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DLEAD)患者血糖波动与踝肱指数(ABI)及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DLEAD组),另选取健康者20例做为对照组(NC组).分别检测其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8-iso-PGF2α、ABI等指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对各组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采用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有效血糖波动次数(F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4个指标评价血糖波动,比较三组间ABI、8-iso-PGF2α及各血糖波动参数,并分析血糖波动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与ABI、8-iso-PGF2α的相关性.结果 ①DLEAD组患者的病程、MAGE、MODD、SDBG、FGE、8-iso-PGF2α较DM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EAD组ABI明显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MAGE、FGE、MODD与ABI呈负相关(r=-0.802、-0.147、-0.553,P< 0.05);MAGE、MODD与8-iso-PGF2α呈正相关(r=0.825、0.504,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MAGE、FGE、MODD与ABI独立相关(Y=1.26-0.046MAGE-0.017 FGE-0.042 MODD).结论 血糖波动与DLEAD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诱发氧化应激水平引起及加重DLEAD.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漂移变化,并分别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与血糖漂移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30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以及30例糖调节正常(NGR)者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谱参数,包括日内平均血糖水平(24h MBG)及标准差(SDBG)、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漂移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漂移次数(NGE)、不同血糖水平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PT)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 ①T1DM组和T2DM组的24 h MBG及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明显高于NGR组(P<0.05).②在昼夜24 h中,T1DM组处于理想血糖控制水平(>4.4且<8.0 mmol/L)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为(27.03±15.71)%,T2DM组为(37.77±25.40)%,均明显少于NGR组(89.20±10.34)%,P<0.05.③与NGR组相比,T1DM组及T2DM组日内血糖漂移参数(SDBG、LAGE、MAGE、晚餐PPGE)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MODD)显著升高(P<0.05),且多数指标T1DM组显著高于T2DM组(P<0.05).④T1DM组及T2DM组的HbAlc与日内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无明显相关,而其空腹C肽、餐后1h及2hC肽均与LAGE、SDBG、MODD呈负相关(P<0.05),且T1DM组相关程度多高于T2DM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慢性持续性高血糖及血糖漂移增加,在血糖漂移方面,T1DM较T2DM更显著.胰岛功能与血糖漂移密切相关.日内及日间血糖漂移参数是全面而精细反映血糖全方位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夏威  张菱  虎子颖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37-3840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糖漂移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T2DM轻度认知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39例(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组)。两组患者联合用药前及用药24周后测量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S),根据监测结果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日间血糖漂移幅度(MODD)、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漂移幅度(MPPGE),治疗前后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观察治疗前及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糖、血糖漂移、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BMI、FBG、2 hPG、HbA1c、MAGE、MODD、SDBG、MPPGE、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GE、MODD、SDBG、MPPGE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FBG、2 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能通过降低老年T2DM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糖漂移进而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对血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CHF患者,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合并组,合并T2DM,42例;心衰组,不合并T2DM,44例。比较两组的日内血糖稳定参数(SDBG、MAGE)与日间血糖稳定参数(CV-FPG、MODD)以及血浆BNP的差异,并分析SDBG、MAGE、CV-FPG、MODD与血浆BNP的相关性。结果与心衰组相比,合并组的SDBG、MAGE、CV-FPG、MODD与血浆BNP明显增加(P<0.05)。SDBG与血浆BNP呈正相关,而MAGE、CV-FPG、MODD与血浆BNP无相关性。结论 CHF合并T2DM患者SDBG会导致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T1DM)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控制的有效性。方法将30例T1DM患者随机分为3C组和CSII组,每组15例。3C组接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T-CGMS)和Care Link软件治疗;CSII组接受CSII和指尖血糖监测治疗。两组均佩戴CGMS 3 d,比较3 d平均血糖(MBG)、血糖的标准差(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血糖小于3.9 mmol/L的曲线下面积(AUC3.9)变化情况。结果第1天两组MBG、SDBG、MAGE、AUC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3天3C组MBG、SDBG、MAGE、AUC3.9显著低于CS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C治疗可以更好地降低T1DM平均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调节受损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范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动态血糖波动特征。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根据连续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选取正常对照组2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22例,糖耐量减低组23例,新诊断T2DM组62例,T2DM组再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A、B、C 3组。比较各组CGMS动态血糖数据。结果①日内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组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of blood glucose,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BG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 B组患者和T2DM C组SDBG显著高于T2DM A组(P0.01);T2DM A、B、C 3组之间MA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日间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 A、B、C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 of daily difference,MODD)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ODD逐渐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bA1c水平与MBG相关,但与MAGE、MODD均无相关性。