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区康复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方法:选择脑卒中发病后6个月—3年进入后遗症期患者28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145例)和对照组(139例)。分别在入组时、康复干预1、3、6个月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FCA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体满意感量表(SWLS)评定生存质量。结果:①肢体运动功能:治疗前后康复干预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无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有退步趋势。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组患者在康复干预1个月时的ADL能力有明显提高,但随病程延长至康复干预3、6个月时,提高幅度减小;对照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FCA量表无明显改善。③生活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在康复干预1个月时生活满意度有提高,但随病程延长至康复干预3、6个月时,提高幅度减小;对照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无提高。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不明显,但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1年以上,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级≥Ⅲ级的脑卒中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及独立功能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FIM、FM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AC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A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社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康复中的价值,为社区认知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92例符合人组标准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认知干预组与对照组,2组均接受规范、系统的社区康复治疗与指导,认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门的认知康复训练。2组患者在人组时及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量表、综合功能量表(FCA)、改良的巴氏指数(MBI)进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评定。结果认知干预组治疗后,NCSE各领域评分和总分、FCA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认知干预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影响的半年疗效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陆敏  彭军  尤春景  黄晓琳  黄杰 《中国康复》2004,19(5):276-27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和病程1个月时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Barthel指数(BI)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差异无显著性,病程3和6月时FMA和BI评定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CA评定在病程6月时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提高ADL能力,而维持性治疗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组由同一康复医师进行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社区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组均于入组后第1天(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进入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并执行相应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主要结局指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次要结局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两组患者ADL能力、综合功能水平、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改善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娱乐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期伴抑郁患者10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干预及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娱乐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选时、康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随访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抑郁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入选时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SWLS评分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其改善幅度稍减缓,但仍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两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娱乐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近、远期抑郁状况,提高生活满意度,至于其能否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偏瘫体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体操组,均接受常规PT、OT训练(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共8周。体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偏瘫体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体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偏瘫体操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的影响.方法 运用Fugl-Meyer评定法(FMA)、改良Barther指数计分法(MBI)对2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运动功能与ADL评定.结果 干预治疗3个月后患者FMA与MBI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自我管理对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钢都社区居民中脑卒中患者1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我管理组(简称自管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均自行在家进行居家康复,自行功能锻炼,定期门诊复查,不适时随诊。自管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由专家指导,社区医生、治疗师及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分小组指导、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家庭访视流程及社区脑卒中患者小组活动。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 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 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FMA上下肢评分、MBI、HAMD和WHOQOL-100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 个月后,自管组FMA上下肢评分、MBI和WHOQOL-100 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提高(P<0.05),对照组亦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管组HAMD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降低(均P<0.05),对照组亦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脑卒中自我管理能提高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36 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治疗组(n=17)。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互动式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共1 个月。采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Wolf 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FMA、WMFT、MBI 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MBI 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WMFT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优于传统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点穴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及点穴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MA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A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穴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穿戴式头穴治疗设备,验证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基于头部经络走行、可穿戴及经颅电刺激原理,设计头部穿戴装置。将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40)和观察组(n = 4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穿戴式头穴设备治疗,共4周。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过程中观察该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的稳定性,记录应用此设备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结果 成功制作原型机。治疗前,两组FMA评分、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 t > 2.448, P < 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t| > 2.202, P < 0.05)。采用该设备治疗过程中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均未发生变化,血压未见升高。 结论 本文设计的穿戴式头穴康复设备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辅助下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腕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脑卒中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17)和试验组(n = 17)。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手工作业治疗,试验组在每天手工作业治疗时及休息时佩戴复合式腕手矫形器。常规手工作业治疗每次30 min,每天2次,共14 d;非训练时间佩戴矫形器每天累计5 h,共14 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和手)、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腕手)评定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腕关节肌张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MAS分级、M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Z| > 3.420, P< 0.01),且试验组FMA和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Z = -2.895, t = 4.331, P< 0.01);两组Brunnstrom分期、MAS分级在治疗前后均无改变(P> 0.05)。结论 佩戴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腕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康复训练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康复训练作用。方法将 60例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 (3 0例 )和对照组(3 0例 )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实施感觉功能再训练 ;治疗前后采用Fugl Meyer法的感觉和运动评分、修订Barthel氏ADL指数 (MBI)评定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1个月后 ,两组患者的感觉障碍积分、运动积分及MBI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但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对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实施感觉功能再训练不仅有利于感觉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而且对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下踏车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心肺适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初发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 = 30)和实验组(n = 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四肢联动康复踏车训练,实验组予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踏车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测量峰值摄氧量(VO2peak)。 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评分、MBI评分和VO2peak均显著升高(|t| > 7.889, P < 0.001),实验组FMA评分和VO 2peak明显高于对照组(|t| > 3.332, P< 0.01)。 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下踏车训练更有利于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心肺适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70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康复治疗与一般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5 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 指数(MBI)对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5 周后康复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悬吊固定Flexi-bar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3)和训练组(n = 22),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加用悬吊法固定Flexi-bar棒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运动和平衡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采集坐位偏瘫侧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竖脊肌表面肌电图振幅均方根值(RMS)。 结果 训练组2例脱落。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提高(|t| > 2.750, P < 0.05),训练组除FMA运动评分外,其他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更多(| t| > 3.449, P < 0.05)。治疗后,两组各肌表面肌电RMS均提高(| t| > 2.156, P < 0.05),训练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多(| t| > 2.368, P < 0.05)。 结论 悬吊固定Flexi-bar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躯干肌运动功能,提高姿势控制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ADL、QOL的影响,以及早期针刺介入是否可行。方法: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29例)和单纯康复组(28例)。针刺康复组在Bobath疗法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观察两组继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对比两组的QOL。结果:治疗后,针刺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单纯康复组(P<0.05),ADL能力改善也略优于单纯康复组。两组间痉挛级别分布和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针刺康复组的痛肩发生率低于单纯康复组(P<0.05),但两组间肩手综合征和足下垂或足内翻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与早期康复的叠加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