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肉苁蓉多糖(CDP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DPS低剂量组、CDPS中剂量组和CDPS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后4组采用Aβ1-40侧脑室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CDPS低剂量组、CDPS中剂量组和CDPS高剂量组在制模后分别每天以50、100、200 mg/kg CDPS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量玉米油灌胃,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灌胃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比色法测定皮质及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结果:CDPS可缩短AD大鼠在Morris水迷宫的潜伏期,增加大脑皮质及海马AChE的含量,提高皮质中ChAT的活性。结论:CDPS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对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树突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造模成功后符合标准的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rTMS组,每组12只。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rTMS组于制模成功后给予rTMS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于造模后第3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3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行Golgi-Cox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树突的分支、长度及树突棘密度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 结果rTMS组在测试的第1、2、3、4天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7.32±15.44)s、(37.20±14.76)s、(25.16±11.55)s和(21.48±9.90)s,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明显缩短(P<0.05),rTMS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次数达(8.25±1.75)次,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rTMS组海马锥体细胞一级树突的分支数、树突总长度及树突棘密度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海马锥体细胞树突的分支数、树突总长度及单位长度树突棘密度分别为(6.9±1.8)个、(935±108)μm和(0.72±0.19)个/μm,和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rTMS组BDNF阳性表达细胞数为(23.17±1.17)个/200倍视野,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机制可能与rTMS治疗能促进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从而改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树突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穹隆-海马伞切断模拟制作大鼠痴呆模型,观察天A1中药对模型大鼠脑内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ChAT)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天A1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切断双侧穹隆-海马伞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中药煎剂灌胃,对照组不切断海马伞并正常喂养。4周后灌注固定动物,显微镜下进行海马CA1区、皮质、杏仁核、Meynert核ChAT和BDNF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观察天A1中药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皮质、杏仁核、Meynert核各区ChAT犤(6.76±2.51),(3.96±0.86),(2.36±1.23),(4.88±4.92)个犦和BDNF犤(4.3±0.99,8.3±0.28),(6.4±4.51),(6.6±4.51)个犦阳性神经元数均显著减少(P均<0.01);天A1治疗组大鼠脑内各区ChAT阳性细胞数为(34.76±5.56),(50.96±7.55),(24.92±1.92),(29.36±12.27)个和BDNF(46.8±5.54),(57.6±6.32),(51.4±7.96),(49.3±7.47)个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著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天A1中药制剂对穹隆-海马伞切断大鼠的胆碱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激活B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随机取用VD大鼠模型12只,分移植组6只,痴呆组6只。另外,取假手术组6只。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经分离培养和纯化,移植于大鼠海马。术后8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能否存活、迁移及3组大鼠海马CA1区胆碱能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移植组大鼠海马CA1区胆碱能神经元数目较痴呆组明显增多。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能迁移至海马,分化或诱导海马产生具有ChAT活性神经元,所产生的ChAT活性神经元可能就是胆碱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HBO治疗30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CA1区胆碱能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区胆碱能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高压氧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叠氮钠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观察叠氯钠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活性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缺陷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皮下埋植Alzet微泵,连续恒速给予叠氮钠共28d,给药1mg/kg·h和2mg/kg·h两个剂量组。Morris水迷宫、通道式水迷宫检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放射化学法分区测定脑皮层和海马ChAT活性。结果大鼠水迷宫游出时间及距离延长、错误次数增加。大鼠皮层和海马ChAT活性降低。结论Cox活性下降可以导致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ChAT活性下降,使乙酰胆碱Ach代谢的障碍,可能是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干细胞(NSCs)海马内移植治疗老年性痴呆(AD)大鼠学习能力和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β-AP)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做AD模型,将大鼠分为五组:正常组、模型组、移植组、电针组和移植电针组,每组各12只。针刺选取百会、大椎、人中三个穴位。