髋畸形),术中均采用台湾联合后稳定型骨水泥固定假体,行初期表面置换。术后2~3d均在医师指导下行CPM及主动功能锻炼,1周左右下地练习行走。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6个月,平均1年7个月。术后膝关节KSS评分和功能评分分别为82.1-13.8和72.3-29.1。术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2.7%,无深部感染及再翻修者。结论:对于一些特殊类型膝关节畸形患者只要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及完善的术后锻炼,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关节置换中各环节遇到的问题,获得预期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屈膝的因素,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屈曲活动度。方法:自2005年3月-2010年3月,随访112例患者136膝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k—ty,TKA),男42例57膝,女70例79膝:年龄35~79岁,平均64.9岁。膝关节骨关节炎94膝,类风湿关节炎18膝。膝内翻畸形98膝(平均12.8±3.1),膝外翻畸形14膝(平均5.10±2.4),屈曲畸形3l膝(平均15.6±2.1)。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前活动度为61°-135°,平均11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41°~120°,平均85.5°。手术均采用Zimmer高屈曲度全膝关节假体。临床疗效以HSS评分为标准,根据影像学资料评估膝关节假体位置、下肢力线以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112例患者136膝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术前HSS平均(69.6±7.4)分,术后平均(90.9±6.7)分。优86膝,良18膝,可4膝,差4膝,优良率为92.6%。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98.5°,改善至术中平均125.4°,终末随访时平均121.5°。结论:患者术前活动度、手术技术、特殊的假体设计以及积极的术后锻炼都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屈曲度的重因素,尤其是手术技术。但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肥胖等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活动度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重型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10膝)重型血友病性膝关节炎行TKA,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12-6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患膝HSS功能评分:优1膝,良5膝,可4膝。手术前后HSS评分经t检验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改善重型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在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3年4月共有28例患者02膝)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平均56.7岁),晚期骨性关节炎16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2膝,骨肿瘤2膝,创伤性关节炎2膝。术前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52度,HSS评分平均为41分。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4个月。结果:28例32膝中有1例术后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后好转。其余患者疗效满意,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改善为85度,HSS评分平均为79.5分。结论:对于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创伤性关节炎、膝部肿瘤等保守治疗无效的疾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开展功能训练对术后近期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111例124膝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临床资料,43例48膝在术前术后均进行康复训练,68例76膝仅在术后行康复训练。结果:将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的康复功能训练,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有效增加术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和肌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开展功能训练对术后近期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111例124膝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临床资料,43例48膝在术前术后均进行康复训练,68例76膝仅在术后行康复训练。结果:将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的康复功能训练,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有效增加术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和肌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95膝)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8个月),对其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生存质量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1.78%,HSS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5.79%,术后在生存质量、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生存质量评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大骨节病混合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成人膝大骨节病混合内翻畸形29例(31膝),男16例(17膝),女13例(14膝)。年龄56~79岁,平均65.2岁。病程3.9~29年。术前屈曲挛缩畸形5°~40°,平均12.4°,膝内翻畸形5°~20°,平均11.5°,术前内旋转度7°~14°。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及畸形矫正角度进行效果评价,术前平均40.98分。结果本组有1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术后心肌梗死经抢救治愈,对全部病例进行了平均28个月(2个月~6年)的随访,术后6个月髌前痛1例,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疼痛消失,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透明带出现,无假体下沉或松动,无植骨块移位、骨折、骨吸收、不愈合及胫骨平台塌陷。终末随访HSS评分为86.34分。优21膝(67.7%),良9(29%),尚可1膝(3.23%)。结论应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大骨节病,可有效矫正内翻、屈曲、内旋混合畸形,缓解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屈曲挛缩畸形的膝关节行关节置换的方法,重点关注术中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的方法。技巧及术后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晚期膝关节疾病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156例,213膝,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术前术后膝关节畸形程度,HSS评分,活动范围。并进行比较。本组病例平均年龄60.2岁(44~81岁),女92例136膝,男64例77膝。膝骨性关节炎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创伤性关节炎13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52.6°(33.5°~94.1°)。本组病例轻度屈曲畸形:83例117膝,中度屈曲畸形:58例76膝,重度屈曲畸形:15例20膝。平均屈曲畸形程度:45.8°。每例患者均进行术前及术后1年HS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屈曲挛缩畸形均得到改善,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20.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73.6分。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平均52.6°提高到术后平均92.7°。结论:晚期膝关节病所致的屈曲挛缩畸形的膝关节行膝关节置换术,除了在术中注意准确截骨外,应着重注意软组织松解,调整力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