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急诊住院医生来说,单独处理一个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其他专业的临床医生不同的是,急诊医生需要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气道控制、机械通气、深静脉穿刺、心电图、电除颤和电复律、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腹腔穿刺、创伤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还包括内外科许多专业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在社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居民12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多媒体授课,发放宣教资料等常规培训,培训后对照组根据《社区服务人员急救技术手册》进行自我学习,试验组采取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学习。比较两组培训后1个月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心肺复苏技能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技能情况。结果:培训后1个月,试验组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采取同伴支持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急救水平,为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储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完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202医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07例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状况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包扎、止血、固定、维持呼吸等院前急救处理,本组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达到98.13%。结论强化的急救护理专业队伍建设、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能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导游人群中开展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使导游掌握院前急救基本知识,发挥“第一目击者”作用。方法 采用培训班的方式,通过全电脑多媒体教学,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特别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受训导游学到院前急救知识。结果 培训班结束时进行考核。全部学员一次通过者占92%,未通过者经强化训练补考后全部通过。结论 对导游进行院前急救培训十分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培训内容设置上应根据院前急救特点,重点是心肺复苏技术及创伤急救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技术;借助行政干预手段,是普及导游急救知识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层医院加强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管理,固定随车护理人员,并加强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培训,规范院前急救和转运流程,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效果和快速安全的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南充市民对"120"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急救服务的满意度.方法 2010年1~6月选择南充市接受我市3家院前急救网络医院院前急救患者或陪护人员360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120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急救服务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有半数左右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急救电话"120"及其功能.本次受调查者自救自护知识十分匮乏,部分被调查者对日常生活的触电、煤气中毒、昏迷和外伤等意外情况更是束手无策.大多数急救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好或较好,但仍有极少数态度生硬或不负责任者,这损害了"120"的信誉和急救人员的形象.结论 目前迫切需要对全民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意识,对急诊科室的专职人员必须狠抓院前急救知识的培训,要求普遍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术,熟练掌握随车配备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救治能力和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出诊救护外伤性骨折37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75例均经现场处理后送达医院,11例创伤严重者入院后12 h内死亡,10例因现场第一救援人搬运不当致2次损伤.结论:传统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对骨折患者的院前救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创伤现场急救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护理必要措施,进行有效急救。方法选取民航广州医院急救中心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现场出诊救治创伤患者124例,进行抢救护理处理。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急救,体表软组织挫伤患者伤口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或用止血钳钳夹止血,伴有休克者进行抗休克,骨折患者给予临时夹板固定。结论现场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6±1.10)min,(14.01±6.82)min,(12.12±5.96)min,(14.08±6.85)min,(42.34±20.21)min和(8.50±4.18)km,院前非死亡组分别为(2.19±1.13)min,(14.15±7.14)min,(11.60±6.72)min,(14.92±6.89)min,(41.86±19.53)min和(8.63±4.31)km,院前死亡组分别为(2.10±1.08)min,(13.68±7.14)min,(25.25±12.34)min,(13.75±6.48)min,(54.74±25.47)min和(7.86±3.91)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min,(13.58±6.78)min,(25.53±12.34)min,(13.60±6.54)min,(53.79±23.77)min和(7.67±3.86)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和(7.90±3.92)km.院前死亡组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小于院前非死亡组,前组的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均明显大于后者(P<0.05或P<0.01).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调度时间、返回时间与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组的到达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大于后组,而现场时间明显小于后组(P<0.05或P<0.01).(2)院前急救组、院前非死亡组、院前死亡组、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均以第一季度为最多,其最少时间段分别是4:00-6:00、4:00-6:00、4:00-6:00、22:00-24:00、2:00-4:00,其最多时间段分别是20:00-22:00、20:00-22:00、8:00-10:00、2:00-4:00、8:00-10:00.(3)在241 876例院前急救病例中,创伤类患者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最多;其余依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其他、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毒类,且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类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最多;其他、消化系统类均有两个高峰年龄段,其一是21~30岁青年阶段,其二是70岁以上的老年;中毒类以21~50岁青壮年最多,其中急性酒精中毒是最常见的病因.(4)在12 568例院前死亡病例中,循环系统、其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分别居第一、二、四、五、八位,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最多,其中心脏性猝死又是循环系统类的死亡中最多的;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居第三、六位,均以21~50岁青壮年最多.(5)男性患者院前急救的数量、总死亡量及院前心脏性猝死均明显高于女性.(6)院前死亡患者占院前急救的5.20%,院前心脏性猝死占院前急救的1.29%,院前心脏性猝死占院前死亡的24.87%,院前心脏性猝死占循环系统类死亡的67.33%.结论 (1)创伤与心脏性猝死已分别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急救和致死原因.(2)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3)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将是降低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发生及其死亡的有力于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TC模式(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PTC模式实施的95例创伤患者为实验组,选取2012年1~6月传统急救模式实施的89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评价指标为初始救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临床死亡人数以及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获得治疗时间及急诊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临床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PTC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提高患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在不同时间段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73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2010年10月之前收治的患者归为对照组(38例),2010年10月及之后收治的患者归为治疗组(35例),两组都采用积极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紧急处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安全快速转运等,不过治疗组在一些急救程序与硬件上作了改进。