大鼠跳台检测学习能力;酶免法检测血清、海马和大脑皮层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结果移植电针组大鼠跳台潜伏期比模型组增加(P<0.05),错误次数比模型组减少(P<0.05);血清、海马和大脑皮层组织内AchE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5),血清和海马内AchE含量与移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升高大鼠脑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是治疗AD的作用机制之一,电针结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及行为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及对照组,手术组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30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两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CA1区胆碱能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手术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CA1区胆碱能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减少,空间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发育期点燃癫痫大鼠治疗前后学习记忆及脑组织海马中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2受体(NPY2R)、突触素P38、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EGb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戊四氮(PTZ)诱导大鼠慢性点燃模型,Morris水迷宫观察干预治疗前后大鼠学习记忆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海马中BDNF、NPY2R、P38、PSD95蛋白的含量分布情况,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结果 (1)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PTZ点燃大鼠的潜伏期长于NS组(P<0.05),经EGb治疗后的大鼠潜伏期较点燃组明显下降(P<0.05).相应地点燃大鼠的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NS组(P<0.05),经EGb治疗后大鼠的跨越平台次数则多于相应的未治疗组(P<0.05).(2)点燃大鼠海马中BDNF蛋白含量明显高于NS组(P<0.05),EGb的治疗进一步提高了大鼠BDNF蛋白含量(P<0.05),BDNF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以皮质区最高,其次分别为海马CA3区、CA2区和DG.相应地点燃大鼠海马内NPY2R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NS组(P<0.05),但是,EGb的治疗可以降低大鼠的NPY2R蛋白含量(P<0.05),NPY2R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海马DG区,皮质区次之.(3)点燃大鼠脑内P38和PSD95蛋白含量均低于NS组(P<0.05),EGb的治疗使得P38和PSD95表达量明显高于点燃组、甚至超过NS组(P<0.05).(4)在透射电镜下点燃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固缩浓染,细胞水肿,突起膜发生断裂,突触前后膜结构模糊,突触小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变薄,而EGb的治疗可以减轻细胞水肿、致密物稍增厚.结论 EGb治疗后发育期癫痫大鼠海马BDNF、NPY2R、P38和PSD95表达增强,受损的突触结构得到改善,可能参与了EGb改善点燃大鼠的学习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缺血缺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7日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丰富环境组,各组又分为术后7d、28d两个亚组(n=6)。采用Rice-Vannucci经典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不予任何干预,丰富环境组予以早期抚触及丰富环境刺激治疗。术后7d、28d采用水迷宫检测方法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结果:术后7d、28d,与模型组比较,丰富环境组逃避潜伏期均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BDNF表达升高(P0.05),TUNEL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丰富环境能改善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区BDNF的表达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力、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活力的影响。方法出生7d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各16只,吸入体积分数3%七氟醚2h和6h者分别为S1和S2组,不作任何处理者为C组。于出生后第16~20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3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于吸入麻醉结束后次日(Ⅰ期)、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次日(Ⅱ期)取大鼠海马组织,比色法测定AchE和ChAT活力。结果 S1组第2~4天和S2组第2~5天逃避潜伏期较C组延长(P〈0.05),S2组第4~5天逃避潜伏期较S1组延长(P〈0.01);S1和S2组Ⅰ期AchE活力较C组增加、ChAT活力较C组降低(P〈0.01);S2组Ⅱ期AchE活力较C组及S1组增加(P〈0.05),各组间ChAT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积分数3%七氟醚通过增加海马AchE活力、降低ChAT活力而降低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吸入6h较吸入2h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缺血大鼠缺血侧海马BDNF、VEGF和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rTMS组、rTMS+生理盐水(NS)组和rTMS+H89组各4只,rTMS+NS组和rTMS+H89组分别侧脑室注射NS和H89,4组均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除模型组外均给予7 d 20 Hz rTMS治疗,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侧海马pCREB、BDNF、VEGF和Nestin表达。结果:rTMS组pCREB、BDNF、VEGF和Nestin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rTMS+H89组pCREB、BDNF、VEGF和Nestin表达较rTMS+NS组均减少(P<0.05)。结论:高频rTMS能使脑缺血后海马区BDNF、VEGF表达增加,并进一步促进Nestin表达,PKA-CREB通路的调节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A、B、C、D及E组各15只,A组为正常对照,B、C、D及E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A、B组不实施处理,C组进行电针治疗,D组给予rTMS治疗,E组给予电针及rTMS联合治疗。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脑缺血后第7、14及28d3个不同时相大鼠海马胞核内pCREB的表达,并观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相点缺血侧海马pCREB阳性表达和灰度值,B组在7d时高于A组,28d时低于A组(P〈0.05),14d时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D组和E组各时相点均高于B组,7及14d时高于A组(均P〈0.05),28d时与A组比较无差异;E组7及14d时相点均高于C及D组(P〈0.05);C与D组各时相点均无差异。各时相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D组和E组均较B组下降(P〈0.01),尤以E组为明显。结论:电针结合rTMS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CREB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彭力  黄晓琳  韩肖华 《中国康复》2009,24(6):363-366
