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CRP)急救技能的频率低下[1],是造成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的主要原因.影响目击者实施CPR的因素主要是对CPR的掌握和实施CPR的意愿.对CPR的掌握是实施自救互救的基础,但公众实施CPR的意愿如何?障碍因素是什么,国内少见相关研究,国外文献提示公众实施CPR意愿并不高[2-5],而且各国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在普及CPR的同时,受训者的急救意愿也理应受到同样的关注.本研究针对杭州6个市辖区特殊人群实施CPR急救技能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为提高公众CPR意愿,最终提高目击者的现场施救率而探寻相应干预措施积累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
导游人群中开展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使导游掌握院前急救基本知识,发挥“第一目击者”作用。方法 采用培训班的方式,通过全电脑多媒体教学,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特别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受训导游学到院前急救知识。结果 培训班结束时进行考核。全部学员一次通过者占92%,未通过者经强化训练补考后全部通过。结论 对导游进行院前急救培训十分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培训内容设置上应根据院前急救特点,重点是心肺复苏技术及创伤急救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技术;借助行政干预手段,是普及导游急救知识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院前急救过程中,针对患者隐私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对院前急救医疗事件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院前院内隐私控制异同,结合本中心处置经验及资深急救医师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中对患者的隐私控制,相比较院内医疗,有其独特的性质,目前院前急救从业人员对隐私控制缺乏重视,造成极大安全隐患,且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不利,应引起救护人员重视.结论 院前急救中对患者隐私控制有其独特的价值地位,是安全医疗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采取减少暴露时间、加强现场隐私控制设备等应对策略有助于保护患者隐私.  相似文献   
4.
对公众开展院前急救知识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宋因力  陈美红 《医学与社会》2006,19(8):44-45,48
目的使公众掌握院前急救基本知识,发挥“第一目击者”作用。方法采用在日常急救中宣教,开设院前急救知识讲座,举办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班,跟新闻媒体合作,举办急救栏目等方式,因人施教。结果93%学员认为接受院前急救教育对他们今后一旦发生的灾害和危重病现场有帮助,培训考核的学员一次通过者占90%,未通过者经强化训练补考后全部通过。结论对公众进行院前急救教育十分必要且可行,方式具有多样性,培训内容设置上重点应该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以及心肺复苏术。重视跟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借助行政干预手段,是普及公众急救知识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导游人群中开展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充分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 对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导游的工作性质常使其充当第一目击者或伤病人。为此, 我急救中心先后于2004 年 2~4 月和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合作, 举办了26 期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班, 共培训人员3900人,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培训对象本市持有导游资格证的在岗人员。1 2 培训时间每期培训班1天半, 共12学时。1 3 培训内容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入手, 循序渐进: ①与急救医疗机构联系的方法 (如何拨打 120电话); ②…  相似文献   
6.
目的防止院前心搏骤停病人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急救进程各环节的分析,整理各环节易出现的纠纷隐患,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急救人员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病人,防止医疗纠纷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使心搏骤停的抢救更加顺利。结论通过对心搏骤停抢救的各环节进行分析,合理把握家属心理,对提高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专职化和非专职化院外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2008年11月~2009年11月6384例院外急救病例,分为A、B两组,即将A组由非专职化急救小组救治的3020例作为对照组。将B组由专职化院外急救小组救治的3364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的差异。结果专职组现场救治有效率71.90%,显著高于非专职组(40.25%,χ^2=32.78,P〈0.01)。专职组3分钟内的急诊出车、20min内到达现场情况,与非专职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专职化院外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非专职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对院前急救中遇到获救载体的急性应激反应的合理识别和处理,使急救进程更加顺利,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进而达到提高急救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对急性应激反应的充分理解,建立良好的预见性,并对于发生的急性应激反应通过合理的应对技巧妥善处理,重视提高急救人员应激能力,结合资深急救医师经验体会,将心理学知识和院前急救医学有机结合阐述本文.结果:在院前急救进程中,对病人及家属急性应激反应是常见的,对其正确识别和处理,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结论:对急性应激反应的认识和正确对待是急救人员必备的素质,是提高急救质量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
39 555例院前急救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杭州市院前急救疾病的病种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急救中心2006年7月-2007年6月救治转送的39555例患者。结果院前急救病种排序前五位的分别是创伤、其它外科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创伤中交通伤几乎占了一半。结论本地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在医务人员与设备配置上应与急救疾病谱的变化相适应,同时结合公众急救技能培训重点做好交通伤的防范与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