结论①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日内血糖波动及日间血糖波动逐渐增加。②HbA1c不同的患者其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 入选33例糖调节正常者(NGR)、25例槠调节异常者(IGR)和2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水平;动态血糖临测系统(CGMS)评价3组受试者24 h平均血糖(MBG)和血糖标准差(SDBG),24 h各时段平均血糖、24 h内血糖>5.6 mmol/L的曲线下而积(AUC 5.6)、日内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平均餐后血糖漂移幅度(MPP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 (1)T2DM组血浆8-iso水平中位数为230 ng/L,高于IGR(199 ng/L,P<0.05)和NGR组(156ng/L,P<0.01);(2)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MBG、SDBG、24 h各时段平均血糖、AUC5.6、MAGE、MPPGE和MODD均高于IGR组(P<0.05,0.01),IGR组的上述指标高于NGR组(P<0.05,0.01);(3)血浆8-iso水平(对数)与MAGE(r=0.747,P=0.00)、SDBG(r=0.691,P=0.00)、MPPGE(r=0.615,P=0.00)、MBG(r=0.562,P=0.0)、AUC5.6、MODD、24 h各时段平均血糖及HbAlc(r=0.463,P=0.00)呈正相关;以血浆8-iso水平为应变量,MAGE、MBG和SDBG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0.55,P<0.05),MAGE为影响血浆8-iso水平的最主要因素(r=0.694,P=0.000).结论 IGR和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日内和日间血糖波动,氧化应激增加;日内血糖波动对氧化应激的作用强于持续高血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名正常人进行FBG、2hPBG、HbA1c水平检测,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进行DR的诊断、分期。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NPDR组进一步分为DR—Ⅰ期、DR-Ⅱ期、DR-Ⅲ期。结果NPDR组2hPBG、HbA1c高于N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水平NPDR组与ND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的程度和进展与2hPBG、HbA1c水平相关。FBG并不是一个控制DR的理想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个体血糖稳定性的特征。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53例受试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其中正常糖调节(NGR)组48名,糖耐量受损(IGT)组3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N-T2DM组)69例;IGT组包括单纯IGT(I-IGT)亚组16例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IGT/IFG)亚组20例。比较CGMS监测中连续48h的平均血糖水平(MBG)及其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①IGT/IFG亚组的MBG为(6.55±0.70)mmol/L,显著高于I-IGT组的(6.02±0.50)mmol/L(P<0.05),而两组间MAGE、MO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IGT组的MBG为(6.31±0.67)mmol/L,显著高于NGR组的(5.37±0.55)mmol/L(P<0.05);MAGE为(3.12±1.09)mmol/L,显著高于NGR组的(2.00±0.69)mmol/L(P<0.01);MODD为(0.89±0.29)mmol/L,与NGR组(0.81±0.29)m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T2DM组的MBG、MAGE及MODD均显著高于NGR、IGT组(P值均<0.01)。④N-T2DM组中,MAGE与糖化血红蛋白(HbA_1c)、MBG均不相关(P值均>0.05),与SDBG呈显著正相关(r=0.81,P<0.01);SDBG与MBG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结论①IGT伴或不伴IFG患者已存在日内血糖波动显著增大,至糖尿病阶段,日内血糖波动进一步加大,同时伴有日间血糖波动的明显增大。②HbA_1c不能反映血糖稳定性的特征,MAGE和MODD有助于准确反映日内及日间血糖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变化及对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经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T2DM1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一般临床资料匹配的经冠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T2DM2组,所有对象接受FMD检测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比较T2DM1组血糖波动的变化,并分析其与FMD的相关性。结果 (1)与T2DM2组相比,T2DM1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IAUC7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T2DM1组FMD进行分析显示,FMD与MAGE、MODD、PPGE、IAUC70等血糖波动系数明显相关(P〈0.05),其中与MAGE相关性最强;以FMD为因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MAGE仍与FMD呈负相关,且MAGE、IAUC70、收缩压均是影响FMD的独立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较不合并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加,FMD明显受损,血糖波动与FMD受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血糖浓度组糖尿病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糖尿病(DM)组.其中糖尿病组采用STZ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制模成功后用胰岛素使其血糖分别控制在<10、10~14、>16.7mmol/L 3个不同水平(分别作为DM1、DM2和DM3组), 8周后处死大鼠,取眼球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几乎不表达HIF-1α,DM1组有少量表达,DM2组阳性细胞数量增多,DM3组表达更强,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升高会引起HIF-1α的表达增强,提示HIF-1α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60例病史半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HbA1c>9.0%),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B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进行治疗。以空腹及餐后2h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分别小6.7mmol/L和8.0mmol/L为目标,两组患者分别于联合治疗达标2d后对受试者行72hCGMS(雷兰公司)检测;于治疗十二周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并再次行72h血糖监测。采用CGMSsoftware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曲线下面积采用梯形法则计算。计算全天: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极差(LAGE),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次数(N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餐后血糖峰值(PPG),餐后血糖波动均值(MPPGE),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经联合治疗血糖达标两天后分别行72hCGMS监测,与A组相比,B组SDBG、LAGE、MAGE、NGE、早中晚三餐PPG、MPPGE、高血糖AUC均更低(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CGMS探头测定血糖次数、MBG、MODD、低血糖AU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经12周治疗,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HbA1C<7%),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经过12周治疗后血糖波动各参数比较:与A组相比,B组SDBG、LAGE、MAGE、NGE、早中晚三餐PPG、MPPGE、高血糖AUC均更低(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CGMS探头测定血糖次数、MBG、MODD、低血糖AU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显示出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T2DM组108例和健康体检者30人进行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4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6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32例)。测定各组血清VEGF、HIF-1α、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酐、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的VEGF水平分别为(382.66±50.83)、(452.37±61.35)、(582.29±52.76)ng/L,HIF-1α分别为(78.33±21.02)、(98.46±32.55)、(120.17±31.46)p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1.18±51.26)ng/L和(52.17±17.38)pg/L(P〈0.01);VEGF和HIF-1α水平均随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T2DM患者体内高水平的血清VEGF和HIF-1α可能在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章容  戴武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匡蕾  邹玲玲 《安徽医学》2018,39(12):1462-1465
