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骨畸形多见于胫骨骨折术后骨折畸形愈合,占所有胫骨骨折的2%~12%[1],患者常出现下肢力线偏移现象。而胫骨畸形和力线不良会改变患者的膝、踝关节的负荷传导,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不适症状,进而加速下肢关节骨关节炎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了矫正畸形、缓解疼痛、防止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骨科医生尝试了多种外科手术方式,如截骨矫形术、髓内钉或钢板固定、关节置换等[3-4],而截骨矫形是改善下肢力线的主要方式,能大幅减小复杂关节置换的困难程度[5]。为了能准确纠正畸形,精确的术前规划必不可少。传统的截骨矫形术,多由高年资医生按照二维的X线片测量,凭借其临床经验进行操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截骨角度、方向的失误,难以实现解剖重建的最优化。此外,由于骨骼畸形的性质是三维的、多平面的[6],因此,基于传统的二维X线片制定的术前规划已被证实无法满足对骨骼三维畸形的观察,难以实现精确的术前规划[7],截骨准确性难以保证。而术前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直观的骨性解剖标志,和分析畸形程度,但难以在三维空间内为多平面的复杂畸形提供准确的量化评估[8],同时不能为保证术前规划在术中精准实施[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下肢绝对长度的变化模式。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5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2例;年龄为56-82岁,平均为(71.6±2.4)岁。根据术前内翻的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内翻畸形<5°为A组,10°≥内翻畸形≥5°为B组,每组28例。术中在股骨前侧和胫骨前侧分别做标记,记录截骨前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和安装假体后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分别测量截骨前及假体安装后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两次距离的差值就是下肢绝对长度的变化值。术前及术后记录两组的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的机械力线、膝关节活动范围、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和功能评分,同时记录术后患者的满意率和对肢体长度变化的感知率。TKA术前A组膝关节活动范围(78.5±30.2)°,KSS评分(64.8±11.6)分,功能评分(62.8±9.8)分,机械轴线平均内翻(3.8±1.2)°;B组膝关节活动范围(76.4±31.4)°,KSS评分(63.4±10.4)分,功能评分(60.6±9.6)分,机械轴线平均内翻(7.4±2.3)°。结果 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18.4±4.6)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及假体松动。术后6个月时,A组膝关节活动范围(96.4±28.4)°,KSS评分(86.2±10.4)分,功能评分(83.6±9.6)分,机械轴线平均内翻(1.6±1.1)°;B组膝关节活动范围(94.6±26.6)°,KSS评分(84.8±10.2)分,功能评分(86.2±9.2)分,机械轴线平均内翻(1.8±1.2)°。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SS及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说,82.1%(46/56)的患者术后肢体绝对长度增加,其中A组为71.4%(20/28),B组为92.9%(2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能感知肢体长度有变化的患者约50.0%(28/56),其中A组为35.7%(10/28),B组为64.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感觉肢体长度变化而不满意的患者约为24.2%。术后半年,感知肢体长度有变化的患者下降为14.3%(8/56),其中A组为10.7%(3/28),B组为17.9%(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感觉肢体长度有变化而不满意的患者下降为3.6%(2/56)。结论应用TKA治疗晚期骨关节炎,可明显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恢复肢体的下肢力线。但是,大多数患者置换术后肢体绝对长度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幅度和术前膝关节内翻的程度相关。术后部分患者会对这种变化有明显的感知,进而可能影响治疗总体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病变,以软骨丢失、软骨下骨异常改变、滑膜炎及骨赘形成为特征,常常引起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并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OA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致残的首要原因[1]。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我国将成为世界OA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骨关节炎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实测法在半髋关节置换术中确保下肢长度的有效性。方法笔者自2010-01—2012-12共采用非骨水泥固定型双动头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79例移位股骨颈骨折。随机分成实测法组(应用实测法)和经验测量法组(应用解剖标志测量法),比较2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手术时间、Harris评分、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47.5(30~69)个月随访。实测法组与经验测量法组术后双下肢平均长度差异分别为(4.15±2.68)mm和(6.93±3.71)mm,实测法组小于经验测量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31)。实测法组和经验测量法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1例发生脱位,无坐骨神经麻痹、伤口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结论实测法是一种在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减小下肢长度差异的简单、有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秦皇岛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儿童.1958年Robinson在加拿大多伦多从手足口病患者粪便和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Coxsackie病毒[1].近年来,中国的手足口病呈高发态势.为了解河北省秦皇岛市手足口病季节分布特点,准确预测疾病的趋势以及对医疗部门设置病人床位和药品供应量提供科学依据,本调查对秦皇岛市2009年手足口病与气候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微粒细胞因子与人工髋关节松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聚乙烯微粒、细胞因子与人工髋关节松动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假体的类型及假体中是否含有聚乙烯将38例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例分为3组:全髋置换组、双动头组和一体式单动头组,对各组术中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进行光镜下炎性细胞计数的半定量分析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测定,分析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与聚乙烯微粒、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根据Joseph的半定量标准,全髋置换组和双动头组在光镜下界膜中炎症反应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单动头组与另外两组相比炎性细胞反应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全髋置换组与双动头组界膜中TNF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全髋置换组与单动头组界膜中TNF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动头组与单动头组界膜中TNF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聚乙烯微粒比其他微粒(如金属微粒、水泥微粒等)更可以刺激界膜中巨噬细胞释放更多的溶骨性的细胞因子TNF导致骨溶解加剧,人工关节的材料中尽量不用聚乙烯或改变聚乙烯的特性以减少磨损微粒和其刺激巨噬细胞所释放溶骨性的细胞因子(如TNF)的数量,从生物学角度降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往往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治疗不当可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对38例髋臼后部骨折的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人路行切复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在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3年4月共有28例患者02膝)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平均56.7岁),晚期骨性关节炎16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2膝,骨肿瘤2膝,创伤性关节炎2膝。术前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52度,HSS评分平均为41分。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4个月。结果:28例32膝中有1例术后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后好转。其余患者疗效满意,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改善为85度,HSS评分平均为79.5分。结论:对于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创伤性关节炎、膝部肿瘤等保守治疗无效的疾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髋臼骨折往往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治疗不当,可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004年11月~2007年12月,对38例髋臼后部骨折的患者采用Koche—Langenbeck入路行切复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7~58岁,平均39.5岁。右髋18例,左髋20例。致伤原因:其中车祸损伤25例,坠落伤13例。骨折按Letoumel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