目的:研究电针(EA)结合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不同脑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mRNA的表达。方法:12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EA组、rTMS组和EA+rTMS组(分别为A、B、C、D、E组)各24只。除A组外,其它组均复制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选取1d作为开始治疗的时间点,C、D组和E组分别施以EA、rTMS和EA结合rTMS方法处理。在治疗后的7、14及28d3个时间点各组分别取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Westernblot以及Realtime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GF、BDNF及mRNA的表达。结果:C、D组和E组大鼠梗死灶周围以及海马区NGF、BDNF及mRNA的表达增强(P〈0.05),尤其以E组表现更明显,28d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A结合rTMS治疗能上调NGF、BDNF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MSCs组、BDNF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他4组制备AD模型;MSCs组和BDNF组于制模第11天分别注入10μL(约5×106)MSCs或pIRESneo-EGFP-BDNF转染的MSCs。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NMDAR1水平。结果:MSCs组、BDNF组与AD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AEL)明显缩短、跨平台次数显著增加;BDNF组较MSCs组改善更显著(P<0.01),NMDAR1水平更高(P<0.01)。结论:BDNF转染骨髓MSCs对AD大鼠的认知有改善作用,且促进海马区NMDA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艾灸预处理百会和肾俞两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预艾灸组各10只。预艾灸组采用艾灸百会及肾俞穴40次后,于模型组同时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制备AD大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4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CA1区NGF和BDNF的阳性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预艾灸组和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预艾灸组则表现为明显升高(P〈0.01)。结论:预艾灸处理百会、肾俞两穴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D大鼠海马CA1区NGF、BDNF的阳性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帕金森病治疗的经典药物是左旋多巴,但是长期应用会产生异动症等并发症。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228只造模成功的帕金森病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分别按10,20,30 mg/(kg?d)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连续28 d,然后分别于腹腔注射后1,3,5,7,14,28 d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测定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并应用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 结果与结论:随左旋多巴剂量增大、应用时间延长,可明显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 〈0.001);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叶酸水平(P 〈0.001);降低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P 〈0.001);增多大鼠海马区神经原纤维缠结(P=0.000)。提示大量使用左旋多巴可造成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引起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促进海马区神经原纤维缠结增多,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通过药物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但是效果不明显,因此采用细胞替代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记忆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制备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并于双侧海马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认知和记忆能力变化,采用Brd U和NF,GFAP的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移植的细胞是否存活并分化,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单纯造模组比较,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均多(P〈0.05)。免疫荧光双标显示,移植细胞在大鼠海马周围分化为NF或GFAP阳性的细胞。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分析显示,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其脑内β淀粉样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在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局部存活并分化,并且能够提高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及外周粒细胞与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方法将16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大鼠连续接受电击诱导3d,采用旷场试验评价两组大鼠行为,安乐处死,取两组血样与脑组织(海马、前额叶、中缝核及纹状体),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法检测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外周粒细胞与各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连续接受电击诱导3d后,行为明显减少,越线次数、头动总距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外周粒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应激不引起大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改变,但大鼠外周粒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大黄合剂对拟老年性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用药制备拟AD动物模型。从造模的第20天开始,丹参大黄组灌胃给予丹参大黄合剂,连续70d。给药结束后,通过方形水迷宫、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观察丹参大黄合剂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丹参大黄合剂可以缩短拟AD模型大鼠水迷宫测试的潜伏期(P〈0.05),减少其错误次数(P〈0.05),同时降低海马APP、PS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丹参大黄合剂能提高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降低APP、PS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