目的 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68例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108例无DR的患者纳为NDR组,60例DR患者纳为DR组。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 h的CGM,计算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有效波动平均幅度(MAGE),同时检测HbAlc、血压、体质指数,评估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R组患者病程(8.33±0.82)年、收缩压(138.20±11.84)mmHg、舒张压(86.53±8.57)mmHg、SDBG(2.73±0.54)、MAGE(3.98±0.70)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MAGE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l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波动及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陈园  宋向欣 《新疆医学》2013,43(10):69-7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双波输注模式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特点.方法:纳入30名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单波和双波组治疗2周,部分患者接受CGMS血糖监测,评价其疗效及使用特点.结果:FBG,PPG,MODD,MAGE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日间血糖波动次数(NGE)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事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达标时间,餐后血糖这标时间,基础率分段数,基础量和餐时追加量调整次数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双波模式同单波模式一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双波和单波的结合使控制血糖上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47-50
目的 通过增加年轻消瘦的脆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量观察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年龄30岁、BMI18.5 kg/m2脆性1型糖尿病患者先后进行糖尿病饮食及饱餐饮食治疗,采用CGMS监测血糖,观察增加饮食前后患者的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结果 与糖尿病饮食相比较,饱餐饮食2周后,SDBG、MAGE、LAGE、MBG及MODD、PT10.0和PT3.9均下降(P0.05),血糖达标率大幅改善(P0.05),BMI有所增加(P0.05)。继续饱餐治疗至3个月,与饱餐治疗2周时相比,BMI继续增加(P0.05),但血糖的波动情况未见改善(P0.05),血糖达标率维持之前的水平(P0.05)。结论 通过增加年轻消瘦的脆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量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血糖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混人胰岛素30R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HbAlc〉9.0%),按1:1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进行治疗。以空腹及餐后2h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分别小于7.0mmol/L和10.0mmol/L为目标,用动态血糖检测仪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计算全天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BG)作为反映血糖波动指数。结果治疗后B组SDBG、MAGE和CV—FBG三个指标均低于A组[SDBG:(1.48&#177;0.41)vs(1.75&#177;0.43)mmol/L;MAGE:(3.24&#177;0.75)vs(3.86&#177;1.02)mmol/L;CV—FBG:(16.35&#177;2.34)vs(19.43&#177;3.25),均P〈0.05],同时B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也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诺和灵30R相比,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索和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血糖平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03~2013-07间经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6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另对观察组患者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出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MAGE )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值( MODD)。结果:观察组患者FPG、HbA1c、MDA及8-iso-PGF2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PG、HbA1c与SOD呈显著负相关(r=-0.527,r=-0.503,P均小于0.05),与MDA和8-iso-PGF2α则呈显著正相关( r=0.717、0.549和r=0.515、0.520,P<0.05或P<0.01);血糖波动指标MAGE、MODD与与SOD呈显著负相关(r=-0.634,r=-0.518,P均小于0.05),与MDA和8-iso-PGF2α则呈显著正相关(r=0.742、0.763和r=0.735、0.774,P均小于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血糖波动指标均与氧化应激活化程度显著相关,因此,建议患者在注意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关注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氯化钴(CoCl2)干预条件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数字随机化原则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CTL组),16只为模型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均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CoCl2治疗组(CoCl2组)。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免疫组化学检测实验大鼠HIF-1α表达和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结果CTL组肾脏组织无HIF-1α表达,DM组HIF-1α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CoCl2组HIF-1α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DM组(P〈0.05),其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较DM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缺氧参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化学性低氧模拟剂CoCl2可通过上调HIF-α减轻蛋白尿和肾小管间质损伤,延缓DKD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共60例。根据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肌酐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18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22例。采用全天多点血糖测定评价血糖的变异,生化检查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结果 DN组的血压、HbAlc、Scr、CysC以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曲线下面积(AUG)显著高于DM组和EDN组(P〈0.05),且EDN组的CysC以及LAGE、SDBG、AUG高于DM组(P〈0.05)。结论 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