结果:治疗组的院前急救时间平均为(12.6±3.6)min,对照组的院前急救时间平均为(20.8±3.1)min,治疗组的院前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调查显示治疗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情况急、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必须分秒必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救治患者赢得时间,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院前急救护理优化方案在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接收的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 7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 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优化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急救相关指标(院前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接诊速度)、救治有 效率以及急救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接诊速度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实验组 的救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急救技术、护患沟通、服务态度等各项急救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显 著提高(P<0.05)。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优化流程应用于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能改善急救相关指标,提高救治有效 率,提高急救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2002年院前死亡病例普查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目的 查找院前急救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降低急救死亡率和伤残率 ,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急救网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照 2 0 0 2年全市 6 0个急救网点院前急救的死亡病历共 112 2例 ,填写调查表 ,用Profox 6 0建立数据库 ,用SPSS 11 0统计软件用分析。结果 院前出诊患者病死率 2 37%。经 12 0接警的院前死亡以 0 :0 0~ 8:0 0最多 (2 6 4 8% ) ;救护车院内反应时间平均 (3 4 0± 2 2 7)min ;院前反应时间 (10 98± 6 88)min ;现场急救时间 (2 1 5 0± 18 39)min ;返回医院用时 (6 6 1± 4 2 3)min ;气管插管、电击除颤、止血、包扎、固定等处置率均低于 10 % ;交通事故 (2 8 90 % )和其他机械损伤 (14 5 2 % )排在死因前两位。结论 院前急救在时间因素、技术因素和质量因素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颅脑外伤院前急救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至本院急救的40例颅脑外伤患者(观察组)、2014年1~12月至本院急救的40例颅脑外伤患者(对照组)以及本院9名急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方式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采用品管圈进行院前急救。结果干预前患者死亡率、残疾率、植物生存率、痊愈率为17.50%、32.50%、10.00%、40.00%,干预后分别为2.50%、22.50%、0.00%、75.00%,干预后患者结局明显优于干预前( P<0.05)。干预前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为(23.46±10.54)min,医院反应时间为(18.25±8.13)min,而干预后分别为(14.06±10.00)、(5.82±3.14) min,干预后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医院反应时间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升颅脑外伤院前急救质量,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缩短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及医院反应时间,有助于提升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模拟演练对急救半径≤6 km的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时效性的影响.方法 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创伤院前急救进行规范的模拟演练培训,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模拟演练前后创伤患者各170例,比较2组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实施情况、院前急救时间、急救半径、急救实际路程、急救反应时间的差异.结果 模拟演练前后院前急救时间、急救半径、急救实际路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措施、急救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模拟演练对创伤院前急救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能提高救治时效性,增加有效救护措施的实施,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伤与战创伤伤情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解放军第117医院住院的2 588例高速公路交通伤患者的损伤部位、伤员损伤类别、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与昆明某医院病历记载的战创伤伤员救治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高速公路交通伤伤员的主要损伤部位与战创伤伤员相比,除多部位伤及其他伤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损伤类别与战创伤伤员相比,除肢体坏死以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创伤的急救护理均为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结论高速公路交通伤急救中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熟练的急救技能、批量伤员快速分流、有效的急救管理模式是交通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军队护理人员探索平战结合的急救护理重点,也是提高应对战时及突发性事件卫勤保障中救护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院前救治模式对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因严重创伤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患者相关资料[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 ≥25分].以2010年1月1日为界,此后就诊于我院创伤患者采用的是本院急诊医师随车出诊的“急救型”急救模式分为研究组,而此日期以前是传统由120及999担任院前急救的急救模式则为对照组,采用创伤数据库记录创伤患者伤情、救治与结局信息,比较严重创伤救治效率和质量.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急诊处理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率、住院前病死率、远期(6个月)致残率、并发症出现率等方面有所降低,分别为(78.23 ±21.57) min vs.(96.45±35.14)min,(23.55 ±12.46) d vs.(28.67±20.72)d,8.1% (18/222)vs.65.5% (114/174),13.3% (34/256)vs.21.6% (48/222),4.1% (9/222)vs.9.2% (16/174),8.1% (18/222)vs.18.4% (32/17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病死率方面,研究组也较对照组低,为8.1%(18/222)vs12.6% (22/1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受伤到医院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医院急诊医师随车出诊的“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相对于常规采用的急救模式在提高多发严重创伤的救治成功率以及降低病死率方面有一定优势,是一种良好的备选急救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院前急救手段.方法:将100例急性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未采用系统的院前急救手段,实验组采用系统的院前急救手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情好转率达76.0%,对照组病情好转率为60.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结论:对急性CO中毒患者进行合理系统的院前急救,可提高中毒患者生存率,保证患者的病情有良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我院急救中心出诊的急性创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进行现场急救,对照组应用传统外固定法进行现场急救。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现场创伤部位外固定操作时间、满意度以及搬抬转运、入院检查时外固定松脱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现场创伤部位外固定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搬抬转运、入院检查时外固定松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应用于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中,使用便捷,操作迅速,固定牢靠,不易松脱,有利于搬抬转运患者过程中观察病情、方便护理操作,可有效避免创伤加重及引起并发症,明显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到达医院后过床、影像学检查等,明显提高患者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分析在严重创伤时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严重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按急救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死亡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接诊严重创伤患者时,及时按急救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